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回甲午-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打算,等想要成立海军的时候,就算弄一艘航空母舰出来。那些临时招募的新兵蛋子也玩不转。

    “咱们现在造75毫米炮弹都勉强,造北洋水师的炮弹有点异想天开吧。”盛星怀看完电报。有点不屑一顾。

    “谁说的?炮弹又不是火炮,不需要什么身管技术,对于钢材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掌握了原理,也就是按比例放大的事,难度肯定有,但不会太大。”石云开有把握。

    以天津机器局那种机器水平和管理水平,就能造出北洋水师需要的炮弹,石云开不相信葫芦岛兵工厂造不出来。石云开从美国订购的那一批机器已经装船,正在运往柳京的途中,等这批机器运到,石云开有足够的把握造出305毫米炮弹。

    “那行,咱先试试,上次刘总管不是要造120炮弹吗?进展怎么样?”盛星怀追问。

    盛星怀关心刘义守,根本就不是什么兄弟之情,纯属是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动向。盛星怀和刘义守的船厂都已经开工,俩人选择的船厂位置都在身弥岛附近,现在是正经的竞争关系。

    “进展还行,引信始终是问题,这个还没有解决。炸药倒是好办,目前开发了几种新炸药,威力还不错,虽然和日本人的下濑炸药比起来差点,但胜在稳定,目前还在进一步改进。”石云开知无不言。

    作为一个兵工厂,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各种火药配方,石云开对于火药的了解并不多,全靠刘义守和窦和风等人自主研发。石云开在这个过程中也出力不少,鉴于石云开和罗斯福的关系,石云开花大价钱通过罗斯福购买了几种火药配方,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

    “咳,刘总管也够辛苦的,身上的胆子太重,实在不宜操劳过度。”盛星怀假惺惺。

    “你身上的胆子也不轻。”石云开似笑非笑。

    盛星怀名下现在有四家公司,除了星牌服装加工厂,还有一家货运公司,一家木材公司,一家医药公司。目前盛星怀手头的工作除了已经动工的船厂,还有一间私人银行。

    石云开筹备柳京银行的消息传出后,引来了包括盛宣怀在内江南富商豪族的兴趣,结果也不知道盛宣怀如何运筹帷幄,盛星怀弄来了一笔超过五百万两银子的资金,准备筹建一间私人银行。石云开对此乐见其成,甚至投入200万两占据了四成股份。

    石云开从来不赞成垄断经营,虽然垄断代表着利润,但同时也代表着体制僵化以及固步自封,只有竞争才是促进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石云开并不介意各种资本力量进入柳京,只要是在可控范围内就行。

    “无所谓,我那些事说白了都不用我自个操心,要不我也没心思跟你在这天天扯淡。”盛星怀恬不知耻。

    盛星怀现在已经得到盛宣怀的认可,盛家对于盛星怀的支持力度愈来愈大,现在盛星怀手底下有超过20名管事为盛星怀打理各种生意,根本不用盛星怀亲自处理事务。

    “说起来咱哥俩差不多,我现在才理解为啥你说那些累死的皇帝都是笨蛋,咱们俩都是不管事的,你的柳京蒸蒸日上,我的生意财源滚滚,这才是人生啊!”盛星怀得瑟的欠揍。

    “你自个犯懒别拉上我,你哪只眼睛看见我闲着了?从你到这儿,见我闲了一会没有?”石云开嫌弃。

    石云开赞成政务细分化,就是为了把主官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全心全意为发展服务。石云开虽然不为日常琐事烦心,但仍要掌控柳京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上说,石云开目前的工作更加重要,一不小心,镇武前军和柳京就会滑向不可知的未来。

    俩人正在闲扯,刘义守从门口进来。

    “三哥,您找我?”刘义守对盛星怀视而不见。

    “刘总管您好,数日不见,刘总管神色更胜以往,真是可喜可贺。”盛星怀犯贫。

    “咳咳,盛三爷有话请直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刘义守无奈面对。

    “嘿嘿,没事,没事,咱就是旁听,您二位聊。”盛星怀没底线。

    “坐!”石云开起身,拿着刚刚写好的文件起身到会客区。

    刘义守和盛星怀都跟着过来,石文俊上茶。

    “120炮弹现在怎么样?”石云开关心兵工厂的研发进度。

    120毫米炮弹,是镇武前军目前唯一不能自产的消耗性物资,只要解决了这个,镇武前军目前使用的各种子弹、炮弹就会全部自产。虽说某些原料仍旧要外购,但比起直接进口子弹、炮弹已经合算很多,更不用说这些子弹、炮弹还能出售获利,全算下来,镇武前军目前日常训练消耗的子弹以及炮弹基本上不用自己出钱,全部由清国的地方势力买单。

    柳京兵工厂目前已经有了不大不小的名声,不仅是天津的左宝贵,清国江南地区也有人过来订购军事物资,甚至连陕西、甘肃等内陆地区也有人询价,可以说已经成为清**工企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目前的进度还行,引信还有点问题,不过都在预料之中,正在组织解决。”刘义守没有说得太满。

    引信问题是个老问题,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仍没有完全解决,这在目前全世界来说都是技术难点。有资料表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以及凡尔登战役中,英、法两**队发射的炮弹至少有三成是无效炮弹,不能顺利起爆,这一问题在雨季和冬季表现更加明显,几乎有接近一半的炮弹都是哑弹。

    另一个时空中某些文章说甲午战争中日本人的炮弹如何犀利,纯属是为清国的战败找借口。日本人的老师就是英国人,连英国人都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日本人可能完全解决?

    别搞笑了!

    “嗯,告诉窦和风别太辛苦,这个问题不急,慢慢解决,身体要紧。”石云开真心实意。

    石云开手下几乎没有什么科研人才,就那么几个野路子,都是半道出家的和尚,石云开非常珍惜。或许等柳京大学开始培养人才的时候,石云开手下会涌现出更多的科研人才,但在目前来说,窦和风他们就是石云开手中的中坚力量,石云开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刘义守默默点头,没有说话。

    对于兵工厂里的残疾人来说,这是他们仅有能回报石云开的方式,刘义守知道哪怕回去说了也不会起什么作用。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有感恩之心,受到别人的一点恩惠,他们就会加倍回馈别人对自己的恩情。有些人贪心不足,给他们的再多,他们也会认为理所当然,只会认为给的少了。

    (。)

第234章 良知() 
“看看这个。”石云开把刚才写好的文件递给刘义守。

    “什么?”刘义守随手接过去。

    “我也看看。”盛星怀从旁边把头凑过去。

    刘义守无语,直接把文件递给盛星怀,请盛星怀先看。

    “你看,你看。”盛星怀有点尴尬,这好像是有点喧宾夺主。

    刘义守不满的翻了个白眼,展开文件仔细观看。

    这是关于分拆葫芦岛兵工厂的预案。

    葫芦岛现在集中了太多部门,已经到了不得不分拆的地步。从最早的无烟火药和子弹生产线开始,葫芦岛兵工厂经过小半年的发展,已经增加了好几个部门。其中就包括最核心的青霉素工厂,以及95式重机枪生产线、刚研发的左轮手枪工厂、炮弹生产厂等等,如果再加上不久将要运抵柳京的步枪生产线,和不久即将上马的***生产厂,葫芦岛兵工厂已经不堪重负,如果不及早分拆,迟早会酿成大祸。

    “确实有必要分拆!昨天就出了场事故,两名工人在生产火药时,没有严格按照条例规定操作,结果发生了爆炸,两名工人当场死亡,另有五六人重伤。”刘义守语气沉重。

    兵工厂就是这样,要么不出事,只要出了事就是大事,不搞出三五条人命不算完。

    “为什么没有及时上报?”石云开不悦。

    出于对兵工厂的重视,石云开有规定,兵工厂不管出了什么事,一律都要上报,不得有任何隐瞒。

    “本来我今天就是要过来的,昨天出了事之后,我连夜排查了生产隐患,又停了半天工,着重强调了安全生产规定,又处罚了几个当事人。刚忙完。”刘义守内疚。

    刘义守满眼血丝,黑眼圈很明显,嘴唇上起了干皮,嘴角还有水泡。看样子确实是忙了一宿。

    “你也别太辛苦,多提拔几个管事的,你只要把控大方向就行。”石云开不忍心看刘义守如此煎熬,帮忙出主意。

    “对,你可别给累死了。你要是死太早,我可就少了不少乐趣。”盛星怀乌鸦嘴,没有对手的人生寂寞如雪。

    石云开不满,狠狠地瞪盛星怀一眼。

    刘义守倒是无所谓,牵牵嘴角从牙缝子里挤出一句话:“你想都别想,我活的好着呢。”

    “那就好,要不要我给你派几名管事的过去?也好帮你分担一些工作,免得累坏了咱们的刘大总管。”盛星怀目不斜视。

    “不用!”刘义守冷冰冰回应。

    早在金州的时候,刘义守手下的大小管事就有上百人,虽然现在程子晋和左永望都已经离开兵工厂负责别的项目。刘义守手中还是有足够的人选可供提拔。

    “分拆之后,工厂要分为无烟火药厂、95式重机枪厂、左轮手枪厂、神仙水厂、子弹厂、以及炮弹厂。厂名也要修改,不能使用这些厂名,这些名字太直白,从字面含义就能分析出工厂的主营项目,不利于保密。咱们使用代号,用年号加上月份再加上编号来表示工厂,这样就隐蔽的多。比如无烟火药厂,这是今年正月里上马的项目,就叫95101工厂。也就是1895年一月份的第一家工厂。以此类推,那么最新的炮弹厂,就是95501工厂。”石云开转移话题。

    “为什么采用西历纪年,而不用咱们大清国的年号?”盛星怀有疑问。

    “西历纪元比较方便。也便于和国际接轨。”石云开已经习惯了使用公元纪年法,对于清国的年号实在不感冒。

    “呵呵,石头你口口声声要重朔我大汉声威,怎么到现在反而迷糊了?咱们为啥要和国际接轨?为啥要顺着洋人?就不能让洋人顺着咱们?”盛星怀略到嘲讽。

    石云开顿时哑口无言。

    对啊,这就是思维僵化的遗患。在另一个时空中,处处都提倡和国际接轨。到处都是公元纪年,石云开已经忘记,汉民族几千年来都是使用年号纪年法。

    “那么,咱们就用光绪21年?”石云开知错就改。

    “干嘛用光绪二十一年?石头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在朝鲜还有人使用崇祯年号吗?哪怕就算不使用崇祯年号,使用天干地支也不错,比如今年,就是乙未羊年。”盛星怀有思想。

    从年号这方面说,朝鲜人确实是比较坚持。满清入主中原之后,朝鲜虽然是满清的属国,但其内部公文从来没有使用过清国的年号。

    朝鲜李朝视清朝为犬羊夷狄,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对满清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大明崇祯年号。

    朝鲜仁祖庄穆大王实录,在明亡前用大明崇祯年号,在明亡后用干支纪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