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给了对方多少震撼,开始往外走。有些事情需要他们自己去选择,当初在西南,那些投诚的节度使难道没想过去长安之后有可能会羊入虎口,但是真正懂得为国为民的人都明白就算是自己会被对方算计,但是以一人之身换取治下百姓从此太平安康,那么个人的牺牲能够算什么?如果没有这种觉悟只怕如杨行密、成汭等人也不会在大唐体制内迅速得到提拔,从而到达如今的封疆大吏的地步。是死是活就看龙家自己怎么选了。

    “小虎赵四你们密切监视龙家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同时派人禀报大帅让他派兵时刻警戒,如果龙家有异动的话,不要顾忌什么,直接杀。西北地区的确如皇上所说沉沦太久,就算是汉人血脉也变得离心离德,只顾自己丝毫不顾江山社稷。这种人留了终究是祸害。”拓跋思谏一边走一边吩咐苏小虎去提醒万毅,时刻准备镇压龙家可能出现的异动,并且让赵四派人去监视已经开始朝凉州而去的龙家军主力,必要的时候派兵押送他们回凉州。

    拓跋思谏等人一走,现场再次出现混乱,原本就因为投诚一事持不同意见的龙家部分族老开始彻底撕破脸皮,围攻龙玄和龙毅为首的新兴势力。而占据主导地位的龙家家主一脉则因为龙家主坐在一边沉思不语,没有参与在场的对骂而诡异的沉静下来。但是随即这份沉静就再次被打乱,那些不甘心失败的族老开始将矛头指向龙家家主,这一刻可谓是各色形态的人心都浮出水面。龙家这个历经百年的王族开始分裂,原本因为割据一方而压制的内部矛盾在拓跋思谏的话语之下变得激化到顶点,再也压制不住了。这个时候别说是已经失去兵权的龙家家主,就算是之前踌躇满志的龙王身份也不行了。

    两派纷争吵闹让龙家主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但是如今算是到了破家累卵的时候他也不想多说什么,忽然对于这种族老掌权的家族感到一股发自内心的厌倦,竟是站起身来不管不顾直接走了出去。家主一走他的嫡系自然也是直接跟了出去,只剩下龙玄和之前的部分争吵的部分人员呆呆的站在原地。不过稍微一犹豫龙玄也站起身来追了出去。

    “家主,请留步。”龙玄追到龙家主身边急道:“家主事到如今要把握机会当断则断啊。”

    “当断则断?”龙家主念叨了两句之后看了一眼后面跟上面的龙毅几个人点了点头带着他们回到自己的住处。自从龙家主宅被归义军当成了兵营之后好像这座肃州城内最声名显赫的住宅就不再属于他龙家的了。龙玄和龙家主几人则是出了肃州城来到居延泽畔的一座庄园,这里是龙家主平时的住处,倒是没有被天策军查封。

    “家主,事到如今,我龙家需要的是向大唐表明心意,不该如此犹疑不决啊。”龙玄和其他人不同,多年主管商贸作为龙家钱袋子他稍微一想就明白了拓跋思谏的意思。龙家虽然投诚,但是作为肃州地头蛇,有钱有势,是随时可以左右肃州局势的地方豪族。而肃州因为居延泽的关系必然是天策军西进的重要据点,其地位甚至比起甘州来说都要明显,而且依照目前天策军的进军态势,肃州基本上算是和归义军争夺的前线。此次归义军在肃州损失这么大,十万大军逃回去的十成当中只怕不到一成,下一步张朝奉肯定不会咽下这口气,加上曹家此次出仕为将的曹锦荣是曹家嫡孙他们必然不会放弃报仇的机会。而作为同样一个从事商贸的人,龙玄可谓是对于曹家的心思洞若观火,自然也是明白在此动荡之际曹家要想从中渔利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想到这里龙玄也明白了拓跋思谏为什么一定要在龙家已经投诚之后还会继续下狠手的原因了,剥离龙家的财产等于是断掉龙家影响肃州局势的手段,而迁徙龙家嫡系前往凉州恐怕也不会是质子这么简单,这也是在以最短的时间内抹除肃州的隐患防止龙家人和归义军勾结从而扰乱肃州这个桥头堡。龙玄甚至肯定,外面的天策军恐怕早就等着自己这些人掀起风暴,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所有龙家人全部剿灭彻底消除隐患,然后集中全力打击归义军。

    “家主,我龙家如今也的确不适合待在肃州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听从副首相的命令,回凉州,觐见大唐皇帝陛下。虽然不知道这位皇帝心性如何,但是人家已经点出了我们的路如果不走的话那么真的就无法挽回了。”龙玄见到龙家主沉思不语再次开口道:“就算是我等一时沉沦也没事,但是如果龙家的忠心能够被大唐认可,那么毅儿他们就有机会从头再来,带领家族重新起步。”

    “被大唐认可?”龙家主叹息一声道:“你觉得大长老他们今天的这一出大唐会认可我们的忠心吗?”作为一家之主他的智慧和能力绝对不会在龙玄之下,龙玄能够想到的他自然也明白,只是自己之前依靠归义军的同时默许龙玄和天策军接触的策略现在看来已经是让大唐的这位副首相看破了。的确啊,首鼠两端,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被认可呢?

    “家主,其实副首相不是已经出手帮助我们了吗?您要当断则断啊。”龙家主心里所想自然也瞒不过龙玄的眼睛,所以索性直接点明话题道:“剥离了财产、军队和嫡系人马之后龙家实际上就已经向大唐表明了忠心了啊。所以对于大长老他们,是舍就该舍啊。”

    “六叔,你的意思是舍弃大长老?”龙毅这时候忍不住开口道,脸色也变得异常不忍,但是随即就被龙玄打断,“不说大长老他们今天已经犯了忌讳,让副首相他们看得清清楚楚,就算我们不舍弃难道天策军他们就不会动手?我们自己来说不定还能够看在我等大义灭亲的份上饶过他们的子孙。”龙玄的话在此时听起来分外无情和冷酷,直接将现场的气氛降至冰点。

    “算了,说起来当初他们投靠归义军其实责任在我,这份罪名其实不应该由他们担起来。老六这件事就交给你处理吧,到时候我会亲自求见天策军主帅说明一切。以后的龙家就靠你和毅儿了。记住大唐既然已经回来了,你们就不要有别的想法,归义军、回鹘人都没用的。告诉我龙家所有子孙后辈不论以后在朝为官还是作为普通百姓,都不要想着和大唐为敌。”龙家主一下子苍老了十岁,长叹一声之后忽然吩咐道。

    这句话却在龙玄和龙毅听来就是在交代后事,忍不住心头一惊刚欲说话就被龙家主打断,后者脸色也是带着莫名的感慨和沧桑,“大唐啊,很早的时候随父辈去过一次,虽然被吐蕃阻隔,但是那里终究是我等汉族后裔的根啊。”

第三百五十一章 归义军遣使() 
    “启禀皇上,西北大捷。我西征集团军在肃州大破归义军、龙家军以及回鹘军的联手,占领肃州。这是前方星夜送抵的军报。”天启三年七月初七,凉州城迎来了一批红翎信使,随即被布政使府的人接到府衙之内见到李玄清。因为是大捷,信使难得的当中简要讲述了前方战事的经过。

    李玄清接过信使递上来的军报之后,红翎信使躬身行礼之后退出去继续往东,朝着长安而去。而李玄清看了看手中的军报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笑道:“师兄看样子还真是小心啊。也罢,全复,这一次你可是得到了好几万免费的劳动力啊。想想看哪里最需要他们。”一旁的巧兮凑过头来扫了扫跟着笑道:“是有好多,这一次河西省这边的劳动力是不会缺了,说不定还能够支援关中那边呢。我听说岑先生又准备开始以关中为模板,推广直道建设了。打算每年普及一到两个省,实现各乡里能够通行并行两辆马车的乡道,各县之间通行四辆马车并行的县道,加上州道和直道,基本上就实现了李玄清后世的那种村村通状态,而且等级还要高一级。

    “战俘的话那就修路吧。顺便河西这边新建了几个大型的国营牧场和农场,还有几万亩的大型苗圃基地,这些都需要人手的。”张全复点了点头笑道:“皇上,我想靠着这一波支援前方的契机和何家还有宇文家谈一谈,在河西发展采矿和冶炼工业,不知道皇上和皇后娘娘有没有可以指点在下的。”

    张全复的话让李玄清想起了后世的大西北重工,后世在酒泉也就是现在的肃州不就是大型的钢铁冶炼基地吗?而且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事实上可以建设的重工业行业甚至比起内地都要多。所以点了点头道:“这件事你和工商部商议一下,回头我帮你做一份工业发展计划书,将河西的重工业产业建立起来。你们先期可以从采矿业入手,先发展简单的等到计划书出来之后再着手建立完整的发展体系。”

    巧兮一听李玄清的话自然明白李玄清这是要仿制后世的做法在西北内地建立工业基地了,所以闻言笑道:“这件事张大人不妨就按照大哥哥的意思去做。西北地区不会比内地差的,只要水源充足工业在西北很有市场的。只不过你们要注意环保,工业污染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在选择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保证这一点,否则的话几十年以后河西只怕会出现污染遍地的境况。”

    张全复本身就管理着水利环保部,对于污染这个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无可避免出现的新情况心里有数,所以当即保证会在西北发展工业的同时注意污染问题。这一点李玄清没什么好叮嘱的,本身张全复对于植树造林等后世治理污染的措施就很有心得,这些年也一直在践行自己的主张,所以让他放手去做的同时也不再多言其他。倒是对于万毅在军报中提到的关于龙家的处置问题以及龙家军进入凉州一事考虑的比较多。按照万毅的想法龙家军最好全部解散,部分可以遣返肃州,但是主力需要安置在凉州及其以东的内地,而且要打散处理。至于龙家嫡系人手他没有提供处置办法,但是以李玄清的估计,拓跋思谏应该会把这件事处理好的。身处后方的李玄清没有前方了解那么多的细节,但是通过万毅打散处理龙家军的办法也可以猜测出龙家在肃州之战中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所以想到这里李玄清直接招来在河西组织后勤的杨天成和王厚纯两人交代这件事,让他们出面去处理龙家军,龙家嫡系人手等他们到了凉州之后再酌情处理。

    原本李玄清这边打算在凉州将龙家的事情处理完毕再回去,但是内阁随即送来的一份政情汇总让他打算先回长安再说。所以在交代了王厚纯几句之后带着杨天成开始坐车返回大本营。

    “皇上的意思是打算开西洋贸易?”杨天成自然也看到了内阁发来的最新政情,只是他不知道岑天时此时打的是什么注意,所以一时想不出来到底因为什么原因。

    “四哥有所不知,西洋贸易对于我大唐中土来说才是利益最大好处最多的一处贸易所在。西洋那边帕拉和泥婆罗等等地皆是繁华所在,其地多金银而且购买力强,人口众多,中土所有的工商品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来支撑其继续发展。那里是最好的所在。”巧兮坐在一边看着火车朝东飞驰,听到杨天成发问顿时笑道:“而且四哥回去之后应该需要着手让海军尽快在西海那边设立基地,建造舰队,准备护航,打击西海那边的海盗,抢占各战略位置,纳入帝国版图。这些都是未来百年之内帝国海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