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大宋做农民-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也知道!让他们带十州的地方府兵能拿下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朕真的有些不甘心!”赵匡胤说道。

    “陛下!这个好办!让朱明继续留任广东!这样可以让他将功抵过,也是对他的小小惩罚!”赵普说道。

    “好!就按你说的办!”赵匡胤说道,其实赵匡胤也不想惩罚朱明只不过心里有些不甘心。

    ……

    番禹的朱明在没有接到赵匡胤的旨意,只好暂时代为南汉之事了。

    “大帅!皇上有旨意传来!”胖虎找到朱明说道。

第四百一十三章:拉出去() 
    

    “哦!赶紧回去!”朱明一听到有旨意,就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就往回赶!

    朱明走回府中的时候,尹崇珂,王明和王继勋已经在那里等着了!而此时传旨钦差大臣见朱明也回来了,就站了了起来说道:“既然!各位大人已经到了!本官就宣旨了!”

    朱明等人赶紧跪下,传旨钦差说道:“圣谕!朱明,尹崇珂,王继勋,王明尔等,以十州府兵迅速攻下南汉朝廷甚合朕意,然广州乃南蛮之地,恐又起叛乱,特命朱明为两广知州,主持岭南之事,尹崇珂为岭南转运使,王明为广州刺史,王继勋为永信节度使!钦此!”

    “臣!叩谢皇恩!”朱明等人赶紧说道。

    “众位大人!恭喜啦!”传旨钦差笑着说道。

    “大人一路辛苦!请先到客房休息!为大人准备的接风酒席已经快要准备好了!”朱明对传旨钦差说道。

    “不忙!潘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传旨钦差向朱明说道。

    “大人何事?”朱明到一边后,向传旨钦差问道。

    “临行前!晋王让下官给将军捎句话!虽然这次有些委屈了将军,让将军多关注南唐事务,不出几年,陛下必定会从新启用将军!还望将军不好灰心!”传旨钦差说道。

    本来留在广州已经是明升暗贬了,但是赵光义的一番话,让朱明有重新燃起了希望,于是朱明等赶紧说道:“请钦差大人代下官谢过晋王!”

    话说南唐曾经派能言善道的徐铉北上和宋朝谈判,赵匡胤偏偏派一个粗鲁不知诗书的使者跟着他,文士对粗人,半句话都插不上,掐断了沟通渠道,徐铉纵然说得天花乱坠也枉然,最终弄得个无趣而返。

    南唐方面似乎对宋朝的组织架构和内部关系缺乏了解,他们又私下里拉拢宋朝的一些大臣,暗中送礼,尤其是赵普,是宋朝的重要谋士,更是南唐重点拉拢的主要对象。

    有一回,南唐的礼物刚刚送到赵普家,赵普还没来得及退,赵匡胤忽然就来了。看着一担担的财宝堆积在院子里,赵普吓得冷汗直流,赵匡胤倒是开明地说:“赵爱卿,他们南唐以为大宋的事情都是你们在操作,真是想错了,这样做没用。”

    又有一年,南唐上贡的时候,又额外送给赵普五万两银子,赵普哪里敢收,立即上报给朝廷。

    南唐的失策在于自以为宋朝君臣之间是互不信任的只要收买其中一部分人,就能起到离间的作用,就如同战国时期的秦国收买郭开诋毁廉颇的手段一般,然而,战国时期的规律在宋初不起作用。赵普将情况反映上去之后,赵匡胤说:“赵爱卿,这个不着急,朕也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先稳住对方,过一阵再作反映。”

    不久,南唐后主的弟弟作为使者出使宋朝,宋朝特意赐予南唐一批金银礼物,其数目,和南唐私下里送给赵普的完全一样,并且书信一封“这就是你们南唐送给朕的大臣的礼物,如数奉还!”。

    这分明就是告诉南唐,你们送的,我们今天都照单退回。但退回的方式又很符合外交礼仪,没有让对方难堪。南唐朝廷接到退回来的银子后,大惊,觉得宋主处理事情的方式十分得体,绵里藏针,又不伤和气,而且告诉对方:我们不是不知道你们的伎俩,但我处理的方式不会让你们难受。

    公元974年(开宝七年),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又是一个金秋的九月,秋风萧瑟着秋叶,一队身穿南唐服饰的车马走进了汴梁城!车马中使臣一副愁容满面的样子!而此时的皇宫中赵匡胤也在等着这队车马的到来。

    “臣南唐使臣李振叩见陛下!”李振用臣子礼仪拜见赵匡胤,可谓已经表明了南唐的地位。

    “嗯!怎么是你来了!你们的国主呢?”赵匡胤故意表现出愤怒的样子说道。

    “回陛下!我们国主重病在床不能前来!还望陛下恕罪!”李振恭敬的说道。

    “哼!什么是重病在床!分明是看不起朕!既然这样你回去告诉你们国主,既然不想来那就不用来了!朕将发兵去请他!”赵匡胤说道。

    “陛下!息怒呀!我们国主真的是重病在床呀!”李振说道。

    “来人把他拉出去!”赵匡胤开始让人把李振拉出宫殿外。

    ……

    李振被拉出去后,赵匡胤马上召来赵光义、赵普商量攻打南唐的事宜。

    “臣弟,给圣上请安了!”赵光义跪安道。

    “臣,给圣上请安了”赵普跪安道。

    “你们起来吧!朕已经决定兵发南唐!你们两有何看法?”赵匡胤问道。

    “臣以为此事可行!北汉已经被我们打怕了,暂时不会有什么威胁,蜀国,南汉已经评定,而吴越又臣服于我们,此时攻打南唐是最好的时机!”赵普说道。

    “嗯!赵爱卿说的很对!朕已经决定派三路进攻南唐。”赵匡胤指着地图说道。

    “哦!皇兄可想清楚派那几人担任这无路的主帅!”赵光义问道。

    “第一路:曹彬率侍卫马军都虞候李汉琼、判四方馆事田钦祚领荆湖水军自江陵沿江顺流东进,攻取池州以东长江南岸各要地,直指南唐都城金陵;第二路:朱明率侍卫步军都虞候刘遇、东上閤门使梁迥领马步各军向和州一带集结,直抵江边,然后待命,其它的什么都不用管;第三路:以宋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俶为升州东南面行菪招抚制置使,率吴越军数万自杭州北上,先攻击南唐的常州,然后迎接开封水师,挺进金陵。”赵匡胤自信满满的说道。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徐知诰废黜吴帝杨溥,登上皇位,国号大齐,年号昪元。“上下顺从,人无异意”,“国中夷然无易姓之戚”。次年,徐知诰改姓名为李昪,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以金陵为国都,以原来的杨吴都城扬州为东都,在金陵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第四百一十四章:美梦() 
    

    升元七年(公元943年),烈祖李昪驾崩,子李景(初名景通)继位,改名李璟,即唐元宗。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驾崩,因太子弘冀已亡,李煜,继位,即南唐后主,复都金陵。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封安定郡公,累迁诸卫大将军、副元帅,封郑王。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双瞳,因貌有奇表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

    天意弄人,一代词圣却要军国天下,而此时的南唐国内政治、社会矛盾积重难返。经济上,自淮南战败后,南唐每年要向中原缴纳高额贡奉。南唐原先地跨江南江北,南北之间的经济有互补性,如江南乏盐,而江北产盐。而失去淮南后,南唐不仅失去了重要的盐产地,还要花巨资向中原政权买盐。财政上的窘迫,使南唐政权不得不加重赋税,以至怨声载道。

    宋灭南汉后,置南唐于三面夹击之中。李煜很清楚地认识到:南唐国弱,面对强大的宋朝,别无他法,为了自保只好表面上臣服宋朝,暗中缮甲募兵,潜为备战。

    李煜采用陈乔、张洎之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为防御策略。

    话说江南出才子,苏杭多丽人。命运又把南唐后主李煜和美女周蔷、周薇推到了一起,这一对对天生的浪漫派,演绎出金陵屋檐下万人争颂的风流故事。二周原以为,倒在多情君主的怀里,足以托付一辈子,殊不知,从她们委身李煜那天起,就被推进了灾难的漩涡……

    南唐后主李煜,真是艳福不浅。大周后、小周后都是钱塘人——亲姐儿俩,先后做了他的枕边人。姐姐叫周蔷,小字娥皇;妹妹叫周薇,小字女英。巧极了,上古的尧帝,也有两个女儿:长女娥皇,次女女英,姐妹俩一块儿嫁给了尧的接班人——舜。可惜历史没有重现。

    一代亡国之君,一个绝代才子,李煜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又是精彩的,李煜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但又是丰富多彩的。在他的心中,爱与恨都缠绵,情与景都悱恻,过去与未来都相通,天上人间都哀怨。他的词中,物候与心境,自然与生命,天命与人事,是那样的相互融通与感应,又是那样的相互隔膜与互斥,他以水喻愁,使我们感到痛苦生命的流动与永恒;“寂寞梧桐”又使我们惊心于人生的孤独大于死亡;“离恨”之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是让我们的思绪伫立离离原上,注目于自己的心痛离别,随无声无息之风飞扬在绿色之上、心灵之上、生命的尽头!这就是李煜,一个缠绵悱恻的李煜,一个哀怨凄婉的李煜,一个叫人愁情百结又剪不断、理还乱的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话说一天,南唐都城——金陵城内格外的热闹。早早地,人们便攒聚街头,议论纷纷——六皇子大婚。既然是皇子结婚,那么庆典自然隆重,因此所有的人都想乘此机会,一睹皇家的风采。

    大司徒府衙内也是热闹非凡,红楼朱阁里有一位,此女正是大司徒周宗的长女周蔷。这周蔷涨的媚眼如斯,柳眉入鬓,肤如凝脂,眼含秋波,红唇微启,透露着另一番别样的妩媚,难怪南唐乃至天下男人无不为之倾倒,无不垂涎三尺,这样的美人,如今要出闺阁了,她的夫婿正是——六皇子:李煜。

    彼时的她,身着鲜红美丽的嫁衣,在众丫鬟地牵扶之下走下闺房,踏过俊红的地毯,坐上了华美的毡车。

    从此时期起,她——周蔷,已不再是那个养在深闺之中的大家小姐,取而代之的,是六皇子李煜的妃子,将来即将母仪天下的女人。

    四周是满城人们的欢呼与祝福之声,车内的周蔷,羞涩地笑,掩饰不住内心小小的紧张与喜悦。她静静地坐着,慢慢地,慢慢地,做了一个梦,一个遥远却华美的梦。

    梦中,是如诗如画的江南春景,一片鸟语花香,盎然生机,柳絮在空中梦幻地飞舞,幻化作天空之中最温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