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绿帽公-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缓的睁开眼,看着脸上充满着疑惑和懊恼之情的爱孙,申年成继续道“阿翁明白你的想法,一时想不通也不算什么,毕竟你还太小,缺乏历练,以后多多历练一番,也就明白了。”

    “孙儿明白了,孙儿也之错了,只是还请阿翁明示,您到底是为何要答应那段明府在杭州城跟他一起建厂一事,难道您就不怕我们申家的织锦之术被人学去不成。”申茂疑惑的问道。

    “既然你想听,阿翁就给你解释解释为何要答应那段明府跟他一起在这千里之外的杭州城一起建厂一事,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误以为那段明府想要得到我申家的织锦之术的时候,阿翁也是抱着必死之心的,可后来在听了段明府那番计划后,阿翁就改变了想法。”

    说道这里,申年成停了一下,看了申茂一眼后,突然问道“小六子,你说说,天下会造纸的商家多不胜数,可这天下最后的纸张要数哪家。”

    听到申年成的问题,申茂不假思索的答道“抡起天下最后的造纸商家,当然要数蜀中林家所做的蜀纸了,他家的蜀纸就和我们家的蜀锦一样,乃是天下最顶级的物品。”

    “不错,可是你说说这是为什么,抡起手艺,我申家的织锦之术天下无双,而天下会造纸的商家并不在少数,为什么林家的造纸之术能够脱颖而出。”申年成问道。

    “当然是他家的蜀纸质量无双了,还有就是他家造纸之术一直在提升,每当别家将他家的造纸之术学去之后,他们都能够造出更好的纸张,这样一来,即使天下造纸的商家再多,又怎能比得上他家的造纸之术。”申茂答道。

    “不错,正是这个道理,阿翁这次之所以答应段明府和他在杭州城一起建厂,除了解决那些灾民的生计之外,真正想要的就是这件事。

    我申家的织锦之术现在可谓是天下无双,可全天下会织锦,纺织绸缎的商家也不少,如果我们申家继续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话,总有一天,会有别的人家在织锦之术上超越我们,到时候,我申家现在看起来珍贵无比的织锦之术就是一文不值的东西了,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将织锦之术扩大开来,无论这次会否被人得到我申家的织锦之术,只要我们能够像林家一样,时刻提高着织锦之术,那么我申家将会永盛不衰,不仅如此,利用这个机会,我们还能够在江南之地大肆发展,狡兔三窟,即使将来蜀中有什么变故,也不用过于担心。”申年成掀开车帘,看着外面那闪着点点繁星的夜空说道。

    求收藏,求月票,求支持

第295章 刺史府的谋划() 
和申家的协议达成后,整个钱塘县上下一片轻松,即使下面的人不知道这个消息,却因为段简这两天对谁都是一脸的和煦,也让衙门的官吏都好过了许多,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高兴,最起码有一人就不是那么高兴。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段木。在段简和申家祖孙谈判的时候,段木因为不忿,从而对申年成语出无礼,虽然他是看不得段简受辱,可这种行径毕竟让段简有些被动,为了给他一个教训,段简并没有像上次一样,说说就算了,而是付诸了行动。

    钱塘县大堂,段简高高在上坐在主位,大堂中间放着一张宽大的板凳,上面趴着一人,正是段木,而段木两边各有一个衙役,拿着木棍,看起来是要对段木行刑。

    “郎君还请手下留情,段木兄弟虽然出言无礼,却也是一番好意,不如看在他一对郎君忠心耿耿的份上,饶他这一回。”眼看段简就要让人动手了,周兴等人急切的劝道,他们毕竟和段木共事多时,也不希望段木被段简如此严惩。

    “周兄,乐兄,你们不要劝了,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次本来就是某做错了,郎君打某的板子,某毫无怨言,只是某本来就不能看到郎君受辱,即使有下一次,某还是这样做的。”对于周兴等人的劝阻,段木这个当事人到不领情,反倒信誓旦旦的说道。

    “嗯。。。。。。。”

    听到段木这番话,原本紧绷着脸的段简也有些哭笑不得,对于段木,他并不是真的想要责打于他,而是恨铁不成钢,要知道,随着他的计划一步步的实现,他将来的成就肯定会越来越大,而他身边需要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手也会越来越多,周兴机变,乐不平身手高超,温玉荣聪慧,和段木一起跟随他的段水也是一个稳重之人,这些人都不用他过多的操心,唯有段木,一直浑浑噩噩的,遇事只会往前冲,从来不考虑别的,这次段简之所以对他动手,就是希望他能够吸取教训,不仅以后能够帮上自己,也能够为自己的将来博取一个虔诚,而不是一直作为段家的家奴存在。

    “哎。。。算了,个人有个人的运道,既然难以改变,以后也不再强求了,最起码凭借你的这份忠心,某将来也不会亏待你。”段简看着死不悔改的段木,心中暗暗想道。

    “呔,你这个憨货,他们都是为你好,不识好人心的东西,真是看着就让某生气,既然诸位都给你求情,某也就看在你一片忠心的份上,将这次的惩戒记在账上,再有下次,两罪并罚,一定让您吃不了兜着走,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某这里有几分请柬,着你日落之前请他们到如意坊参加宴会,要是少了一人,你就等着挨板子吧!”段简板着脸说道。

    段简的话一说,刚才还义正言辞的段木,马上就咧着大嘴得意的笑了起来,一边从板凳上爬起,一边低低说道“嘿嘿嘿,某就知道郎君不舍得真的打某的。”

    虽然这番话在段木看来是小声的嘀咕,可对于在场的众人来说,这种嗓门不亚于在他们耳边大吼一样,所有人听到这番话,也都一阵无语,许多人甚至需要强忍着才能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而段简听到了段木这番嘀咕,刚刚缓和下来的脸,瞬间又黑了下来,额头冒着黑线的想要让人再一次将他按在板凳上,好好的让他吃吃苦头。

    可能也认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段木急忙想要转移话题,就听到他向段简问道“郎君,奴保证在天黑之前将这些请柬送到客人的手中,可如果有人不愿意去怎么办。”

    “嗯。。。。哼。。。。。怎么办你自己想办法,某还是那句话,掌灯之前看不到请柬上的人,你就等着屁股开花吧!”段简冷着脸向后衙走去。

    。。。。。。。。。。。。。。。。。。。。。。。。

    钱塘县里面一片春风和气的时候,整个江南的官场却显得有几分紧张和不安,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河,南也河,北两地,那数十万灾民即将到来的原因造成的。

    自黄帝一通华夏以来,华夏的中心一直就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数千年来,这种变化并没有因为朝代的更替而有所改变,而江南之地,即使经历了三国和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开垦,地位虽然有所提高,可因为各种原因,他并没与得到华夏的主流认可。

    这也导致了江南之地的发展一直过于缓慢,最明显的就是人口增长,就好比关中来说,从大唐立国到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关中之地的百姓足足增长了将近四成,而江南之地的人口却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从这点就知道,江南在大唐人眼中的地位了。

    数十万的人口,已经差不多有江南之地三分之一的人口了,这么多人的涌入,一个不好就会酿成灾祸,这个时候,又有哪个官吏敢掉以轻心,官职丢了是小,万一做不好,那丢的可不进是官职,恐怕连脑袋都要丢掉了。

    杭州城,杭州刺史衙门,一个个穿红披绿的官员聚集在这里,议论纷纷的商谈着如何安置难民的事情,当然了,这里面并没有段简的存在。

    自从上次段简断然拒绝了刺史肖拙言让他停止对付天道教一事后,肖拙言就自动将段简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一般,如果不是碍于段简的背景和来头太大,他早就想办法将段简给赶走或者弄死了,即使碍于段简的身份无法对段简动手,却从那之后两人再也没有交集,钱塘县和杭州刺史衙门的交到也是由黄县丞出面的,对于这种情况,段简也没有异议,反倒乐得清闲。

    “启禀刺史,我武康县乃是杭州最小的一县,百姓人口仅仅不到三万余人,这一下子就分给我们四千人,先不说粮食够不够用,就说他们来了之后要如何安置他们,这就是一件大事,您看能不能在适当的给某减少一些。”一个穿着浅绿官服的七品官员苦着脸向坐在诸位的肖拙言说道。

    “哼。。。。。钟明府,你武康县仅仅四千灾民,你还想减少,我盐官县可足足分了八千灾民,抵得上你们武康县一倍了,我们还没有不满意呢?”武康县的县令钟鸣刚刚说完,隔壁一直和他不对付的盐官县县令忍不住嘲讽道。

    看到自己死对头说话,钟鸣冷哼一声,对他怒目而视道“哼。。。。。。林胖子你还有脸说,你们盐官县是什么地方,你们那里可是朝廷产盐的地方,别说是八千了,每年朝廷给你送的囚徒最少也有一万人,你的了便宜还卖乖,你说想要某啐你一脸不成。”

    听到钟鸣的这番话,盐官县县令忍不住站起来,又要反驳,可惜的是,还没有等到他开口,已经看不下去的肖拙言已经爆发了。

    “砰。。。。。。。。”

    肖拙言将将惊堂木狠狠的拍在案几上,等到所有人都闭嘴不说之后,他才厉声道“哼。。。。。。真是混账,某看你们就是平时过的太好了,临到用得上你们了,一个个除了推卸责任之外,毫无用处,告诉你们,这件事就这样,分配给你们各县的灾民一定要安顿好了,谁除了岔子,到时候朝廷追究下来,你们自己担着,如果连累到某的身上,就不要怪某不客气了。”

    一番训斥后,那些各县县令也带着满肚子的怨气告辞离开了,只剩下满脸疲惫之色的肖拙言和刺史府的官员流了下来。

    “肖刺史,虽然接纳灾民,是朝廷下达的旨意,可也不能为了那些灾民将我们杭州给搭上吧,总共三十多万灾民,仅仅我们杭州就分了四万之众,已经比整个杭州三分之一的人口都要多了,别说各县的县令不愿意,就是某也感到有些不妥,您可能否向朝廷反应一些,将那些灾民分润一些出去,也好给我们减轻一些负担。”说话的是负责杭州刺史衙门钱财的司户梅峥。

    梅峥的话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同,而肖拙言听完后却不断摇头道“哎。。。。。。。你们以为某就没有想过这些吗,为了这件事,某这段时间不知花费了多少力气,找了多少关系,才有这种场面,可这次负责这件事的不是别人,而是那有‘冷面御史’之称的狄仁杰,他可不像别的官员一样糊涂,这次他安排灾民南下就食,可是早有安排,并不是将灾民平均分配到个州县,而是按照州县贫富来分配灾民的,我杭州既然是上州,也就比别的州县多分配一些了。”

    肖拙言的话一说,在场的众人一阵默然,官大一级压死人,即使他们心中再不满意,除了在暗地里诽谤朝廷和负责此事的狄仁杰之外,也只能乖乖做事。

    “其实,这件事也不是没有解决之道。”就在众人一片默然的时候,一个低沉的声音从旁边传了出来。

    “嗯。。。。。。你有办法,快快说来。”一听此言,众人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