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绿帽公-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

    “好,你说,某倒是要看看,你还能说出什么骚主意,如果你的还是这种混账话的话,就不要怪某不讲情面了。”丁勉依然怒气冲天的说道。

    “是,是,郎君还请息怒,某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宣告这件事是我们圣教所为,可我们却可以将目标的线索引到苏堂主的身上,到时候,苏堂主的身份肯定会暴漏,那些官员即使迫于朝廷的压力,也会对苏堂主动手的,到时候,苏堂主不仅官做不成了,连生死都是一个未知数,那个时候,他除了投靠郎君,一起起事这一条路之外,整个天下将再也没有他容身之地。”

    仆人说道这里,丁勉原本怒气冲天的神情,变得有些诡异起来,而后,他眉头一皱,又问道“此计倒是可行,这样一来,倒是能够将苏摩那个老东西拉过来,可仅仅有了钱还是不行,没有军队,我们根本就不是那三个折冲府的对手,即使勉强起事,也会和陈硕贞一个下场,被李唐朝廷千刀万剐,死无葬身之地的。”

    看着丁勉神情的转变,仆人脸上也带着笑容的说道“郎君,这只是第一步,到时候苏堂主狼狈而逃,我们圣教也会成为李唐朝廷的心腹大患,到时候,李唐朝廷肯定会调派军队剿灭我们,那个时候何去何从就不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而是白虎堂主要考虑的事情了,如果我们被全部剿灭的话,他也难逃一死,朝廷剿灭是死,拼死起事却还有活命的机会,相信白虎堂主会做出明智选择的,如此一来,郎君就能够集合整个圣教的力量,实现您的伟大抱负了。”

    仆人的话一说完,丁勉满脸激动的将他给搀扶起来,嘴里夸赞道“好,好,好,实在是太好了,真是有当年诸葛亮在草庐中向刘备阐述‘三分天下’的盛况,看来这么多年了,你跟着某的身边实在是屈才了,你放心,如果你今天所说的计划可以实现的话,将来某有所成就之后,这首功绝对是你的,将来封官赐爵,绝对少不了你的,希望你日后一定要尽心辅佐与某。”

    “某身为郎君的奴仆,为郎君分忧乃是奴的本分,又岂敢邀功,能够给与郎君有所帮助,也就是奴的荣幸了。”仆人恭敬的说道。

    而对于仆人的马屁话,丁勉又是一阵得意的大笑声。

    。。。。。。。。。。。。。。。。。。。。。。。。。。。。。。

    杭州城,钱塘县衙

    一战消灭杭州城所有天道教弟子后,段简等人登时空闲了下来,当然了,这种空闲只是相对的,对于别人来说,段简向天道教动手,不亚于踩上了一颗地雷,天道教对他疯狂的反扑,将会在不久后到来。

    可惜,对于这种事情,段简丝毫没有放在眼中,因为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和那件重要的事情比起来,天道教这种小事情,连让他斜眼看一样的资格都没有。

    “郎君,这占城之地真的有您所说的这种神奇的种子,只需要一点点,就能够产出二十倍的稻谷吗?”段木等着一双牛眼一样的眼睛,满是惊讶的看着段简,仿佛在听神话故事一样。

    不仅段木,就连周兴和乐不平这平时对段简言听计从的人,此时也满脸疑惑的看着他,不是不相信,而是段简说的太过于夸张了而已。

    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

第257章 水稻(介绍华夏粮食发展,不喜勿订)() 
“怎么,你们不信。”看着眼前所有人都是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段简问道。

    对于周兴等人的不相信,段简是可以理解的,即使和普通人比起来,周兴等人已经算是这个时代颇为有见识的人才了,可相对来说,许多后世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难以理解的天方夜谭了。

    只需要一点点的种子,就能够产出二十倍以上的稻谷,对于一直以来从来没有高产作物的华夏之地来说,就像是在说笑话一样。

    自从三皇五帝到改革开放,华夏一直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度,即使是元,清这些异族入住中原时期,这种习性从没有改变,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华夏百姓是幸运的,华夏之地物产丰富,在人口没有达到饱和的时候,人们往往能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王朝,类似于夏,商就是这种情况,至于周朝,也是当权者自己找死,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春秋战国的诸侯混战了。

    可惜的是,华夏百姓又是不幸的,华夏之地虽然物产丰富,可相对来说却没有什么高产的作物,像是后世世界上最广泛的玉米,土豆,红薯,和高产水稻,华夏之地一种都没有,三皇五帝到战国之前的一两千年时间里面,华夏百姓种植的大多是产量低微,相对来说比较粗糙的五谷。

    当然了,这种情况是建立在人口没有达到饱和之前的情况的,从西汉末期开始,随着社会的相对稳定,人口有所增长,居然达到了罕见是五千万人口,这五千万人口和现在比起来,连零头都不够,可对于当时相对落后的生产水平来说,已经是相当多了。

    人多了,地却少了,因为当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也就关中和中原之地,所以导致这些地方土地不足,在加上富豪大户的土地兼并,社会渐渐升起了动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低产的五谷已经不足以满足日渐增多的人群,这个时候迫切的需要一种高产的粮食用来替代原本的五谷。

    这个时候,麦子进入到一些人的眼中,其实麦子也算是华夏的本土产物了,从人们还不懂种植时候起,就有原始人采集麦子进行食用,可惜的是,麦子虽然相对原本的五谷产量有所增加,却没有很好的得到人们的认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吃什么补什么’,相对于卖相不好的麦子来说,一直以小米为食的北方人,相当难以接受。

    也正是这样,小麦在中国就处于这种不受待见的‘后娘养的地位’,并没有真正成为华夏百姓的主食,自此之后,中国一直处于分分合合,从西汉之后,到唐朝前期,不算南北朝的话,中国在短短几百年时间里面,居然产生了五六个大时代,如果将相对混乱几百年的南北朝时期算上的话,平均下来,居然是数十年就会进行一次改朝换代,现在想想,下巴也有些合不拢了。

    这中间虽然有当权者的因素,可更多的责任还是在粮食,‘民以食为天’,百姓能够吃饱喝足,谁又会整天想着造反呢。

    这种情况到了唐朝中后期,渐渐有了改变,随着北方土地的日渐贫瘠,大运河的开通,江南之地日渐繁华起来后,水稻这个相对原本五谷来说比较高产的作物,映入了人们的眼中,当然了,这个时候的水稻还是中国本土的原始稻种,繁殖力低下,可即使如此,对于缺粮的华夏来说,这也是一起了不起的进步,这也是为什么,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大唐明显摇摇欲坠,可还是勉强坚持了一百多年的原因所在。

    直到北宋时期,一种挽救华夏命运的种子出现了,那就是非常有名的‘占城稻’,可以说,从‘占城稻’出现在华夏起,江南之地的繁华就成了命中注定的事情,二十倍的产量,对于一直低产的华夏来说,不亚于是‘神物’,也正是凭借这强悍的‘占城稻’,北宋才能够抵抗强大的异族,也正是因为‘占城稻’的出现,积弱的南宋居然成为了华夏历史上财政收入最富裕的朝廷。

    而后,明朝和清朝加起来能够有五百年的国运,也和高产水稻的大量种植有相对的关系,当然了,清朝身为异族却没有向元朝一样,快速的覆灭,除了他们彻底汉化之外,玉米,番薯等一些高产的舶来品大肆被华夏百姓种植也是有一定关联的。

    所以,段简这次之所以要主动前来杭州,目的只有一样,那就是派人到占城,将高产的‘占城稻’,提前引进到江南之地,将江南之地提前建成一个盛唐时期的大粮仓,特别是因为,现在整个世界的天气,比后世要温暖许多,在后世只能够勉强种植两季的水稻,在这里可以达到两年五季。

    这是什么概念,相比现在江南之地种植的一季水稻或者别的低产粮食,中间在夹杂一季豆子或者别的作物,这种两年五季的模式,一亩地可以比现在多收五分之三的粮食,如果真的能够将这件事做到的话,段简的名声将会传遍天下,不仅皇帝和百官要感激他,天下无数得到好处的百姓也都要感激他,到那个时候,别说加官进爵了,就算他是一个毫无官职的白丁,皇帝见了他也要恭恭敬敬的,至于前世发生的像来俊臣这种酷吏,强抢他老婆的事情,别说发生了,恐怕连想都不敢想。

    “郎君。并非是我等不信,可是您说的确实过于夸张,二十倍的产量,乖乖,别说见过了,连做梦我都不敢想。”乐不平摇头说道。

    “哈哈哈,你们不相信没事,只要我相信就行了,等到那种稻种真的出现之后,你们就会相信了,现在某只是想要问问你们,谁愿意帮我做成这件事,占城之地虽然不算太远,可道路难行,恐怕一路之上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段简看着在场的几人,笑着问道。

    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

第258章 花魁大赛() 
被段简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几人心中是什么想法,段简也就心知肚明了,按理来说,这里面武功最高的人就是乐不平,在加上他当年在江湖上走南闯北,经验丰富,乃是最合适的人选,可现在乐不平身受重伤,养伤就需要一段时间,在加上,段简现在初来乍到,又刚刚和天道教这个江南的土霸王对上,还真的离不开他。

    而周兴,在段简目光看向他的时候,默默的低着头,和他平时那种办事积极的态度相反,这就代表了他不愿意去占城,段简也清楚,周兴此人功利心非常强,现在别看跟在他身前非常老实,做事也尽心尽力,可那是知道,如果段简将来有所成就的话,他也会鸡犬升天。

    让他做事可以,可要是让他为了一个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事情,冒着生命危险到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去,他是肯定不愿意的,当然了,段简一开始也没有打算让他过去。

    “郎君,不如就让某跑一趟,不知可行否。”就在屋中一片寂静之时,一道厚重的声音响起,就看到说话之人正是一直站在最偏僻的角落的段水。

    看着开口的段水,段简顿时大喜,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他手下最适合的人,也就是段水了,先不说段水原本就是王家的家生子,从小受到王家的调教,后来更是跟着王家的商队走南闯北,也算是见过市面,最重要的是,段水做事稳重又细心,只要是交给他的事情,段简从来都是最放心的,而这次南下占城去取稻种,他也是段简最心仪的对象。

    “好,好,太好了,有你出马,某就彻底放心了,不如这样,此去占城,千里迢迢,你一人颇为单薄,不如让段木和你一起前去,一路之上你们兄弟二人,也能够相互照顾。”段简大喜道。

    “多谢郎君的好意了,段木就不用去了,还是某一人去就行了,郎君现在刚刚上任,正是需要用人之际,让段木留在这里,也能够替郎君做一些事情,再说了,这次前去占城,又不是两军对垒,只是求取一些稻种,某一人也就足够了。”段水说道。

    听段水的回答,段简颇为感动,也只有真心为了自己的人,才会想的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