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回甲午-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耀川被打断话语心里不爽,横鼻子竖眼睛想发火。却不想左宝贵看看石云开又看看金惠馨,不由得连连点头:“佳儿佳妇,佳儿佳妇!哈哈哈哈咳咳咳咳”

    “哇哈哈哈哈”石耀川爆出成书以来最为爽朗的一阵狂笑,嗓子眼儿里的小舌头清晰可见。

    金惠馨无奈的翻个白眼,施施然转身袅袅婷婷的去了。

    这帮老不修的,惹不起还能躲不起?

    石云开心里是挺想跟着走的,只可惜左宝贵叫住了石云开,询问起石云开对于胜军和奉军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这可是大事,石云开打起精神,应付三位大佬的询问:“咱们现在貌似得计,实际上危若累卵。日本人这次是摸不清咱们的底细,才吃了个大亏,等日本人卷土重来,怕就不是这么好相与了。”

    石云开对于自身实力有清醒的认识,左宝贵和石耀川频频点头,就连原本漠不关心的金奉恩也被勾起兴趣。

    “日本人这次打朝鲜,可以说是举国之力,断然不会虎头蛇尾,定然还会有援兵源源不断的开过来,等下一次日本人有了准备,咱们怕是就要吃大亏。”石云开对于局势的把握还是比较精准的,他很清楚,日本人现在虽然已经暂时退去,但是很快就会再次进攻。

    正如石云开所说,日本人为了出征朝鲜,组织了第一军和第二军,第五师团和第三师团同属第一军。目前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大将已经抵达中和,同第五师团汇合。第三师团也在中将师团长桂太郎的率领下离开汉城,北上平壤。

    战事再起。

第九十三章 大杀器() 
(谢谢訫只囿伱没茤悆的打赏。多说两句,原本不想求票票的,可再一想,人那么多大神都撒泼打滚的,你一新丁拿什么桥啊?还是求吧。在这个比谁滚的圆的年代,咱也按表走。求收,求票,各种求。)

    相对于清国的八旗绿营制度,日本已经初步建立了近代化的兵备制度。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队内部元老级别的山县有朋,提倡在士、农、工、商“四民平等”的原则下施行“全民皆兵”的建军方针。1873年,日本天皇颁布征兵令,将兵役制度以法令形式固定下来。

    按照日本的征兵令规定,日本国民从17岁开始就进入预备役期,至40岁服役期满,期间共年。这个役期是义务兵役制,所有的日本国内适龄男性都要义务加入。1893年,日本修订战时兵役编制,以现役、预备役、后备役构成国家野战部队、守备部队、补充部队的兵源。

    这一时期的日本国内,和后世朝鲜金家王朝的“先军政治”差不太多。

    甲午战前,日本以天皇为统帅,在国内成立了“大本营”,作为指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并从国内抽调第三师团和第五师团组成第一军,由伯爵山县有朋大将出任军长赴朝作战。

    既然有第一军,那就应该有第二军。在原本的历史中,当战火烧至辽东,在大连湾、旅顺战争时期,日军又抽调第一师团和第二师团组成第二军,由伯爵大山岩大将统一指挥登陆大连湾。

    第二军是在清军全部退出朝鲜之后,日军受到战场上节节胜利的刺激,一心想要把战争扩大化,通过战争攫取更大的利益,这才不顾国内经济民生处于崩溃边缘强行成立的。

    现在的战争态势,由于石云开的介入已经和原本的发展历程大相径庭,第二军还有没有机会成立尚未可知。

    眼光超前一步是天才,眼光超前太多就是疯子。天才和疯子的差别就是爱迪生和尼古拉特斯拉的差别。

    石云开不想当疯子,自然不会考虑没影的事,所以现在摆在石云开面前的就是日军第一军的威胁。

    确切点说,鉴于第五师团已经被打残,连师团长都已经被干掉,所以胜军和奉军面对的只有日军第三师团的威胁。

    日本的一个师团有多少人?平时的编制是9千多点,到了战时,人数会增加至18500人,这里面包括大约三成的民夫。

    这些情报石云开并不清楚,甚至连身为清军高级将领的左宝贵也不清楚。甲午清日战争时期,清国对于日本国内的情报就是如此一无所知。

    “既然情况不妙,当如何防备?”病床上的左宝贵听完石云开的判断,眉头紧蹙面有忧色。

    “两军对战,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石云开说的很激昂,心里怎么想只有他自己知道。

    石云开在描述战况的危急程度时有些夸大,实际上按照日军的行军速度来算,第三师团主力从汉城来到平壤,最少也是半个月之后的事儿,如果桃太郎性格再稳重一点,等全军集结完毕再行北上,时间应该会拖得更久。

    “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跟长辈说话还要打埋伏不成?还不给老子从实招来!”石耀川一声暴喝,吼得石云开白眼频翻。

    左宝贵和石云开不熟,不知道石云开的秉性,所以石云开糊弄左宝贵可以糊弄过去。但是旁边还有个朝夕相处的石耀川,对于石云开“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跑”的秉性再清楚不过。

    “嗯哼,是这样的。”石云开终究还是小年轻,顶不住三个老不修的鄙夷眼神,隔着顶戴挠挠脑袋将计划和盘托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肯定的,但是咱们人少,还不知道有没有后援没底气。日军人多,拼完一个师团还能再调来一个师团,咱们硬拼不起,所以打这个仗要讲究方法。”

    石云开说话间看看三个老不修,这三人也不插话,只拿鄙夷的眼神斜石云开。石云开怨尤顿生,大老远来看你们,连个座都不让,连口水都不让喝,真是“不当人长辈”。

    怨尤归怨尤,该说还得说。石云开也不再奢望看座上茶,清清嗓子开始首次阐发自己的军事理论:“所谓以弱胜强,必须以己之强,攻敌之弱。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么就不打,既然打就要一棒子打死。不能给敌人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的机会。”

    见石云开侃侃而谈,石耀川面上颇有得色,不停的向金奉恩挤眉弄眼。那意思很明显:看看我这儿子怎么样?配你闺女不差吧!

    “这些道理人尽皆知,能做到的却没有几个,你又有什么方法保证能够以弱胜强?”左宝贵久经战阵,不是一阵“假大空”就能轻易糊弄过去的。

    “呵呵,军们稍安勿躁,听小子细细讲来。”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石云开立即变得自信沉稳,这倒不是狂妄自大,而是有前人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作为内在支撑。当然,这个“前人”只是相对石云开而言,相对与左宝贵,那是不折不扣的“后人”。

    “以弱胜强只是相对而言。十指尚有长短,因此纵然是疲弱之军,也必然有长处可以发扬光大;纵然是强盛之军,也必然有弱点供人拿捏,如何掌握拿捏的时机最为重要。强盛之军也只是相对而言,比如这次平壤攻防战,日军人数多于我军,就可以算是强军,我军人数少于日军,就可以算是弱军,但是结果却是我军战胜,日军遁走。这就可以算是一次以弱胜强。”既然是细细讲来,就要有现实战例为佐证,平壤攻防战就是最现实的佐证:“日军整体虽然较强,但是分散在南侧、西侧、北侧三个局部战场,也就没有了人数优势,强军也就变成了弱军。如果当初开战时叶总统集全军之力破其一路,平壤之围可解,叶总统也不至于雨夜狂奔,放弃平壤。”

    “不可行,不可行。若是集全军之力攻日军一路,纵然是断其一指,另两支部队也将长驱直入,平壤终不可守,对于结果没甚改变。”左宝贵连连摇手,不同意石云开的复盘。

    不仅是左宝贵有不同意见,石耀川面上也显出失望之色,金奉恩眼中的嘲讽之意更浓。

    “这就牵涉到一个人地之争的问题。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既然是战争,就不能计较一时长短,我们要用一个平壤换取整个战争的胜利。”石云开开始抛出大杀器,这可是太祖在保卫延安中制定的方略,石云开相信以太祖的战略素质,足以秒杀这个时代的任何所谓“军事家、战略家”。

    果然,这个大杀器一出,屋内顿时鸦雀无声。

第九十四章 听谁的() 
(又是新的一周,又是美好的一天,诸位,看在老马还在苦逼的码子供您消遣的份上,给张票票安慰下吧。)

    太祖的战略素质到底有多高,这不是几个“嘴炮键盘侠”能够非议的。说句不好听的,太祖到底有多牛逼,只有能和他比肩的人物才有资格评论,其他人根本就没这个资格。

    而作为一个开国主席,一个近代国家的奠基者,能和比肩的人物实在是凤毛麟角。

    太祖不是圣人,也不是圣母,他和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人伦纲常,能做大事,在施政过程中也会有失误,这都很正常。不能因为一个人有过失误就全面否定他曾经立下的功劳,那样做即不客观,也不和谐。

    对于太祖本人的是是非非,石云开自认为没有资格评价。对于太祖的军事战略思想,石云开是非常推崇的。

    别的不说,一个论持久战,一个论游击战,足以证明太祖的军事天分和战略眼光。

    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太祖的军事战略思想,即使拿到五十年前,依然震住了左宝贵和石耀川。

    别说金奉恩,他一个大夫,让人搞军事实在是强人所难。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左宝贵重复一遍石云开的话,猛然不顾伤势坐起身来,忍不住连连击掌赞叹:“说得好,说得好,就是这个意思,你继续说,你继续说。”

    身为一个类似省军区司令员的高级将领,左宝贵自然明白这段话的价值。左宝贵虽然戎马一生,并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军事教育,这种成熟的战略思想体系对于左宝贵来说就等于是当头棒喝,又如醍醐灌顶。

    “好,咱们返回之前的话题,既然以弱胜强的难点就在于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那么,咱们就要主动出击,主动和日军接触,有机会就抓住狠狠痛打,没有机会就要想办法创造机会。”石云开说话间自己主动拽了个圆凳座下,金奉恩居然难得的递过来一杯香茗。石云开欠身致谢接过来,在左宝贵的连声催促声中继续作文抄公:“所谓的主动出击,就是要进行‘游击战’,要带着日本人兜圈子。日本人远道而来,气势正盛,不能力敌,跟日本人作战,要讲究方法。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要把日本人拖疲拖垮,把他的强兵拖成疲兵,拖成弱兵。此时我们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将日本人的疲弱之兵围于地形险峻之地,或者聚而歼之,或者围点打援。如此,定能以弱胜强。”

    “善善善,如此奇思妙想,真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当浮一大白,当浮一大白。”左宝贵听的眉飞色舞,看向石云开的眼神就和妖怪看到唐僧差不多。

    “游击战,何为‘游击战’?以游击为首带兵作战?”石云开这些个名词太过新颖,石耀川理解不能。

    清军军制,“游击”是一个官衔,比参将小,比都司大,大概类比后世的少校。

    “所谓‘游击战’,就是带着日本人兜圈子,兜圈子的时候要注意一个十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