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一下子变成了定点居住还真是不适应。很多部落都不知道定点居住之后以后的生活来源是什么,为此工商部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劝说这些部落首领,告诉他们可以沿着这条直道和来往商人做生意,以商业往来来带动草原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开始推广草原牲畜圈养的经验,这样一来阻力顿时小了不少。有了定居点自然就会形成城镇,有了城镇大唐才能在草原真正实行统治。

    不过这件事还需要时间来磨合,虽然免费给草原各部落修建了不少房屋设施,但是愿意接受定居生活的基本上还是汉化比较严重的部族,剩余的还是不愿意。不过内阁此次也不勉强,只是宣布以后的牲畜交易会在各城镇展开,这也等于给各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交易平台,也让进出草原的汉族商人免去了大量的奔波之苦。

    有了民间的支持之后内阁在草原的行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以草原起家的耶律家联合党项和沙陀等地方商业豪门向内阁提出倡议,这些居民点的建设将由他们来负责出资兴建,并且保证不会占用当前前线大战所用的物资,自行筹备。耶律亚齐的这个举动让岑天时兴高采烈,差点当场给他颁布一个大奖。

    在落实好这些之后民政部开始派出工作组对于愿意定居的所有草原部落百姓进行落籍,发放大唐帝国的户口证明,这等于这部分百姓已经正式成为大唐帝国的百姓了,在进出的商人的宣传之下,帝国百姓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让这些居无定所的草原部落感到丝丝好奇和震撼。几乎从来没有一个王朝能够为普通百姓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福利待遇的,所以一时间甚至好多人都不相信。

    不过内阁这边的举动和建筑公司的大张旗鼓的修路也让身处草原前线的陈凡赶到了一丝大战在即的紧迫性,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再往前走实际上草原已经进入冬季了,后勤部甚至将冬装都提前送了过来,就是为了防止大战延迟而带来的雨雪天气。

    不过让陈凡感到欣慰的是玄影卫那边已经收到确切消息,黠戛斯大军从古回鹘城出发已经半个月了,现在已经抵达靼境内,这个当年被重骑营吓得往北逃亡千里的部落现在也已经恢复了元气,按照玄影卫的消息此次达靼只怕也会出现在战场上。这样一来陈凡需要面临的对手兵力也会随之增加。

    “启禀大帅,我东线大军七万人已经翻阅燕然山,预计十天之内就能抵达。”传信信使的话让陈凡做出了一个决定,决定就在达靼边境等待黠戛斯大军的到来,同时传讯让葛存周加快速度,这样一来两军合力必然可以做到一战而胜。

    在选择好战场之后陈凡将自己的军队的阵型提前制作出来分派给陆翊和李飞雪,以及随行而来的百信等人,天策军在大阵中央,到时候东路军占据东线的山坡布阵,西线就交给百信,让他率领部落联军负责侧翼。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炮兵营开始提前布置炮兵阵地,两百余门火炮被布置成一个品字形的阵势,沿着交战的战场放置在高坡之上,而随行的弩炮部队则安排在各营中,有各营自行负责指挥,这样一来陈凡的指挥部直接指挥炮兵部队随时为进攻部队提供远程火力支援。除此之外,陈凡当初建议李玄清保留的机械弩部队则被他全部带了过来,对于这种可以在短时间内投射大量杀伤性弩箭的兵器在经过改良之后已经可以发射内置火药包了。这才是陈凡选定的近距离支援武器,有了机械弩的支援,相信对方的骑兵部队即使再多也无法穿越由步枪和机械弩组成的打击防线。

    陈凡在安排完整体阵型之后,直属营和亲卫营则摆出了一个二龙出水阵的阵型,不过随即就被陈凡给改成了半月形阵型,组成了一道环形攻势,十五万大军除了预备队三万人以外,其他的断断续续的组成了三道线,这样就能保证正面战场能够同时有四万支步枪同时射击,而且半月形的阵地还能够让火力投射达到最大化。

    陆翊和李飞雪安排完这些之后,葛存周也率军赶到了,此时黠戛斯大军也已经进入玄影卫的视线,对方这一次集结了二十万兵马,这几乎是黠戛斯王庭常备军的一大半了,而且加上达靼的联军,只怕不下三十万骑兵。

    面对这次草原的争雄,甚至决定着草原各族命运的决战。陈凡反倒是冷静了下来,让葛存周率军进入阵地完成部署,高思继的骑兵部队则被集中起来,准备在突击的时候使用。与此同时后勤部的各项物资也输送到了前线,在稳定了所有的部队之后陈凡派人给黠戛斯大军送过去一份信,内容很简单,一战决百年兴衰,一战扬汉唐雄风。

    天启二年十月初十,草原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下雪的时候,达靼境内狼烟四起,铁蹄阵阵,无数的骑兵从北方蜂拥而来,丝毫不顾忌这已经是冬季,不适合用兵,在黠戛斯王庭的指挥下,黠戛斯和达靼联军三十余万朝着陈凡的大军所在地而来。这股寒流犹如从北方出来的凛冽寒风让无数的天策军大旗在风中高高扬起。

    这一天陈凡给大本营发过去一份最新的战报,草原狼烟四起,大一触即发。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丰灵铁路线() 
    “通知炮兵营立即去前线布置雷场,密度要大,把咱们带来的地雷全部都埋上。”陈凡见到炮兵营的阵地布设完毕,开始吩咐他们抓紧时间不知雷场。其实地雷被李玄清搞出来之后因为技术因素和攻防双方的态势,所以用的条件不多。但是在步枪装备之后,地雷的技术也革新了一代,已经可以作为正式武器列装部队了,加上骑兵枪目前进展不大,所以骑兵还是装备了唐刀,不过也都是人手一枪,方便他们随时随地下马作战。而此次所有骑兵都变成了步兵参与阵地战也是这个因素。

    陈凡对于地雷倒是研究的不少,这和他本身就兼任炮兵营的总制有关,而且按照总参目前的规划,最迟于明年炮兵就会从步兵辅助部队中独立出来成为和骑兵、步兵并列的技术兵种。所以陈凡亲自指挥炮兵营的士兵将沿着战场五里以外的地方埋设了整整三百米宽长度有五六里的庞大的雷场,就是想着在炮兵打击之前利用地雷给予对方的骑兵部队以巨大的打击。

    陈凡的动作让随后赶来的葛存周和陆翊等人心惊胆战,这么宽的雷场只怕需要埋下近十万枚地雷了,如果一旦炸开……李飞雪只觉得后脑勺都冒出一阵冷汗,看着这位统帅的目光都变了。倒是陈凡恍然不觉,不断指点炮兵在埋设点之间标出安全通道,不论哪个时代地雷都是最头疼的武器之一,一旦稍不注意就会变成杀伤自己的武器,所以陈凡不由得不认真对待。

    不过陈凡在达靼边境战场布置大杀器的时候长安的大本营也传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丰州铁路线在紧张施工了三个月之后,第一期工程已经快要完工了,因为考虑到西北需要,所以丰州铁路第一段选择施工的不是东线,而是西线,也就是从丰州抵达灵州的铁路线。这里的区域可以说是大唐帝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也是拥护李玄清最坚实的地区,再加上张全复在三封和磴口等地多年的植树造林,已经基本上固定了定远城附近的流沙,所以在从贺兰山运来了海量的碎石铺地之后铁轨顺利铺设,而且进展很快,丰州和灵州两线开工,现在已经在定远城附近准备交汇了。

    “皇上,这次建筑公司可是废物利用到了极致啊,贺兰山打山洞和炸山带来的众多碎石全部运到了铁路沿线当做了地基使用。而且这一次还诞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很多采石场都开工了,西北地区的火山石还是很多的,现在的混凝土行业可是很紧俏啊。”岑天时一大早就找到李玄清汇报好消息。

    “丰州和主要铁路线联成一体,对于丰州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李玄清点点头笑道:“而且最重要的是关中物资可以通过灵州直接转运到草原,丰州的工商品也有了出塞的通道,对于整个帝国的交通联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岑天时走后,巧兮看到李玄清将丰州和灵州之间铁路线画到了地图上,顿时笑道:“大哥哥这条线好像前世也有,但是是哪条线呢?不过咱们现在修建的这条铁路线比起后世难度可是小了不少了。”

    李玄清点点头,放下手中的炭笔道:“比起后世自然是小了不少,咱们这个时代自然环境比起后世可是要好得多了,乌兰布沙漠比起后世可是小了很多,也没有越过贺兰山,相反还被咱们给堵住了。”顿了一下转了一个话题道:“我是在想,咱们的丰州基地在有了铁路之后会不会超越渤海湾成为帝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啊。”

    “那是肯定的,丰州地理位置特殊,加上是天策军的起家之地,很多人都把那里当成了帝国的龙兴之地,就连慕容三哥他们也是将家族的主要工业产业放在丰州,何况其他几大家族呢?而且丰州工商界自从跟着咱们打天下,早就积累起了睥睨江南地区的实力,他们在丰州开设的各个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都不会小的。更何况咱们工业集团和装备处设在丰州地区的大型制造基地,这些都不是其他地区可以比拟的。”巧兮接过话茬道:“而且长此以往丰州人也会比其他地方的人对于工商业更加的敏感,塞上明珠将真正的发挥出自己的光亮。”巧兮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丰州地处草原和内地的结合部,未来如果大规模开发草原,那里将更加的重要,特别是此次直道的修建必然极大的带动草原和内地商业往来,丰州必将占据极大的优势地位。

    “大哥哥,咱们不去看看丰灵铁路的合拢仪式吗?”巧兮见到李玄清还在沉思自己的话,走过来摇了摇他的手问道。

    李玄清摇摇头,伸手揽过巧兮的香肩,往长庆殿的外面边走边道:“这一年里你陪着我东奔西走的,也没有过过几天安生日子,如今快到年底了,咱们哪都不去了,就呆在长安,带着小天启,享受几天家庭生活。”

    巧兮被李玄清说的俏脸微红,轻轻的靠着李玄清的肩膀柔声道:“大哥哥,巧兮不辛苦,咱们一步步走来,离理想也越来越近了,巧兮觉得很开心。就是觉得对不起小天启,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咱们都不在他身边。”

    “明年咱们给他找个早教老师如何?”巧兮看着李玄清满眼的柔情,微微一动,歪着脑袋问道。

    这个时代早教的概念太超前了,也就只有他们夫妇之间谈话可以说这些,其他人要是知道这些词估计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李玄清轻轻问了一下巧兮摇摇头道:“现在哪有早教老师啊,实在不行咱们自己给他当早教老师吧,抽时间我回忆回忆这两岁大的孩子后世都该学点什么。”

    “说的也是,如今哪来的早教啊。”巧兮也被自己的话给说愣了,随即笑道:“没有的话咱们就自己来,早点给他启蒙,说不定还能带着他出去走走呢,多见见世面,这样将来不会成为纨绔子弟。”

    李玄清夫妇这边说着如何给小天启做启蒙教育的时候定远城那边两边修建的铁路也到了最后的合拢阶段,身临现场的丰州布政使和灵州布政使两人联合主持了合拢仪式,数以万计的工人将最后的一里长的铁轨和枕木快速铺设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