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是一部分外籍军团的华人士兵和法国女人有了感情,但那毕竟是少数,相对于华人女性的长相,金发碧眼的法国女人实在是令一部分相对保守的华人无法接受。

    这里的“无法接受”既有个人原因,也有家族和社会原因。

    那么相对于金发碧眼的法国女人,以及被杀千刀的清帝国诱拐着裹了小脚的民国女人,其实东南亚女人反而是华人士兵们的最佳选择。

    起码长相上和华人差不多,而且没那么娇弱无力。

    裹了脚的女人,因为足部骨骼的变形,根本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有些情况严重的甚至连路都走不了,清帝国这一手,对于华人不仅是精神上的阉割,更是精神上的阉割。

    想想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母亲能教育出来多活波好动的孩子?

    要让清帝国再统治民国300年,恐怕汉人会也会消散在历史长河里。

    “得咧,走了啊”关建元看天色不早,和顾兴邦打了个招呼,就率队离开种植园前往码头去乘坐小火轮返回蓬莱岛。

    送走关建元,顾兴邦和马高杰率队接手防务。

    保护伞公司的保安部队,一个团队大概是150人,平时正好是一个三班倒的结构,用于武装保卫非常合适。

    保安部队虽然名义上是保安,实际上装备的武器一点也不弱,除了没有火炮和坦克,和外籍军团的正规军丝毫不差。98b步枪和mg08重机枪是基本装备,同时还装备有美制散弹枪和大量的法国制左轮手枪。

    其实在城市作战中,散弹枪和手枪才是最好用的,步枪和重机枪就有点不合时宜。

    因此在保安部队里,装备的散弹枪和手枪比例非常大。

    这两种枪其实造起来并不困难,特别是散弹枪,因为对精度要求不高,靠的是面杀伤力,所以基本上只要有简单机器就能进行加工。

    张添寿已经向秦致远说明了这个问题,秦致远也组织了一批机器送往婆罗洲,而且还是专业的散弹枪生产线,生产效率会进一步提升。

    随同机器过来的,还有10名工程师和100名工人,他们将在蓬莱岛组建一个散弹枪生产厂。生产出来的武器不仅供应保安部队,还将供应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让他们在面对杀戮时不再手无寸铁。

    鉴于荷兰人在婆罗洲实施严格的控枪措施,不允许华人拥有热武器,秦致远向华人出售武器还有另一层用意。

    一旦华人拥有武器,肯定会引起荷兰殖民当局的警惕,这样的话,如果荷兰殖民当局对那些拥有枪支的华人下手,也就等于是给了“保护伞”公司正当的动手理由。

    对于“护侨”这件事,华人军团上下都非常期待。

    当然对于顾兴邦和马高杰来说,护侨这件事还太过遥远,他们目前的工作是要保证这座种植园的安全。

    这是一个总面积达到7000多公顷的种植园,里面种植的是甘蔗,这里出产的砂糖行销欧美,是婆罗洲本地最大的糖厂。

    7000公顷,大概是70万亩土地,总面积超过70平方公里,横跨梭罗河两岸,分为大小不等的四个种植园,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在峰值时期超过5万人,平时也有2万多人,居住在糖厂以及一南一北两个居民点里,却仅仅只有150人守卫,难度可想而知。

    这两万多人大多数都是华人,其中糖厂里有6000多名常住工人,剩下的一万多人居住在糖厂外。

    人手有限,想要保证所有人的安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保安们只能是重点布控,同时依靠大量的三轮摩托作为交通工具,在各处快速调动人手。

    秦致远从雷诺工厂订购了大量的三轮摩托,除了外籍军团自用,给婆罗洲也送了一百多辆过来,正式因为有这些摩托车的存在,张添寿才敢在苏景种植园只放一个连的保安部队。

    这个连的任务平时只是警卫,一旦有超出处置能力的事件发生,只需要使用糖厂内的无线电报向蓬莱岛求援,蓬莱岛派出的援军可以在四个小时内抵达泗水。

    想要在四个小时之内攻破有重机枪助阵的保安部队的防守,纵然是荷兰殖民军亲自出手恐怕也没有太大可能。

    别看荷兰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但荷兰的国力却早已衰弱不堪,在欧洲他们甚至连世界大战都不敢参加,战斗力和华人部队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更何况,荷兰殖民军里只有少部分是荷兰人,更多的都是婆罗洲本地的原住民,这些人,让他们欺负欺负手无寸铁的华人,他们敢壮着胆一拥而上,真要让他们面对钢铁布成的火网去冲锋,很难说这些人有多名强大的作战意志。

    接管防务之后,顾兴邦每天都任务就是带着几辆三轮摩托组成的巡逻部队早中晚各出去转一圈,分别确定分别驻有一个班士兵的南北聚居点的两个碉堡安然无恙,然后维持好糖厂的治安就算是完事,日子过得也算逍遥。

    十月中的一天上午,顾兴邦刚完成巡逻回到糖厂驻地,就遇到找上门来的弗朗西斯神父。

    “神父您好。”顾兴邦远远的就问好。

    “哦,顾,见到你真高兴,不过我不太好,我需要你的帮助,那些该死的异教徒,我要把它们统统烧死”或许神父的嘴都有点碎,弗朗西斯一边走一边念叨,跟着顾兴邦走进办公室。

    “哈,神父还有这么大火气!真是不常见,小丁丁,快给神父弄杯水消消火。”顾兴邦笑着招呼,请弗朗西斯坐下慢慢说。

    随着保护伞公司进驻婆罗洲,红衣主教奥尔巴赫手下的神父也跟着进入婆罗洲传播天主教。各人命不同,张添寿的工作进展顺利,弗朗西斯的工作却进展不大。

    婆罗洲信仰图瓦勒,也就是婆罗洲神话中的太阳神。这个教派比较奇葩,只要一家人有一个加入图瓦勒神教,这户人家的所有人都要加入,而且是以后的所有后代都要加入,具有无以伦比的排他性。

    弗朗西斯他们这拨神父虽然信仰坚定,但遇到这样的图瓦勒神教,也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

    按照秦致远和奥尔巴赫签订的协议,保护伞公司必须为天主教的传播提供便利,于是弗朗西斯就找到顾兴邦,要求顾兴邦提供支援。

    按道理,顾兴邦要帮这个忙,但怎么帮,却很值得考究。

    (。)

329 咆哮() 
每一次轮换,都有一个连的部队在糖厂要驻扎半个月。

    黄博涵自然是不会怠慢了这些“保安”,不仅在糖厂内开辟出一块地方建设了设备完整地驻地,而且还聘请了厨师、花匠、洗衣工人,为驻扎在糖厂内的士兵们服务。

    这些保安们现在的薪水都是有黄博涵负责。

    平均每名士兵一个月可以拿到60块大洋的薪水,这个薪水当然比在法国时要低一些,但考虑到危险程度也没有那么高,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

    除了薪水之外,黄博涵还要负责这些士兵的衣食住行,全部加起来,每个月大概也要10块大洋左右。

    同样的待遇标准,也适用于张添寿派往黄锦盛、****茂等人的种植园和矿山去负责保安工作的部队。

    这样的矿山和种植园大概有60余处,每一处所需要的兵力不等,大的如顾兴邦所在的糖厂,原本是两个连300人的标准,现在训练出来的人手有所不足只能派过来150人。而小点的比如黄博涵设在泗水的银行,只需要大概一个班的部队驻扎。

    但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这60多个需要派驻卫兵的地方总计起来,大概也需要4000多人。

    也就等于是黄博涵他们帮秦致远养了4000多名士兵。

    这60多个点,并没有计算天主教会的教堂,如果天主教的教堂也需要驻军,那需要的人数可就多了。

    “半年前,咱们一起到的婆罗洲。你们开始建设蓬莱洲的时候,我也开始在泗水建教堂。”弗朗西斯絮絮叨叨,坐在办公室里和顾兴邦摆起了龙门阵。

    顾兴邦早晨已经巡逻完毕,一天的任务完成了三分之一,这回有人聊聊天无可无不可。

    出于在同一条船上待过两个月的份上,顾兴邦打起精神听弗朗西斯诉苦,不时还要加上一两个感叹词,让弗朗西斯更有诉说的**。

    “从教堂建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你猜我发展了几名教徒?”弗朗西斯冷不丁提出一个问题。

    几名?

    啧啧,这个范围可不太大。

    “呃十个?”顾兴邦给出一个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的答案。

    “不!是一个!仅仅是特么的一个!”身为神父,弗朗西斯居然爆粗口,可见这件事给他带来的怨念有多大:“前天礼拜日活动,我精心准备了一个礼拜,就为了这一天,我准备了大量的衣服和食物,就准备礼拜日活动之后分发给信徒们,结果居然只来了特么的一个人一个人啊!我的上帝,唱诗班还有16个人,这特么的是包场么?”

    弗朗西斯的情绪激动,看上去有点要崩溃的意思,他拍着身边的茶几怒吼,不慎打翻了茶几上的茶杯,浅绿色的茶水四溅,打湿了弗朗西斯洁白的长袍和胸前的十字架,弗朗西斯犹未自觉,依然暴跳如雷。

    “神父,神父,冷静点,冷静点”顾兴邦起身,帮弗朗西斯清理身上的茶叶末,嘴里不停地劝说。

    “顾,我没法冷静。昨天我才知道,是那个该死的尤希诺,是他阻止了我的孩子们来参加礼拜日活动,而且他还禁止这里的人们信奉主,声称所有信奉主的教徒都必须向他们的神教谢罪,这简直令人忍无可忍,顾,我要你帮我干掉他,为此我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弗朗西斯滔滔不绝,说出来的话很不符合神父的身份。

    其实也很正常,宗教战争,一向都是非常残酷的,自从千年前的十字军东征开始,宗教一直都伴随着杀戮和血腥。作为欧洲数千年的统治者,天主教在这方面的罪行数不胜数,因为曾经凌驾于世俗皇权之上,天主教也更加习惯于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干掉他?会不会有什么麻烦?”顾兴邦有点犹豫。

    说实话,顾兴邦并不在意那个什么尤希诺的生命,对于顾兴邦来说,只要不是华人或者华裔,管他是生是死。

    自从十五世纪西班牙人侵入婆罗洲以来,华人蒙受了太多的磨难,几乎每一次,不管是西班牙人还是荷兰人作出决定,充当帮凶亲自动手的,总是这些原住民。

    蓬莱阁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些纪念活动举办,纪念那些在以前的历次“排华”运动中丧生的华人华裔,这不仅仅是搞形式主义,更是希望所有的士兵们都记住这场绵延数百年的仇恨,希望那些士兵们在面对那些原住民时不会手软,为前辈华人们报仇雪恨。

    看么看起来,似乎华人和那些参与“排华”的暴民没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区别,民族间的仇杀,总是充满冷漠和血腥的,如果不想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要么离开脚下这片祖先留给自己的土地,把生存空间让给别人,要么就只能引颈就戮。

    秦致远更希望的是华人们能拿起刀和枪去抗争。

    “不会,你这是为了传播主的荣光,主会原谅你的。”弗朗西斯开始忽悠。

    “我感觉直接从**上消灭那个尤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