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大宋做农民-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刀僧道:“我还听说建康府那里有个截江鬼张旺、油里泥鳅孙五,也干着这种勾当。”

    “清风山的锦毛虎、矮脚虎比那更厉害。要不咱分分,李立、张横归你了,张旺、孙五也归你了,清风山的锦毛虎、矮脚虎你别跟我抢,如何啊?”

    “爽快,就这么定了。”

    朱明又道:“一年为限,你杀不完我就要动手了。”

    双刀僧道:“小看我是吧,保正比你先完成。”

    朱明拿出一把虎牙军刀递给双刀僧道:“给你把防身短刀,闯荡江湖不容易,小心在意啊。”

    双刀僧见是上好钢刀,当即谢了朱明,把刀别在腰里。

    李逵杨雷抄家出来,估计孙二娘把大钱都埋藏了,只搜道了不到一千两银子,和八百贯铜钱。

    朱明道:“大师,拿些钱做盘费,路上别饿着。”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得贪恋钱财,遇到人家我都是化缘的,只拿二十两就够了。”双刀僧只拿了二十两。

    朱明一看时间不早,得赶紧走人,三人上马而去。

    双刀僧在后面喊:“恩公,还未请教大名。”

    远远的只听见朱明的声音传来,“不用问了,请叫我雷锋。”

    李逵道:“雷锋是谁。”

    杨雷道:“可能是哥哥的乳名吧,哈哈…。”

    李逵无语,吃惊的张大嘴巴。

    双刀僧摇摇头:“也不知道给我留下匹马,好像听着他们叫什么朱明李逵的,怎么又说自己叫雷锋?”大和尚想不明白,哧溜又钻进店里,东西踅摸了一会儿,从暗格里找出来了一百两金子,乐呵呵的走了。

    三人除了吃饭就是赶路,每人两匹马轮换着骑,一天差不多三百里路。越往西越显得荒凉破败,进入到陕西境内就愈发的破败了,皮包骨头的农夫,面黄肌瘦的百姓,连年和西夏打仗,官家征收西饷,陕西本地人税负最重,能有口吃的就算不错了。

    太阳毒辣辣的,照的官道滚烫,三人都戴着大斗笠,马匹也吃不住热,慢吞吞的走着。

    杨雷四下看看,发现前面有个村子,村口一条小河,河边有无数大柳树。

    “哥哥,前面村口不错,正好可以去歇歇马,休息休息。”杨雷道。

    “好,就去那里。”

    这村子很古朴,小石头桥一座,旁边大柳树林枝繁叶茂,三人坐在树下休息,马匹在河边吃草。李逵一摸肚皮,从包裹里拿出卷肉的大饼就要开吃,看看朱明和杨雷,起身来先给朱明拿了一个饼,然后又给杨雷拿了一个饼,这才开始吃。

    杨雷道:“铁牛,你最近怎么懂事了,知道关心别人了。”

    铁牛道:“俺读书少,不过道理还是懂的。昨天哥哥还给咱讲那个什么恐龙让梨的故事,恐龙先把梨子给别人吃,然后自己才吃。”

    “是孔融。”杨雷纠正道。

    “是恐龙。”李逵一嘴吧大饼也说不清楚。

    日头正毒,朱明担心人马中暑也不敢立刻赶路,一直休息到约莫下三四点左右,前面村里过来一个扛着锄头的农夫。

    朱明让李逵去问路,李逵拍拍衣服,过去道:“这位大哥。”

    “啊,何人。”这人吃了一惊,虽然李逵刻意的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笑容,可是他那笑容还是很吓人。

    “俺是问路的,敢问这史家村如何走?”李逵道。

    这人问:“找史家村何事?”

    “找一个叫做史进的人。”

    “从这往北三里地就是了。”那人说完就走了。

    朱明等人上马沿着小路向北,走了一会发现不对劲,前面是黑压压一片树林哪里有村子。等回到小桥的时候就见庄子口那聚集了七八十号庄客,各拿着农具、刀枪什么的武器。当先一人是个小伙子,身高一米八左右,不到二十岁,没穿着上衣,身上纹着龙,手里拿一杆两米长的青龙棍。猛的看上去跟瘦高的朱军倒是有几分相似。

    刚才指路的那农夫就在这人身边,指着朱明等人道:“大郎,就是这三个窥探我们村。”

    李逵气的连通红,张嘴就骂:“老子以礼相问,你不给说也就算了,还给老子瞎指路,小心俺劈开你晾着。”那人吓的直往后躲。

    朱明见这人身上纹着龙,又用青龙棍,想必正是要找的史进,当即问:“对面可是史进史大郎吗?”

    “正是,你们是什么人,为何窥探我庄子。”

    “在下郓城朱明,这两位是我的兄弟李逵、杨雷。过来找你是有事情商议,并非窥探你庄子。”朱明解释说。

    史大郎听说是朱明,纳头便拜:“早听闻哥哥大名,又在做了许多数不尽的好事,早有结识之心,奈何无人引荐,没想到在此相会啊。”

    朱明笑道:“我等也知道大郎的名号,特地不远千里过来。”

    史进非常高兴,对众庄客道:“都散了吧,都散了吧。”

    史进把朱明等一行三人领进了家里,安排庄客杀鸡宰羊代客。史进家后院有一处演武场,史进带众人道演武场旁边的亭子坐下,专等饭菜。

    朱明说:“看大郎棍不离身,想必精通棍法,何不演练一下看看。”

    史进毕竟是少年心性,当家跳道院子里,青龙棍挥舞的如同风车一般,左右翻飞,很是好看。

    旁边杨雷叹道:“好一条棍,只是有破绽,赢不了真好汉。”

    这话声音不大,但是史进耳朵好使啊,当即就不乐意了,说:“这位杨雷哥哥,俺的棍法如何不好,我这可是七八个名师指导学来的棍法。”

    杨雷笑道:“大郎这棍法的确不错,但是破绽还是有的遇到厉害人物肯定不行。”

    史进自然是不服气,道:“何不下来比试一番如何。”

    杨雷道:“好吧,我们远来是客,我空手对你青龙棍,咱们点到为止,不可伤了和气。”

    史进恼杨雷,也不客气,当即摆开阵势,杨雷也跳到了院子中间。史进青龙棍风车一般,连连出击,杨雷只是躲避,让了史进三合,到了第四合的时候杨雷躲过劈头一棍,贴身靠了上去,右肘击中史进胸膛,史进退了三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史进道:“我是没准备好,不算,从来。”

    第二次,史进小心谨慎多了,长棍试探多余进攻,没想到很快让杨雷抓住棍头,一拉一带,又让史进跌了一跤。

    史进这次服气了,当即道:“还请杨雷哥哥教我。”

    杨雷道:“这个得请朱明哥哥,朱明总教头。”

    朱明道:“我的事情江湖上可能有些传闻,济州许太守任命我为郓城团练,编练乡兵保境安民,正需要像大郎这样的热血好男儿,不知道大郎愿意去否。”

    史进有些懊恼:“以前自高自大久了,这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我这本领去了能干啥。”

    “哈哈,大郎莫恼,杨雷三四个月前还不如你呢。哥哥那里有一套训人的法子能让你快速成长。”李逵笑呵呵的,后来史进才知道李逵这是阴险的笑,朱明那针对将领制定的训练大纲绝对是魔鬼训练。

    朱明道:“拳脚和棍棒我和杨雷都能教你,朴刀刘唐可以教你,同时我那里还有个你意想不到的高手,三个月,只要三个绝对可以脱胎换骨,如果你练习的好可以给你个排长的职务,管五十人,等同都头,年俸禄五十贯,吃穿用度军队里全管了。”

    史太公已经准备好了饭菜,鸡肉羊肉的端了一桌子,听说朱明要带史进参军,还能当个都头很是高兴,只是稍微的有些担心,朱明看出来了,问:“太公,因何事闷闷不乐。”

    史太公道:“距离此地百里有个少华山,山势险峻。进来聚集了三个大王,百十名喽啰。现在是不足畏惧,但是怕日后成了气候,来村里借粮。那时候大郎走了,无人组织庄丁抵挡啊。”

    史进也说:“我也听人说了,为首叫做朱武,是个文人,用得一手好双刀,还有陈达杨春两人颇有勇力,就怕时间长了形成气候,难保打村里的主意啊。”

    李逵一手拿着羊肉,边吃边说:“这有何难,何不趁着他们还没形成气候一锅端了得了。”

    史太公道:“县里的官兵哪里肯攻山,那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朱明暗想,陈达、杨春也倒罢了,那神机军师朱武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精通兵法是个人才,何不一起拉拢了去。

    “不如明天我们三人去劝劝那朱武,让他放弃了山寨跟我们一起回山东。”朱明道。

    史进道:“要是他们不同意呢。”

    “不同意那就没办法了,为了大郎能安心的跟我去郓城就只能把他们这山寨给灭了。”朱明说。

第七十七章:军歌嘹亮() 
二十回合一过,牛皋见赢不了王进心下有些乱了,被王进一枪指在了脖子上面,牛皋输了。不过牛皋脸皮最厚,笑笑道:“王教头好本领,改天再来还给你打,俺去练兵去了。”

    至于刘唐已经沉稳了许多,自然不会跟王教头做个较量,既然是朱明请来的那肯定会有一技之长。吴用当晚在食堂给王进办了个小小的接风宴,众人把酒言欢,王进心下惦记老娘也没多喝。吴用又给王进说了一些规矩,由于王进只负责教授团练里军官们的武艺,不是太忙。所以可以回家去住,白天上三个时辰的班就行。上下班时候可以骑配备的马匹,拿着马刀或者腰刀回去,至于配备的盔甲和长枪则不许带出军营。

    吴用道:“队伍虽然刚开始,人不多,但是规矩必须得有,所以王教头多担待些。”

    王进对这些规矩倒是很认可,部队不是自由市场,让骑着军马,配着马刀下班已经是相当宽松了。

    “吴先生放心,在下从军十多年,自然知道军纪的重要性。只是以后我也要向士兵一样,吃饭前都要唱歌吗?”王进看着旁边桌子吃饭的士兵饭前都在唱歌。

    吴用笑道:“你没发现这个歌曲很有意思吗,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是虎就该山中走,是龙就该闹海洋。这是朱团练编练的,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王教头不带兵,自然不用饭前一支歌,当然如果你要是和士兵在一起吃饭最好还是入乡随俗。”

    饭菜的丰富程度让这个禁军教头有些吃惊,四菜一汤,两饭。荤菜以鱼为主,荤素搭配,主食是馒头和米饭任意选。

    王进问:“吴先生,平时士兵都吃这样的?”

    “也不都是,鱼吃的太多,偶尔会加一些羊肉鸡肉改善一下,但是目前还是以鱼为主。平时你吃饭的话就拿腰牌过去,炊事兵就给你盛饭吃,不过有一点一定要注意,不能浪费饭菜,随便你吃多少都行,但是浪费了就会挨军棍。”吴用介绍说,又给王进了一本手册。

    王进暗暗感叹怪不得一个小小的地方团练的杂牌部队都练的如此精湛,原来这规矩还真多。

    王进当天下班回到家,小院很大,五间正房,还有陪房、厨房,院子里最南边还有个鸡网笼,里面有十好几只芦花鸡。

    王进娘正用瓢端着高粱喂鸡呢,芦花鸡吃的高兴,一个个咯咯叫。

    “娘,我回来了,在村口还给你买来了饭菜。”王进道。

    王进娘说:“你以后啊都不用给我买饭了,村里的那个管家刚刚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