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步青云-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番话语,张允是又好气,又好笑,

    气的是,他如此做作。

    好笑,又是因为刚才那番话,确实那自己当知心好友。

    张允无奈的摇摇头,问道:“说说看吧!两个小娃儿的约战,你看得如此重要,是比较欣赏孔零,还是那个孙平步”。

    李淳为啥来药司坊会如此勤快,肯定是遇到了感兴趣的后辈,今天可是十日之约。

    两人中,他比较看好孔零,因为他对孔家的了解,对孔零心性的了解,超过了孙平步,这是其一,

    其二,张允看过孙平步的记录档案,平民郎中,寒门子弟,不是说不好,而是孙平步命不好,

    他对任何一人,都没有偏见,

    他张允,张家可是白马镇望族,富贵人家,

    李老头,祖上就是郎中,家传医学,李家的家世超过了张家,

    刘浅植,毫无根基,要是没有李老头的指点,这辈子最多也就是医者。

    医徒,在张允眼中只是一个笑话而已,白马镇这些年通过的医者考核人数已多达数百人,

    统辖白马镇和周围镇子的仪阳县,就更加不要说了,

    张允看中的是孔零未来的潜力,孔家的家世不在张家之下,是医学世家,典籍丰富,孔老爷子曾经有幸进过太医院,

    虽然比不上李淳,但整个仪阳县有几人去过群英汇聚的太医院,

    医师,孔零的成就至少也是医师。

    孙平步,无根浮萍,要是得不到机缘,天才也会没落。

    十日之约,小孩子的小打小闹,要不是孔零,孙平步根本不会进入张允眼中。

    看到自己的老朋友几次三番摇头,李淳显得颇为开心,“两人都是不错的苗子,无论结果怎样,真正的赢家是药司坊,是朝廷”。

    李淳避开了张允的问题,转而这样回答道。

    孔零这人,他见过一面,为人聪慧,家学渊源,难得是没有富家子的不良习气。

    但却不及孙平步有意思,两人都不差,李淳心中却更偏向于孙步平,

    这一点,他无需和任何人言明,

    包括张允,他在药司坊为官,不及吴老头洒脱,纵横官场久了,心思也就深沉了。

    不可意会,更不可明言。

    张允眼前一亮,李淳的话点醒了他,确实,一下子出现两个医学天才,抛开毫无用处的赌约,

    真正的价值是人,而他们都是白马镇人士。

    张允一拍手,看着李淳,故意大叫道:“糟了,医者的考核马上就要开始了,可考题却迟迟没有想好,这可如何是好”?

    李淳伸手拍拍对方的肩膀,示意不要着急,“张兄,你看这回还是由我来出题如何”?

    张允拱手道:“我当然是却之不恭了”。

    所谓的没有考题,无非是一个借口,张允是聪明人,鉴于李老头前一次的插手,这一回他压根就没有准备考题,

    李淳口中的另一件事,多半也是为了考题之事。

    两人相视一笑,张允首先站起来,做出一个请的手势,“那李兄先请”。

    “好”,李淳点点头,第一个走出厢房。

    对方给了名正言顺的台阶,他借坡下驴。

    走出房间,李淳看了一眼院落内的景色,心中暗道:“孙平步,老夫倒要看看你还有没有本事通过这一次的考题”。

第19章 读书多害死人() 
考试地点照旧,规矩照旧,

    孙平步和孔零一行人坐在了内堂的考试地点,原本可以容纳三四十人的考堂,现在坐着寥寥五人。

    “嗯,不错”,

    重质不重量,人不在于多,而在于优。

    考官看了一眼分散坐在考场的五人,点点头,很是满意。

    这五人都是通过了医徒选拔,由药司坊登记在册,算是不错的苗子,

    即便是往日里,朝廷大开方便之门,鼓励医学,但读书人始终都是少数,学医者就更少了,

    五人,终究参加一次医者考核,终究是少了一些。

    白马镇,千户人家,算得上周围镇子中比较繁华的地方,医徒人数过百,医者几十而已。

    “本官姓何,乃是这次医者考核的主事官,你们若是有什么疑问,趁着现在,尽管可以提出来”。

    孔零这回坐在的孙平步的身边,究其原因,觉得他是个可交之人。

    他悄悄凑到孙平步耳旁,小声说道:“药司坊八品官员,比起上回那位刘医官,高了一个品阶”。

    孙平步微微点头,南国官服大多都为石青色,不像现代衣服,材质多样,色彩斑斓,

    染坊所用的染料大多染制丝绸锦缎,颜色也比较单一,不像现代科技发达,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染制出各式各样花纹布料。

    富贵人家多是请绣娘出手,成衣上绣上花朵,飞禽走兽,等等。

    南国律法分明,三品以上官员,为紫红衣袍,绣金鱼花带,五品以上,为蓝袍,绣花带,六品以下,青袍,无绣花,

    像八品这样的小官,用的是石青色布料,腰间系上绿色腰带,绣上飞禽走兽,就是正八品官员。

    这位何大人的穿着,刚好符合正八品官员穿衣打扮。

    参加医者考核的考生,经历过上一次考核,都是懂得考场的规矩,

    也因此,尽管私下里交流声音不断,却无一人提出意见。

    “安静”,

    一声轻喝,接着,那位何考官大声说道:“既然你们无一人有疑问,那么,事不宜迟,医者的考核尽快开始”。

    “医者考核,乃是考较你们医理,一个大夫,若是只会读书,不会对症下药,犹如纸上谈兵,”

    “接下来,本官会请出一位病人,到时候,你们一一上前把脉,并写出治病药方,谁能治好病人,谁就通过考核”。

    说完,那位何考官朝着半空中拍手示意。

    所有人的目光转而看向考场的入口,心中有了一丝期待,

    有了上一次的考试经历,孙平步不敢大意,看似最简单的事情,往往也可能最困难。

    其他人亦不敢大意,考官的一面之词,或许为真,也或许为假。

    医者考核难度断断不可能比医徒更为简单,这不符合常理。

    孔零和孙平步互相对视一眼,满眼的诧异之色,其余三个人面面相觑。

    考场入口出现了四个人,不,五个人,其中一人躲在厚厚的黑色纱帐之中,隐隐约约看见一个模糊的轮廓,

    四个人高马大的官差,一人拎着黑色纱帐的一角,四人互为犄角之势,慢慢吞吞的走进来。

    何考官神色平静,这样别出心裁的考题,他若不是事先知情,也难保不会惊掉下巴,

    “黑色的纱帐中就是你们需要医治的病人,这回时间不限,你们自行商量着谁第一个出诊吧”!

    话说的随意,但大家都明白,机会只有一次,不可能为一人耽搁,

    “我先来吧”!

    出声的是李东南,林然对他稍微有些印象。

    李东南站起来,抱拳道:“还请阁下移驾,坐在李某身边,若是站着,可没法把脉”。

    闻言,黑色纱帐中人和那四个官差慢慢走到李东南面前,依言而行。

    纱帐中人伸出一只略微干枯的手掌,见此,李东南从怀中掏出灰色布囊制成的诊包,塞在病人手腕下,指尖微动,搭在脉门之上,

    一时间,考场鸦雀无声。

    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一刻钟

    李东南眉头紧皱,时而陷入沉思,时而苦笑,他这个样子,不禁让旁人捏了一把汗。

    “哎”!

    李东南轻叹一声,苦笑道:“刚才替阁下把脉,至少诊出五种脉象,需要五种药方,平生罕见”。

    说完,苦笑着摇摇头,起身,让开了位子。

    黑色纱帐内的人,一言不发。

    “下一个”,姓何的考官轻声催促。

    童云目光一闪,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先一步其他人,走到病人面前。

    “我来试试”,

    说着,将右手的衣袖往上掀起,手掌贴在病人的脉门之上。

    “怪了,这脉象时而变化,时而又如常人,看似有急火攻心之争,又像是破害之症,需要用非常办法救治”。

    童云低下头,犹豫了片刻后,才起身,像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心中的惶恐,刚才他只诊断出三种病症,比李东南少了两种,也不知是哪两种。

    医术有限,所学就只有这么多,再拖下去也不见得能够多发现一种病症,

    索性,看天意,从考官处领了笔墨纸砚的童云,随意找了个地方,和李东南一般,开始写出药方。

    接着,孔零当仁不让,第三个上前诊脉。

    约莫半刻钟功夫,孔零拍拍手,起身让出了看病的位子。

    期间,不发一言,神色如常,让人看不出深浅。

    一直有所观望的孙平步,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有问题,这里面决对有问题。

    还有一人见孙平步迟迟不肯上前,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把脉。

    片刻功夫,那人也是一脸的苦笑,所用时间是四人中最短的一个,毫不拖泥带水的让出了位子。

    看这样子,是放弃了。

    孙平步上前正襟危坐,盯着黑色纱帐中模糊的轮廓,微微开口,“阁下,烦请你将另一手也一并拿出来。”

    他并不着急把脉,而是仔细思索之前几人的话,

    一个人犯错,两个人犯错,但不可能所有人都在犯错,这其中必然有所古怪。

    少顷,黑色纱帐中的病人将另一只手也摆在孙平步面前,青色粗制麻布衣袖,露出一截干燥皮肤的手腕,

    咋看之下,两条手臂的手腕粗细、肤色大致相同,但细细观察之下,之前露出的手腕及手背肤色略显苍白,似是呈现病态之色。

    孙平步将指尖搭在老者的另一个手腕脉门之上,沉吟片刻,脸上浮现出古怪之色,

    稍稍思索之下,面容上转而露出了微笑,

    “这脉象不对”!

第20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治病针() 
人体就是一个内在的能量循环系统,与人体的神经系统息息相关,

    它最外在的明显特征就是三脉,即尺、寸、关,三中脉络,又被称为寸口脉,

    如李东南、童云之流,还是孔零、孙平步把脉的时候,三根手指分别按着尺寸关三脉,

    三指定位,触摸脉搏,

    这和中医的诊断之法相同,望闻问切,对症下药之理。

    孙平步要求病人将两只手同时露出,分别号脉,自然有他的道理。

    事实上,他心中正是存在了疑惑,不确定性,才会要求病人这样做,

    刚才,孙平步第一次为病人的把脉之时,至少摸到了四种脉象,就是四种病况,似而非是。

    就他的观察而言,每一种看着煞有其事,这些病症出现在同一个身上,不是说不可能。

    这一点,现代医学早就证明了。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人群相当普遍,有些病甚至引起了冠心病等等,

    这些,在代医学上都是没有攻克的难题,只能依靠药物保守治疗,

    问题在于,古时候医学并没有这么发达,也没有高科技设备进行体检、化验血液等手段。

    当然,有些病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