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少皇-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也因为几件事与文官集团彻底对立。而皇上你,则是让文臣武将都看不懂,所以大家都还在观察等待。”

    朱由校将这些话细细回味了一遍,觉得与后世总结的差不多,但韩爌的一句话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次辅,您刚才说孝宗坚决不纳妃嫔,也得罪了文官,这却是为何?”

    …………………………………………………………………………。。

    韩爌微微一笑道:“皇上,这么一来,孝宗就没有酒色之好了。文官还怎么书写历史?好在孝宗皇帝本人还算不错,因而文官就给孝宗一个很好的名声。”

    朱由校又吐了一个烟圈笑道:“这也奇怪了,那有非得给皇上安一个酒色之徒的名号的。难不成,文官还刻意诱惑皇上当一个酒色之徒不成?”

    韩爌正色道:“陛下英明,正是如此。文臣不仅诱惑皇上,还刻意通过炼丹之士,敬献丹药。因为只有这样,文官才能攫取最大的权力。但皇上不是傻子,因而才有了宦官专权的事。”

    朱由校睁大了眼睛,看着一脸严肃的韩爌:“次辅,你不会告诉朕。文官刻意鼓励皇上沉湎于酒色吧?还特意送丹药去给皇上服食?”

    韩爌点点头道:“这一切始于明宣宗,明宣宗文成武治,堪称不世之英主,可是宣宗让太监参政,却让文官第一次感受到了威胁。因此才有宣宗归天的病因,至今未明一事。”

    朱由校心里一颤,也是严肃地说道:“太监参政让文官紧张可以理解,朕也记得宣宗归天的病因,太医院关于这一段的记录神秘消失了。”

    …………………………………………………………………………………………

    韩爌捋了捋胡子道:“太监参政,让文官看到了又一股力量开始准备分享权力,因此他们开始进行了下一步的计划。就是通过不断供奉美女与丹药,让皇上沉迷其中。进而控制皇上的生死。”

    朱由校久久无言以对,只是大睁着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韩爌,一直到烟卷烫着了手指,他才急忙问道:“次辅,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韩爌闻言,嘴角泛上了一丝冰冷的笑意:“宣宗薨逝原因不明;武宗落水后,文官和太医上言,只能吃太医院的药;神宗病因更是扑朔迷离;如果皇上还不信,您可以看看,有多少先皇是因为女色和丹药归天的?”朱由校闻言呆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皇上,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只有这样文官才能保证自己的名声;也只有这样,才能扫除障碍掌握朝局;只有这样,文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文官才能万世留名。

    皇上,您没发现吗?历史和史书上的文官,那基本都是肱骨之臣。开国之君没有文臣辅助,那就成不了事;后面的君王,离开文臣辅助,肯定会把事情办糟。

    武将、宦官、内宫与外戚,不是阴谋家就是小人,而文官从来都是与之斗争。却从来没有一部史书提过,文官在其中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凭这武将宦官些人,怎么可能顺顺利利地达成愿望,其背后肯定是有另一股文臣力量在推动,因为文臣内部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

    武将谋权,要么立功要么造反。而文官谋权,则是害人不见刀,杀人不见血啊。”韩爌情绪激动地说完后,两只眼睛便看着窗户外的蓝天道:“皇上,微臣厌倦了这种生涯,也厌倦了这种生活,只想回乡下,当个田舍翁。不想再与这外面的世界有任何瓜葛。”

    朱由校沉默了半响道:“次辅,你的意思是,我父皇也是这么死的,那您知道谁是凶手?”

    ……………………………………………………………………………………。。

    韩爌摇摇头道:“皇上,您理解错了。文臣从来都是规则和利益的最高守护者,为了这个相同的利益和规则,他们会暂时放下分歧而联合起来,事成之后再分享利益。事情如果不成,他们也会出卖对方,而被出卖的一方也不会有怨言。这就是他们的规矩。

    所以,皇上您要对付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的文官,甚至还包括文官拉拢的武将或者宦官。这也是,皇上很多时候被大臣架空的原因。这也是,很多皇上最后终日醉生梦死的原因。”

    “那他们为何不自己当皇帝?”朱由校红着眼睛说道。

    “自己当皇帝?他们不傻,他们很清楚当皇帝需要付出什么。皇上,您可以看看,自华夏有史以来,有多少是文臣篡位当皇上的,又有多少是武将篡位当皇上的。文臣早已把其中利益衡量清楚了。当皇上在他们看来,和养一头猪差不多。”韩爌苦笑道。

    朱由校也是苦笑着回应道:“看来朕,也就是那头猪了。次辅,您刚才说我父皇因为几件事,而与文臣闹了矛盾。可能因此才遭来了祸害。那你知道是那几件事吗?”

    韩爌点点头道:“老夫当然知道。而且老夫也正是从那时起,第一次对自己所坚持的一切,产生了怀疑。”…

第一卷风云动第五十八章致命圣旨() 
朱由校站起身,在小小的牢房内转了几圈。韩爌告诉他的事,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他原来以为,在封建集权社会,皇上拥有天然的免死金牌。可如今看来,这块免死金牌并不是皇上的护身符,只是用来掩盖封建集权下的各种内幕的遮羞内裤,还特么是T形裤。

    当无数人为了这条内裤边缘的屁股,前赴后继地大杀四方的时候,却会在不经意间被人轻轻扯住一根绳子,然后乖乖就范。个别不顾蛋疼的家伙,最后不是在世人的羡慕中死在女人肚皮上,就是成了光荣的药物测试员。

    一旦皇权将臣子的利益侵犯太深,臣子将会用另一种方法维护利益。而这种方法,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皇上’二字对于朝臣来说,不过是用来换取利益的一块招牌。只要皇上做事不符合胃口,他们或许不敢杀皇上,但却可以找出千万种方法与皇上对抗。

    这种事在明朝以前可能还不是太明显,因为所有的社会资源,都要由皇权来分配,皇权起到居中调解的作用就行了。群臣之间的争斗,还必须围绕着巩固皇权这一基本套路,否则不仅喝不到汤,还得被人啐一脸唾沫,然后被送去测试刀刃的锋利程度或者远窜南海钓鱼。

    可从明朝开始,掌握了经济及资源分配大权的群臣,根本不在意皇上给的那点可怜月薪,他们开始寻求政治上的更大突破。或者说,利益分配者开始觉醒,凭啥要找个废物管着自己?

    当此事发展到极致,不用野猪皮进关,群臣自己都会干掉皇上。然后,就会是重复老路,数个利益集团将会分裂掉中国。这事历史上就没少见,三国,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哪一个不是这个路数?‘皇上’不过是个用来骗人的招牌,这与皇叔的功效是一样的…

    朱由校的手指在栏杆上敲了两下,当下也下不了决心,是否让韩爌将先皇的事说出来。因为,他一旦了解此事详情,保不准会对大臣痛下杀手。可真的痛下杀手了,又能如何?

    崇祯杀的还少?连凌迟都用了。可最后呢?将明朝皇权和国家利益榨取干净的大臣们,干脆来了个卖主求荣,将锦绣河山彻底交给了外族,然后继续着他们的贰臣生活,小日子过得也还挺滋润。最后咬着笔杆子将明史修改的乱七八糟,文臣的形象依然永远伟光正。

    虽然自己之前的明朝皇帝,就算真的是被某个大臣弄死,也和自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可劳资被老天丢到明朝来,难道就是等着别人给自己喂耗子药的?不行,这事决不能发生。韩爌说的对,我要先忍,甚至是没有道理的忍,一直忍到我有足够实力的那一天…

    皇权被削弱的根本原因,还是被朝臣架空,失去了经济和军事权力,进而失去了资源的分配权,那我就一点点的夺回来;你们以为资源就是粮食、瓷器、茶叶、丝绸和白银?你们懂得什么叫做资源配置和资源虹吸效应不?和老子玩这些,等你们多穿越几次再说…

    …………………………………………………………………………

    朱由校一脸沉着的坐回了椅子上,顺手将衣服下摆梳理整齐后,微笑道:“次辅,你把先皇的事情给朕说说。朕,想听听。”

    韩爌心里是疑窦丛生:皇上听了这些话,怎么能如此沉得住气?别说咆哮,连发怒的神情都没有。皇上这是被吓傻了,还是找不着北了?难道,小皇上真的是英主,因而胸有成竹,万般一切尽在掌握!?

    朱由校淡淡一笑道:“次辅,朕今天坐在这里,就是想听一些真心话,一些掏心窝子的话。朝堂上的假话太多,朕也听腻了。还烦请次辅教我,朕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说罢,朱由校郑重的行了空首礼。

    韩爌急忙一把拉住皇上,叹口气道:“皇上折煞老夫咯。说到底,老夫也与此事脱不了干系。但老夫自有老夫的苦衷。”

    ……………………………………………………………………………………。。

    韩爌一捋胡子说道:“先皇继位后,曾经发出过三道圣旨。分别是废矿税、饷边防、补官缺。按照朝堂上的说法,那是‘朝野感动,万民叩谢。’可在老夫看来,这实乃先皇的一招败笔。”

    朱由校想了想道:“这三道圣旨,据朕所知,确实是获得了交口称赞,但如何却成为了败笔了,还望次辅明言。”

    韩爌道:“先说这废矿税。先皇旨意中明言:‘先年开矿抽税,为三殿两宮未建,帑藏空虚权宜采用。近因辽东奴酋叛逆,戶部已加派地亩钱粮,今将矿税尽行停止。’这是向大家说明,矿税的征收乃权益之策,也就是说大家以后就别纠缠在这事上了。

    可是皇上,这里却没有说明,要给之前被征税的地方有何补偿。这就是说以前的征的税就这么算了,但以后各地该缴纳的税负一文不能少。自神宗征矿税以来,累积不下数百万两白银的税收,如果算上矿监的贪墨等,怕有上千万两之巨。这让被征税之地,心里不服啊。”

    朱由校问道:“次辅,你的意思是说,这道废矿税的旨意实际是和稀泥。那些被征税的地方,嘴里说感谢,实际心里怨恨更深?是因为朝廷没有给出相应的补偿之政策?”

    韩爌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假如当时换一个方式。比如减免钱粮或者补官缺时以被征税之地优先,那情况就会好许多。”

    朱由校皱着眉头道:“再减当地钱粮,恐怕不妥,势必引发其余地方的不满。补官缺如果优先考虑被征税之地,恐怕朝堂内不能平衡。父皇的这道旨意,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韩爌摇摇头道:“陛下,这减免钱粮和补官缺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减免钱粮的份额缩小时间拖长,而补官缺嘛,应该交由吏部商议。这样一来,就可以将矛盾转移。可是陛下偏偏选择了这一条,明面上看似朝野感动,实际是朝野暗地里骂娘。”

    朱由校听到此处,心里已是明了:光宗当了几十年太子,根本没有处理朝政的经验,很多在他看来无法解决的事,实际大臣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而且能做的更加完善。但光宗只想尽快的临朝听政,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