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6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央行和商业部的双重管理,并且在长安的财政部和大唐钱庄总部也联合发布通知,八月底之前帝国境内所有此类公司必须接受当地钱庄分部的管理和指导,并且由当地钱庄分部对于审查合格的企业发放金融经营许可证,凡是没有金融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必须限期关闭,否则的话会则会被强制取消。

    而在这份紧急通知让帝国各地纷纷诧异的时候,大唐钱庄总部发布殷红林签署的命令,即日起大唐钱庄及其各地分部一律更名为大唐帝国中央银行。这也是为进一步深化钱庄改革起了一个头。随后张建忠也开始以内阁首相的命令传讯帝国各省布政使府,要求各地政府衙门必须无条件配合好中央银行的这一轮改革,不得在其中设置任何障碍,并且派出了专门的工作组赶赴各地进行实地督导。

    这样一来结合前面丰州那边工商银行的挂牌营业,部分见识敏锐的人士开始反应过来了,因为亲身经历了丰州那边的工商银行开业的人都知道这其中隐藏的奥秘所在。在中央银行从实际业务当中抽身之后,改名之后的银行金融系统开始变得更加简洁,资金流转的速度也变得更加快捷,这样一来必然给原本就火爆无比的商业发展再次添加一把火。而中央银行摆脱了这种基础业务之后也必然能够将目前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管理上面,而因为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唐必发行权在手,中央银行反倒是对于下属的银行管理起来更加直接和便利。

    这些在李玄清坐镇丰州进行试点,殷红林等在长安按照李玄清传回来的成效发布最新的命令之后整个大唐的金融系统开始逐渐变得逐渐明晰,甚至就在大家都以为帝国各地的钱庄分部都开始转变为工商银行网点的时候,长安那边和已经开始往回赶的李玄清都在思考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在这一后面添加另外一个。不过这个想法李玄清暂时是顾不上了,而且就算是顾得上李玄清也不打算插手这件事,有些事情自己起了头之后后续的事情就靠殷红林他本人的反应了。不过这件事在李玄清和巧兮等人返回长安的时候殷红林也敲开了财政部的大门,和祁宏开始商议后续的事宜。祁宏对于金融没有殷红林那样有天赋,但是基本的原则还是知道的,所以在殷红林提议之后也陷入了沉思,不过随即就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

    “红林,你说皇后娘娘此次是以财政部和皇室的名义合股开设工商银行,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个办法,仍然以财政部的名义再添加其他商家,这样也可以组建一个银行个体嘛。只不过不能向工商银行那样将营运权和管理权移交给私人家族,必须由财政部派人组建。”祁宏沉思半晌之后想到了这个办法点点头道“就是这个办法,我想皇上应该也有这个想法,只不过之前没有明说,否则的话不会在说钱庄改革的时候突然让我将负责管理国营资产的部门单独列出来组建国有资产管理总公司统一管理,看样子就是为了今日此举的。”

    “皇上有这意思吗?之前皇上不是还说金融涉及到帝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不能随意让私人家族插手此事,否则的话迟早会被人利用进而掌控帝国经济命脉的吗?”殷红林在金融这方面天赋非凡,但是对于政治和其他方面的才能却乏善可陈,所以一直之间没反应过来。

    “你呀,算了,我来跟你说清楚,让私人家族参与进来,但是银行的股权必须由财政部占主导地位,这样他们也只能有建议权然后每年坐等分得其中的红利而已。没有其他的作用,而且此举虽然有财政部作为主导,但是日常的银行的管理却由你和央行去负责,而你现在可是从财政部分家,平起平坐了,其中必然会相互牵制从而无法做大。”祁宏对于殷红林有点无奈,只能出言点明,“所以这件事我需要提前去找慕容,然后先期让商业部甚至是高崇民去探探路,看看有哪些家族有资格参与此事。”

    “好吧,还是老部长好啊,否则的话就算是我反应过来了却想不到办法。”殷红林苦笑道“我这就回去写条陈,然后上报内阁首相和皇上,工商两部那边还要老部长帮我协调一二。”殷红林这边从祁宏讨到主意之后立即回去开始撰写条文,准备将自己的设想和刚刚祁宏的谈话也整理了出来一起加了进去,虽然祁宏那边分析的很对,自己也很赞同,但是这么大的事情,甚至关乎到李玄清当初制定的金融系统原则,他不敢有丝毫大意。

    “大哥哥,你这是在猜测红林那边的想法啊?”李玄清回到长安之后开始琢磨下一阶段自己的想法,旁边巧兮给他端了杯茶笑道。

    “顶多就是找六大家族内的一个家族入主而已,最有可能的就是慕容家,看样子红林那个呆子也有开窍的一天嘛。”李玄清随口笑道。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为了均衡原则考虑岂不是要成立六家银行?加上咱们的工商银行那就是七家了,这样一来的话岂不是分散了原本就紧张的资源?”巧兮皱着眉头道。

    “巧兮你想多了,有一就有二,但是有二却未必一定要有三,况且这三什么时候有还不是红林说了算?他虽然是个呆子,但是对于金融这件事他可是比任何人都要有天赋,如果在后世他肯定比我们更加专业。”李玄清摇摇头笑道“所以慕容家开头之后基本的竞争局面就已经形成,所以在第三家迟迟不落地之后这些人都会明白的。再说了我也没想过全部都用国营的名义来组建帝国的银行,总要留点空间给私人家族,只有这样帝国金融才能够在不断竞争中趋于公平公正。”

    “后世的商业银行对吗?”巧兮嫣然一笑,李玄清的心思她自然是明白,所以点点头也跟着笑了,果不其然来自后世的见识让两人不论是在见解还是办法上比起这个时代的人都要高出不止一筹。

    “飞雪什么时候回来?”李玄清和巧兮聊了一会之后问道。他们两人赶回来的时候慕容飞雪还留在丰州,工商银行那边虽然已经稳定,但是皇室资产集团在丰州还有一些事情正好趁着此次赶来丰州一并处理完毕,还有就是皇室在纳什建造的乌梁素海行宫此次也需要对外开放,所以慕容飞雪也要赶过去一趟。

    巧兮故意刮着自己的俏脸道“哟哟哟,这才几天没见大哥哥就想飞雪姐姐啦?哼哼,巧兮可是吃醋了。”说完之后自己也笑了,摇摇头道“只怕三五天之内回不来,大哥哥的意思是让姐姐提前回一趟慕容家,让慕容大哥那边有个心理准备是吗?说的也是,自从上次事件之后慕容大哥听说都在祠堂跪了整整三天三夜呢,是该安抚一下才好。”

    “内阁那边应该会和慕容沟通的。”李玄清拉着巧兮走出长庆殿笑道“等她回来再说。”

    。

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 
天启十一年整个夏季大唐帝国高层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放在帝国内部的改革上,钱庄一分为二,帝国中央银行和大唐工商银行的相继分离成立,让帝国的金融系统逐渐成熟起来。金融进步自来就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再加上大秦和大食两国和大唐强劲的进出口贸易,大量的大唐工商品出口海外,带回来了海量的财富和各式各样的原材料,这样一来一条工业生产和销售的产业链开始伴随着帝国贸易脚步越来越广在这片辽阔的大陆上逐渐成型。大唐帝国的工商品在进入两国之后在短期内给他们扩军备战带来了极大地好处,不论是粮食被服还是弹药武器甚至是各式各样的其他商品几乎只要是他们所需要的大唐这边都能够生产而且都能够大量出口,这样一来不仅仅两国内部微薄的手工业作坊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挤垮,连带着他们本国的农业生产和畜牧业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只不过目前两国通过扩张地盘带来了巨大的缴获财富,这些财富变成了各式各样的进口商品倒是让两国的市场在短时间内变得异常繁荣,这也让两国的统治阶层迷了双眼,沉醉在开疆拓土和收复失地的巨大喜悦之中,那些获利阶层更是不遗余力使用手段将那些搜刮上来的钱财换成了各式各样的奢侈品沉迷在醉生梦死当中。

    不过这些身处大唐的那些工商阶层甚至是普通百姓是管不着了,海量的出口和出超也让帝国百姓的收入逐年上升,大量的财富让所有的阶层都开始享受到帝国经济发展和工业推进带来的福利,因此大唐帝国的政策也在百姓当中受到的拥戴也是越来越高,工商阶层一旦富裕起来必然会有自己的需求,所以往西北推进也就变得更加急迫,虽然李玄清通过自己一系列的革新将众人的视线暂时栓在国内,但是这种状况就算是他本人也清楚,一旦西北那边得闻泰西变故,那么必然会引起大唐的窥视。事实上在大唐金融改革进行到如火如荼的时候西征军那边也接到了玄影卫的紧急汇报。

    “大帅,玄影卫暗卫急报,十字军那边近期会有大变故,秦统领让大帅早做准备。”暗卫将自己接到的情报匆匆送到参谋长刘璇手中。

    “十字军打算暗度陈仓?”刘璇打开情报快速按照密码翻译之后苦笑道“大帅,秦空那边说十字军内部绝密消息,他们打算在地中海那个叫马其顿和雅典的地方改变进军方向,以最短的时间朝拜占庭而去,攻击大秦王都。”刘璇的话让旁边的万毅和高斯继豁然站起,迅速找到当地的地图,立即开始勾勒进军路线。

    “大秦的海军不是挺厉害的吗?之前拿下亚平宁半岛还有这个叫希腊的沿海地区不都是海军的功劳吗?他们没有收到消息吗?这么大股的军队在他们国内乱晃悠他们也不管管?真当这些人是良善之人?我可是听暗卫那边说,十字军与其说是一支教廷军队还不如说是一群流氓地痞组成的乌合之众,一旦让他们抵达拜占庭那么必然会带来一场天大的灾难。”高斯继一边让旁边的参谋立即开始进行推演,一边不解道“这帮人不会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了吧?”

    “也有可能真是这样,只是这样一来的话高卢人势必会展开空前反击,一旦这些十字军出现在拜占庭那么大秦一定会发生大乱,甚至连带着围堵在高卢平原地带围剿那个法兰克王国的前线边军都会引发变故从而出现混乱,只怕高卢人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就等着前线的大秦军队发生混乱然后冀中主力部队反击从而再次收复被大秦占领的土地。”万毅的话让整个指挥部的所有人都是眉头紧皱,大秦和大食人的军事竞赛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一旦其中一方提前出现变故那么这场竞赛也就很快到头了,那么一切就脱离了大唐的掌控,高卢人一旦猝不及防打了一个大反击那么大秦势必损兵折将,那么均势一旦被打破,必然会被大食帝国趁虚而入。原本大唐的打算是让大秦和大食的实力势均力敌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在战场之上消耗双方的实力,只有两败俱伤的结局才是对大唐最有利的。

    “高卢人的眼光和手段不错啊,居然能够瞒天过海而且还将这一支棋盘外军队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轻轻松松就勾动了整个泰西大局,看样子泰西那边虽然没有我中原千年以来总结出来的谋略,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能够依靠天赋和眼光无师自通的。”万毅感慨了一句之后,继续道“看样子我们也必须马上作出调整,否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