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叛乱,更是要亲眼看着这些叛徒到底是如何被帝国卫士剿灭的。

    “皇上曾经说过军政分离,军队不能干涉地方政务,但是如今这已经超越政务的范畴了,这是战场,一个真正的战场。”杨天成说完之后再次拍了拍彪子的肩膀道“跟我一起去汴州,郑家是时候从退出帝国历史了。”杨天成带着被自己的话震慑的半天没反应过来的彪子还有第二营两个营的部队从天津后勤部专门调拨过来的专列连夜乘上火车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之下急速南下,而此时早就在幽州当地的军事法院和律法院特别分院也开始将玄影卫送来的关于崔家以及幽州其他涉案势力的所有情报放在了案头。这样一来在杨天成率先在汴州下车之后,这场后来被史书成为中原叛乱事件的大事变从此开始,第二营跟随杨天成一起下车的一万人在随后的三天时间内直接将郑家连根拔起,涉及到的大大小小数十个家族和势力也随之被全部斩杀殆尽,汴州自中原大战之后再次沉浸在血泊当中。这其中甚至涉及到不少当地的官员,当天策军将士手持玄影卫的情报上门的时候这些人一部分被这突如其来的军队给吓坏了,三言两语之中就交代了自己的事情。这些人杨天成直接命人带走作为律法院审判的部分事实,但是更多的还是事情败落试图顽抗或者逃逸的,直接被第二营的将士直接斩杀。汴州这边沉浸在腥风血雨当中的时候,彪子带领的另外一个营在中原那边也是一样,只不过中原省那边涉及到势力和家族比较小,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听了杨天成那一番话的缘故还是因为这位久违的情报大员真的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当年纵横来往的景象,所以中原这边的杀戮丝毫不比汴州动静小,第二营的士兵几乎差点将中原这边所有的涉案人员全部斩杀殆尽,以至于后来赶到各处现场准备善后的警卫部和国民警卫队的所有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暗自看着自己身边那些刚刚完成杀戮的第二营士兵都是眼光怪怪的,似乎都无法和这群地狱使者对视。

    不过在彪子和杨天成这边处理完中原这边之后,幽州那边也传来了消息,让彪子感到意外的是杨天成居然在中原这边动手的同时,幽州那边居然也在同步进行,甚至那剩下的三个营直接动手除了将崔家等阴谋涉及的家族全部抓了去来,而那些已经渗入到军队和后勤等要害部门的所有人全部就地斩杀,甚至连带着劝降的心思都没有,那些原本驻守幽州的军队见到第二营一下子从自己的部队当中抓出来那么多的叛徒,一时之间那些部队官长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是在随后赶来的军事法院院长王永年的安抚之下才渐渐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在随后的行动中却开始全程听从第二营的指挥,甚至主动将那剩下的漏网之鱼全部抓了过来。按照他们的意见就是,作为天策军的一员,忠于大唐才是帝国军人生存之本。所以在幽州这边如果没有这些人的主动配合相比较中原而言要更加困难,毕竟除了地域广大之外,还涉及到了军工和后勤等部门,这些人甚至不少甚至已经身居要职,这些人都是要全部抓回来交给军事法院审判的。

    不过好在等到杨天成赶回幽州的时候这场长达十五天的镇压叛乱才算是逐渐结束。以杨天成为首的天策军将士在这场动乱当中所展现出来的铁血手腕却让时候所有的人感到胆寒。而随着幽州律法院那边开始公布这次动乱的真相,还有传媒集团这些天连续不断对于这场动乱的披露,那些普通百姓开始逐渐明白这些涉案的家族和势力在这场动乱当中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而随着事件的逐步深入,李玄清之前在幽州省界附近被刺杀的消息也不知道如何被百姓给挖了出来,这一下子整个帝国都开始逐渐沸腾,当这位给了普天之下所有的百姓安宁和太平,如今更是为了他们的富裕生活忙碌的皇帝陛下居然会被这些人刺杀的时候,所有的百姓都开始不愿意了。甚至不少中原的百姓甚至开始纷纷上书各地政府要求他们必须严惩这些百姓的罪人,帝国的罪人,还有不少人就专门跑到天津,就为了看看帝国的律法院会不会放过这些人。

    而当这些百姓的心声和行为传到长安的时候,李玄清和所有人的脸上都开始轻松下来,新首相张建忠也终于开始颁布了久违的政令,开始将内阁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

    “皇上,我和思谏打算去幽州一趟,趁着民情鼎沸,去发展政党,去把皇上为国为民的心思传递给百姓,也免得还有人跟着这些叛徒继续危害国家。”岑天时一脸严肃的向李玄清道。

    李玄清尚未回答,旁边的巧兮就开口道“大哥哥,岑先生的想法很好,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赶过去,一方面监督律法公正,另一方面也是告诉所有百姓,帝国惩恶的目的就是为了护佑百姓,为百姓拨开迷雾,才能够得见真相。”

    “嗯,倒是比我想的长远。”李玄清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这一次要让律法院将所有的证据做扎实。只有公平公正才能够让百姓能够信服。而且我需要让所有的百姓明白大唐的各项国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大哥哥说得好。”巧兮俏皮的话语倒是让现场的气氛轻松下来,其实岑天时现在最害怕的就是李玄清再次下令用军队说话,因为这件事如果继续深挖的话只怕幽州等地会人人自危风声鹤唳,甚至进一步演化成浓烈的恐怖气氛。可是如果李玄清亲自出面的话那么依靠着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还有对于帝国新政的解释,那么所有的百姓都会从屠杀当中明悟过来,从而更加拥护帝国,这是将一件坏事变成好事。

    “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出发吧。”李玄清自然知道岑天时在想什么,更何况杨天成主持的这一场屠杀至少能够稳定二十年时光,到了那个时候帝国的政局会变得更加稳固,而到了那个时候如果还真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那么李玄清也不介意再次举起屠刀。自己的千年帝国不允许任何人为了任何目的而撬动。所以当李玄清一行人开始踏上火车出发的时候,这一次帝国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

    。

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 
天启十一年七月初,李玄清一家再次从长安启程一路北上去往丰州。这一次李玄清的目的不为其他,而是专程去实施钱庄改革试点的。巧兮通过大半个月的时间巧兮已经朝丰州调集了大约五亿唐币,已经占到了皇室资产集团流动资金的一半左右。这么大规模的资金跨区域调动,巧兮也是费了不少力气,这其中还是殷红林那边一路开绿灯的缘故,所以李玄清才会深感目前的钱庄制度必须进一步改革,使其能够能够加快资金流转速度,只有资金流转速度加快,商业贸易的流通速度才会加快,商业发展加快连带着以此为发展突破口的工农业才会跟着发展。所以在殷红林那边着手整顿钱庄总部,建立后世的中央银行的时候,巧兮这边亲自指导建立钱庄试点也就是李玄清亲笔题写的“大唐工商银行”开始悄然在丰州这个龙兴之地挂牌成立。

    “大哥哥,你这个工商银行名字取的,实在是,是不是有些怨念在里面啊?”对于李玄清这种恶作剧一般的做法巧兮也很无奈,但是最终却没多说什么,反倒是直接将这个名字挂了上去,毕竟“工商”两个字还是很贴合目前帝国的现状,在目前这种内外局势以及发展现状的时候,能够将工业规模建立健全的同时还能够快速扩张,这已经非常难得了。而此时扩张工业的时候还需要对外进行封锁,那么就意味着很大一部分的工业产成品在当前一段时间内无法出口换取市场和资金。按照李玄清的计划和设想,必须等到国内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才能够放开目前的这些限制,只不过目前的困难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还没有达到,而且基础科学更是才刚刚踏上门槛,甚至就目前而言,蒸汽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正是处在积极向上的时代,最起码数十年之内这种现象都无法改变。

    “大哥哥这是我拟定的工商银行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你看一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巧兮在火车上的时候抽出这段时间她和慕容飞雪拟定的工商银行的各项制度摆在李玄清面前笑道“不管怎么样,至少我们先把架子搭起来,有了第一家,以后才会有第二家。”巧兮倒是对于前景很乐观,没有李玄清想得那么多,“工商银行现在丰州开展起来,然后在北方工业带各地进行铺设网点,先期建立北方的金融圈,然后逐步往南扩张,这样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李玄清听到巧兮的话也是压下心头诸多念头,接过这些制度仔细看了起来,说起来巧兮的这些制度除了一些贴合目前的形势之外基本上是将后世的那一套制度全部搬了过来,不过不知道是巧兮故意的还是别的原因,后世那些令所有人无奈的霸王条款被巧兮一一删改过来,变得更加公平公正,甚至在某些时候看起来要温和得多。

    这一次来丰州虽然是进行钱庄试点,但是因为工商银行由皇室主持经营管理,所以算得上是私事,所以李玄清并没有带其他官员随行,所以一家三口之外更多的还是随行的皇室资产集团在长安的各位人才。所以一行人下了火车之后立即在丰州皇室制造集团总部的负责人接待之后,慕容飞雪立即召集当地已经先期抵达的人手,和张强一起布置工商银行开张事宜,第二天殷红林那边的命令也抵达丰州,丰州钱庄将在工商银行开张之后退出日常营业,所有业务和资料也将全部移交给工商银行,与此同时大部分的营业人员也开始转移到工商银行名下,只保留相关的管理人员参与拟定中央银行这样的管理机构机制。这样一来的话涉及到的变动千头万绪,所以李玄清不仅仅需要及时出面协调,还需要张强和慕容飞雪出手将其中的各个关节一一打通,各主力商家也需要提前通知,并且拟定好文告,准备在开业之后进行发布。

    这样一来花费了整个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到了天启十一年八月中旬的时候焕然一新的工商银行终于到了开业的时候,丰州布政使府大小官员几乎全部到场,而丰州工商界和民间各界人士都一起汇聚丰州工商银行总部门口,见证了这场金融界的革新,工商银行开业当天更是被丰州的媒体报刊公开报道,随即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北方,工商银行这个名字和背后的背景也迅速被众人知晓,虽然大家不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但是李玄清和大唐皇室在丰州本身就有着崇高的人望,所以虽然大唐钱庄那边被挂上了中央银行的名头并且暂时不再对外营业,但是所有业务业务转移到工商银行之后众人并没有有什么意外之处,反而觉得理所当然。这一场平稳交接之后,巧兮开始亲自指导工商银行的工作,李玄清则把精力放到了指导改名的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管理试点。这样一来整个丰州境内金融圈的改革正式开始,民间成立的大量的典当和私人借贷钱庄被通知即日起所有接到通知的公司必须去新成立的中央银行报道接受央行和商业部的双重管理,并且在长安的财政部和大唐钱庄总部也联合发布通知,八月底之前帝国境内所有此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