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少皇-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还会有人不服,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华夏历史上,一直有盛世人口大爆发的情况。如果没有中医相对欧洲而言,较为高明的医术作为保障,人口能爆发?至于同时期的欧洲,在工业革命前,有谁听说过撒克逊人人口大爆发的?黑死病倒是爆发了几次…

    扭曲思维的诞生,属于一种心理病态。发作时,病人根本不以事实为基础,不以客观为根本,一门心思陷入其臆想的世界之中。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不会听。反而指责别人没有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好吧,这样的世界太欢乐,普通人不懂的。

    ……………………………………………………………………………………

    皇权二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代表了无数的血泪与阴谋。但如果说皇权乃至高无上,这根本就是耍流氓。

    始皇帝大一统后,皇权、臣权、民权三者之间,就进行了无数次激烈斗争。受当时基本生产力的限制,皇权作为最有效率的资源分配方式,获得了历史发展的青睐,成为了最受瞩目的焦点。皇权的争夺,实际就是争夺有限资源的分配权。

    掌握了这个资源分配权力,皇帝就能一言九鼎?可惜,这个一言九鼎似乎只存在于后宫之中,现实中的皇帝,并没有如此之大的权力。随意杀大臣,好像可以,但离其他大臣给您老下毒药,或者撂挑子不干也不远了。

    华夏历史上的文人,篡改起历史来,一点也不手软。其春秋笔法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也许是历史的一种讽刺,对于华夏文化的各种篡改和污蔑,达到集大成者的,竟然是辫子…其中三纲作为封建流毒,经常被批判。可现实的三纲又是怎样的呢?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君主应该成为臣下的表率,父亲应该成为儿子的表率,丈夫应该成为妻子的表率,身处某种位置,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正人先正己!!孔子从来教导,人必须勇于承担责任。

    三纲非但不是奴役压迫,反而是对上位者的约束。三纲并非是为臣、子、妻定的,而是给君、父、夫定的!这是对于皇权最根本的约束。不知这样的三纲,诸君以为如何?

    只是一声叹息,明朝发展到极致的三纲思想,本来可以更进一步。可惜,可悲,可叹,随着通古斯人入关,一切皆成幻梦…

    当然,三纲作为时代产物,其弊端性不言而喻。除了被无数文人肆意篡改以外,这样的道德准则还很容易被阴谋家利用。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自然清楚其中的厉害。他们享受着三纲五常带来的快感时,也自然忍受着三纲五常带来的折磨和不堪。

    皇上必须学会与大臣妥协,甚至学会艺术的向大臣屈服。当然,个别中二皇帝秉承‘劳资最大,天下无双’的思维,极为狂野的开始了享乐主义的过山车之旅。然后某个金兵乙,不小心抽掉了过山车主轴的一根螺丝钉。于是中二皇帝飞向了极乐,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围绕着皇权的争夺,早已把参与各方的思维扭曲。无数悲欢离合频繁上演,无数人间悲剧一再重现。

    ……………………………………………………………………………………………

    至于皇上登高一呼,自有猛将来投,文士肝脑涂地,无数百姓涕泪横流,皇上啊,我们终于等到您了…以上,属于臆想症重度患者发病的典型特征。

    用一句老话来说,皇帝不差饿兵。潜台词就是,皇帝要是给不了好处,饿兵随时变成贼兵;皇帝要是不发薪水,大臣们自有他法,嗯,比如卖国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啊呸,文人怎么能说是卖国呢?这叫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古人在与饿肚子和抢夺资源,进行了长期斗争后,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于一切有利于,争夺粮食和资源的方式与方法,都拥有无以伦比的敏锐观察力。一个现代人真的穿越到古代后,面临的不是几个小白,而是一群拥有极高智商和善于学习的猛兽。

    一个连饿肚子都没经历过的现代人,想要在古人面前表示自己思维很成熟,并且展示自己高人一等的智慧。您这是给古人讲冷笑话吗?他们会容忍现代人的一些奇怪思维,最终想办法,把你连骨头带肉地吞吃干净。最后给历史快递员打个差评,肥肉太多,下次换廋点的…

    用扭曲的思维看待古人,源于一些人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说真的,除了信息大爆炸带来的见识之外,我们真的不比古人强多少。因为我们的能力,必须有可以展示的平台。而这个平台,需要你用最坚强的信心和最顽强的耐心去建立。这不比空手建立一个国家容易。

    现代社会的功利思维,让不少人急于获得别人的承认。因此他们会采取最便捷的途径,最容易获得的方法,和最有利于模仿的策略。因此,很容易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思维所左右,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现代社会的工业化,不仅体现在产品上,也体现在文化上。批量生产的文化,仅仅是提供一个可以裹腹的机会。快餐文化,让人失去的,不仅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勇于开拓与创新的责任和勇气。

    历史,不仅仅是唐诗宋词的优美,也不是针对真相的挖掘和探索。对于优美的沉浸,会看不到背后的黑暗;对于真相的沉迷,最终会被真相吞没。

    历史的车轮,从来不曾停歇,他包容一切,却又撕碎一切。然后在某个合适的时间点,闪烁出夺目的光芒…

第六十四章 代王的智慧() 
金丝紫楠茶几之莹光流转,几丝温热的茶汤,自绀黑的茶盏内缓缓溢出,随着淡淡的水气缥缈,清雅的茶香袅袅而升。【。aiyoushenm】一把少见的钥檀擅杞鸢讼刹韬淮跚崆岱旁诹颂炖端槲迫暌ば』鹇骸盎剩胗貌琛!钡士醋旁洞Φ鸬纳铰停镁貌辉赜Α

    茶盏温润晶莹的釉面,密集的筋状白褐色纹饰,犹如兔毫般细密。这兔毫纹饰在金黄的茶汤内,似银色柳絮般逐波轻动,金水银丝交相辉映,令人观之爱不释手。代王用拇指和食指夹起茶盏,轻轻搓了几下品鉴了一番,便十分爱惜的将银兔毫盏轻放于茶几。

    兔毫盏乃宋朝茶具珍品,民间有金兔毫、蓝兔毫、银兔毫之称谓,其中以银兔毫为最。宋徽宗曾言:盏以青绿为,兔毫为。时人杨万里也有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的诗句流传。

    这套产自福建建宁府的圆杈撸吮彼文昙涞幕始也仄罚醯弥尤粽浒嵋撞豢鲜救恕5氏匀欢杂谘矍懊蟮牟杵鳎久挥行巳ぃ馕疵馊么跤械阋庑死簧骸

    此时已是深秋时节,漫山遍野灵动的红huáng sè,与眼下灰黑肃穆的大同府,形成鲜明的对比。澄净的天空犹如蓝色画布,浓淡不一的白云似被人随手勾勒而出。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盘旋延伸,如一条蜿蜒潜行的青色巨龙。此情此景,自有一番北地的雄浑与壮阔。

    几片秋叶随风而落,打了几个转飘飘然不知所踪。远处天际之间升腾起一片迷蒙的灰黄,想是何处沙尘又起。朱由校不知想到了什么,伸出指甲在茶几划得滋滋作响。划了几下,代王心里便跟着抽了几次:哎,这…这可是茶圣陆羽用过的桌子。

    朱由校看着远方,有些木然地端起兔毫盏一饮而尽:妈的,京城那帮文武所作所为简直太过分了。想到此处,朱由校把茶盏重重地往桌一放。“呯”的一声,代王的心里也跟着一跳。

    “皇叔,这杯子是不是没洗干净啊,这里面什么东西,看起来像钓鱼的虫子一般。”大明皇帝一本正经地问道。虽然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可也不能如此不讲究吧。

    代王:“…”

    ………………………………………………………………………………………………

    见代王抽着老脸,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朱由校心里也觉得奇怪,随即端起兔毫盏又细细一看,心里顿时明白了几分:王爷能用的东西自然不会差,这喝茶的小盏怕是精品。难怪老头这表情。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还这么小家子气…

    “皇,这对兔毫盏乃宋朝皇室精品,据说宋徽宗曾经为其赋诗作对。后来金兵南下攻破东京,此盏在战火之中消失无终。老臣也是在三十年前偶然得到,就此视若敝帚。”代王说完,趁着皇闻言一愣的功夫,不漏声色的将兔毫盏轻轻放在安全之处。

    朱由校搓着手指思量道:宋徽宗?这个文青皇帝,可是脑子犯抽的典型啊。不仅被押到完颜阿骨打的庙宇当人偶,更是被金朝封为昏德公,其后宫遭遇之惨事,根本不可用言语描述。被后世认为是华而不实的标杆人物。这老头什么意思?他这是暗讽,还是规劝?

    见皇脸色突变,眉宇间已然有不快之色。代王淡淡一笑道:“皇,宋徽宗终其一生,以花鸟诗词为最,以琴棋书画为佳。其在茶艺印章之道也见解颇深,乃史难得一见之天子。可惜,终为亡国之君。后来,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登基,才算延续了宋朝的国祚。”

    赵构?宋钦宗的弟弟,他是暗示什么?我弟弟朱由检要做皇?老头疯了吗?竟然当着朕的面说这些!!朱由校眯着眼面色一沉,心里已是恼怒万分。

    要是换做之前,他早把火炉扣在老头脸了。但一年多的帝王生活,让他明白,但凡有人敢如此直说不讳的时候,背后必然隐藏着什么重要的事情。朱由校语气不悦地说道:“皇叔,朕之前已经说过,此次会面只有你我叔侄二人,有什么话大可直言,别这么绕来绕去。”

    前文说过,因为开府代王朱桂特殊的地位,因此历代代王向来骄横,目中无人。加大同所处的特殊战略位置,代王府实际拥有的军政权力,并不比地方官员小多少,甚至很多时候还在暗中施加影响。因此历代明皇对于代王都很头疼,却又不得不一再安抚。

    现任代王朱鼐钧,根本不相信眼前这个小皇,能把自己怎样。藩王不得干预地方军阵大事?那是不到时候。大明朝,可不仅仅是你朱由校一个人的,朱家子孙人人有份…

    ……………………………………………………………………………………………

    “皇,自去年八月以后,京城内外便有传言称,当今圣被人施以妖法夺魂移魄。不仅屡有荒诞不经之举,而且行为做事颇为怪异,根本不似本朝之人。百官为此忧心忡忡,臣工忐忑不安者甚众。乡间无知村汉民妇,更以神鬼之说以讹传讹,民间各种蜚语喧嚣尘。”

    见代王说完后,正神色严肃地看着自己,朱由校的眼神便有意无意地往四处闪躲。他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烟卷,手里的火折子却晃来晃去,怎么也点不燃烟卷。

    朱由校弄了两下,干脆把烟卷和火折子往茶几一放,起身而立看着远处:这不能吧,就这么被看出来了?他们怎么知道我是穿越的?嘶,后面该怎么回答?这狗日的代王,居然用文物鉴赏来测试劳资。早知道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