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传闻不符的是,陈风长的还算俊俏,气质也很好,并不是传说中的那种猥琐、阴险和凶狠。

    抛开那些与曹家对峙的原因,曹莉内心其实也并不排斥陈风,甚至,她都觉得陈风这样的男子,才算是她的良配。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既然来了长安,自然不会存其他念头。”

    曹莉的性格也很干脆,不管陈风是不是在试探她,她都必须把话说清楚。

    “你应该知道,曹仁是我亲手所杀,你既然是他的亲妹妹,难道,你就没想过为他报仇吗?”

    良久,陈风终于说出了这句话。曹莉的真实身份他已经打探清楚,她还有那些亲人,与曹操的亲近程度等等消息,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听到陈风提起自己那亡故的兄长,曹莉这时候可没那么平静了,要知道站在她面前的,那可是杀兄仇人啊。

    看着曹莉的那纠结的神情,陈风知道她内心有道槛,毕竟曹仁的死,是他亲手造成的。

    “你若想报仇,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但就一次。等想清楚了再来跟我说吧,记住了,你只有一次机会、、、、、、”

    陈风丢下这句话就离开了,曹莉确实很美,尤其是她身上那种独有的成熟女人的气息,很吸引陈风,但是,陈风还是忍着离开了。

第580章 幡然醒悟2() 
一个多月后,陈风大婚的影响也有所减弱之势,河北同盟的关系还保持着,虽说袁氏兄弟与陈风有了间隙,但合作还是要继续的。

    而此刻,正在长安处理大小事务的陈风,开始利用此次事件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了。

    “传我的命令,传召雍凉境内的饱学之士来长安交流学说,我以骠骑将军之名,会在长安建立一座长安书院。

    另外,我会派相关人员记录饱学之士的学说额思想,并将其存留在长安书院,供学子和后人查阅。

    另外,长安书院的大门,愿意为每一个求学之士打开,这里会有数不清的藏书,会有各行各业的学者。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来此交流自己的心得。”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陈风这才停下来缓了会,觉得自己没什么遗漏的之后,他这才点点头示意李儒补充。

    现在的陈风,不管是权力还是号召力,都超过之前,所以,他有资格号召雍凉境内的世家大族做这些事。

    再说,成立长安书院,召集治下饱学之士来长安交流学说,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陈风手上有纸张,有纸质书籍,有印刷术,所以他完全能发起这样一次聚会。

    还有就是,他的妻子蔡琰,经过这些年的回忆和搜集,已经整理出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书籍。

    而这些书籍,长安书院会收藏一份。要知道,这可是传自蔡琰之父的收藏,没有哪个饱学之士不想来观看一下。

    另外,蔡琰之父蔡邕当年可是名满天下,但凡是个人才,无不想在其门下听学。

    曹操曾在蔡邕门下听讲,郭嘉也曾向蔡邕讨教过。其他世家大族的子弟,有很多都是他的门生。

    这一次,陈风要在长安书院召开这样的聚会,自然会引起那些蔡邕学生的兴趣。

    李儒半眯着眼睛,似乎是在思考什么。此次借着成立长安书院的机会召集天下饱学之士,这不失为一个招揽人才的机会。

    “主公这一招,必定可以俘获更多文人士子之心,如此,我雍凉之地也能得到那些世家大族更多的支持。

    只是,主公之前提到过的成立地方书院,教育适龄儿童的事情,怕依旧是阻力重重啊。”

    陈风想做什么,李儒自然清楚。这个计划有一部分是他制定的,现在开始实施,也是他认同的。

    陈风摇了摇头,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而后解释道

    “不怕困难阻力多,就怕我们不去做。固然,眼下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此刻忙着成立书院,确实会分散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但是,争霸天下,最重要的还是靠人才,认同我的世家大族并不多,他们现在之所以还是那么傲气,无非就是恃才傲物。

    若是我打破了他们的这种自信,让他们看到其他普通百姓中也有不输给他们的人才,哼哼,我看他们还傲气什么。

    再说了,成立地方书院,培养自己的人才这个计划,至少要经过五年才能见效,我现在不动手,难道还等自己被世家大族彻底威胁了再动手吗?”

    陈风有了这份决心,也下了这个决定,李儒自然不会反对。很多事情,并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机会,只要动手了,就是最合适的。

    这才多久,刚刚升官又成为驸马的骠骑将军,一下子又成了当世的话题中心,他竟然要在长安诏令天下士子聚会。

    这位从辽西之地一路走来的将军,这位脚踏塞外,刀挥草原的汉家猛士,这时候竟然要为当世文人士子举行聚会。

    恐怕,就是曹操都没这么想过吧。他陈风竟然有这样的胆气和决心,要在长安城内举行这样的盛会。

    当然,他是有这个资格的,论身份,他是皇家的驸马,论官职,他是权倾天下的骠骑将军,论实力,他有藏书无数,有昂贵的纸质书籍。

    如此之多的有利条件,也难怪他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举行这样的盛会,其他地方的文人士子得到消息后都怦然心动,而雍凉境内的士子们,更是蠢蠢欲动了。

    “这一次,我不仅要将自己的名声打响,更要为我招募到更多的人才,文优,此次可要辛苦你了。”

    大致计划个方向是陈风确定的,但具体的计划和步骤,肯定需要李儒来完善。

    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当权者,陈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此,他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此次盛会,其他诸侯怕是都会眼馋,且其他境内的文人士子来到长安,衣食住行都是大事。

    最重要的是,曹操他们的细作必定会渗透其中。这些文人士子的身份,他们的安全,都需要考虑。”

    从提出这个想法开始,李儒就在思考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最好,故而,他有必要提出最棘手的问题。

    “简单,调雍凉大营三万精兵入三辅,拱卫长安,调鬼面军驻扎长安内城,调赵云、马超、庞德、张绣四将各领三千精骑兵坐阵长安四方。

    哼,如此情况下,若是还有人敢闹事的话,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不让我好过,我就让他没法过。

    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我陈风,是重视人才,渴求人才的,文优,这是我们的机会。

    我手底下有多缺人,你是知道的,曹操比我强,除了底蕴和权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手底下世家多,人才多。

    这一点上上,我就是再努力五年都不一定追得上他,所以,这一次,我必须举行这个盛会。”

    争霸天下,是实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人才的竞争。陈风有朝前的想法,有强大的军队,但在人才这一块,一直是短板。

    而今,他有这样的机会来举行文人士子相聚的宴会,来为天下饱学之士提供交流学说的机会。

    在这样的乱世,已经是难能可贵。固然,有很多人觉得陈风是在吹嘘而已,他是否有这样的实力,有这样的魄力来举行这样的盛会,都还有待证实。

    不过,逐渐繁华的长安城内,已经开始为这项宴会而运转起来。

第581章 长安盛宴1() 
长安盛宴1

    春天的气息已经在大汉境内传播,又是一年生机勃勃的时候,长安境内,也迎来了众多外来的客人。

    骠骑将军已经为各地士子准备好了交流学说的场所和用品,不少饱学之士,都带着自己的生平著作赶来。

    自当年董卓之乱开始,再到现在的诸侯割据,大汉境内兵荒马乱多年,百姓民不聊生不说,饱学之士们,也苦不堪言。

    固然,这样的乱世,造就了许多奇才,也让众多有学之士得以一展所长。

    但是,有更多的文人学子们,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不得不漂泊异地,甚至,有很多人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身处动乱与灾荒的年代,又有几人能有机会去钻研自己的学问,去宣扬自己的学说呢。

    现在,陈风给了那些苦无出头之日的寒门子弟一个机会,也给了他们一个希望。

    来到长安,他们能与其他顶尖学者交流学问,可以查阅到更多古人的书籍,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许都,曹操的府邸内,曹操与郭嘉两人正在下棋。有关于长安的那场盛会,他们早有耳闻。

    “这陈风,当真是好胆魄啊,才刚升官,刚刚从风口浪尖上走下来,这么快就又成了世人的话题中心。

    或许,这小子永远都不知道害怕是什么滋味啊,明知是陷阱,都还敢往里走,我都不知道他是胆大还是太傻啊。”

    曹操落下一子,脸上满是自信。陈风在长安的所作所为都没在他的监视之中,所以,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知那边的情况。

    而对面,郭嘉的脸上却有点落寞的神色。说实话,这样的盛会,他应该去参与的。

    尤其是,长安书院那里有蔡邕流传下来的藏书,曾经,那可都是他郭嘉迫切想查阅的古籍啊。

    还有就是,蔡邕大师的嫡系传人,他的亲女儿蔡琰,也会在这次宴会上出现,与众多来访的士子们交流学问。

    可惜,郭嘉去不了长安,也看不到那些书籍,还有心中的那道靓影,他也没办法再去远眺一次。

    在有生之年,好不容易等到这样一个机会,却因为立场和自身原因,无法去了却心中的夙愿,这对郭嘉来说,实在是种折磨。

    “他走的每一步,都很惊险,但最后,总能化险为夷,这家伙靠的不仅仅是运气,更有眼光和谋略。

    我敢肯定,在其身边,除了贾诩之外,应该还有高人为其谋划,从北伐匈奴,再到出击鲜卑,而后又是促进河北联盟对抗我军。

    再然后,就是领兵南下夺取长安,强行迁徙各地世家和上百万百姓,这每一步,陈风都走了过来,收获也是巨大的。

    贾诩一个人掌控不了这么大的局面,再加上陈风治下的地盘较为狭长,贾诩必定是掌控幽、并与河套之地的事务。

    而雍凉境内的大小事务,陈风自己不可能掌控全部,所以,在长安,肯定有一个谋主为其谋划,掌控全局。”

    出乎曹操的意外,郭嘉在这个时候竟然说出自己的这种猜测,这可与此刻的场景不符啊。

    不过,曹操很快就从郭嘉的话语中听出其他意思。陈风手底下有人才,而且是当世顶尖的那种。

    能被郭嘉称之为谋主的,当世绝对不多。许昌境内的荀彧叔侄、程昱三人算是,坐阵河套的贾诩也是。

    而长安的那个神秘人物,既然也担得起谋主之称,那他的能力,必然不在这几位之下。

    想到这里,曹操的眼睛逐渐眯了起来,他没想过陈风身边会有这样的人才在,再次落下一子后,他看着郭嘉问道:

    “可有证据?若真有这样的人才,陈风似乎应该光明正大的宣扬出来才是,没必要藏着掖着。

    难不成,他是想用这种方式迷惑我们?似乎,他没这个必要啊,于他而言,也没什么好处。”

    郭嘉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