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回甲午-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一帮浓眉大眼怕是也没想到,就是打不中也没了补射的机会,那野鸡的鸡心确实小是小了点,但那又不是缺心眼,还能继续留在那挨打?你家鸡爷确实打不过你,但是爷会飞会飞

    “谁他娘的打枪?给老子死过来,活腻歪了是吧?”对于军队而言,枪声意味着敌情,意味着战斗,哨官曲章安自然要明察秋毫。

    “嘿嘿,爷,我弄了只野鸡,特意给爷弄下来打打牙祭,待会烤了就给您送过来。”小过了一把瘾的石日升早就功成身去了,只留下尖嘴猴腮苦着脸凑过来献媚。

    还好,还好,一会总是能混个架子吃,虽然比不上大腿实惠,比不上翅膀鲜美,比不上鸡头高贵,总也算是开了荤不是心中忍不住吐槽的尖嘴猴腮一脸媚笑的挪过来。

    “打你娘个腿,军令如山,你他娘的活腻歪了”曲章安巴拉巴拉怒骂了半柱香功夫,只骂的口沫四溅,口干舌燥这才停下来接过护兵递过来的水囊润了润喉咙:“嗯,念你小子还有份孝心,这次暂且记下,再有下次,小心你的狗头。”

    “是是是多谢大爷开恩,饶了小的这条贱命。小的死不足惜,只是不能再伺候大爷实在是痛入肺腑”尖嘴猴腮打枪不行,拍起马屁那是飞起,一看就是老手。

    “嗯,待会少放点盐,上次那只可有点咸了。”曲章安即骂过了瘾,又强调了军纪,挥起马鞭虚抽几下,施施然往阴凉处乘凉去了。

    这也不是初犯。

第三章 延误() 
“他娘的怎么会这样?这他姥姥的不是让老子去送死吗?****先人的是谁签发的军令?”夜幕下的宿营地,营地正中的帐篷里传出曲章安的阵阵大骂。

    石云开所在的民夫队伍隶属于盛字练军,领到的军令是往平壤运送军资,拜清国落后混乱的军制所赐,军令上只有寥寥数语,命令石云开所在的队伍要于七月初八前抵达平壤,补给预计已经先期抵达的副都统丰升阿统帅的盛字练军和吉林练军。

    在这里要吐槽一下清国的军事制度。早在满清开国的时候,那时的八旗军号称“骑射甲天下”,在当时就有“满八旗”、“蒙八旗”、“绿营”之分。历经上百年演变,至光绪时期,更在前面几种八旗之外,增添了练军、防军。练军和防军不同于号称“铁杆庄稼”的八旗军,练军和防军的军事开支都是由各省督抚供给的,也就是说,这练军和防军的兵不是国家养的兵,更类似于是各省督抚养的私军。

    综上所述,因为不同从属,所以这才导致了清帝国各种乱七八糟的军队称谓,什么“铭军”、“奉军”、“仁子虎勇”、甚至还有“盛军”以及“盛字练军”这种都打着“盛”字大旗,却八竿子打不着的奇葩存在

    因为不同从属,各方督抚喜好不同,所以有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军事武器,单单是步枪就有“来福枪”、“鸟枪”、“抬枪”、“云者士得枪”、“马林枪”、“哈乞开斯枪”等等等等三、四十种

    因为不同从属,才有了各种纷乱冗杂的后勤补给,单单是炮弹就分为“四磅”、“八生脱”、“七生脱”、“八生脱七”等等等等三四十种

    额扯远了

    石云开所在的民夫队原定于六月二十五于奉天出发,盛字练军和吉林练军于六月二十六从奉天开拔,丰升阿本人则是六月二十八从奉天起行。

    但因为后勤筹备不力,民夫队直到六月底才从奉天出发,七月初三才到了边境线上的义州,而直到此时,后知后觉的曲章安才想起,军令上的抵达日期仍是他娘的七月初八。

    原本如果是之前发现,那么在出发前找后勤军官改过来也就是了,但是现在发现,那可就改无可改了,现在就回奉天也来不及不是。

    军令如山,延误军令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清帝国的看家法宝:“砍头”

    残酷的现实不仅令曲章安傻了眼,列席参加军事会议的石耀川和民夫队另一位队长刘顺安也傻了眼。他们责任虽小,不至于被“明令严刑”,但也讨不了好,天知道前线的军法官以及那位丰升阿大人是不是和曲章安一样好糊弄。

    “这这可怎么办?你们倒是出个主意啊!”骂街不可能解决问题,恨天怨地发泄一番的曲章安还是求教于众人。当然,主要的求教对象是石耀川这位前辈丘八。所以,曲章安虽然是遍地撒网,目光倒是分得清楚主次紧紧盯住石耀川。

    “这、这、这”一位獐头鼠目的列席军官吞吞吐吐。

    “难、难、难”一位肥头大耳的列席军官面露凄楚。

    “哇呀呀这可如何是好!”这位摇头耸肩、双手一拍继而连连抖手的列席军官从军前一定在梨园混过饭。

    “唯今之计,只能是日夜兼程赶路了,希望能在初八之前抵达平壤。”路要一步一步走,曲章安就是用目光把石耀川烤熟了,石耀川也只能脚踏实地的想办法。

    “那还等什么?等拔营饷吗?等犒劳吗?拔营!出发!”虽然不是上策,却也是唯一的一个苯办法,曲章安恨不得拎起鞭子赶得军帐中众人团团乱窜。

    寂静的军营立刻炸了营般的喧闹起来。

    “拔什么营啊?刚扎好帐篷,饭还没来得及吃一口,这是要赶着投胎去还是咋的?”累了一天,任谁这么让人折腾都不乐意,更何况是后世闲适惯了的石云开。

    “少说一句吧,军令如山,拔就拔吧。”石日升适时表现身为长兄的对幼弟的爱护:“我来干吧,三儿你抽空先对付一口,下一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就他娘的惯会折腾人。”同一个帐篷的石家老二石昌茂急忙把手中的窝头塞进嘴里起身帮忙。

    “明明是官长们的错,却要咱们劳累,还要连夜爬山,真是日了狗的世道!”比石日升还要小两岁的三叔石铁胆愤愤不已。

    “哼!咱们就是连夜赶路,日夜兼程,怕是初八之前也赶不到平壤。”按照之前的速度推算,就算是日夜兼程,最快也要到初十左右才能赶到平壤,石云开表示很不乐观:“都是猪脑子,就笨死吧!”

    “唉,怎么说话呢?没大没小的找抽是不?”身材最为高大,目测超过一米九的老二石昌茂发言维护身为二哥的权威,还示威般的摇晃了两下蒲扇般的巴掌,大有“小子你过来,我一定不打死你”的气势。

    好汉不吃眼前亏,石云开非常鄙视这种一言不合就大战三百回合的野蛮做法,用撇嘴表示自己的不屑。

    “呦?怎么着?你还真有办法不成?”秉承石家优良传统同样浓眉大眼的三叔石铁胆粗中有细。

    正忙活着拆帐篷的一干兄弟叔侄纷纷停下手,一脸期盼的看着石云开。但凡有点办法,谁都不愿意折腾不是。

    “办法是有,我凭什么告诉你?你给我什么好处?”石云开翻着白眼叫板,经历过后世经济社会的洗礼,石云开秉承有付出就要有收获的原则。有好处不占王八蛋!

    “嘿,你还能耐了?信不信我能让咱娘都不认识你”信奉拳头就是真理的石昌茂激动的连连搓手,教训石云开的机会很是难得,当机会出现时,石昌茂很有想要牢牢抓住的愿望。

    还别说,翻着白眼挑衅的小三揍着最是过瘾,特别是最受父母宠爱的小三。

    “敢动我一指头我就让你爬着去平壤,累的你跟狗一样,脱层皮咱娘一样不认识你!”键盘侠转世的石云开临危不惧,脸上写满了勇于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坚强决心。

    “我还就不信了!”石昌茂想要仰天大笑三声,终于要一尝旧怨了,心情自然是大不同啊大不同。

    “慢,说说你的办法,若是可行,本帅定有重赏!”帐外忽然传来曲章安的声音。

第四章 回头() 
慢!

    这个字很有讲究,可以是取消,也可以是暂缓。至于走向如何,那要看石云开是真的胸有成竹还是偷奸耍滑磨嘴皮子。

    艹,这是还打算秋后算账怎么着?当事人石云开没有刀斧加身面不改色的觉悟,反而还有点‘我还就不说了’的逆反心里滋生。

    “来,说说看,要是果然有效,本帅定然重重有赏。”随着曲章安撩门而入,呼啦啦进来了一堆人,把个原本一棚十个人住的帐篷挤得满满当当。

    因为是连夜拔营,深知麾下兵勇素质的曲章安自然是在巡营,监督拔营事宜。正好巡到石云开帐篷外,听石云开说他有办法救大军于水火,曲章安就像是溺了水的旱鸭子,不管是稻草还是房梁都要先抓住再说。

    石云开却没有充当拯救者的觉悟,来到这个时代一个多月,石云开感觉还没有完全融入这个身份,感觉就像是外来插班生一样的格格不入,身边发生的一切就像是一幕幕荒诞剧一样无厘头,自然也就没有这个时代石家寨子里人们特有的朴实和诚恳。

    “这,你看我刚拿上窝头,饭还没来得及吃一口”看着面前十多张写满了好奇和期盼以及怀疑的各色脸庞,石云开下意识的有点羞涩和迟疑。

    “吃什么窝头啊?快说你的主意,要真是个主意正的,本帅赏你纹银十两,想吃什么都吃撑了你!”曲章安大手一挥许下诱惑,现在可不是省钱的时候,脑袋都要没有藏着金山也没用。

    纹银十两,购买力究竟如何呢?

    按照石云开的理解,手中黑糊糊的混杂了高粱面和玉米面的窝头大概能买一万四千个。按照石耀川的理解,十两纹银大概够一家人半年的开销。按照曲章安的理解,十两纹银大概是一名兵勇一年的军饷或者购买一支产自西洋的新式快枪。

    不管是按照谁的理解,十两纹银都算是一个不错的赏格。

    “快说啊你个倒霉孩子!”不等石云开脑洞大开讨价还价,父亲石耀川发言催促。

    十两纹银,要是能顺利拿到,这趟朝鲜也算是不亏。石耀川算盘打得叮当响,根本就没功夫去想拿不到会如何如何,或者要不要给石家小三留上三五十枚铜钱压腰。

    “快、快、快三儿你快点说啊!”石昌茂大脑袋里满满的都是恶意,十两纹银要是拿到了,回去就找媒婆去隔壁村的贞杏家提亲。要是拿不到?那新仇旧恨可就要一起好好算算了,欠揍的小三啊小三,想必父亲不仅不会阻挠,反而会一并上去打个痛快!

    “别急,三儿,喝口水顺顺慢慢说。”老大石日升依旧稳重,小心思里也未尝没有自己的小算盘。十两银子,看在自己这个大哥这么照顾小弟的份上,怎么也要分上三五两的吧,上次孩他娘去新民镇上看中的那根簪子一定要买回去,虽然孩他娘很懂事没有开口讨要,但石日升还是能看得懂妻子眼里的期盼。

    “呃,好吧。”背负着这么多期盼,石云开也不干再端架子,随手扔掉看了就倒胃口的窝头,蹲下身子自顾自就开始在地上比划:“你们看,这里是平壤,这里是奉天,咱们现在就着这里,义州。”

    石云开以前并没有去过平壤,但只要是个中国人,就对朝鲜这个奇葩国家不陌生,后世石云开的房间里就挂的有中国地图,中学也上过地理课,随手画出来的东西虽然谈不上精确,却也大概表示出了这个意思。

    随手画地图这种事,在石云开看来稀松平常,他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