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你来了?”李玄清来的时候徐天翔刚好要出门,见到李玄清进入大帐,连忙过来问候,对于巧兮跟着进入军营也是见怪不怪。最近军改增加的医护兵已经开始规划女兵问题了,只是还没开始实施而已。

    “整编情况怎么样了?”李玄清见到他要出门,也就示意他边走边说。

    “目前天策军正军足有五万人,整编为五个都,目前第一都在东边天德城,第二都和第三都在西边永丰到屠申泽一代驻扎,第四都驻守丰州大本营,第五骑兵都驻守北方西受降城,新兵营暂时没有新收兵员。后勤部独立之后裁减了部分兵员,为一万七千人,一万人为机动部队,随主力部队驻扎,四千人为屯垦兵团,在西受降城有一个军用农场,两千人为其他部队,包括医护兵、兵仗局驻守人员。特战部两千余人,具体部署小四负责,总参谋部只是节制。讲武堂目前没有头绪,缺乏人员配备,教员几乎没有。”说到这里徐天翔也是微微苦笑,一脸的无奈。

    李玄清点点头,短短的十几天时间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要不是年前准备对党项人动手李玄清也没打算这么着急。

    “你们总参谋部的人员配置和框架结构有没有搭建好?”李玄清忽然想起自己进来的时候大帐里只有徐天翔一个人,顿时问道。

    “按照主公的指示,总参谋部三大部门现在基本上都有人在负责了,作战处暂时由我亲自负责,但是我建议调厚纯或者天成回来负责,他们两个都是心思缜密,比较适合这个职位;新兵处调张成回来负责,政训处让那个黑脸怪物王永年负责。”徐天翔点点头道:“人员已经基本配备好了。军阶等级制度我也在制定了,到时候会和民政长协商,军政等级到时候会按照统一标准去核定。”说到这里,徐天翔笑道:“看到主公能够到军营,民政长那边的工作应该开展的比较顺利嘛。”

    “少来,相比军中可以快刀斩乱麻他那边才需要时间去慢慢磨合。”李玄清笑了笑,甩了甩脑袋笑道:“不过他还有时间去磨合,反正就算是打仗,民政那边也可以慢慢推进。你这边的军政必须抓紧,必须保证改制之后军队战斗力不能降低。”

    “这一点主公放心,改制之后指挥机构更加健全,各级指挥机构补充了不少有读书人之后,理解战略意图的能力加强了,平时指挥上也不会出现问题。只要等到讲武堂开设起来培训出合格的人才之后,这一套指挥机构必然比以前所有的方式都要合理。”徐天翔倒是信心满满。

    李玄清点点头,看了看西边的天沉吟半晌道:“你让骑兵都调集精锐部队南下进入永丰,归天成指挥,让他秘密做好相应准备。后勤部这段时间要提前预备物资。玄影卫那边已经在汇总情报了,十月初下达具体命令。”

    “准备了一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可以走出第一步了。”望着身边看着自己出神的巧兮,李玄清喃喃自语,“既然要掰弯历史,那就从现在开始了。”

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 
“主公,秋粮收成已经统计上来了。本次共计收获水稻四百八十万石,小麦二十万石,高粱三十万石,小米二十万石,大豆三十万石,剩下的棉花等其他农作物收成没统计了。秋季农税田租一共征收二百二十万石,现在已经全部入库。通过商界收购和交换获得粮食一百万石,目前共有库存三百二十万石。”曾天时一大早就来报喜,报告粮食收成统计数据。

    李玄清点点头,二百二十万石,按照每人每年消耗五石计算,二百二十万石可以养活小四十万人了,对于目前的丰州来说也差不多够了。不过李玄清对于现在这个水稻和小麦的亩产量却不满意。河套平原这么肥沃的土地水稻亩产量居然只有四石,这和后世动不动亩产千斤的产量相比,李玄清连哭的心思都有了。不过现在自己要提高产量办法也不多,那个高产的占城稻自己也够不着,再说就算弄回来能不能在河套这个地方种植也不清楚。

    “要马上发布公告,对于有办法提高粮食产量的人免税十年,赏金百两,天策府颁布公告表扬,通报嘉奖。”想了半天李玄清也只能寄希望于广大百姓无穷无尽的智慧了。反正自己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

    岑天时对于李玄清什么事都喜欢发公告的办法早就习惯了。所以记下来之后笑道:“主公也不要忧愁了。农业厅那边也已经在总结办法了,包括主公说的采用新型的耕作工具,提高牛耕比例和使用倍石肥肥田。同时明年打算再兴建几个大型农场,将耕作田的数量扩展到三百万亩。”

    “等到明年,丰州缺少劳动力的现状就能稍微改观一下了。”李玄清默默地算了算时间,笑道:“听民政厅厅长杨秋说丰州现在每月新增入籍人员能有一千人左右啊,其中五成是青壮年劳动力。现在丰州常住人口有多少?”

    岑天时正要回答,门口的亲兵来报,慕容翰海求见。说起这个慕容翰海李玄清也是有点好笑,这家伙好好的商人不做,找到非要岑天时想要当官。不过貌似他负责的工商厅搞得还真不错,是新机构当中第一个顺利完成逐渐并开展工作的。别人都还在才开始搭班子,他已经开始运作了,也还真算是人才了。

    “臣慕容翰海参见主公,见过民政长。”慕容翰海进来先是给李玄清行了个礼,现在他已经是工商厅长了,所以见面也称臣了。

    “这么着急赶来,是找我还是找你们民政长?”李玄清有点奇怪,这大清早的有什么急事能让他一个翩翩公子满头大汗。

    “启禀主公,找到安西军后人了。”慕容翰海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笑道:“在夏州找到当年安西焉耆镇守使杨家的部分后人,约计有四十人左右。”

    李玄清豁然站起身来,目光炯炯,“此话当真?你们确认过了没有?他们现在在夏州境遇如何?”

    慕容瀚海点点头,语气有点沉重,“已经确认过了,他们确实是安西后人,杨家还有当年安西军的节仗,我们也仔细核对过了。他们现在在夏州被人拓跋思恭派人给监视了,处境不太好。”

    “监视?出了什么事?”岑天时也坐不住了,急忙问道。

    “杨家后人杨易本来在夏州节度使府任亲卫队正,本来也安稳无事。但前段时间被人发现家中藏有安西军前大都护郭令公所遗兵书一册,拓跋思恭知道后逼他交出兵书。杨易不干,被革职查办,进了大狱。我们也是通过这条消息才发现他们的身份的。还好我爹和拓跋思恭有点交情,把他保了出来。我爹已经把消息和材料都移交给玄影卫了。”慕容瀚海苦笑道:“这个杨易也是个刚烈的性子,死活不愿意交出兵书,还扬言自己是安西后人,誓死保护兵书,现在夏州满大街都知道这件事了。”

    “主公,这个杨易必须要救啊。”岑天时感慨道:“当年安西四镇,郭令公后人郭昕是大都护留后、疏勒镇守使鲁阳公、于阗镇守使郑据公、焉耆镇守使杨日佑公都是孤悬绝域,为国守疆,大仁大义,以至于失陷绝地。如今中原还有其后人,一定要救,哪怕和夏州打一仗也必须救。”

    李玄清点点头,叹息道:“英烈后裔,我们这一代人是仰承他们的荣光才有今天的。马上叫胡小四,算了,他已经来了。”话音未落,门外一个人影急速闯了进来,守卫的亲兵都没来得及拦截。

    胡小四正要说话,李玄清摆摆手道:“瀚海已经说过了。安西后人必须要救,但是不能打断我们的既定战略。所以这个任务必须全部倚靠你们玄影卫来办。”

    “明白。末将此来就是要汇报营救计划的。另外,据玄影卫探子来报,拓跋思恭有可能没有耐心了,昨天又把杨易抓进了大牢,估计有可能要动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胡小四喘了口气道。

    岑天时好奇道:“郭令公当年到底留下了什么兵书,让拓跋思恭如此不顾及影响?”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了,等救下了杨易,自然就知道了。小四,你的计划呢?需要什么?有多大把握?”李玄清稍微一思索,问道。

    胡小四看了一眼慕容瀚海道:“玄影卫的计划是让慕容家主亲自致信拓跋思恭,就说杨易是安西后人,和慕容家是本家,杨氏有难,慕容家不能不管。但是慕容家只要保住杨氏后人安全到底丰州,对于兵书不过问,拖延时间。”

    话音刚落,慕容瀚海就道:“没问题,我马上就回去找我爹,让他亲自写信。我大哥目前还在夏州,到时候你们可以直接联系我大哥就行。”

    胡小四点点头,继续道:“其次,玄影卫打算调集新成立的龙组前往夏州,另外申请飞鹰旅一同前往。我准备了三套方案。第一是劝说拓跋思恭放人;其次是由飞鹰旅保护杨易族人脱离夏州,龙组负责营救杨易。我们找到一个和杨易长得很相似的人,他愿意顶替杨易。我们的探子也在夏州大狱里安插了人手,到时候可以李代桃僵。”

    李玄清点点头,“第一套方案由慕容家执行,不过看来希望不会太大。你们玄影卫要把精力放在第二套方案上。另外,飞鹰旅由你调配,不惜一切代价救出杨易。”顿了顿,继续道:“你找天翔,他会在必要的调动丰州驻军接应你。”

    “请主公放心,玄影卫一定会完成任务。”胡小四见李玄清郑重的神情顿时站起身来,肃然道:“我马上去安排。”

    他一走慕容瀚海也跟着起身,两人还有事情要衔接商议,所以边走边谈了。

    “主公,胡将军的办法可行是可行,如果万一营救不利该怎么办?”两人走后,岑天时面有忧色,问道:“第三个方案是什么?”

    “改变作战目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度过黄河,奇袭夏州,兵临城下,强行要人。”李玄清倒是没有他那么悲观,笑道:“放心吧,没有玄影卫办不成的事情。”

    “先生对于安西了解多少?当年固守安西的留守军团的事情知道多少?”李玄清换了个话题问道。安西旧事在后世是一个谜团,史书上基本都是语焉不详。

    “当年安西军被肃宗皇帝调回中原平乱,还有一部分留守安西。但是内乱平定了,河西之地却被吐蕃占领,朝廷和安西的路上通道被切断,安西大都护留后郭昕和北庭大都护留后李元忠虽然据境自守,维护大唐在西域正统,但和朝廷失去联系十几年。直到大历三年,在先后派遣了十几波使者之后,才有人成功穿越草原,从回纥境内辗转而归,朝廷因此知道这些悬守国门之外的英雄。但是那时的朝廷早已经没有力量去收复河西,支援西域了。这些孤胆英雄在郭昕等人的带领下浴血奋战,元和三年,吐蕃攻陷安西最后据点龟兹,安西英雄全员战死。”岑天时低沉的声音中,史籍中流淌出的一幕幕场景在李玄清的脑海中自动浮现,龟兹之战,满城白发竟无一投降。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岑天时说到这里也是禁不住仰天长叹,为昔日那些英雄惋惜不止。

    “立即传令参谋长徐天翔,第四都所部立即集结,抽调第五骑兵都南下丰州城,命令第三都越过屠申泽布防,凡试图越过定远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