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附身做皇帝-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家主张以法为本,犯事受法令约束,法不阿贵,向来推行严刑酷法来保持秩序,从而令国家富强。

    其目的相通!

    似林先生所言,秦国攻城略地而不加治理,废酷刑而召流民入境,秦地迟早分裂,此言,愚钝,愚不可及。

    似儒家所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对待百姓,俘虏,秦地坚持仁义为本。然无规矩不成方圆,如何妥善安抚流民,俘虏,又需法令来保证。

    所言,秦军何须废除法令,自断一臂呢?

    林先生,没有听说过外儒内法的策略吗?

    秦法好似刮骨钢刀,刚猛,锋利,剔除伤口所有污秽,采取儒家仁义之术,似一味良药,温顺,通和,最终愈合伤口。

    一句话,儒法结合,儒法互济。

    故而,秦国兼并之地,既没有豪强起义,又没有暴民作乱。

    法令推行时间越长,向心秦国者越多,何来秦地越强,越早崩溃一说?”

    外儒内法?

    林阳曜的确没有听说过,闻讯大吃一惊。

    “好!”

    “说的好!”

    陆元驹鼓掌叫好:“列国争霸,王侯建功,百姓遭殃,若秦王推行的策略,似小先生所言,让陆某刮目相看啊。”

    “说的没错,难怪近来河东之地,西渡浊河,入秦的百姓越来越多!”有学子高声附和。

    一时间,论战堂内,众学子议论纷纷。

    这时,二楼的流光阁内,走出一名身穿华服,约双十年华的公子,站在高台处,理了理华服,躬身抱拳向季玄陵行礼道:“小先生所言,令人某茅塞顿开,若小先生不弃,随某入燕,封侯拜相,共谋大业!”

    此人乃燕国王子姬延,又称公子延,前来论战堂听道,既衷情陆元驹,也衷情林阳曜。

    可惜两人一人入赵,一人入齐。

    当前,季玄陵所言,震耳发聩,故急切招揽入燕。

    毕竟,似林阳曜所言,齐王称霸后,很可能挥师北伐,他不得不早做准备啊!

    “这姬延,真急不可耐啊,邀秦王入燕,领秦国虎狼精骑而去吗?”公子僚啧啧轻笑,面生鄙夷。

    边上,公子魁附和道:“齐王称霸,可采取林阳曜提议,吞宋灭燕,姬延焉能不急。”

    话虽如此说,他们视线让聚集在季玄陵身上!

    外儒内法?

    好一个外儒内法!

    秦王所图甚深啊!

    “延王子,此贼随口咧咧,口无遮拦!”林阳曜似乎想起什么,出声污蔑季玄陵,冷语道:“小先生,你说秦王推行外儒内法,举法令,渡仁义,为何秦军作战,所过之处,浮尸满地,鸡犬不宁,这也是仁义么?”

    “对啊,这分明是假仁假义,欺世盗名!”有学子附和。

    “秦军杀戮极深,以首级换取军功,小先生谈及仁义,不害臊么?”另一人学子反驳。

    “哈哈哈,某在鸡同鸭讲,对牛弹琴么?”季玄陵提着酒壶,延台阶而下,登上论战台,白了眼林阳曜,笑语道:“先生说,秦军杀戮极深,对敌军不该杀么,先生不懂得对敌人仁慈便是对自己残忍的道理么。

    乱世,有乱世的生存法则,魏国向齐国讲仁义,齐王能停止伐魏么,越国向楚国讲仁义,楚王不御驾亲征么?齐王称霸,楚王灭越,最终仍需要勇兵骁将!”

    “说的好,诸侯争锋,何来的仁义!”

    “没错,齐王,楚王,领军作战,不讲仁义,为何偏偏让秦国将仁义?”

    “林阳曜,下去吧!”

    “下去吧!”

    “快滚下去!”

    一众魏国学子,包括燕国,韩国等小国学子,纷纷支持季玄陵,呵斥林阳曜。

    林阳曜面生尴尬,窘迫。

    从来没有像现在被反驳的无言以对,遭列国学子起哄。

    待在论战台上,面孔火辣辣的,结结巴巴道:“那也。。。那也不能滥杀无辜啊!”

    “就是,小先生对秦国政令如此了解,谁敢说不是秦国派来学宫的说客呢?”

    “没错,秦王设聚贤院,欲招揽四方英豪入秦,小先生所言,事事偏袒秦国,究竟是何居心?”

    多数楚国,魏国的学子不淡定了,纷纷怒声斥责,故意无的放矢,毁坏季玄陵与秦国的名声,欲打压其嚣张气焰。

    本章完

第216章 挑拨离间() 
顷刻,论战堂内,众学子分成两派。

    魏韩燕赵等列国学子,支持季玄陵所言,以林阳曜为首的齐楚学子,则聚众驳斥季玄陵的观点。

    了解论战堂内局势,季玄陵笑语盎然:“既然堂内学子对秦军好杀戮,愤愤不平,某便详细秦军为何好杀戮?

    治国安民,秦地推行外儒内法。扩张疆域,秦地推行内王外霸。

    外霸,对待敌人,即不服从者,强势征讨,肆意杀戮,唯独把敌人打趴下,让他们害怕,敬畏,臣服秦国。

    其目的之一,扩张疆域,促使秦国强大。

    秦军强,则秦国强,如此,才能让秦地百姓舒适,有尊严,即为内王。

    尔等是否认可秦国的策略,有谁会在乎呢,秦人认可便好。

    总强国,韩国,燕国等诸侯国,对内残暴,榨取民脂民膏,让百姓活的像奴隶,对外割地献媚好得多。

    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多则国大,兵勇则国强,一个人口众多,百姓富庶,兵强马壮的大国,何愁不崛起?”

    外霸内王?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林阳曜等人闻声,顷刻间鸦雀无声。

    秦军对外强悍,对内柔弱,灭敌军而善待百姓,难怪秦王在西线有恃无恐。

    林阳曜面冷,凝眸沉思,胸无良策,尴尬的抱拳说:“小公子大才,兴许你说的没错,秦王的治国方针适合秦国,某保留自己的态度,十年后,是东风起,还是西风吹,咱们再做定论。”

    林阳曜是个骄傲的人,始终坚信凭自己的治国方针,十载后,齐国更加强大,有一统六国的锋芒。

    季玄陵微微躬身行礼,嘴角噙笑道:“今东风压过西风,某相信,不出五载,强劲的西风,会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东方敌国。”

    五年?

    又是五年!

    厅堂内学子纷纷静默,仰头眺望季玄陵,不少学子,公子在思考的他的话。

    各诸侯彼此不相容,诸王争霸,穷兵黩武,少有考虑内政,独独齐国采取富国强民之策。

    今秦国重视百姓,鼓励农商。

    林阳曜欲花费十年,吞宋灭燕,为齐国奠定吞八荒,并六合的基础。

    眼前小先生,谋略伎俩似更胜一筹,接连声称五年后,秦国崛起,横扫东方六国。

    想来,列国局势将发生巨变,东方霸齐,中原雄楚,西陲强秦,成三家鼎立的局面。

    诸位学子沉思,欲谋取前途时,季玄陵提着酒壶,徐徐向论战台外走去。

    这时,二楼流光阁内,燕国王子姬延,快步冲出雅阁,抱拳说:“小公子略不世出,腹中甲兵,某好奇询问,小公子以为,七国内,最终何人将取代周天子,一统六国?”

    公子延心似明镜,齐国崛起,燕国处境微妙,欲窥探先机,为燕国驱祸避害。

    此言出,顷刻间,勾起二楼雅阁内,所有诸侯国王子,公子的兴趣。

    尽管季玄陵所言,未必准确推断,但他们仍心生好奇。

    闻声,季玄陵仰起头,这时,一名王子催促道:“小先生,说说吧!”

    “说说?”季玄陵凝眸扫过众人反问。

    “说说吧!”

    不少王子催促。

    季玄陵微微点头,示意丫鬟拿来水酒,笑语道:“七国争锋,谁主沉浮?诸位王子,不妨从七国的地理,经济,军事,人口方面好生考虑!”

    “熊魁,拜见公子!”林苑阁内,熊魁隐忍不住,欲与季玄陵唇枪舌战,言语争锋,出雅阁,躬身行礼,没有点破季玄陵身份,笑语道:“公子先前所言,人多则国大,如此楚齐为大国,兵勇则国强,齐楚赵秦为强国。

    岂不是说,齐楚皆有定乾坤的资格了?”

    此言出自秦王之口,他要瞧瞧秦王如何反驳。

    闻声,季玄陵转首望去,注视着公子魁,与此,也发现公子僚与卿月公主,隐隐猜出公子魁的身份。

    须臾间,便有人验证了他猜想:“哈哈哈,公子魁,似小先生所言,齐国谁主沉浮,还需从地理,经济,军事,人口方面考虑,韩国富庶,地处中原,如此说,也能一统六国了?”

    “没错,我魏国地处中原,商业,手工业繁荣,粮食充裕,魏武卒闻名天下,端起受挫,他日必然东山再起!”一处雅阁内,另一名公子说。

    “公子随,公子让,你们?”公子魁暗怒,欲反驳时,眼神转向季玄陵,郎笑道:“小先生有何见解,不放直言相告。”

    “韩国,没错,韩国地处中原,经济富庶,霸各类雄关要塞,可见汗王治国之能。可惜,正因地处中原,地域过于狭隘,缩在秦魏楚之间,乃四战之地。鼎盛时,要么遭魏军攻伐,要么让楚军侵略。

    一统六国为时尚早,该率先设法保全,北拒魏国,南挡楚国,再徐徐图之。”

    季玄陵语气温和的说,他可不准备给列国开出治国良方,反而欲挑拨离间,为秦国争取机会。

    “小先生所言极是,韩国的确该首先整顿内政,设法保存实力!”韩国公子随,心怀不满,却不得不承认季玄陵所言,一语点破韩国的处境。

    魏国公子让闻声,急忙询问魏国前途:“小先生,魏国呢!”

    “魏国,地处列国中心,历代先王鼓励农商,商贾众多,钱粮充足,魏武卒独步天下,从前风光无限,可惜与太多诸侯国接壤,且魏国境内无险可守,领军争锋,常常受制于人。

    好在历代王上甚至深知此事,故而与赵韩联合,魏军前线征战,赵韩军队保护后方,使赵韩成为魏国的四方屏障,所以,魏国成就霸业。

    可惜,魏国称霸,东征齐国,西伐秦国,南讨楚韩,北侵赵国,破坏联盟,攻打赵韩。

    此举引来诸国声讨,攻赵时,齐军围魏救赵,攻韩时,齐军围魏救韩。

    故而霸主易位,今日惨象非齐国兵锋强大,皆因魏国破坏联盟,内政发生转变。

    好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魏王与赵王,韩王摒弃前嫌,三家在此结盟,凭魏武卒,赵国胡骑,韩国强弩,三家聚兵南征伐楚,可夺回失地,聚兵伐齐,未尝不能夺回霸主地位。”

    本章完

第217章 季玄陵,你在找死() 
赵魏韩结盟,伐楚抗齐?

    魏公子让,闻声似乎得到梦寐以求的答案。

    没错!

    赵魏韩同气连枝时,魏国称霸,赵魏韩争锋时,魏国衰落。

    微微躬身,拱手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所言,令某茅塞顿开!”

    语声落,示意随从端上金子,邀请道:“某愿赠送先生百两金,请先生前往魏国,与某清除朝廷弊端,整顿军马。”

    “谢公子美意!”季玄陵笑语道:“可惜某志向不在魏国,而在秦国!”

    公子让面生惋惜,仍没有放弃道:“不知秦王许诺先生何等官职,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