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区,搜罗、掠夺甚至抢劫当地的黄金来弥补国内所需。

    “我已经通知祁宏和殷红林,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在国内发行不少于五到十个亿唐币的特别债券来弥补财政缺口,另外还有各种专项债券,以此让财政部能够平稳的运转下去。”李玄清点点头,“加上每年从日本和大食等地运回来的金银算是勉强够用了。算起来的话我们现在对外贸易怎么算都是出超的,应该还是没有大问题的。”

    “按照大哥哥的估计,我们能够将工业化的扩散拦阻在国内多长时间?”巧兮想了想之后问道,“这种办法等于是在剪全世界的羊毛反哺国内,但是我们必须要在大规模剪羊毛失去效果之前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样才能够让大唐和其他地区产生一个代差,所以有些事情我们要提前准备准备。”

    “这件事让皇室资产下属的工业集团总部秘密进行,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让装备处参与进来,但是暂时不要对外公布。”李玄清点了点头,知道巧兮在想什么。事实上两人此时最为担心的还是重工业的出路在哪。李玄清的这个办法就是在国内依靠帝国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大规模建设,以此来拉动重工业不断往前推进,确切的来说就是后世的三驾马车当中的投资。不过目前还好的就是大唐帝国本土的工业化尚且才刚刚开始,依靠北方工业带往其他区域转移产业然后逐步普及工业化的速度来看,只怕李玄清有生之年都不会出现重工业产业饱和的现象发生。不过同样的东北和海参崴那边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耕作也让李玄清看到了另外的出路,那就是农业现代化和内部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之后对于工业品尤其是重工业产成品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也算是提前开启了国内的市场,和外贸产业一内一外将轻重工业分开发展。

    “我打算在中原两条新建铁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将从洛阳开始出发往南延伸到鄂州,将这个九省通衢的荆南纳入到中原发展的经济圈当中。”李玄清和巧兮商议好之后立即通知内阁和交通部那边开始筹划。不过这个计划铁道司那边倒是没有多大意见,鄂北山区虽然崎岖难走,但是当年攻打山南道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从这片山区开凿出了一条直道直通金州等地,此时在直道旁边再加上一条铁路线难度小了不少。而且这两年成汭主持的荆南省因为发展鄂州钢铁城已经有模有样,如果有铁路和中原连接的话,其发展速度必然是更加快速。所以整个天启九年,中原三条铁路掀起了一阵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各大钢铁厂因为源源不断的需求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而且工商部和装备处也不但推广新式的炼钢技术,一方面指导国内炼钢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指导钢铁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和操作。所以短短一年的时间,帝国的钢铁产量就直接翻了一番,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一百万吨的规模。虽然这放在后世可能一家钢铁厂的产量就比这个还要多得多,但是这在这个时代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而且还伴随着帝国内部钢铁的需求不断加大,装备处、宇文家和皇室三家下属的钢铁厂如今已经开始走向大型化和多品种钢材生产的道路,特种钢基地也在丰州由装备处和皇室联合组建,为精密制造业和特种制造业生产更加合适的特种钢材。

    “这应该就是后世的京汉线吧?”巧兮对于李玄清恶作剧一般的将鄂州到中原的铁路交汇点放在了洛阳有点好笑,不过这样一来的话洛阳算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让后世笼罩在洛阳头上的阴影得到淡化,至少在如今中原省独立的情况下洛阳显然有着更大的机会,不仅仅铁路贯通而且还有运河进行大宗物资运输。这两年大运河虽然在铁路逐渐兴起其作用有些减弱,但是通航能力和货运量却在节节上升,很多地方的运河河道一再拓宽拓深以此来进一步加大大型物资的运输能力。

    “其实我是想打通四川到奉节这一段长江航线的,但是想来想去代价太大,所以最后觉得还是决定和后世一样,在陆上修铁路将四川和鄂州连接在一起。”李玄清拉着巧兮笑道“从四川开始沿着后世到重庆的道路往东而来越过巫山然后进入荆南和鄂州相连,这样一来整个长江上游北岸就能够连成一体了,四川的出川道路也会增加一条,保证天府之国发展速度更上一层楼。”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的重工业至少在天启十年之内不会有任何问题,而且今年还会促进经济发展更加火热的。”巧兮拍手笑道“天启九年咱们要不要做点别的?北海道那边不是已经由军队进驻了吗?咱们在那边建一所行宫吧?作为皇室在海外的度假胜地。”

    “说的也是,那边的风景可不能浪费了。”李玄清也想起了后世的旧事忍不住点头道“那边倒也不错,确实适合建立一所行宫,而且很多不方便在国内进行的试验也可以放到那里。我会通知下去北海道暂时实行军管,不要进行开发,由皇室和后勤部装备处负责实际管理。”

    “这样的话我自己来设计行宫样式,到时候让张大哥安排人手前往建造,到夏天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完工,我们也可以去度假了。”巧兮微微一笑走了出去,但是李玄清却知道,只怕巧兮会忍不住将工业集团实验室里面秘密的部分都搬到那边去,秘密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储备。不过李玄清也没管这件事,其实在蒸汽机发展到极致之后这种转变也会自然而然的转变,巧兮此时做的以后也会有人去做,提前一点也只是早一点准备而已。

    “中原这边安排好了,剩下的该安排西北了。也不知道拓跋思谏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进行了一年多到底有多少成效。”李玄清看着西北那近乎大唐目前国土五分之一大的广袤领土点了点头,那边如果同时开展大规模建设的话中原的重工业只怕再翻一倍也未必足够。所以李玄清不得不多加注意那边的动静。

    不过在李玄清喃喃自语的同时,远在疏勒的西北军政行营此时也在酝酿新的计划,疏勒这个西北交通枢纽在此时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铁路建设在时隔两年之后再次规划,准备开工建设。

    。

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 
“副首相,这是内阁关于疏勒至细柳州的铁路线建设的批复,还有铁道司调遣第十一建设公司进驻西北的消息。”因为西北这边尚未结束军管,拓跋思谏也一直作为军管区区长常驻疏勒,所以曲承美作为安西布政使其实还有作为拓跋思谏副手的作用。所以在接到内阁传过来的公函之后第一时间送到拓跋思谏处。

    “内阁岑先生那边看样子今年要下大本钱了,中原那边大刀阔斧进行工业化建设,还要同时修建三条铁路,咱们这边还要再加上一条,我看岑先生估计今年都该睡不好觉了。”拓跋思谏一边看着岑天时和吴作栋那边给西北军管区的批复一边苦笑道。事实上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何李玄清要在天启九年的时候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按理说中原大规模的工业化需要投入的资金实在是太多,就算是中央加上地方财政一起投入但只怕也是天文数字。

    “皇上应该是想给中原投入的无数工业产业找一个稳妥的市场吧。”曲承美有点不确定的回答却让拓跋思谏深深地看了一眼眼前这位从交州平调过来的布政使。曲承美的这短短的一句话对于拓跋思谏这样长期接触帝国高层信息的人来说,实际上已经在思索帝国政策的落脚点了,光凭这一点就比一般的布政使眼光高出不止一等。

    “既然如此的话,我们这边也早点开动吧,疏勒这边往南抵达细柳州只怕还要延伸到波斯都督府,这条铁路光是长度就足有两千余里,需要的各种建材光靠河西和高昌的工业区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立即以军管区的名义向铁道司发请示报告,请求代为在丰州等钢铁厂订造铁轨等原材料。等到第十一铁道公司一到疏勒立即开工建设,你和钱镠还有司马道信三人要提前安排好沿途所需要的劳力,工程不能耽误。”拓跋思谏揉了揉眉心笑道“来看看,皇上还给我们发来一句鼓励呢,让我们好好干,他等着有一天从海路乘船抵达波斯都督府巡狩,然后坐火车回长安。”

    “皇上还真是兴致颇高啊,不过取某在交州时我军铁甲战船航程有限,只怕要从南方海域一路开到波斯都督府路途遥远,沿途颠簸,而且还要沿途停驻各海外据点补充给养,副首相应该劝告皇上,还是等等再说。”曲承美摇摇头,显然对于李玄清的这句豪言有些不认同。但是拓跋思谏却微微一笑,曲承美毕竟远离军政时间已久不清楚海军战船动力发展速度,不过也没多言,曲承美毕竟是好心直言,处于对李玄清自身安危的担忧。

    两人商议好这件事之后曲承美立即通知于阗的钱镠和波斯省的司马道信,将交通部的批复直接给他们传了一份,同时让两省从此刻开始立即调配粮草物资和随行的战俘大队,先期在预定的路线进行前期勘整路面,铺设石子,同时因为是四月份,所以从河西那边会有大批树苗和草皮运送到三省,这些需要工程队先期进行种植。这些事情涉及到千头万绪,都需要军管区统一安排协调。不过曲承美显然很擅长这些事情,竟然在四月底铁道公司抵达疏勒的时候全部安排完毕,以至于铁道公司在疏勒火车站附近开工的时候,所有的人力和物力全部配备完毕,第一批铁轨和水泥枕木也都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现场,大型拖运车辆和设备甚至准备的比铁道公司要求的还要齐全,这都让这条铁路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快速建设的进程。

    而且为了弥补安西境内劳动力缺失的困境,万毅那边直接将驻守在双渠城的第七兵团全体官兵全部都调了过来作为劳动力使用,这些呼喝着整齐口号的野战兵团效率比起战俘大队更加快捷,几乎每天铁路都在往南延伸数公里之多,而且越往后因为前期勘整地基的工作完成的越快,这种速度也更加明显。

    “副首相,咱们五省协调的资金加上财政部的拨款和实际数额差距甚大,整整三千万唐币的缺口,这该如何是好?”工程进度很快但是曲承美却苦着脸跟拓跋思谏哭穷,实在没办法,西北这两年的财政收入已经没有上缴中央一分全部都花在了地方上面,但是地域面积太大,前期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修直道,光是从于阗城到钵和州的这条大通道就耗资无数,此时哪里还有更多的财政资金挤出来?

    “三千万啊,就算是将今年五省所有的财政收入压上也不够,况且还要就近扶持康居咸海和碎叶三省的发展,实在难以抽调更多的资金出来了。”拓跋思谏一边说话一边沉吟不语,半晌之后继续道“你让高崇民抽空过来一趟,他在丰州待的时间够长,在皇上那里学到了很多我们没见过的办法,说不定能够有所救急的办法。”

    曲承美也很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除了依言派人传讯高崇民,暗自也在筹划下一步该从哪节约部分资金,但是大多都是杯水车薪,,难以弥补此等巨大的缺口。不过在考虑良久之后他还是找拓跋思谏,让其向内阁汇报一二,不管怎么说这条铁路是交通部批复同意修建的,内阁那边总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