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渎明-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q曾经说过两句话:“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电视演得,我就写不得?”。

第七十一章 媳妇也是个苦命的娃() 
三天之后,事情已经平静下来,只是方老头儿和朱顶暂时还没脸回到书院,只能每日窝在家中,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朱顶刚开始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无所事事的散漫着光阴。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上,或者方老头儿看到的。

    在这个疼爱孙子疼爱到毫无原则的老人看不到的地方,他的管家和唯一的仆人,已经将一台庞大的机器在明州与扬州之间开动起来,其信息量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就是朱顶这种吃过看过的主儿,都要一阵心惊。

    三天,仅仅只用了三天,巡盐运同郭远安的祖宗八辈都被查了个干净,事无巨细的记在几张白纸上,夹在了朱顶练习书法的那摞买纸中间。

    郭家小姐名叫郭曦,并不受其父郭远安宠爱,在家中的地位甚至不如正房夫人身边得宠的小丫鬟,她有三位母亲,一位是个死去多年的小妾,一位就是郭府的主母,还有一位就是她的亲生母亲,那位在明州郭府别院主事的中年女子。

    可郭曦却一直以为,那位死去多年的小妾,才是她的亲生母亲,这里面就隐藏了一段让朱顶很是气愤,也很瞧不起他未来老丈人的故事。

    而处境并不如何好的郭曦,之所以能够进入到书院,与那些真正的天之骄女成为同学,那是因为郭远安只有他这么一个女儿;更是因为那些小姐的身家背景,对巡盐运同大人的仕途有所帮助,让女儿进入书院打好关系总不是错事;最主要的,那书院里有太多可以钓到的金龟婿!

    她,不过是她父亲的一笔投资罢了,除了那个中年女子,没有人关心过她是否快乐和所谓的幸福。

    郭曦与朱顶同龄,都是生在大明开国前一年,她的母亲刘翠娥本是明州城一个海商独女,地位不高,家中却颇为殷实,而在刘翠娥和郭远安成亲之前,后者只不过是一个连秀才都没考上的落魄书生。

    洪武三年,新朝开科取仕,本已经开始接手老丈人家业的郭远安,那颗早已经沉寂的心,又活泛起来,在刘秀娥的鼓励之下,在老丈人的支持之下,以原本户籍参加了科举。

    刘家可说对他是恩重如山了,要知道他可不是娶了刘翠娥,而是“嫁”了过去,他是赘婿,倒插门;刘家怕误了他的前程,怕自己的商人身份会对女婿的科举造成不良影响,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郭远安也真是有几分才学,大明的第一科也真是没什么人才,竟然让他一路顺风顺水的考到了举人及第,怀里揣着老丈人给的不菲的财资,进京面圣去了。

    半年之后,郭远安带着一份七品县令的告身,愁眉苦脸的回到明州,准备与妻女告别,远赴山西的一个小县城上任;刘秀娥看出了夫君不怎么高兴,一问之下才知道,那个县城周边匪患不断,短短的四年不到,就已经有五位县令罹难,此一去或许就是生死两别。

    第二天刘员外一听到这个消息,沉默了许久之后,拿出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房契地契换成真金白银,一股脑的拍在了郭远安的手里,让他去活动门路,试着看能不能换换地方。

    郭远安也是真感动坏了,跪在地上给刘员外“嘭”“嘭”“嘭”磕了三个响头,脑袋都磕出血了,并指天指地的发下“乃富贵不相忘”的誓言,就此走上了跑官儿的征程,从这之后杳无音讯!

    屋漏偏逢连夜雨,女婿带着自己全部家当不知道跑哪里潇洒去了,四岁的小外孙女有天在家门外玩耍,就再也没回来,刘员外经不住刺激,一病不起,没几天就撒手人寰。

    经受被丈夫抛弃、幼女丢失、丧父三重打击的刘翠娥强打起精神,将已经变的破破烂烂的院子贱卖,为父亲办了力所能及的葬礼之后,就背着简单的行囊,提着幼年时恩师赐予的一把长剑,踏上了追索丈夫和寻找女儿的路程。

    刘翠娥经历了多大的磨难,朱顶并没有看到,他只是在案宗的最后一部分看到了事情的始末。

    他未来的老丈人,还真不是个东西啊!

    那笔钱,郭远安的确拿去跑官儿了,而且跑出了一个相当好的肥缺,在扬州巡盐司做一个小吏,官儿不大,也是七品,可是谁都知道那油水是哗哗的,就算一身清廉不贪不占的当官,几年下去也是个小财主了。

    他原本也真是打算回家报喜的,可是不巧的是,碰见了一个不远不近的亲戚,两人攀谈起来,不知道怎么聊的,就回到长兴老家祭祖,没超过十天就又与家族族老给他按排的一个大户人家小姐,拜了堂成了亲!

    那女子倒还算贤惠,得知自己的丈夫在外面竟然还有家世之后,当即就狠狠实实甩了对方十几个耳光子,然后按排给丈夫纳妾。

    新婚几个月,就火急火燎的给自己男人纳妾,那段时间郭远安着实享受了一阵,只有男人之间才能会意的佩服的眼光。

    郭远安的新媳妇给他找的小妾,是一个寡妇,模样虽然还周正,却带了一个四岁大的女儿。

    在小妾带着小妾嫁过来的十天之后,郭远安的新媳妇就干了一件大事,她派自己最心腹的家人,把还在幼年的郭曦掠了过来!

    这个有心机深沉的女人叫胡月儿,是胡惟庸的亲侄女。

    李代桃僵也好,公主换狸猫也罢,总之郭曦成了那小妾的女儿,成了自己亲爹的继女,而那个原本和她一般大的小姑娘,早就不知所踪,或者这也是那个小妾没能活几年的原因。

    刘翠娥兜兜转转之下,又回到了明州城,却早就已经没什么人能认出,这个本就没怎么露过面又一脸沧桑的苦命女人。

    不知道是凑巧还是故意,她住进了郭家在明州的别院,那个曾经本就是她家的院子。

    朱顶满腹迟疑的放下手里的纸张,陈二二所能提供的信息就只有这些,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就搜罗了如此多的信息,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在后世网络大爆炸的时代,都是一件不轻松的工作,更何况还涉及到众多见不得人的隐秘,朱顶不能要求更多了。

    “可是,我这丈母娘明显知道我媳妇是她女儿,那她先要勒死又想办法救她,是为了什么?”

    无耻的朱顶,满是不解的问身边的陈二二。

第七十二章 什么是真正的盘剥!() 
朱顶当然不可能把自己认定的、未来的丈母娘抓起来严刑拷打一番,甚至就算秘密审问都不行,这超出了他原本就不怎么高的道德底线。

    但是事情却总要搞清楚的,毕竟关系到郭曦的安全,关系到他下半身和下半生的幸福,一个百多年的老雏儿,对于自己喜爱女子的关心和占有欲,已经无法用世俗的礼法去约束。

    所以朱顶准备从自己未来的老丈人身上下手,反正那老家伙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老陈啊,我怎么听说,你们锦衣卫,好像没有圣谕不能查四品以上的官儿吧?”

    打定主意拖陈二二下水的朱顶,一脸坏笑的如是问道。

    老陈一脸谄媚的笑了笑,走了个马屁精邹蚺,陈二二却有取代他的趋势,真是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

    “回大人话,属下和几个老兄弟,从跟着大人的那一天起,就不算是锦衣卫的人了,而是直属于大人。

    至于您说的权限吗,锦衣卫是不能随便查四品以上的大员,但是陛下给我们的旨意里,可没有这样的规定,就拿这次的消息来说吧,周箜周千户知道我们在查人,可是他可不知道咱们查的什么人,他甚至连谁在查都不知道,便只能乖乖的配合。”

    朱顶一脸的诧异:“旨意?什么旨意?”

    陈二二一脸的不可思议:

    “大人您不知道?是陛下直接下旨,将我和一干老兄弟划归大人麾下,保护大人安危的啊。邹大人没有把圣旨交给大人?”

    朱顶心里暗骂,邹蚺混蛋啊!

    原本朱顶心里还有些小得意,自己的第一个手下,在即将被调往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之前,还会为自己考虑,担心自己办事不方便,还特意安排了一些得力人手。

    结果呢?他最忠心的还是皇帝!自己不过就是个君权之下的附属品。

    朱顶觉得自己还是太嫩了,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不过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给他的玩具,一旦哪一天那个男人不高兴了,自己的一切努力,那些前世墓中起出的一切财富,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所有都将一丝不剩的离去。

    没有自己的势力,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好在,朱顶的真正计划,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

    “对了大人,上次的那些银票,属下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将一万五千两银票交付给了邹大人安排好的造船场,您的图纸那船匠师父是赞不绝口啊,但是因为他从没有那么造过,所以工期可能会有所延误,最早也要明年夏天才能造好。”

    朱顶满意的点了点头,船场给出的时间已经算是快的了。他心里挂念着未来的媳妇,盘算着如何坑未来的老丈人,哪里还有精力去想这些,于是就挥了挥手,表示自己想安静一下。

    陈二二会意,转身就向门口走去,刚走了几步,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一拍脑门,神色夸张的说:“哎呀看我这记性,大人,那剩下的三万两,属下已经按照您的吩咐,通过特殊渠道递送返京,想来现在已经到了陛下手中,陛下的褒奖文书估计也已经在路上了。”

    陈二二说完,也不等朱顶反应,好像后面有条狗在追他一样,两步就窜出了房间。

    小半柱香之后,已经跑到大门口观望动向的陈二二,被一声从朱顶房里传出的惨叫吓得浑身直打摆子,然后为狗抢食一样,跑去看孙子是受了什么刺激的方老头儿默哀,谁都知道,朱顶是个钻进钱眼儿里的主儿,这么大一笔钱打了水漂,那可是会六亲不认的。

    “邹然这个狗东西,把这活儿让老子干,给这位小爷惦记上,这以后的日子还能过?”双腿直打哆嗦的陈二二,在心里问候起邹蚺的祖宗十八代。

    第二天一早,抑郁了一个晚上的朱顶,心情稍稍好转了一些,丢下家里抢了一早晨茅房的方老头儿和陈二二,悠悠哉的出了门,唯一不完美的,就是十三太监这个老东西从来不吃朱顶做的食物,说什么没本分、折福之类的,倒是有些可惜了。

    朱顶慢悠悠的向着陈翔坤的大本营走去,一边走,一边长吁短叹,什么世道啊,三万两啊,就这么被人阴了,连个水响儿都没听着,早知道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自己揣着啊!

    两条船啊,两条下金蛋的母鸡啊,就这么没了。

    “穷了,穷了,只能指望大虎的快递公司了。”朱顶在心里嘀咕着。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朱顶正没精打采地走着,十三太监这个怎么甩都甩不掉的老尾巴又开了腔:

    “小少爷,据老奴所知,您那笔外财总共是获利五万两白银,孝敬了陛下三万两,又拿出一万五千两去造船,娘娘听说之后,觉得您太胡闹了,大明开国这些年银钱一向不足,想让您……”

    朱顶没等他说完,一蹦三尺高,也不管两旁行人如何看他,大声嚷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