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回甲午-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粑甯龅锉と海缓蠓胖10挺重机枪,只要不缺子弹,能扛住两三万人的正面进攻。”

    “行行行,我把机枪都给你,随便你放哪。先给我说说,怎么个远飙千里法。”让石昌茂进攻可以,让石昌茂防守,还不如让他回去睡觉。

    “明天带着你的部队去跑步,什么时候能全副武装一口气跑十公里,然后射击十发十中,什么时候你就能远飙千里了。”石云开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能跑,最起码打不过也能跑得过。

    “十公里”石昌茂吧嗒了半天嘴巴,然后牙一咬心一狠,下定决心:“行,我明天就开始跑,不就十公里么。”

    “行!”石云开拍着石昌茂的肩膀,笑得跟朵一样:“只要你能跑十公里,我就给你弄作战计划。”

    平壤电报局,盛星怀老巢。

    “闵大人,您现在要做的,就是统计大同江以北的所有居民,弄一个详细的数字,然后咱们实行军管,知道什么叫军管吗?就是实行配给制度,每个人每天吃多少粮食,都由提督府提供,住的房子也由提督府提供,甚至结婚生孩子,提督府全包。但是有一点,提督府分配的任务必须完成,完不成就军法从事。”盛星怀已经和石云开商量过了,这就是终极版的“铁饭碗”,最大程度的集中人力物力搞建设,为此不惜牺牲一代人甚至两代人反正牺牲的都是朝鲜人。

    “行,三爷您怎么说,咱就怎么干,只是,现在李家派的平安道监察使也在平壤,咱这样是不是名不顺言不正啊。”闵丙姡掏掏峦拢思刹恍 

    汉城已经被日本人占据,鉴于闵丙姡Ш颓寰暮献魈龋撼抢钍贤醭锪算杀麏'的官,指派了一名平安道观察使,年前就抵达平壤。

    “娘的,哪来的平安道观察使?一会你带几人捆了仍大同江,咱没见过。你现在是我大清的平壤巡抚懂吗?还平安道什么?整个朝鲜北半部半壁江山都是你管的。没追求!”盛星怀挺看不上闵丙姡У男〖易悠思依醋蕴斐瞎肥涤姓飧龅灼

    “多谢大人。”闵丙姡Т笙玻鹕硪灰镜降亍

    “先别急着谢,我给你说,从明天开始,两千名伕役必须到位,就刚才给你说的这个地方,三件事,第一:修码头。第二:平整洞内地面。第三:修出能供四千人居住的房子来。这是石军门和刘总管的要求,必须要按时完成。”盛星怀给完枣就开始抡大棒,不听话是真打。

    “行,三爷您放心,明天开始,两千名伕役肯定到位,石头码头,四千人的房子,不出正月一定给您盖好。”闵丙姡б彩呛萑耍拐グ傩帐切屑依锸帧

    “行,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对于闵丙姡У呐浜希⑿腔撤浅8咝恕

    送走了闵丙姡В⑿腔澈袄凑匀穑指缡⑿撤⒘艘环獾绫ǎ绫谌莺芗虻ィ甘常迩

    (。)

第172章 怕冷() 
石,中国古代重量单位,读音dan。一石粮食大概就是60公斤,5000石,也就是30万斤,如果按照成年男子每天消耗一斤粮食来算,大概是一万人一个月的消耗。

    石云开没有经历过另一个时空中的粮票时期,对那个时代还是有所了解,按照当时的粮票分配情况分析,一个成年男子,一个月有30斤粮食,配合适当的蔬菜肉类,基本可以满足身体需求。

    朝鲜北部,是一个多山少地的地形,能种粮食的地方很少,种蔬菜的地方倒是不少。现在已经是19世纪末期,虽然没有杂交水稻,但是也有了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每个成年男子一个月30斤粮食,再加上土豆、红薯这些副食,虽然称不上营养丰富,也足够保证饿不死了。

    朝鲜三面环海,等到了开春,可以组织渔民打渔,这又是一个能补充营养的好东西,只要勤劳肯干,断断不会挨饿的。

    “三哥,就是这里。”初二早上,石云开和盛星怀、闵丙姡镒怕砬巴饺辣辈康钠胀ńЯ魇硬臁

    普通江是大同江的支流,盛星怀和石云开视察的地方,就在距离平壤大概五公里的普通江东岸。这里是一个山坳,两侧的山体很高,山势险峻,山坳的底部入口狭窄,但里面相当宽阔,就像是一个倒置的葫芦,可惜怪石嶙峋,地面不甚平整。

    石云开和盛星怀、闵丙姡侣硗镒撸卟坏揭还铩>涂吹脚员叩纳教迳峡汲鱿执蟠笮⌒〉纳蕉础4蟮挠屑甘准健:诙炊吹挠倘绻质蘧蘅冢〉闹挥辛饺准剑涣矫咨睿拖袷侨肆成系穆樽樱窒袷巧挛鞯厍囊ざ矗姘俟郑钊诉踹醭破妗

    “这儿倒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石云开回头看看狭窄的山口,然后再看看周围的地形。连连点头。

    “里面更是好地方,石军门请。”闵丙姡中橐方肱员叩囊桓龆囱ɡ铩

    这个洞穴出口并不大,里面的地面却甚是平整,沿途的地面和墙壁上有刀砍斧凿的痕迹,明显有人以洞穴为家,在这里生活过。

    走不多远,地形豁然开朗,里面居然是一个高约二三十米,面积近千平米的一个巨型山洞。山洞外壁上有大大小小的洞口,一方面可以通风。另一方面也便于采光,人呆在山洞里,居然感觉光线良好,感觉不到潮湿阴冷,实在是个天造地设的好地方。

    “这里作为兵工厂很适合。”石云开进到洞里,马上就明白了盛星怀的意思,如果把兵工厂建在这里,不仅安全无忧,而且非常隐蔽,简直就是个世外桃源一般的所在。

    “是吧,我也感觉合适,我已经通知了刘总管,请他过来看看,要是刘总管也能看得上,那就定在这了,只要在普通江边修一个小码头,可以停靠船只用以往来输送,然后在山口设一个哨卡,驻上一哨人马,可以确保无忧。”盛星怀对这个地方也很满意,并且已经有了全盘的规划。

    “三爷放心,我昨晚已经命人征召民夫,第一批今天下午就会到达这里,马上开工,定然不会误了石军门的大事。”闵丙姡淙恢安惶宄饫镆陕铮词瓶褪⑿腔扯记鬃郧袄纯毖榈匦蔚募苁疲偌由咸绞瓶怠氨こА敝嗟淖盅仓蓝ㄈ环峭话恪D懿斡氲秸饧碌某锉钢校杀麏'非常高兴,这也表示石云开已经初步接纳了他,不再拿他当外人。

    为了有个更直观的印象,石云开沿着山洞边走了一圈,这个山洞还连着别的山洞,大大小小一共有5个山洞,最大的一个大概有两千多三千平米,看得石云开连连点头。

    走出山洞的时候,石云开遇到了同样来看场地的刘义守和他手下的四个大管事。年前,经历过交接仪式,见识到刘义守手下的刚烈之后,郑连文和郑连庆被吓得魂不附体,一致要求刘义守带走所有的工人。并且对石日升承诺,保证新招募人手后,在正月里就开工,不会误了工

    石耀川已经和左宝贵签订了合同,在一个月之内,为左宝贵提供一千万发子弹,如果逾期不交货,石耀川将要双倍赔偿。

    在赢得石日升同意之后,刘义守把全部的工人,共计四千八百余人全部带到了平壤,再加上近5000名工人,石云开手下,还是有近万张嘴要养活,也正因如此,盛星怀才向盛宣怀求救5000石粮食。

    “你看这里怎么样?”刘义守是兵工厂主事,石云开为兵工厂选址,肯定要征求刘义守的意见。

    “行!”刘义守还是一贯的言简意赅,顺着刘义守的眼神看过去,山谷入口处已经有人影开始忙碌,有穿着皮袄的工人,也有朝鲜本地民夫。

    “行,那这里就交给你了。”石云开也不废话,看看刘义守随风飘荡的空袖子,石云开忍不住嘱咐了句:“晚上早点回去,现在这边还没有安置好住宿,等安置好了再搬过来。”

    “不用,我已经命人把我们的被褥和机器都运过来了,这次咱们不搬了吧?”刘义守心平气和的望着石云开,等待石云开的确定。

    “不搬了,下次如果再搬,那就该轮到咱们说了算了。”石云开已经下定决心,这一次,就是光绪皇帝亲自下旨,石云开也绝不退让,哪怕是就此竖起反旗也在所不惜。

    “好,那三哥你就不用管了,我们就把这里当我们自己家收拾。”刘义守说完,指着一块挡在洞口的大石头下令:“叫两个人过来,打眼,装药。”

    “好咧!”魏文昌应声领命,脸上狰狞的疤痕抽搐几下,转身就去叫人。

    “好,辛苦你们了,我一会让人把粮食和水给你们送过来。”石云开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尽量做好后勤保证工作。

    “不用水,有粮食就行,水普通江里多的是,要喝水我们自己去弄。”诸事初开,事务繁忙,刘义守不想占用太多的公共资源,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

    “靠,那煤你总要吧?”石云开真怕刘义守越来越冷,有一天会变成冰雕。

    “多弄点!”还好,刘义守还知道怕冷。(。)

第173章 呵呵() 
从初一开始,船队陆续抵达平壤。盛星怀最大程度的组织船队,不仅用来运输部队,也用来运输各种各样物资。

    运得最多的就是粮食,整个大清国都知道朝鲜缺粮,正因如此,朝廷对镇武前军很放心。粮食这东西运多少都没用,总有吃完的一天,如果石云开有不臣之心,到时候只要朝廷断了石云开的粮食,镇武前军就会不攻自破。

    为了安抚石云开加强镇武前军的实力,慈禧和光绪下了大本钱,同样的十门155毫米重炮,50门75毫米克虏伯行营炮,30挺加特林机枪,4000支刚到货的1888委员会式步枪,以万为单位的炮弹,以百万为单位的子弹,源源不断流水般的送过来,极大的增强了镇武前军的实力。

    或许有感觉有所亏欠,石耀川把之前给石云开的那十门重炮从大孤山炮台上拆下来,也给送到了平壤。于是镇武前军就拥有20门155毫米重炮,火力强度在别说在清国,就算是在整个东亚,镇武前军也是首屈一指的。

    到初五为止,镇武前军所需要的一应物资已经齐备,于是就在初六这一天,镇武前军正式接手平壤一线的防务。

    在朝鲜,清军控制的区域,是大同江至南江一线,往西延伸至南浦,往东延伸至元山港,大概占据了朝鲜三分之一的面积。南浦现在还不叫南浦,只是一个小村子,没有开港。元山虽然开了港。但尚未大规模建设。只有一个小码头。因此并没有多大的战略意义。清军的防御,还是以平壤为支撑,向两侧延伸开来。

    金州地区的部队,并没有全部选择跟随石云开到平壤,大概三分之一的部队选择留在金州,只有五千多人来到平壤,这个数字不包括谈判期间闵丙姡屠吹哪5000人。

    成立之后的镇武前军,共有军官613名。士兵11800人,20门重炮、85门行营炮、62挺机枪,15000余支步枪。

    牡丹台,镇武前军都统府。

    “镇武前军,不再使用前、后、左、右作为部队番号,而是使用师、旅、团、营、连、排、班作为部队基本编制。”主位上的石云开说完之后,示意石文俊给大家分发编订好的小册子。

    清国的部队编制很奇葩,如果还按照以前的编制走,镇武前军内部就会有一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