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李玄清一行回到长安之后岑天时这边抓紧时间安排资金人手去勘探铁路去了,巧兮则带着牧尘去汇合吴作栋去钱庄办理手续,李玄清这时候才完整的收到徐天翔那边关于南诏那边的详细战报。

    “薛洋那边在弄栋城真的打败了吐蕃人?看样子咱们在南诏搞不好还要和他们打一仗了。”李玄清拿着战报沉吟半晌道:“那个隆逊逮到了?让玄影卫的人去找找他,让他拿银子给自己赎罪,他是一国之主怎么说也能值个壹佰万两以上吧?让玄影卫放手去做,最近内阁缺钱,巧兮都把工业集团今年的收入全部抵押给钱庄去换取铁路贷款了。”

    李玄清没想到的是自己这无意当中的一句玩笑话居然真的让徐天翔给传到了前线,这一下整个南诏国内的富人和贵族集团遭了殃,那些天策军将士听说皇后娘娘为了帝国发展将工业集团都给当了,顿时就双眼赤红,自己来到这南诏国打仗不就是为了帝国统一和繁荣吗?这怎么连皇后娘娘都没钱了?没说的直接去找那些富人吧,让他们把钱都给我拿出来,怎么说也不能让皇后娘娘卖嫁妆啊?所以原本拿下洱海地区应该整修准备应对吐蕃人的天策军忽然之间又散开了,几乎是那些没来得及逃走的贵族和富豪一网打尽,只要是之前对抗天策军或者做了不法事情的,全部没收财产,一部分粮食和田产等等就地分给了穷苦百姓,剩余的大部分金银财宝全部给拉了回来,让后勤部送回长安大本营,就连之前郑买嗣在大厘城的府邸都被这帮子家伙给拉出来准备卖了。

    这场哭笑不得但是柴嘉和李阳两人却默许的行动一直持续到天启二年六月中旬,薛洋的命令传到大厘城,命令柴嘉和李阳立即率领主力人马沿龙和等地攻击前进与他们在羊苴咩城汇合,准备应对吐蕃人的再次进攻,并且分兵追击郑买嗣和胡敬璋。李洋和柴嘉闻讯留下一个营驻守大厘城等地等待国民警卫队接收,其他攻击六万人立即兵出龙和城,前往西部。

    而此时位于南线的陈宇兵团主力则在攻占利润城之后一部继续往西朝盲乃道进发,另一部在他的亲自指挥之下往南和黑齿十部交锋,准备彻底拿下南诏国内南部势力,从而打通南诏国南部和交州地区的陆上联系。在这个战略指导之下,位于交州修整的其余三个营人马也开始直接从演州出发,准备抄底黑齿十部在南部的最大城镇文单城。

    在雨林地区越打越顺手的陈宇兵团在天启二年六月中旬冒雨和黑齿十部的三万人在利润城以南一百多里的山地展开激战,原本陈宇还担心下雨会影响步枪的使用效率,但是李玄清设计的这款火枪使用的燧石击发点火,为了防水专门加装了防雨盖帽,所以几乎是一边倒的将黑齿十部的军队打翻在地,三万人除了战死的有一万多人被俘虏,其他逃散的人员钻入大山深处化作鸟兽散。

    经此一战黑齿十部的有生力量被消灭,剩余的人马在其首领黑齿王的带领下继续往南撤企图依靠雨林和地形等条件让天策军知难而退。不过此时的陈宇的精力已经不在这些人身上了,除了派了一个营远远的跟在这些人身后保持压力以外,其他人手迅速挥军北上准备参与薛洋那边的战斗。

    此时羊苴咩城那边徐英率领三个营的兵力直奔丽水城而去,准备去追击胡敬璋和郑买嗣,而李阳则率领本部人马去收复南诏国其他城池,有了隆逊这个国主在,短短十几天时间几乎整个南诏西部的所有城池都被拿下。不过薛洋暂时并没有派兵进驻,而是仅仅是招降就算了,主力人马七万人从羊苴咩城出发前往剑川北部临近吐蕃边境的铁桥城,准备在那里迎击吐蕃军队。此时玄影卫那边也传来了最新消息,吐蕃军队从马儿城出发已经在路上了,这一次足足有十万大军,这应该是多弥王系最后的大军了。

    薛洋抵达铁桥城以后开始让玄影卫打探他们的行军路线,并且安排李阳在边境整修阵地准备接战,不过让他有点为难的是铁桥城虽然是扼守两地边境的重镇,但是显然吐蕃人进入南诏还有另外一条线路,那就是从铁桥城的东面进入香城郡,而玄影卫那边也不确定他们到底应该怎么走。

    如果要分兵的话那么对方十万铁骑即使有新式武器助阵只怕也难以挡住对手,可是如果不分兵的话如果自己算错了那么岂不是让对方进入南诏境内?对于已经将南诏当做大唐帝国国土的薛洋来说是绝对不允许帝国部队在自己的国土上肆意奔驰的。

    所以想来想去薛洋还是决定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动出击,要利用手中七万大军的雄厚兵力深入对方境内,逼迫对方与自己交战从而达到一战解决对手的目的。想到这里薛洋开始研究从马儿城南下的几条线路,并且招来李阳和李神福商议对策。

    三人计议已定正准备出发后方来报说陈宇已经率兵北上,这对于薛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薛洋立即让传令兵去告诉陈宇让他率兵进入香城郡,由那里进入吐蕃境内将吐蕃大军往铁桥城这边驱赶,以求得在铁桥城和对方展开最终一战的目的。有了陈宇的支援之后薛洋放下心思在铁桥城外构筑了一个标准的步兵阵地,七万大军沿着一个小山形成的岔路分成三部分,这样就可以随时应对来自北面和东北面而来的敌人,为了强调火力,李神福甚至指挥人手将二十多门火炮直接搬到了山顶山,在那里构筑了一个完美的炮兵阵地,依照这个高度足够辐射整个战场。

    布置完这些之后薛洋再次给已经进入香城郡的陈宇,让他抓紧你时间加速前进,如果在行进途中遇到对手就朝着自己这边边打边撤,吸引对方来铁桥城,然后反向迂回包抄对手。

    “大帅,这一次打完的话咱们南线战事基本上算是结束了吧?”薛洋站在铁桥城的城头看着北方连绵起伏的群山不知在想什么,背后李阳走过来叹息道:“当年胡将军让我军事学院学习我都没想过将来的一天我能领军打到这异国他乡,也没想到皇上真的能够实现大唐统一的诺言。”

    薛洋也是点点头笑道:“你比我幸运,当年我参加天策军之前只是一名没有生计的无业游民,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加入天策军之后除了在军事学院学习,就加入了李将军的部队,在长安一战之后跟了王帅加入第三营才有的今天,说起来真的跟做梦一样。”

    “启禀大帅,城外五十里发现吐蕃人踪迹。”两人原本还打算说些什么身后玄影卫的汇报将两人拉回现实。“看样子陈帅那边是没有拦截到吐蕃人,你立即传讯让陈帅率兵赶到吐蕃人的北面,咱们前后夹击,彻底消灭对手。”玄影卫信使走后薛洋和李阳两人迅速出城来到城外的阵地。

    此时吐蕃人已经快要接近天策军的阵地了,李阳的部队再吐蕃人的正前方,所以他直接去一线指挥部队去了,薛洋则直接登上山顶,来到炮兵阵地。

    “李队长,你们的火炮能不能打到五里以外?”薛洋见到吐蕃人已经开始在天策军阵地五里以外的空地上整队,顿时指着对面问道。

    李队长就是此次集团军的炮兵营的分队队长,不过因为薛洋的南线集团军分拆了数次,此时集中起来的火炮只有二十门,被布置在山顶山呈一个扇形分置。此时他听到薛洋询问走过来敬礼摇头道:“启禀大帅,炮兵营的射程最大只有三里,最佳杀伤射程应该在两里到三里之间,所以暂时无法发射。”

    “没关系,做好准备,等待命令发射。”薛洋本来也只是随口一问,闻言点点头走到前面拿起最新配发的千里境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这千里境其实制作过程很简单,在玻璃被李玄清带过来之后磨制一个合格的镜片虽然费时费力,但是给高级将领配发这种单筒的千里境还是能够做到的,如今的天策军营一级的将领基本上都人手一个。

    “这伙吐蕃人比以前要精明的多啊,还懂得利用品字形阵势来发动进攻。”薛洋看了一会若有所思,品字形阵势对于进攻者一方来说基本上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迅速利用后方的两个阵脚来支援前方的前锋部队,而且如果战事不利还能够起到相互掩护撤退的效果。

    不过吐蕃军队用的是品字形阵势,其实天策军这边如果真的考究起来的话也算是一个品字形阵势,只不过天策军这边已经在李玄清的提倡之下利用战壕来打野战,半人高的战壕让天策军的将士们已经可以趴在战壕里持枪射击了。

    薛洋这边在静待吐蕃人进攻,但是陈宇那边却开始着急了,因为他们出边境线之后走错了路耽误了时间以至于吐蕃人都开始进攻了他们还在山区里打转,如果不是玄影卫的信使前来通报他们搞不好真的会错过这场战役。

    不过得到玄影卫带路之后陈宇的速度也骤然提升起来,由于他只需要直奔对方的北面进行拦截,所以不需要太多的战术动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听到了前方传来的隆隆炮声,这无疑在提醒陈宇已经接近战场,所以陈宇开始让部队抓紧时间进入吐蕃人的北部山区,寻找有利地形在各条道路上埋伏,拦截吐蕃人的溃兵,他自己则带着一个营的兵力朝前摸进,准备在关键的时候上前攻击,达到前后夹击的战术效果。

    不过等到陈宇来到前线的时候却发现吐蕃人十万大军数十万只马蹄扬起了漫天的尘土朝着铁桥城迅速奔去,顿时让他有点为薛洋担心。不过随即而来的火炮炮弹爆炸声让他信心一振,开始琢磨筹划战机。

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灭() 
    “立即开炮,给我朝对方的先头部队轰击。”薛洋站在山顶,让炮兵部队用炮火抑制住吐蕃骑兵的冲锋势头,与此同时配属在步兵阵地后方的三个弩炮大队也开始将一个个炸药包升上天空朝着对面扔了过去。这也就是他们南线部队还保留了弩炮和炸药包,不过此时去有效的弥补了火炮数量的不足,第一波成功的遏制了吐蕃骑兵冲锋的步伐。

    “兄弟们准备。”李阳所在的阵地是天策军最前沿的阵地,此刻所有的天策军士兵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一线战壕里面满是天策军的战士端着枪瞄准前方,后方则分成三排,每一排士兵身边都放着一个个弹药盒,随时准备填充子弹。

    三段式战术其实就是排队枪毙,但是在实战中分工和配合是极其明细的,有人负责端枪射击,有人负责填充弹药,中间绝对不能出现间隔,否则的话弹药投送的密度就会出现问题,这在前膛枪填充时间长这个难题没有解决之前是必须依靠人数和相互之间的衔接来完成的。

    李阳看着被火炮和炸药包炸翻的吐蕃骑兵依然契而不舍的往前冲忍不住摇了摇头,转身看了一眼身边的亲卫,只见一名亲卫举着千里镜正在不断的报出对方的距离,当最后一个三百米的数字被报出来之后李阳一声怒吼,只听到他所在的阵地一瞬间响起了激烈的枪鸣声,无数股细小的白烟开始纷纷冒出,出膛的子弹呼啸的朝着那些闯过爆炸的吐蕃骑兵而去,几乎是在这边枪声响起的一瞬间,那边无数的骑兵纷纷被击倒在地。

    此时天策军第一排士兵射击完毕之后直接将手中的长枪递给后方的士兵,与此同时后方士兵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