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造舰队,准备护航,打击西海那边的海盗,抢占各战略位置,纳入帝国版图。这些都是未来百年之内帝国海洋权益的保障。”

    后世的西洋也就是印度洋贸易实际上是中国最大的海外贸易线路,不仅仅是因为石油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牵扯到这个海洋十字路口的控制权问题。后世因为地理版图的原因,必须要绕道东南半岛,但是在这一世大唐帝国的版图在将骠国和弥诺国纳入之后就已经濒临西海海岸。所以李玄清根本没有打算从东南半岛绕道,而是以开发西南的名义打算直接修直道通往弥诺,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在西海岸就地设立造船厂和港口,这样一来大西南出产的商品等物通过这个港口下西洋去印度,可以快速带动西南地区的发展。

    按照目前的海洋贸易,东洋贸易除了日本和三韩以外,除非李玄清指点跨越太平洋去美洲去殖民去,否则的话注定没有太大的发展,至于已经在开展的南洋贸易本来就是为了西洋贸易准备的,东南半岛以及更南边的岛屿除了矿产资源其他的土人估计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所以在岑天时打算开西洋贸易的时候李玄清想也不想就直接同意了。西洋航线如果顺利展开的话只怕比走丝绸之路还要快捷很多。只不过李玄清很好奇的是岑天时是怎么想到的开西洋贸易的。不过这一点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大哥哥,这丝绸之路应该马上可以疏通了吧?你说到时候是不是回和岑先生的西洋航线相冲突?”巧兮这边见到李玄清在思考凑过来问道。

    “冲突倒不至于的,毕竟丝绸之路沿线也不都是黄沙大漠,还有很多繁华之地。那里对于中原物产都非常需要。”李玄清知道巧兮在担心什么,古代的丝绸之路在海上航线开通之后为什么猥琐以及后世海洋贸易的发展对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打击李玄清自然也思考过,除却沿途的阻碍之外应该最大的因素就是竞争关系吧。不过这也没什么,海洋贸易的量注定比起陆上要大得多,而且成本也会少很多。如今帝国内部对于海洋的热潮正在逐渐高涨,所以这一点李玄清倒是有办法调节。同为后世来客,李玄清所说的办法巧兮自然也明白,所以问了一句之后也就没再多言。

    事实上在李玄清和巧兮畅想海上贸易的时候位处肃州前线的万毅和拓跋思谏却忽然接到了一个奇怪的通知,归义军遣使来了。

    归义军使者来肃州倒是让万毅很吃惊,原本这几天西征集团军已经逐渐收复肃州全境,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准备趁着现在七月天气还不错大军进击沙洲,将战线延伸到归义军的地盘。但是对方遣使来见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今天策军的战略目标有心之人都能够分析的出来,这已经不是区区拖延之计就能够挡住的。所以万毅和拓跋思谏略微商议之后决定先听听对方说什么。

    只不过听过之后让两人更加疑惑不解的是,归义军来使的意图竟然是打算前往长安。

    “副首相,这归义军到底打的是什么鬼主意?去长安朝圣?没那么简单吧?咱们西出塞外已经好几个月了,前几天还一战打掉对方十万大军,这会子遣使去长安?难不成还想着让皇上放他们一马?”由于对方直接提出去长安朝见皇帝,所以万毅一行人也没问出什么具体的事情,帅帐之内的几个人都一时之间没明白对方的心思。倒是一边的赵四眉头紧皱,像是有什么话要说,但是张了张嘴,却没了声音。

    “我说赵四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苏小虎坐在赵四身边自然是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急忙问道。

    “大帅,副首相大人,我觉得归义军有可能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是打算和我们摊牌的节奏。”赵四有点不确定的说道:“玄影卫瓜洲那边的消息说这段时间归义军使者频繁出入安西,只怕是那边的回鹘人已经给了归义军明确的答复了。如果我猜得不错,归义军可能妄想以肃州为界,和我们分庭抗礼。”赵四的话刚说完身边的苏小虎就不屑一顾道:“怎么可能,他们脑子有问题啊,还分庭抗礼?凭什么?”

    “凭借他从安西引来的数十万回鹘精锐。”万毅接过赵四的话茬道:“如果高昌和安西两部回鹘真的被曹家串联成功的话那么我们面对的就足有三十万以上的精锐骑兵,而且加上归义军本部那就是四十万以上。这样一来就是我西征集团军人数的两倍以上,本土作战,只要能够拖到冬季来临,他们凭借骑兵优势就有可能翻盘。”

    万毅的话让帅帐的众人一下子沉默起来,如果光是对方的人数倒未必会放在众人心上,但是西北地区的气候却成了巨大的难题,到时候大学封路的情况下,在归义军的引领之下这群草原骑兵肯定是处处袭击天策军的各处防线,摧毁道路物资。如果是这样这仗还真是没法打了。但是此时已经没办法撤了,一旦撤退的话那么之前拿下的地方肯定会被归义军就势占领。要知道天策军一路西来可是将沿途的龙家和甘州回鹘一扫而空,这片区域甚至拓跋思谏都已经开始结束军管准备按照河西模式进行改革了,一旦放弃岂不是前功尽弃?

    “哎哎,放心放心,皇上怎么可能会答应这样的要求?我敢肯定如果归义军打的是这样的主意肯定会在长安碰一鼻子灰。”苏小虎见到众人沉默开口道:“只不过咱们可能要提前进入备战状态了,要不大帅向总参申请调第三营过来,实在不行就给第一营调过来。我听说他们已经装备了自行车了,那玩意我们飞鹰旅玩过确实可以和战马相媲美的。”

    苏小虎的话没有一个人接口,还调第一营呢,不知道第一营现在在丰州试验场实验新式武器吗?真要调过来的话岂不是意味着西征集团军对付不了这群回鹘骑兵了?

    “玄影卫这几天全力打探瓜洲那边的消息,想办法搞清楚归义军和回鹘人达成了什么协议。另外派人快马传讯总参汇报这里的一切。将归义军的使者押后几天放行。”万毅这边摆了摆手打断了苏小虎的后续话语吩咐道:“另外传令全军立即整备,实在不行咱们就提前决战。”

    “大帅要不要通知高思继他们从草原南下?”刘璇一边快速记录万毅的命令一边问道。

    万毅摇头道:“暂时不用,高思继他们肯定能够觉察到战机,让玄影卫那边加强和他们的情报联系就可以了,他们会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北方的。”对于高思继兵团,原本总参制定的计划让他们从草原直接突进到高昌地区,截击高昌回鹘的东进之路。但是此时一旦回鹘人从高昌地区东援归义军,那么原来的计划就没有实施的余地了,高思继的性格自然会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瓜洲以北攻击归义军后背,这样一来就可以陷归义军和回鹘人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既然大帅决定将战机提前,那么后方的事情也要抓紧时间准备了。除了处理龙家的事情我想后备物资也需要提前准备。而且你们出关作战至今补充兵团也一直滞留在河西凉州,是不是通知他们赶来和你们汇合?”拓跋思谏想了想问道。肃州一战带来的战果虽然丰硕,但是西征军各部伤亡也都比较大,补充兵力已经到了不得不提的地步了。

    “这些事情就由参谋长和副首相对接吧。总而言之在长安那边反馈过来最新信息的时候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开进归义军的地盘。”万毅一摆手,声音铿锵有力,驱散了之前的种种疑云。

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计划() 
    “大哥哥,西南的直道计划交通部已经送过来了,我看了下,觉得难度太大。他们有点急功近利了。”天启三年七月十五,原本今天应该是中元节,内阁那边组织了一些祭祀活动,但是基本上李玄清都交给了崔瀣他们皇室礼仪司处理了。对于李玄清和巧兮来说祭祀鬼神这种事情还是不需要太过于重视,虽说这个时代没有后世的世界观,但是在如今科技已经进入正轨的时候还是不要引起太大的反弹。只不过本着中元节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让礼仪司自己去安排。所以李玄清还是开始琢磨之前内阁送来的西洋贸易计划书。

    其实按照以往丝绸之路的发展,南洋航线已经开通并且航线在海军派军舰前往之后能够拓宽的商路还是很多的。东南半岛上的吴哥王朝、参半以及女王国等等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和中原王朝基本上都有联系,大唐商队和军舰开过去之后,这些国家都愿意将自己的土特产拿出来换取大唐的工商品,而且凭借着各自储存的金银财货以及南海特产,南洋贸易带来的收益已经隐隐然追上了徐家的东洋贸易。如果不是海军将主力舰队调到了福州和汕头和第三营以及第二营展开渡海作战训练准备开赴流求打掉钱镠,只怕大唐商队都要往三佛齐也就是后世的印度尼西亚及其周边开过去了。相对于其他地方这几个所在好歹还有成规模的政权。

    对于海军的计划李玄清并没有阻止,反倒是让总参将第二营和驻守西南的第三营调了过去,准备一举拿下钱镠。过了流求基本上就可以顺着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去菲律宾了。只不过这个时代那几座大岛上面基本上处于原始社会,根本没有其他地方因为和中原文化辐射圈靠近已经走到了文明的行列。

    “急功近利?我看看。”李玄清一边想着海军下一步的动作一边接过巧兮手中的计划书看了看,不过随即也就开始皱起了眉头。按照交通部的计划他们将在原本从牂牁通往南诏滇南的直道的基础上往西一直修到甘蒲城以及弥诺国,同时从四川成都出发将关中到汉中再抵达成都的直道拓宽然后往南过泸州抵达牂牁的麻州。这样一来整个西南的主干道基本上就全部完成了。

    “这帮家伙难道是觉得炸药不需要钱?还是以为西南那边的山体滑坡没把他们埋够不成?”李玄清放下计划书苦笑道。按照这份计划书的想法倒是很美好,一旦主干道修成,剩下的道路靠着各省区布政使府自己每年的计划用不了几年就能够逐步补全。但是也要看看地形啊,当初那么多俘虏修入牂牁的直道还修了半年多,而且还是从荆州那边原有道路基础上接驳而来的,尚且花费无数。这贸贸然修建这么高等级的道路而且还纵横几千里,难不成国库今年还有钱?

    “巧兮,走吧咱们去内阁大楼。只怕交通部的那几个家伙已经在岑先生那等着咱们了。这一次可不能再发行国债了。”李玄清拉着巧兮一边走一边苦笑道。

    巧兮也是有点无奈,这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之后加上海外贸易的刺激,内阁这边的几个掌舵之人都有点急功近利,想事情无形当中都会忽略很多东西。且不说这么庞大的修路计划需要多少原材料。就算是有,西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除了四川以外,只有牂牁那边有一家水泥厂,产量也勉强够牂牁省内部所需。如果从外地调集光是水泥就需要天量之大,加上中途所需的成本,巧兮有点不敢想内阁哪来的魄力敢这么干。要知道现在帝国还在打仗,西北那边还需要源源不断的物资进入,丰州到天津的铁路还差最后一节卡在了燕山山脉里,杨虎都已经带人过去亲自指挥打隧道了。内阁确定现在还有钱?还是南洋贸易那边最近挖到了金矿?

    “大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