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率领麾下兵马猛攻宛城有段时间了,城内曹军死伤惨重,关羽这边也不好受,但他有兵力上的优势,他坚信,宛城必定会被攻陷。

    可偏偏,就在关羽刚刚取得胜利,终于杀进了完成的时候,一支万余人的骑兵袭击了关羽大军的后方,烧毁绝大部分粮草辎重。

    马超领兵突袭荆州军后营后,又率军冲杀一阵,直到关羽率领主力返回救援这才罢手,这场偷袭,虽说没使荆州军造成多大损伤,但粮草辎重确实被毁的差不多了。

    无奈之下,关羽只得率领剩余兵马躲进宛城,同时加固城防,以防止突然出现的北疆军会强攻宛城。

    这等情景,倒是与当年陈风刚刚夺下宛城后,很快又陷入曹军重围的景象一样,只是这一次,是北疆军占据着主动。

    另外一边,公孙续率领大军穿越魏兴,经由荆州北部,绕道杀到虎牢关东面,大将庞德率领五千铁骑先一步出发,截断了许昌和虎牢关之间的道路。

    如此一来,虎牢关内的数千曹军算是被断绝了粮草来源。至于西面,则早就被郝昭率军堵住,如此一来,原本就陷入尴尬境地的于禁直接就成了孤军。

    等到公孙续率领主力赶到之后,于禁突围的希望被彻底灭绝。许昌这边由司马懿把持,根本就不会派遣援军过来。

    而且,之前司马懿为了能控制住于禁这部兵马,在粮草这方面看管的极严,为的就是怕于禁囤积军粮,也就是说,被庞德截断粮道两天后,于禁这边就断粮了。

    围困数日,公孙续一边搜集附近的情报,一边派人招降于禁。内无存粮,外无援军,面对强敌公孙续和其麾下的大军,于禁已经没得选择。

    最终,于禁只能率领麾下数千兵马选择投降。固然,他可以选择抵抗到底,到公孙续根本就不会跟他费劲,只要再困上几天,于禁部必定会全部饿死。

    至此,公孙续算是拔出了虎牢关这颗钉子,打通了与长安那边的联系。郝昭奉命率军进驻虎牢关,为公孙续大军保证粮道。

    “庞德听令,我以主帅之名,命你率精骑五千,现在就杀往许昌。记住,许昌乃是曹操老巢,粮草辎重必定不缺,你的任务不是攻城,而是营造我军主力赶到的假象。

    还有,主公多次提及,司马懿此人阴险狡诈,智谋超群,虽说未经战事,但此人的阴狠和谋略,不下于军师。

    若是敌军主动进攻,你只需将其击退即可,千万不要冒进,否则,主公和军师定下的大计可能会受影响。”

    “诺,属下领命。”

    庞德是员出色的骑将,其麾下骑兵也是百战余生的西凉精锐。公孙续知晓庞德的能力和性情,所以才敢这么大胆的让他率军前进。

    纳降了于禁这部曹军后,公孙续拒绝了于禁想要效力的请求,转而命人将其押往长安交给贾诩处置,至于那些曹军俘虏,则被解除武装分批看押。

    如此一来,公孙续算是了却了后顾之忧,而后就率领主力兵马继续前进,这次的目标,自然就是许昌。

第719章 鲸吞之势2() 
从西凉和长安出现的这支北疆军,给世人带来的震撼太大了。甚至于,这支北疆军出现的时机也太精准了,直接卡主了当世其他诸侯的命门。

    张辽率军败关羽大军,逼降逃出宛城的曹军残部,围困荆州军于宛城,同时阻断襄阳通往宛城的一切道路,至此,关羽这部兵马被彻底困在宛城之内。

    公孙续以威武不可阻挡之势出现在虎牢关,先是派遣大将庞德击败了于禁的突围军队,而后又遣大将文猛率三千铁骑袭击了前来支援的五千曹军,导致司马懿再也不敢派兵来救。

    接纳了于禁的投降后,公孙续又毫不留手的全部接管虎牢关、洛阳等地盘,而后派遣兵马进驻虎牢关和汜水关。

    等到庞德率领五千铁骑抵达许昌附近的时候,世人才算是明白北疆军是从东西两个方向发动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曹操被阻挡在冀州南部,郭嘉又无法突破北海防线,张绣率领的兵马接连击破徐州境内城池,最后困住彭城,基本算是占据了徐州。

    “果然是上当了,还是小瞧了这个狂徒啊、、、、、、”

    大帐内,一脸疲惫的曹操面容憔悴。后方传来的一系列消息让他备受打击。虎牢关被击破,长安那边的大军就可长驱直入,许昌危矣。

    沉思了许久之后,疲惫的曹操强撑着站起来。这场持续快两年的战事,终于要落下帷幕了,可惜,并不是以他曹操的胜利而告终。

    “来人,传令下去,全军拔营,准备撤兵,派人去联系军师那边,两部相互协助,切不可让敌军钻了空子。”

    无奈之下,曹操只能下令撤退。陈风敢在这个时候,在这个节骨眼上派遣麾下两员重将,数名大将从西边发动进攻,就说明他有七成以上的把握。

    公孙续和张辽的能力,曹操是清楚的,他们率领的兵马,绝对是当世精锐,另外,他们那边还有马超、庞德这样的猛将,这由不得曹操不担心。

    西边来的北疆军已经靠近许昌,虽说司马懿手上还有六万大军,但绝大部分都是刚刚招募军队的新兵,其战斗力,无法与公孙续麾下的精锐相提并论。

    曹操能够想象到,公孙续率领的那些北疆军精锐和无数奴军,会以怎样的攻势杀入许昌,而后,他们会俘虏曹氏族人以及曹军之中大将的家人。

    “报,报,主公,大喜啊主公,曹军撤了、、、、、、”

    两天后,当陈风还在邺城调度物资的时候,后方的传令兵传来了消息。僵持时间如此之久的战事终于以曹军的退走宣告结束,陈风撑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撤了,哈哈哈,撤了,必定是文和那边出兵了。文优,你在天之灵看清楚了,你定下的计划,成功了啊、、、、、、”

    强敌曹操的退走,意味着曹军再无反攻之力,同时,心高气傲的曹操也无法再朝北前进一步,而且,后方被夺的他,此刻陷入了尴尬境地。

    实际上,曹操遭遇的困难比陈风预料的还要多。司马懿占据了许昌和司隶一带,关羽大军夺取宛城,张辽又占据了宛城附近。

    张飞率军杀进豫州,徐州被张绣所夺,曹操现在能够去的,只有老地盘兖州,其余地方,现在形势很是混乱。

    虽说退离北方,但曹操的战事还没结束,他必须在公孙续拿下许昌前夺回这块地盘,另外,张飞部才刚刚杀入豫州,他必须派遣精锐将这支兵马赶走。

    而陈风,虽说耗尽无数物资,损失奴隶军数万,没有取得半点战果,但他能逼走曹操,就算是胜利,李儒生前为他定下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来人,传令后方,让赵云率军前来见我,义从军休整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战斗力早就恢复了,现在,是该放他们出去了。”

    陈风麾下几个大将中,张绣、张合、蒙战等人都在之前的战事里出力不少,他们率领的部众也折损不少。

    尤其是那些从草原上调来的奴隶军,损失不下于五万,要知道,就这段时间里,陈风这边真正歼灭的曹军精锐不超过两万,这还是奴隶军和陈风麾下精锐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天后,赵云率领义从军、仆从军和奴隶军两万人快速南下,曹操想要退走,陈风还没同意呢,他就是要曹操来的不容易,退走的也难。

    又过了两天,黄忠率领一万兵马抵达,陈风又调一万奴隶军给他,让他前往追击曹军后续兵马,至于张合等人,则在抓紧时间对麾下兵马进行休整。

    另外一边,某处惨烈的战场边缘,一个瘦弱的文人正遥望前方。

    “撤吧,这两个年轻人,将来或许会有了不得的成就、、、、、、”

    残破的北海城外,郭嘉一脸无奈的看了一眼城楼上的两道身影,眼中满是赞赏和遗憾,攻城战事进行这么久,他终究是没能拿下北海这座要地。

    曹操已经撤退,且已经派人来传信,郭嘉这部兵马必须与曹操那边的主力相互接应,一起撤回兖州,同时,郭嘉还得提防北海驻军出城反击。

    “呼、、、、、、、”

    城楼上,高忠缓缓呼出一口气,脸上那严肃的神色正在慢慢退去,转而被一股欢喜之色所取代。

    “天生鬼才郭奉孝,果然名不虚传,将军,这是我目前遇到的最强的对手。”

    平日里慎重而又严肃的陆逊,现在也是一脸的笑意,但看着城外曹军身影的时候,他又不得不谨慎。

    “或许,他是我们这辈子遇到的最强的对手。往后,我们再也遇不到这样的对手了。

    我发誓,从今以后,我绝不会像此次战事这般狼狈。

    军师和义父定下的计划,又为这个计划准备了那么久,仅仅奴军就折损数万,郭嘉想在短时间内破解这个残局,哎,也太难为自己了。”

    “可惜啊,我军也被打残了,要不然,现在正是追击的最佳时机。”

    “伯言,郭嘉还活着,你觉得,我们追击会有机会吗?呵呵,说实话,我还真有点不敢追击呢。”

    “是啊,郭奉孝还活着,只要他在,我们就没机会啊、、、、、、”

第720章 虎落平阳1() 
早在李儒病逝前,他就在制定一个击败曹操,吞并中原的计划,而知晓完整计划的,除了李儒,也就只有陈风和贾诩了。

    实际上,当世有名的几个谋士,都各有特色。比如郭嘉,善于观察形势,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做出准确判断,尤其是在形势危急的时候,郭嘉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比如贾诩,最擅长的是洞察人心,不管是当初的董卓,还是后来的张绣,亦或者是之后的曹操、陈风等人,虽说都曾经是他的主公,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他们内心的想法,贾诩都能猜到。

    其他诸如程昱,善于处理情报,荀彧是个全才,最擅长统筹后勤。当年的陈宫没有急智,却胜在稳重老成。

    至于李儒,则跟曹操麾下已故去的谋士戏志才有点类似,这两人最擅长的是长远谋划,制定严密的战略。

    比如说,当年曹操在得到戏志才之前,其实比袁绍、袁术他们差远了,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发展实力。

    有了戏志才之后,他才有了夺取兖州,训练精兵,就地屯田,一步步蚕食周边地区的计划,而后一步步变强。

    再比如,当初董卓能够从一个游侠做到西凉的校尉,而后一步步往上爬,成为西凉的土皇帝,再然后,抓住机会进京成为太师,权倾天下。

    接着,在对战关东诸侯的战事中,董卓能够在占据弱势的情况下安全撤退,并且还能不折损一兵一将就看着关东诸侯内斗。

    可以说,若非董卓后来自己作死,再加上袁家兄弟和曹操这样的世家子弟拥有的力量太大,这天下,或许真的就姓董了。

    像李儒和戏志才这种人,遇到危险战事的时候,他们能起到的作用其实也就比一般的谋士强一些。

    甚至于,很多时候别人都不会觉得他们有什么厉害之处。可是,若是给与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时间,他们就能做出不一样的功绩。

    毕竟,越是想获取更大的战果,就得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得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