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想清楚这一点之后却没有丝毫的办法能够应对,金陵自保密会上虽然钱镠和钟传两人力主建立一个超越防区的联军制度从而应对来自北方的寒流,但是无奈其他人基本上都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连金陵城的地主薛枚也对于这种制度报怀疑态度,第一次会议不欢而散。

    不过会议虽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在压力面前这些人在情报共享等方面却提前整合起来,这也算是一大进步了。会后各自回到自己区域的几人不约而同的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企图扩充实力对抗天策军。但是这一轮扩军却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灾难,就算是最富庶的薛枚防地,金陵附近的江南精华之地也是怨声载道,更何况类似于岳州和台州等本来就贫弱地区了。

    这些消息在李继鹏抵达金陵之后被玄影卫陆续探听到,并随机被汇总整理发回长安大本营。而且为了配合下一步行动,李继鹏开始祭出胡小四之前在汴州的那一套蛊惑人心的办法,背地里宣传北方天策府的各项政策,搞地下党工作,这样一来玄影卫部分人员开始了最早期的地下宣传工作,李继鹏煞有其事将北方政策委托慕容家的印刷厂印成一本本小册子进行秘密发放,着手建立起天策府最初的追随队伍。

    这些消息传回长安之后不论是李玄清和徐天翔等军方人士还是忙着筹划登基的岑天时等人均是不屑一顾。连场大胜之后的天策府从高层到下面百姓无一不是心高气傲,大唐旧日的雄风和不屈不挠的热血在长安被重新点燃。日常百姓的生活也渐渐从柴米油盐转化成了国家兴亡,昔日封疆万里的大唐盛世百姓心性也被重新激发。

    而长安城的扩大和重建也让这些百姓开始明白天策府八成是要重建大唐朝廷了,很多百姓开始自发的朝着天策府的工地而去,许多人甚至当场表示就算是不要工钱也要出人出力建设新长安。

    天策府这边忙着筹建登基大典,剩下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很多工程都是昼夜两班倒开工,倒是长安皇宫内的李玄清有点愁眉苦脸,和巧兮拿着崔瀣送来的皇帝和皇后冕服穿在身上不太自在。

    “大哥哥,这就是山河地理裙啊?这该有多长啊?”巧兮穿在身上身后如烟等几个宫女捧着裙摆拖得老远。

    李玄清笑道:“这可不是山河地理裙,这是汉服宫装,不过和山河地理裙也差不多,只是更长更华贵而已。”老实说李玄清穿着自己身上的帝服皇冕也觉得不太自在,太过于奢华,容易让百姓跟风相随。

    “那要不大哥哥咱们自己设计一个?现在还有时间,我去找徐大哥在长安城的师傅开始重新设计,让他们加班加点应该可以重新制作,顺带着还可以给其他人的服装一并设计了呢。”巧兮兴趣盎然,笑道:“待会我去找慕容姐姐,我们俩一起设计,保证不会耽误时间的。徐大哥家的制衣厂师傅多,而且机器也多。”

    李玄清一看巧兮脸上的笑意顿时明白他要设计什么服装了,顿时一笑道:“好吧,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干脆我待会吩咐崔瀣让他找人参与一下,将所有的礼服重新设计,不要用这些奢华又不方便的服装了。新朝新气象也应该约束奢华之风。”

    巧兮笑道:“设计服装我最有天赋了,回头有时间我可以去开设一家服装设计学校。”说完吐了吐小舌头,有点羞涩道:“服装设计其实可以改变民风,这一点可以走在前面。”

    李玄清被她说的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点头道:“这个可以尝试一下,需要什么我也去支持一下。”

    “大哥哥你忙军国大事吧,这种小事我包了。”巧兮拍着小胸脯笑道。

    夫妻俩本来在说说笑笑讨论这礼服的设计时,徐天翔等走了过来,巧兮看到他们来了之后和如烟回寝殿去换衣服去了。李玄清招呼徐天翔和杨天成几人坐下来道:“你们几个最近没有什么军事行动,是不是有点闲了?”

    “主公说的是啊,这不是被岑先生抓过来当差了嘛!他这两天天天盯着长安城的天地坛的施工,还要筹备礼仪礼典,忙的是脚不沾地,所以我们兄弟几个只能帮忙了。”杨天成苦笑道一声之后继续道:“主公,之前我们将领的品级基本上确定了,后续修改了一下也没有超脱之前的范畴,岑先生让我们来问一下文官品级和爵位的事情,主公是不是有什么指示?”

    李玄清闻言点点头笑道:“他不提我还真忘了这件事。你们这两天帮忙拟定一下吧,总的原则是两点,军职中营一级的要和政务官省级布政使对应,然后顺次前排,副职也算入这一级,其次就是军政两方召开重要会议的时候对方要出一名代表列席参加,不过不能左右会议的主题。这就和咱们的军政联席会议是一样的。”

    “至于爵位嘛,可以考虑之前的爵位,但是只保留称号,剩下的所有福利待遇和特权全部没有。爵位以后就是涌来表彰对于国家百姓有大功的人的荣誉称号,不得作为特权阶层寄身的途径,这一点要着重强调。”李玄清肃然道:“咱们的社会发展已经够快的了,第一代人努力之后基本上就能够保证子孙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起点,再给特权待遇其实就是助长他们坐吃山空的气焰,这也是社会腐化的一个导火索。子孙自有子孙福,不要妄想着倚靠自己这一代就能够福泽后世,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这样做反而是害了他们。每一代人想要获得社会财富和地位就必须倚靠自己的努力。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公平和公正,这样子孙后代自然不会混的比我们差。”

    一行的胡小四点点头感慨道:“主公说的是,咱们之前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最知道创业的艰难,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是人上人。倚靠先贤留下的财富就想着做人上人,最终还会被底层百姓推翻。咱们与其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特权财富,还不如留下一个清明公平的社会,这样至少他们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属于自己的财富。”

    “其实政权的稳定除了百姓的支持以外,就是如何确保有一个相对公平的上升渠道。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印刷技术普及之后其实文化知识也在教育厅的普及之下越来越大众化,也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需要一个上升的渠道,政权也需要不断的新鲜血液进入保持活力和稳定。那么我们在架设权力分配格局的时候就必须保证各项权力的相互制约和平衡,这样才不会出现一方独大导致权力失衡,掐断正统的社会上升渠道,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李玄清点头道:“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做的事情。”

    “主公放心,咱们这帮兄弟都明白。只要我们在就不会允许有人破坏这种社会架构的。”徐天翔点点头道。

    杨天成跟着点头道:“主公要不趁着登基大典将这些原则写入大唐律法当中去如何?这样穷一代人潜移默化必然可以让这些理念深入百姓心头。只要大家约定俗成之后就不会那么容易改变了。”

    “这件事我会抽时间和律法院那边沟通一下,反正大唐律法会在稍后颁布,也不急在这几天。正好你们来了,有件事想和你们说一下,军方将领的礼服就以后勤部最新采购的军常服为标准,没有军事任务的出营士兵和将领一律不得着铠甲出现,以军常服为准。礼服只有在重大节日或者特殊时间才能够穿着。要加强军队内务的重要性,不要松懈,我们的军队退役士兵要做到带动百姓新气象的重任。”李玄清道:“这件事以后在和平时期要作为军队常规工作的一部分进行。”

    “主公放心,总参和后勤部、政训处已经联合发布军队一号令,将这个作为军事主官考核的一部分进行了,而且各级单位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不会耽误事的。”徐天翔点头道。

    李玄清闻言点点头笑道:“好了,正事说完了,你们对于登基大典还有什么想法没有?”

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 
“主公,我听说你把皇冕朝服都给改啦?”一大早岑天时就带着崔瀣赶了过来,和刚刚和巧兮散步回来的李玄清撞了个正着,“还有十二天就大典就开始了,现在该这些来得及吗?”

    其实也不怪岑天时着急,时间实在是太紧了,万一没有做好到时候百官穿着五花八门的朝服参加大典会被人家笑话的,而且此次河西那些被之前万毅打的闻风丧胆再也兴不起作乱的部族首领也接到通知前来长安参加这一盛事,如果到时候丢人那就丢大发了。

    “先生放心吧,巧兮昨天晚上已经把所有的服装样式全部交给兴夏的成衣厂了,那边的师傅今天就能把样品拿出来,十天时间对于他们家来说光长安的制衣厂就能够制作几千套出来,不会出问题的。”李玄清拉着岑天时坐在千秋殿前面的亭台边笑道。

    “主公的意思是改服易帜?”岑天时这时候也明白了李玄清的意思,有点疑惑道。

    李玄清点点头道:“大唐开元乃是一件盛事,同时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不仅仅是要建立一个新王朝这么简单,而是要建立一个亘古未有的一个帝国,从现在起,帝国要有自己的标志,要有自己的图腾和象征。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凡是有这个标志的地方都是帝国的国土和势力范围。”

    “主公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之前都没有准备啊,现在也来不及了。”岑天时点点头,但是随即有点懊悔道,“主公应该提前一点告诉我的,也好准备准备。”

    “这件事也不用太过着急,有些东西可以定下来了,比如说礼服样式,比如说国旗,比如说国庆日。以后每一年十月初一定位大唐帝国的国庆日。国旗就以我们之前的天策军军旗为国旗,在长安城天地坛设立旗杆和升旗队,让国旗每天和太阳同时升起,让所有百姓都知道。”李玄清倒是不着急这件事,“登基大典让传媒集团全程报道,发布国庆十一特刊,传行天下。”

    “主公的意思我明白,一会我就和传媒集团打招呼,让他们在长安的记者到时候全程报道,将主公的思想和我们大典的情况完整的传达给所有百姓。”岑天时点点头,站起身来道:“主公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去安排了。天地坛三天之内就会完工,到时候主公可以前去看看,设计的还是很典雅大气的。”

    李玄清哪还不知道天地坛其实模仿的是明代北京的天地坛设计方案,只不过自己和巧兮都不太记得样式,所以也只能和设计师说了个大概,然后让他们自己发挥去了。不过在水泥问世之后很多建筑材料也摆脱了木质结构,制造起来速度也快了许多,否则的话就算是集合全国之力也未必能在短短时间内完工。

    岑天时走后李玄清和巧兮草草吃过早饭,夫妻二人分头行动,巧兮去制衣厂盯着礼服制作,李玄清则是想着怎么谱写一首国歌出来,不过很可惜饶是他绞尽脑汁以他的文学素养也想不出什么好词出来。这件事也只好等到闲暇交给岑天时和杜让能两人了。不过大致的曲调倒是能够哼的出来,直接模仿后世《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稍稍改编一下倒也像模像样。

    稍稍冷静了一下之后李玄清也在想自己给这个时代到底带来了什么,能够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