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绿帽公-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早知道这样,当初我就不将陛下和天后娘娘想要给你选驸马的事情告诉你,也省的现在惹出这么多的麻烦,要是天后娘娘知道是我透漏给你的,到时候我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哎呀,你真是坏透了,这种时候还要来调侃我,告诉你,如果本宫这次不好过的话,说什么也要将你给拉下水,省的整天看着你逍遥自在的,让我嫉妒。”说道这里,李灵月顿了顿,马上又换了一副表情,哀怨的看着上官婉儿道。

    “上官姐姐,本宫知道你是最聪明的人了,你倒是给本宫出一个好主意,最好也是跟你一样,能够自由选择夫婿的,这样就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本宫的困扰了,你说好不好。”

    此时如果换一个男人在场的话,可能会被李灵月那仿佛西子捧心一样的神情给诱惑到,可惜,上官婉儿却仿佛铁石心肠一样,毫不动心,脸上带着冷笑的说道“你就放弃吧,我的公主殿下,别说婉儿是一个奴婢,想不出好办法,这件事即使是天后娘娘也做不了主,唯一能够做出的只有陛下,除非你能够说动陛下,要不然,就死了这个心吧!”

    求收藏,求月票,求支持

第205章 选驸马() 
如果说先前的李灵月还是充满希望和斗争的话,在听到上官婉儿这番话之后,就像是霜打得茄子一样,彻底蔫了。

    李治可能不是一个好皇帝,无论在位期间做出过什么功绩,仅仅一个武则天篡唐,就将他的大部分功劳彻底抹去,可不能说他不是一个好父亲,对于自己的每一个子女,他可是真心疼爱。

    从他开天辟地的追封自己的儿子为皇帝,就能够开出来他对于子女的疼爱,而身为他最疼爱的女儿,李灵月显然是不可能说服李治答应她自由选择夫婿的。

    浑浑噩噩间,李灵月被上官婉儿带到了武则天的寝宫中。

    “十二娘来了,快快快,来看看,这些都是你父皇和母后,从各个公侯和世家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郎君,你先来看看图录,有满意的话,就和母后说一声,母后安排你们见见如何。”看着被上官婉儿强拉进来的李灵月,武则天倒是满脸高兴的说道。

    自从上次在曲江园林中见到的一幕,武则天的心中就升起了一丝不安,爱女对待段简那与众不同的态度,身为过来人的武则天怎会不明白她的心意。

    对于段简这个少年郎,武则天也是比较满意的,论文才被称为斗酒诗百篇的‘诗圣’,论能力,能够轻而易举的解决让满朝文武都束手无策的长安城断粮一事,就足见他的才能。

    能够得到如此人才作为自己的女婿,武则天可谓是求之不得,可惜,世事无常,这段简偏偏是有家室的人了,夫妻之间不仅恩爱,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这种情况下,即使武则天想要棒打鸳鸯,来个乱点鸳鸯谱,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段简愿意,那王家也不会同意的,更何况以武则天对段简的了解,那个小子也不是那种为了功名富贵而抛弃妻子的人。

    所以,为了深怕自己这个爱女在这个烂泥坑中越陷越深,武则天在长安城粮食危机一解除,就急忙开始给爱女选起了驸马来,仅仅是为了打听那些合适的郎君,那些探子可没少受罪,最终经过了层层筛选,才留下了这些在各方面都属于完美的人。

    李灵月心中原本就烦躁不堪,听到武则天的话,就更加反感了,摇头说道“母后,孩儿不要成亲,孩儿要一直陪着父皇和母后,宁愿终身不嫁,您就不要在替孩儿操心了。”

    如果是别人的话,即使是太子李显在这里,那也是武则天说什么,他也只有低头应承的份,怎么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拒绝,恐怕他刚刚说出半个‘不’字,武则天就要开口训斥了,也唯有李灵月这个太平公主,才敢在她面前如此放肆的反驳,而不怕责罚。

    “哎,傻孩子,你都多大了,还说这种幼稚的话,别说你是一国公主,即使是寒门子女,到了年纪,也要谈婚论嫁的,要不然官府还要严惩他们父母的,身为皇族公主,更加应该以身作则不是,要不然,我皇家又有何面目牧养天下万民呢?”武则天将李灵月拉到自己的案几前面,看着上面宫廷画师费尽心力做出的一幅幅精美的肖像画。

    ‘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使是一代权威天下的女皇,也会有添犊之情,可惜,她不知道什么叫做叛逆期,如果是后世的话,李灵月这个年纪正是一个人叛逆期的时候,虽然身处于古代,各自礼法,家教,将这种叛逆期给压制到了最薄弱的地步,可李灵月因为有天子和武则天的宠爱,平时逍遥自在惯了,这种叛逆期的对她的影响就有些大。

    在武则天那番话刚刚说完之后,李灵月的嘴里就低声嘀咕道‘寒门子弟,我倒是宁愿生在寒门之中,即使不如现在锦衣玉食的,可也不用整天承受这么多的痛苦。’

    即使李灵月再不愿意,也只能在武则天的期盼下,装模做样的对着那些肖像画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能够被武则天选中的女婿人选,别的方面不说,在长相上面都可谓是器宇不凡,仪表堂堂,在经过宫廷画师的有意规避下,那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和后世那些装腔作势,故意卖萌的伪娘们比起来,更是凤凰和野鸡的对比。

    可惜,这些在别的深闺女子看起来,彷如梦中偶像一般的青春少年郎,在此时的李灵月眼中,却仿佛一个个土鸡瓦狗一般,看起来毫无生气,让她心中难以有一丝的异动,甚至于,越是翻看这些青年少郎君的图画,那个人的容貌在她的心中更加的清晰,就这么,在李灵月无意识的翻看中,数十张的图画,不一会的功夫就全部翻看完了。

    “母后,孩儿已经看完了,其中没有孩儿满意的,孩儿觉得现在脑袋发晕,可能是中暑了,就先回去了。”说完之后,连让武则天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那么飞快的离开了寝宫。

    看着彷如逃窜一般的爱女,武则天的心中一阵忧愁,叹息道“本宫怎么就生出这么些不省心的东西呢,没有一个让本宫轻松的,那几个皇子就不说了,十二娘一个女子,原本以为是最不让本宫操心的,可事到临头,却还是这样,婉儿,你说本宫到底应该怎么办,才能够让她忘记那个小子,老老实实的嫁人呢?”

    “呵呵呵,娘娘万勿担心,您是当局者迷,而奴婢是旁观者清,其实,刚才公主殿下在看画册之时,已经露出了些许端倪了,天后娘娘没有看到,奴婢却看的一清二楚。”听到武则天的问话,旁边的上官婉儿笑着答道。

    “哦,快快说说,婉儿快与本宫说说,十二娘刚才有何异样的举动。”原本有些无奈的武则天,听到上官婉儿这番话,顿时来了兴趣,急忙问道。

    听到武则天的发问,上官婉儿走到案几旁,重新打开画册,伸手翻看了几页之后,指着其中一张图画对着武则天说道,“启禀天后娘娘,正是此人。”

    求收藏,求月票,求支持

第206章 行路() 
看着上官婉儿指着的那副画像,武则天皱着眉头仔细的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什么东西,因此,疑惑的抬头向上官婉儿问道“婉儿,你确定没有看错,可本宫怎么无法看出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看到无所不能的武则天此时也泛起了疑惑,上官婉儿脸带笑容的道“回禀娘娘,您没有发现此人有些酷似某人吗?”

    有了上官婉儿的提醒,当武则天在低头仔细的看起那幅画的时候,才发现了那其中隐藏着的端倪,同时,武则天也看到了写在这画像左下角的名字,薛邵。

    “不错,婉儿还是你心细,连这么微小的细节都能够发现,既然如此,就先用这个薛邵试试吧,说起来他也不是外人,身上也流着我大唐李氏的血脉,说不定和十二娘真的有缘也是有可能的。”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意外,别的画像都是端庄典雅的一副斯文表情,而到了这薛邵上面的时候,却不知怎么的,嘴角是歪斜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在嘲笑一般,如果是平常时候,这倒不算什么,可在千篇一律的画像中出现这么一个搞怪的表情,即使李灵月当时满心不愉的心情,也忍不住轻笑了一声,更加巧合的是,这薛邵无论从哪方面看来,都和段简有着几丝相视。

    可能连李灵月都没有发现,当她看到这张画像的时候,无意间的一声轻笑,会让她在接下来的时候,受到无尽的麻烦。

    …………………

    对于长安城中的一切,正在焦急的一路南行的段简并不清楚,即使他清楚,所发生的一切他也无法改变。

    从洛阳登上南下余杭的漕船后,一路上风餐露宿,顺着通济渠而行,数日的时间就赶到了江都这个南方重镇,段简等人的南下之路终于到了第一个阶段了。

    “哈哈哈,郎君,江都,江都城到了,我们终于到江都了,早在长安城的时候,就听说,这江都乃是南方的重镇,也是热闹繁华之地,想当初比起长安城还要热闹几分呢,现在看来,确实名副其实。”当漕船刚刚在岸边停住,段木就对着身后的段简大声喊道。

    段木之所以如此激动,并不是因为看到江都的风景,而是因为漕船终于靠岸了的缘故,一开始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段木这个平时看起来颇为壮实的大汉,居然会晕船,当初从长安城前往洛阳的时候,一路之上因为是顺行,船速平稳,还没有怎么感觉,可从洛阳出发开始,因为通济渠乃是人工开凿的运河,水速并不大,行船缓慢,有时候又需要躲避对面而来的船队,摇摇晃晃中,段木就开始受罪了。

    “段郎君,不知道你等接下来还做不做我这船了,如果郎君还需要的话,我等就在这里等着,郎君到这江都城中好好的逛逛,尽快返回就是,如果不需要的话,我等就要离开了。”看着段简等人就要下船,漕船上的船头走到段简面前问道,当然了,他这可不是出于好心,而是另有目的的,目的就是为了从段简手中赚取一些银子。

    自从隋炀帝修建运河之后,大唐就能够顺利的从江南之地,得到许多北方缺少的物资,所以,对于运河特别是漕运的重视,从唐高祖李渊开始就分外重视。

    可什么东西,时间久了就会变质,唐初的时候,法制严禁,漕运管理也分外严格,船只往来,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后来,路上碰到了什么事情,都是需要一一上报的,可数十年的太平日子过下来,这种严禁也慢慢的改变了。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漕运靠着运河,常年看着各自好东西从南方运往北方,又从北方运往南方,这样随意的一到手,就是巨大的利润,而他们却得不到任何好处,久而久之下来,恐怕任何人也不会愿意。

    如此一来,许多精明的漕船就在前往北方运送东西的时候,偷偷夹带一些南方特产,然后到北方贩卖,而在回来的时候,也会夹带一些东西,送到南方贩卖,反正只要没有耽误公事,对于这种情况,朝廷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这次段简等人能够顺利的坐上这漕船南下,就是因此出了大价钱,当初说好的是从洛阳直到余杭,现在如果段简在这江都下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