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大宋做农民-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受管制,大量拥有长枪太过显眼,在没完成积累前朱明不会做傻事的。

    “都静一静,我有三件事要说一下。”朱明站到了村口的矮墙上面,声音洪亮,立刻大家都不说话了,静悄悄的,朱明在朱家村是绝对的权威。

    “第一件事,连年来每到冬春季节总有狼、豹子等野兽来村里伤害人和牲口,这两年伤了十多个,被咬死了四个,现在算总账的时候到了,今年一定要把野兽的嚣张气焰打下去,打的他们看到我们朱家村就瑟瑟发抖,不敢靠近半步,大家同意吗?”朱明大声宣布。

    “同意,同意。”众人欢呼。这年头山东道上狼很多,算是一大害,大家没理由不欢迎,更何况这年月没啥动物保护法,打狼又不犯法。

    “好,同意就好,八百壮丁进行编组,五十人一组,每月都要进行训练,敢有不听号令私自行动者,赶出朱家村。”

    众人点头称是,朱明又说第二件事情:“村里的医馆正在建设,等建成后,朱家村和西塘村的村民看病诊费药费一律全免,只是家里有劳力的农闲的时候必须过去帮忙,都听清楚了吗?”

    大家很高兴,又很吃惊,没想到连西塘村也给免费看病,反正是朱明出钱,大家没什么意见。

    “第三件事情,就是村里的学堂也在建了,下半年所以年满六岁到十三岁的孩子,不论男女,最少读三年书,一样是费用全免,这是造福子孙的好事,我不希望有人捣乱,谁敢在这件事情上嚼舌头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朱明冷着脸说,原本这是好事,但是这年头很多家里只让男孩子读书,女孩子大字都不让识,朱明让女娃也读书,阻力还是有的。

    欢声雷动,大部分的人还是很高兴的,又不花钱还有书读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好,事情说完了,留下两组一百人防守村里,其他人随我进山。”朱明大手一挥,七百人的队伍人喊狗叫拿着猎叉就进山了。

第三十一章:夜间打狼() 
朱明居中,阮小七右翼,刘唐左翼,七百人分成十四组,排开了两里地,二十多条猎狗早就撒开了,队伍直扑朱家村的北山。说是山,其实是个大岭,山上树木不少。

    就在朱明带领庄丁集合打狼的时候,蔡县令派的人刚刚好看到这一切,朱明挥手间集结了八百壮丁,每人一把猎叉,声势浩大吓的这个探子都没敢靠近。朱明洗劫了薛贵家的钱财,吓的薛贵精神错乱,蔡县令很是恼怒知道是朱明向他示威,一早就想把朱明抓来狠狠的拷问,奈何朱明不是那么好抓的,等探子回去汇报了之后蔡县令彻底死心了,还有几个月就调离了,没必要多生事端,至于薛贵家属上告怎么办,就按照他们的口供,说是青州二龙山来的山贼,行文济州府,知府再行文青州府,捉拿贼寇,这些都是没影的事情了,谁爱管谁管。

    朱明带人一晚上人喊狗叫,由于一改过去一窝蜂的战法,五十一组,组与组之间相互配合,人和狗之间相互配合,又有刘唐、阮小七这样的好汉加盟,战果还是很不错的,打死了大小二十多只狼,团体合作的结果,这些狼无一不被刺成了筛子。

    “今天还继续打狼吗?”刘唐问。

    朱明摇摇头:“数百人一起大声势浩大,还锻炼了大家的夜战能力,但是现在已经是二月天了,春耕农忙的厉害,晚上打一晚上狼,第二天怎么还有精神干活,所以今天晚上不全体打了,但是肯定不能休息,昨天不是分好组了啊,八百人分成十六个组,每组一天晚上拿火把铜锣进山敲敲打打,打不死狼也要吓死狼。”

    “哈哈,这个方法损了点,狼要是知道该哭了。”刘唐笑道。

    “这叫疲敌,三国诸葛亮就用过这个办法。方法虽然损了,但是有效果啊,我是少主,首要是对村民负责,每年春天狼开始繁殖的时候正是伤人的高峰期。”朱明叹道。

    朱明又把十六个组的组长请过来,讲了详细战术,无非是多拿铜锣多带猎狗,遇到狼能打就打,不能就吓跑。这招果然见效,仅仅过了三天,晚上再也听不到狼嚎了,没有狼胆敢骚扰朱家村了,西塘村西边的山狼反而多了起来,西塘村的长者商量一起来找朱明,让朱明帮忙组织庄丁。朱明也不客气,帮西塘村组件了四百人的一个只队伍,分成八组,朱明进行了简单的训练,刘唐教授了简易的功夫。晚饭的时候朱明把两个村二十四个组长,全部请到了家里,杀了一头肥羊,做了最具有本地特色的羊肉汤,味道香的满院子都是。

    朱明道:“为什么编练庄丁这个已经说了很多次了,冬春防狼虫,夏秋防野猪,还有维护治安,让偷鸡摸狗的,贩卖人口偷小孩的不敢踏入咱们这半步,更有就是外面土匪闹的厉害,青州那有三大群土匪了,咱们必须早做准备啊。”

    “咱们这两个村有朱明在,肯定万无一失。”众人纷纷说。

    我个人拳脚虽然厉害,但是毕竟是一个人,还得靠大家,只是普通农户人家大都不团结,胆小怕事,这就需要各位去引导,在进行大训练的时候做出表率,在平时执勤的时候带好头。只要各位能把队伍带好,训练出效果来我朱明保证最多一年时间让咱们两个村人人肉吃,家家有新衣。”朱明说。

    “一切听朱明吩咐,我等一定尽力支持。”西塘村跟朱明关系不是太密切,但是朱家村百分之八十的家庭几乎都是朱明家佃户,或者有人在朱明的商行做生意。

    “大家也不会白忙活,以后凡是农闲时候的全体训练,一律管饭。另外今天送各位组长一些农具。”朱明一挥手,庄丁搬出来许多崭新的犁子,一共二十四套。

    “每人一套犁。”朱明说。

    众人眼前一亮,犁可是很贵的农具,一套得一贯钱,没想到朱明居然送了一套。

    “来来,来,喝酒,吃肉。”朱明连连劝酒。

    送走了众人,刘唐不解的问:“哥哥,训练的这些农户人数虽然众多但是都不顶用啊,打个狼,防范一下治安还行,没其他的用途。”

    “呵呵,你想过没有,咱们训练的那一百六十人能轻易亮出来吗?”

    “当然不能,训练有素,堪比禁军,官府知道了肯定会过问一下,不过哥哥胆子有点小了,想那曾头市军马数千,官府不也没怎么着啊。”刘唐说。

    “曾头市人家那是大金国的人,更何况军马都上万了,州府都管不了。主要是人家兵强马壮,咱们才一百六十人,外加私商的一百人,总共不到三百人。”朱明道。

    刘唐思考片刻:“我明白了,咱们实力太小了,现在亮出来不管是官府还是曾头市这样地方上的豪强都不会放过我们,所以要小心发展,等发展个几千人的规模再亮出来。”

    “这就对了,那批人最近还得往深山里进,不会轻易让外人发现。如果官府知道了我练兵的事情肯定会派人来查看,到时候我就把这两个村里一千二百人的庄丁集结一下,让官府的人看看,明白了吧。”朱明苦口婆心的解释。刘唐属于中庸型的武将,武力值中等,智力中等,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朱明忠心耿耿。

    营盘往深山里移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武装队的训练不能耽搁,朱明命令刘唐和小七赶紧回去,带队伍训练。

    过了两天朱安整理了一份名单交给了朱明,“大少爷,这是特困户的名单,朱家村有二十家都是独居老人,六十多岁了,身体都还凑合,能种种菜啥的。西塘村的情况就复杂了,苦难户八十家,其中无依无靠的老人也有三十多。”

    “安叔,咱村的这二十位老人,和西塘村的三十多个老人我想这样办,有劳动能力的就去李林的养殖场,帮忙整理整理草料,打扫打扫卫生,每个月咱们发钱管饭。至于没有劳动能力的我打算找处大院子,成立一个养老院,再雇佣几个中年妇女,帮忙做做饭,养活着这些老人,等他们病故了呢,村里再出钱帮他们送终,你看如何。”朱明提议。

    安叔想了想:“免费看大夫,免费上学堂,给鳏寡孤独养老送终,这三件好事一做比你帮助一百个江湖豪客都强啊。用不了几个月西塘村就和咱们合并了。”

    “不着急,步子太大了不好,先慢慢来,明天咱们去给村里的困难户送种粮去。”

    翌日,朱明朱安带着几十个庄丁先来到了西塘村,宣布了打算成立养老院的想法,凡是愿意去的老人统一到养老院居住,不愿意去的,每个老人每个月领五十斤粮食三十个鸡蛋,五条鱼。然后走进一些特困户的家中,送来了急需的种粮一百斤,还有鲜活的鲤鱼数条。

    这是西塘村的一个困难户,户主朱大毛,四十多岁了,一条腿拐着,媳妇身体不好,不能干活,儿子才十八岁,全家就靠这个十八岁的儿子作为主要劳动力,去年秋天大毛媳妇生病把家里种粮都卖了买药了,如今开春了,正准备播种,可是大毛家的这情况,谁愿意借种粮食给他们啊,朱大毛发愁的头发都白了。

    “大毛,保正来看你了。”村里人说。

    朱大毛看见朱明等人还吓了一跳,连忙把众人请到了院子里。

    “大毛啊,你腿脚不利索行动的时候慢点。今天过来给你家送来了一百斤种粮,有高粱,有大豆,还有荞麦种。另外还有五条大鲤鱼。”朱明说。

    身后庄丁赶忙把东西拿过来,粮食放地上,五条大鲤鱼还乱摇尾巴呢。

    朱大毛吃惊的说:“谢谢保正,谢谢保正,秋天我一定还上。”

    “大毛啊,这个是送的,也就是白给的,不用还。另外你家媳妇的病从今天起就去朱鹊家拿药吧,免费的。虽然新建的医馆没建好,但是账房、药材都已经到位了,普通的药材都有了,记得按疗程吃药,兴许孩他娘的病还能治好呢。”朱明说。

    朱大毛噗通就跪倒了:“谢谢保正,我朱大毛不会说话,保正就是我的恩人了,以后看我表现吧。”

    “快起来,快起来。还有一件好事,铁器坊对外赊销农具,你家里的锄头、铁锹要是不够用了就去铁器坊赊几把过来,不要耽误了春播。”朱明说道。

    朱明和朱安忙活了一大天,走了几十家困难户,给他们送去了最需要的种粮、和改善生活的鲜鱼。

    总共送了粮食不过三五千斤,鱼不过三五百条,合成钱不过六七百贯,但是在朱家村和西塘两村如同平地惊雷一般。关心苦难农户,免费赠送粮食和鱼。关心孤寡老人,孝,大孝,朱明不仅仅孝顺自己的长辈,连村里的长辈都孝敬,好名声如同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朱明的威望更是与日俱增,两村渐渐的有合并的趋势。

第三十二章:坐镇马市() 
与此同时,朱家养殖场的李林免费提供南瓜苗子五万棵,秋季收购南瓜五斤一文钱,收购黄豆秸、绿豆秸五斤一文钱。一时间村里掀起了一场种南瓜、种绿豆的热潮。南瓜那东西非常耐粗放管理,房前屋后田边地头,家里有地没地的都能种上几十棵。绿豆就更好种了,荒坡上种上一大块也能收个几十斤绿豆,更何况绿豆秸能卖钱。朱明信用好,推广非常简单。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朱家村,西塘村,没几天远处的十多个村子的人也跑过来问,他们那的黄豆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