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少皇-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又命傅山打开墙上的一副地图。在明亮的烛光下,朱由校用教鞭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巨型三角区域道:“朕意,以京师—泉州………cd为新的三角区,以为大明复兴之根本。”

    接着,朱由校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京师以东,除却辽东诸军为屏障之外,承德第二分院将成为一枚钉子,死死钉在草原与辽东的必经之路上,朕要让老奴从今以后生不如死;

    京师向西南必经的大同,也将成为一个要害所在,因为此处将成为开拓河套之地的桥头堡和总枢纽。河套肥沃之地,必须掌握在大明的手里,岂能沦为蒙古放牧之所在。

    cd作为第二角,将承担稳定西南,恢复粮赋的重任。朕会亲选得力之人赴任,此处亦不容有失。江南之地,如今已积病难返,朕必须另选可靠的粮食产地,应对未来之需。

    泉州,乃日后海外贸易之基地。江南豪绅大户,只知与日本朝鲜贸易丰厚,却不知与海外贸易乃获取世界钱财之手段,加之此地海患迭起,因而他们对于此处尚不在意。”

    朱由校收起教鞭,重重地按在墙上:“他们不在意,朕在意。大明复兴之根本,在于必需有一个稳定的区域提供人力和财政支持。但目前,辽东急迫而西南未平,朝廷又无力控制江南。因此,海外贸易,将是打破危局的首选,朕将全力推行。

    三角成型之日,不仅江南会重新纳入朝廷掌控,朕也会让周边的跳梁小丑知道,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虽强必戮!!”

    注1:阿拉贡王国,11~15世纪时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阿拉贡地区的封建王国,因阿拉贡河而得名。9世纪,当地居民驱逐阿拉伯人,建立阿拉贡王国。

    1516年,卡斯蒂利亚女王疯女胡安娜和王夫菲利普一世的儿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以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外孙资格继承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纳瓦尔等国的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的共主联邦的国家。

    17年伊莎贝拉二世女王在通过君主立宪的法案之后将其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决定用西班牙一词“eildea“(腓尼基语,野兔)命名,自此结束了历经300多年的共主联邦模式。

    注2: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72年间,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共计约353 亿两(保守估计,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此处因为剧情需要,做了些改动,请考据党就放过在下。

    开关给明朝政府带来了十分可观的财政收入,到1576年的关税收入已超过万两白银1594年从菲律宾流入的白银应当超过264000两,月港的关税收入则达到29000多两白银,月港海防馆后改称为“督饷馆“,专门管理月港海外贸易和收税。

    福建地方和和漳州地方政府为这笔税银曾多次争夺归属权,到1599年,明神宗派遣宦官充当税使进入福建,月港出海商船的税银征收权尽归内努。

    注3:奏本是明、清时期臣工向皇帝上奏的文书之一。明初定制,臣民具疏上于朝廷者为奏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改革后,题、奏并行,官员公事用题,私事用奏。

第七十七章 筹谋(2)吏制之革() 
    面对皇上提出的“三角区域振兴”计划,孙元化和熊廷弼叹服皇上雄心之余,并未盲目赞同,而是从各自角度提出疑问和不解。

    孙元化拧着眉起身拱手,首先发问:“皇上,神宗朝至今,各级官吏缺员严重。虽然光宗及本朝进行了补缺,但实际缺额依然较大。而且突然大规模补充官员,势必在朝堂上引发争夺职位的风波。先皇光宗曾因此与朝堂诸公不睦,诸公亦对此多有不满之言。

    另外按照国朝惯例,官员的派遣地点及名额,需要按照籍贯和所在地举人数量等进行综合考虑。光宗因补缺之时强行安排职位,就与吏部发生了极大冲突。不知皇上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官员能力高低又该如何考量和评价?毕竟这是个大计划,不容有失。”

    孙元化刚说完,熊廷弼捋捋胡子轻咳一声,也起身拱手道:“皇上,老臣久在边关,与各级官员均有接触,老臣以为孙教喻所言实乃国朝之痛。大规模补充官员,必定打破原有平衡,由此甚至会带来地方政务的动荡。老臣亦请皇上细细思量。

    另国朝任命官员之时有南北选之例,回避本省之传统。此举虽能减少徇私舞弊,但却因所派官员不通政务,因而赴职之初,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本地胥吏因外来官员政务不通不晓民情,常常挟制主官刁难索贿、依仗强豪监守自盗、欺压百姓敲诈勒索、操纵司法徇私舞弊等,尤以操纵司法借诉生财为甚,百姓深恶之。

    当前国朝之地方困境,并非单单官员之能力高低,或政令是否切合实际能解决。地方胥吏早已成地方一害,此制不改,恐成日后大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以上两点不能得到确切改变,老臣认为‘三角区域振兴’应当缓行,贸然施行恐有大忧。若依旧规能履新政,则新规可以静待时机。皇上,三思啊。”

    两人的肺腑之言,让朱由校感到很满意:实干派的官员就是不一样,不但直接切中要害,其举一反三的能力,朝堂上的那些嘴炮是远远比不上的。科学院秘书处的政务改革效果,目前看来还不错。明朝的官员不是没有能力和见识,只是之前花太多心思在党争之上了。

    朱由校拍拍手掌开心地咧嘴一笑:“好,两位教喻所言,甚合朕心。朝廷里不缺心里明白的人,但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喜欢把这些弊端藏着掖着。朕既然决定改革,就不会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朱由校快步走到书桌旁,示意傅山、孙元化和熊廷弼也一起过来。他拿起一摞纸张,往三人面前一放:“朕这两个月除了处置大同城内大小事务,其余时间也没闲着。朕草拟了一份官员任职的新流程出来,诸位可以看看。”

    三人急忙快速浏览了一遍。文中,以留都南京之官员先行补缺的做法,符合国朝惯例。其余如择优录取,特例入仕等也符合以往实情。让三人感到比较新奇的是:

    官员就任之前,必须在科学院秘书处进行挂职锻炼。并根据实际政务处理能力的高低划分职务,让官员具备基本的政务处理能力。彻底改变以往读而优则仕,实际中却多有高分低能之弊的传统制度,并减少官员被当地胥吏蒙骗和利用情况的发生;

    针对旧有胥吏制度,进行全新的皇家公务员等级划分制。胥吏根据实际能力高低,进行等级划分并给予对应的福利及俸禄。经过国考之后,胥吏可以有机会胜任正六品以下的官职,并解除之前胥吏不能参加科考等不合理限制。

    傅山因为常年陪同在皇上身边,所以所有人都知道,他这个伴读书僮的实际权限,远远超过了在朝的诸多一品大员,只是傅山从来不屑利用而已。他对于文中如挂职锻炼,皇家公务员及国考等新名词更有兴趣,对于官职等则兴趣寥寥。当官那有在皇上身边有意思。

    孙元化和熊廷弼则不同,两人久历官场,一眼就看出皇上的勃勃野心。皇上这招虚干强枝,是要把基层之中实际进行政务处理的低级官吏,牢牢控制在皇家手中。

    新法,将地方行政主官过度集中的权力,进行适当的分化。并在潜移默化中,将科学院秘书处的办事方式贯彻下去,以便形成全国统一的行政处理方式,大大降低行政成本和阻力。

    如此一来,朝廷上那怕出现再激烈的党争,对于地方的影响都将会降低到最低。而不至于出现以往,地方主要官员倒台后,下面的官员及胥吏也跟着倒霉的情况。皇上的目的,是将政治斗争影响的范围尽量缩小,让高层争斗不影响国朝实际政务的进行。

    孙元化和熊廷弼对于党争都有很深的认识,因此对于皇上的做法,虽然没有拍手叫绝,但也认为可以实行。两人又详细询问了新法的一些细则后,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谁来约束地方胥吏这一问题上。新法倒是限制了地方主政官员,可没有提到怎样约束胥吏啊…

    ……………………………………………………………………………………………

    朱由校听到两人的疑问后淡淡一笑,喝了口热茶才慢慢说道:“科学院里的所有工匠,现在都已经按照等级工制度划分了等级。如此,奖惩就有了根据和处理准则。

    胥吏作为国朝最基层的政务实施者,自然也有相对的量化标准。额,量化标准和工匠的等级工制度差不多,是一套最基础的评分标准。这在方案的最后有详细解释,你们先看,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这毕竟只是草案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改进。

    你二人之前有言,说大规模补充官员容易造成朝堂诸公不满,这是实情,所以这套制度会首先在大同、成du和泉州三地试行,用以检验实际效果并形成一套新的运行机制,等待时机成熟后会在全国推广。毕竟边关、内陆和沿海,还是有各自不同的情况,不能一刀切。

    你们担心的谁来监管胥吏一事,不用过于忧虑。朕的东缉事厂,就可承担此责任。以后东厂的主要职责将从监管朝廷官员,变成对于全国胥吏的监管和控制。而锦衣卫则主要对东厂形成监管。”朱由校说完又轻啄一口热茶,笑吟吟地看着三人。

    孙元化和熊廷弼如何不知,皇上是要借此掌控全国,以改变往日,上不知下下不通上的状况。而且随着厂、卫的权力远离京城,在京城呼风唤雨的东厂和锦衣卫,怕是真的要开始衰落了。但东厂和锦衣卫,就用来监视胥吏?这不可能吧…

    皇上还借此向大臣发出信号,太监,朕已经收拾了,对于群臣的监管也放松了,不要对新政设置过多障碍。否则,厂、卫随时可以再掀波澜。

    如此想来,年中皇上派魏忠贤和骆思恭,去南京核查假钱一案,应该就是为此埋下的伏笔。派两人去江南秘密收集诸公的某些证据,只怕这才是皇上的真实想法。怪不得一个简单的假币案,魏忠贤和骆思恭愣是查了快一年都没回京述职。

    而在萨尔浒之战中畏敌不前,因此受人非议的李如柏在天启元年(1621)自杀以明志;同年,在铁岭之战中拥兵不援的李如桢下狱论死,自此辽东将门灰飞烟灭。如果现在不在经济和地方主政人员派遣上加入皇家的影响,只怕日后将会出现一个新的辽西将门。

    皇上现在以承德第二分院作为支点,并以京城为援。不仅可以威慑蒙古,更可以掐住辽西的命门。有这个钉子在,朝堂诸公想要控制辽西军队的想法,就只能是一场梦。如果再控制住地方,便可以掐断辽西军队与朝堂的直接联系。大明的安危就有了更一步的保障。

    孙元化和熊廷弼,想明白皇上改革的更深一层用意后,顿感后背阵阵发凉。这想法和手段…皇上真的才十九岁?难道京城传言,皇上掉进西苑后遇见了神仙的事情是真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