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69章 细作行动1() 
在这个冬季,对于北方诸侯来说,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幽州发动的那场战事。

    虽说前后时间并不算长,幽州那边投入的人力也不多,甚至物资消耗也不算太大。

    但是,陈风能在这样的季节,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发动战事,这足以表明他的实力之强。

    袁氏兄弟就是再狂妄,也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尤其是袁尚,距离幽州较近,他掂量过自己,在这样的季节,他是不敢对异族发动这样的战事的。

    尤其是,只靠两万五千兵马去击败异族五万骑兵,这岂止是冒险这么简单,甚至,这都是狂妄了。

    右将军陈风之名再一次响遍大汉,在北方百姓的心中,陈风的名气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或许,很多百姓一生中都不会看到陈风一面,但是,在北部边疆,能够这样一位强势的将军在,异族绝对不敢乱来。

    这对边疆百姓来说,不仅仅是心里上的安慰,更是有实际的保障。普通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谁对他们好,谁能保护他们,他们就记得谁,感激谁。

    有如此之胜利,身为盟友的袁氏兄弟连忙派人去祝贺陈风,同时击败了乌桓的骑兵,肯定会缴获不少牲畜,他们又可以借用这次机会交易到不少战马。

    身为河北联盟成员的陈风,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来拉拢袁氏兄弟,甚至,只要是冀州和青州来的商队,他都给与了不少优惠。

    只要河北联盟的关系还在,三家就能共同进退,不管曹操再怎么强势,他们都能一同承受。

    说到底,还是因为曹操的强大才让他们走到统一战线上。也幸好,他们还能联盟,否则,早就被曹操给消灭了。

    “启禀主公,冀州和青州的商队已经来了,另外,袁氏兄弟派来的使者也一同抵达。

    还有汉中、益州、中原等地的使者和商队,看样子,他们是都看中了我们手上的货物与牲畜啊。”

    贾诩走进大帐,看见陈风正在看书,于是连忙汇报自己刚得知的消息,在这个季节,还能聚集各地的商队与各诸侯的使者,倒也真是稀奇了。

    陈风放下手中的书本,这是北疆匠人发明成熟的造纸工艺后装订成的书本,比之以前的竹简,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实际上,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了造纸的工艺,只是那种纸张泛黄易碎,根本无法书写,再加上没有印刷术,所以没用来制作书籍。

    这几年,陈风没放松对这方面的研究,印刷术和造纸术已经成功问世,这种纸质书籍,现在也生产了不少。

    一个月前,陈风才将这种书籍投入市场,各大世家得知后无不震撼,所以,这次各地诸侯的使者都齐聚美稷城,有一部分也是为了这书籍的缘故。

    当今各地诸侯,除了陈风之外,一个个的可都是有着很深的家学渊源或是文化造诣,对于知识和书籍的渴望,远在普通人之上。

    再加上,他们自己也知道世家垄断书本与知识的现状,所以,当得知有这种轻便简易的书籍之后,一个个都感受到了一股子威胁。

    “这一次,除了幽州的战事,怕是各地诸侯都要为这书籍争破头吧,想不到,区区几本书,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陈风确实是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当初钻研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时候,主要是蔡琰一直在记录书籍,还原孤本。

    身为丈夫的陈风,不愿意看到自己妻子这么忙碌。再加上,他想通过自己培养人才的方式打破世家对书籍和知识的垄断,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这种纸质书籍。

    “主公说的轻巧,区区几本书?呵呵,这已经是我北疆生产的第三代纸质书籍了。

    前两次因为纸张的原因,我们并未向外宣传,只在内部使用,军中和各地的学院都在使用纸质书籍。

    可是,其他诸侯的地盘上,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寒门子弟,都是捧着竹简在阅读啊。

    主公或许不知道他们的苦衷,呵呵,诩幼年求学之时,很多次为了借阅别人的书籍,都得等候许久才行啊。”

    对于陈风的这种言论,贾诩肯定是不会同意的。纸质书籍自有他的魅力,各地诸侯对他的追捧,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件事情先不说,只是,文和啊,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打探到中原那边有商队来,但并不知晓曹操有没有派使者来。

    如果书籍的影响力有这么大,想来曹操不可能不会派人来的,另外,幽州那边的战局已定,曹操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在想,他是不是正在暗地里谋划着什么,这种人最是可恶啊,明明知道他想做坏事,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动手。”

    陈风最担心的还是曹操,尤其是现在,各地诸侯都派了使者来,难道曹操会落单吗?

    贾诩的脸上逐渐露出一丝微笑,曹操会怎么做,他暂时没猜到,但是,如果他是曹操,肯定会忍不住的。

    明着动手不行,就可以来暗的,总之,只要是个聪明人,就不会让自己吃亏,让对手占便宜。

    “主公不必多虑,眼下,主动权在我们手上,在曹操未出手之前,我们依旧是占据着优势。

    此次各地诸侯都派使者来,曹操肯定不会落下,我在想,曹操的使者恐怕已经到了美稷城内。

    呵呵,说不定,他们正在酝酿什么惊喜给主公呢。暂时来说,只要他们不乱来,我们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谋深算的贾诩心中有了大致的计划,毕竟这里是自己的地盘,就算曹操派人来捣乱,又能闹出什么动静呢。

    再说了,此次除了各个诸侯的使者,还有各地的商队为牲畜、皮货等商品而来。

    若是曹操在这个节骨眼上闹事,搅黄了大家的生意,让其他诸侯的商队做了亏本买卖,到时候曹操还不得被记恨死。

    如此一来,对于陈风来说反而不是坏事。只是,贾诩也知道,曹操不会这么幼稚,曹军的细作,恐怕早已经在美稷城内潜伏下来。

第570章 细作行动2() 
随着各地商队的抵达,原本就很热闹的美稷城这下子就更繁华了,城内各大市场堆满了货物,站满了讨价还价的商人。

    不管是陈风治下的商人还是外来的商队,不管是汉人还是胡人,只要进了美稷城,都是奉公守法的做生意。

    很多南边来的商队一开始还很不习惯,尤其是看到很多胡人在那吹胡子瞪眼、咬牙切齿的讨论价格,却始终不敢乱来一下的时候,他们都感到惊奇。

    在传言中,北方胡人向来是杀人不眨眼,尤其是那些草原上的胡人,习惯抢劫。

    可在美稷城内,汉人的地位明显高于胡人,而胡人的商队,在进入美稷城后,都老老实实的做生意,从不敢动拳头或是刀子。

    随着各地商队和使者的全部抵达,美稷城的繁华抵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身为东道主的陈风,自然要设宴款待各地是个和商队代表。

    “主公,宴会准备的差不多了,具体环节和流程也准备完毕,我河套境内的新鲜货物,可以正大光明的进行一次宣传了。”

    主管此次宴会的官员正在向陈风汇报,毕竟,此次随着各地商队的到来,苍凉的草原难得多了些生气,美稷城的人气,也达到了巅峰。

    “行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忙吧,安排好所有使者各各个商队的代表,此次宴会关乎我北方一派的形象。

    若是此次宴会顺利的话,我河套的贸易量,将会上升几个台阶,于我治下百姓而言,也是莫大的好事。”

    “主公仁慈,属下等定当尽心协力为主公办好此事。”

    其他办事的官员离开后,陈风缓缓的呼了口气,而后,他看着窗外握紧了拳头说道:“曹操,我等你出手、、、、、、”

    一天后,为招待各地使者和商队而举行的宴会正式召开,东道主陈风,也承诺会在宴会上与各地世家商讨好贸易之事。

    另外,在此次宴会召开之前,北方不知为何冒出了些传言,这些传言,大都指向陈风。

    幽州军的强大已经毋庸置疑,陈风的富有也是有目共睹,很多传言都说其实陈风已经强大到超过曹操的地步。

    甚至,有人说陈风才是当世第一大诸侯,他麾下骑兵十几万,仆从军更是有数十万,只要他愿意,河北境内,都随他驰骋。

    这些传言都是建立在之前幽州军的那些胜利之上,再加上陈风善于做生意,重启丝绸之路后相当于得到了棵摇钱树,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有必要重新审视陈风的实力。

    但是,如果陈风真的这么强大的话,又何必与袁氏兄弟结盟,又何必那么畏惧曹操呢?

    有人想不通,但也有人给出了解释。在一些传言中,陈风其实是在利用袁氏兄弟,用他们做挡箭牌抵挡曹操,消耗曹操的实力。

    然后,等到他们都筋疲力尽的时候,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总之,这些传言都对陈风不利,各地的使者和商队也听到了不少。

    若是再放任这样的传言流传下去,陈风的形象和利益都会受到影响,故而,借着此次宴会,陈风有必要将这些传言击破,好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

    宴会开始后,陈风用最贵的美酒,最精美的食物招待了自己的客人,各种精彩表演也是不断,为的,就是要让来客都满意。

    “御史中丞大人到、、、、、、”

    门外仆人的唤声打破了热闹的宴会气氛,这个时候,其实绝大多数使者已经来齐,按理说不会有别人来才是。

    可偏偏,就有这样一个人,在宴会气氛最高点的时候生生的插了进来,也直接打断了本想开口说话的陈风。

    “御史中丞,此人是?”

    这种官职,自然不可能出自陈风麾下,当今天下,也就只有许昌的那个朝廷才可能有。

    也就是说,曹操的使者来了。他怎么来的,什么时候到的,到这里的目的是什么,陈风都无从得知,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才来,估计不是什么好事。

    贾诩捋了捋胡须,眼中并没有太多惊奇的神色,在他看来,今天要是曹操不派人来,那才叫奇怪了。

    “御史中丞陈群陈长文,初归陶谦,后从刘备,吕布夺徐州,陈群为吕布所俘,最后曹操败吕布,得其效忠。”

    短短几句哈,算是介绍了来人的生平事迹,从这份简历上看,这家伙绝不简单。

    对于陈群这两个字,陈风自然是不熟悉的,毕竟曹操手底下牛人太多,他想记也忙不过来。

    不过,隐约中,他似乎记得历史上有个什么九品中正制跟此人有关。能在浩瀚的历史上留下这么浓重的一笔,想来陈群的能力也定然不凡。

    “这曹操的使者还真会挑时间,现在才来,难不成还是来压轴的。”

    “咳咳,主公慎言,此乃当今陛下之使,非曹操之使者。”

    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不能说的这么直接。比如,来人乃是御史中丞,这是皇帝封的管,名义上归皇帝管。

    哪怕大家都知道许昌的那个朝廷是被曹操给架空了,但是,你陈风也不能直接说出来不是。要不然,你叫别人怎么看你,这不是惹人笑话嘛。

    “圣旨到、、、、、、”

    陈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