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少皇-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意洋洋地朝进宫来的两人看了一眼。

    魏忠贤显摆完毕,又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小太监:这小太监也就10岁上下,长得是唇红齿白,看样子是直殿监负责打扫卫生的。想不到他小小年纪居然有这份聪明劲,这让魏忠贤很是喜欢。这么机灵的小太监很合适在路上照顾自己。

    魏忠贤冲着一旁的直殿监主客道:“这小子不错,我带走了。”说罢,便将小太监手里的扫帚扔向了进宫来的两人方向,尖声道:“这人啊,得学聪明一点,懂得什么是时务,不然就像这扫帚一样,只会被别人扔掉。走吧,跟咱家办事去。”

    进宫来的两人,正是杨涟和左光斗。当时,因为魏忠贤专政,引发了朝廷上正义之士的不满,他们现在与阉党已经势同水火。而两人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两人接旨后,便一路小跑着奔向皇宫,谁知道会遇见魏忠贤,还被他冷嘲热讽了一番。这让两人大为光火,可现在魏忠贤势大,他们只好压着怒火,甩袖离去。

    杨涟问清皇上在何处后,心里更是火冒三丈:劳资当年拼死拼活和一帮大臣将你扶上了皇位,你不思进取就算了,天天不是在木工房,就是和那些妖女胡来,还宠幸魏忠贤这个阉货。今天舍去这一百多斤肉不要了,我也要死谏。大明皇帝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下去!!!

    ……………………………………………………………………………………。

    朱由校背着手溜达到了木工房内,拿着两块小木板端详了一下,便照着自己腰牌上的图样在木板上勾画了起来。刚把字写好,便听见屋门被“咣”的一声推开,一个急促的声音传了过来:“皇上,皇上,你怎可如此糊涂。”

    朱由校心里暗暗好笑:人言明朝大臣一骂二哭三挨打,看来还真不是吹得。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他决定不理会来人,后世经典里早就说了,不要在一个人头脑发热的时候和他讲道理。很明显,现在来的这个人就属于头脑高烧型。

    很快朱由校就发现,他似乎错误估计了明朝太监的战斗力。五六个年轻太监,愣是没拉住两个瘦弱的中年知识分子,有两个太监还被一脚踹到了门外。屋外的侍卫本想冲进来,但看见皇帝的手势以后,便放下了腰刀。反正这事也常见了,不稀罕。

    看着眼前两个愤怒的中年人唾沫星子乱飞,朱由校抹了一把脸上的口水,心里不禁暗叹:不是说公公都是高手吗?又特么被电视骗了…。这两个读书人怎么火气那么大,不是说读书人都修身养性嘛,古人又特么骗我。

    还没容朱由校解释,杨涟在挣脱两个太监后,又冲到桌案前,扑通一声跪下:“陛下,先皇归天之时,情况多有危急。我等千辛万苦费尽气力,才保住了大明正统。皇上,您,您可不要辜负众大臣的赤子之心啊。

    如今外有强敌,内有权臣,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皇上还请您奋起龙威,带领大明走出目前的困局。当年太祖奋发,夺得天下;成祖奋发,光耀四海;神宗奋发,威服八方。皇上,您不能在这么糊涂下去了啊。

    当年三大案,每一桩都是危机四伏。我等耗尽心血,大明正统才得以延续,人伦大道才不致崩溃。皇上,皇上,您不能再这么荒唐下去了啊。”……

    杨涟跪伏在地,说的深情并茂,涕泪横流。说起当年的“梃击案”,杨涟怒发冲冠;提及当年的“红丸案”,杨涟咬牙切齿;最后说到最后的“移宫案”时,杨涟更是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被太监制住的左光斗,闻言亦是垂泪不止,似乎也被带入到当年扑朔迷离的三大疑案之中。等他也想要劝谏皇帝的时候,却被眼前的一幕气得七窍生烟,皇帝正在研究手里的小木板,看样子还兴致勃勃的。

    左光斗怒吼一声,将左右两个太监甩到了一边,咆哮着冲上去,抓住皇帝手中的木板,狠狠扔到了角落里。左光斗悲愤地说到:“皇上,我的皇上啊。你怎能如此!!我,我…看来只有鲜血才能让陛下明白啊。”说罢,在一片惊呼声中,左光斗就要用头撞墙以明志……。

    …………………………………………………………………。。

    “先别着急撞墙,两位,我想听听你们对于奢安之乱的看法。”朱由校吼了一句,见左光斗停下来后,便挥挥手让太监离去。这种事情,太监就没必要听见了。

    左光斗和杨涟一听皇上这么说,脑子里一时没跟上皇帝的节奏。杨涟抹了一把脸上的老泪,继续哭喊道:“皇上啊,如今朝纲混乱,您不能再宠幸奸臣了。长此以往,国之必亡啊。”

    左光斗一听这话,额头上冷汗就下来了,当下墙也不撞了,急忙捂住杨涟的嘴巴。焦急地小声说道:“文儒(杨涟字)啊,你这不是说皇上是昏君嘛。皇帝虽然胡闹,可也没做出啥太出格的事啊。你赶紧闭嘴。听听皇上怎么说。”

    杨涟此时已经被冲昏了头,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指着皇上说道:“皇上你迷恋客氏,把皇后晾在了一边,数年无所出。宫中早有传言说,你将来会立这个客氏为贵妃;皇上你还宠幸魏忠贤,致使奸臣当道,忠臣四散;你不修君王之道,专好木工…。。”

    杨涟话音一出,左光斗后背就湿了一大片,急忙上前将杨涟嘴巴死死捂住,苦苦哀求道:“皇上,杨文儒忠心为国,请念在他一片赤诚,饶他这一次。”

    朱由校脸上早已黑成了一片,心里暗骂:这些事情关我屁事,劳资还不愿意来这儿当皇帝呢,MD。朱由校,劳资是代你受过。

    “奸臣?忠臣?你倒是给我说说,奸臣是什么标准,忠臣是什么标准,你说啊,你说。”朱由校说罢,狠狠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气势十足,就是手有点…。太特么疼了。

    杨涟和左光斗闻言,立刻愣了。奸臣和忠臣还有标准?话说什么又是标准?

    朱由校冷笑一声:“你们说魏忠贤是奸臣。好,你们来给我解释一下。从天启元年到现在天启三年,魏忠贤一共向辽东前线输送战马两百余匹,记住,是战马,不是驽马;朝中可有大臣这么做过?”

    杨涟和左光斗脑子还是没转过弯,他们实在不明白,送几匹战马怎么了?难不成他就不是奸臣了?

    朱由校又从抽屉里抽出一份资料,沉着脸说到:“我当政这三年,魏忠贤一共为朝廷收取了各种税费,合计两百余万两。你们说,如果没有这两百余万两,朝廷会陷入怎样的困境?,你们天天嚷嚷着减税,减税,我减你MLGB。你们是恨大明不早死啊。”

    朱由校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将手里的资料扔到桌上,指着两人骂道:“你们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忠臣,奸臣,可你们有谁真正替老百姓想过。老百姓可不管你什么忠奸之分,他们只知道老婆孩子热炕头,能吃饱饭过日子。

    朕前日出宫,调查了一下现在的物价,你们知道和1620年??…神宗四十八年相比,物价上升了多少?上升了整整四分之一,这才短短三年啊。这还是京城,其余的地方更严重,还不要说辽东各地。

    你们说啊,你们谁调查过这里的原因?整天一哭二闹三上吊,你们烦不烦。我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你们在这儿辨别忠奸。等老百姓都过不下去起来造反了,辨别忠奸有个屁用,到时候都一块儿掉脑袋。”

    朱由校说完,气呼呼地坐到椅子上,烦躁不已地在桌上抓起腰牌狠狠丢到一边,心中恼怒万分:杨涟和左光斗都是好人,都是忠臣。可特么现在的情况,不是忠臣就能解决的。要是忠臣能赚钱,能养活百姓,谁用魏忠贤?吃饱了撑的。

    杨涟和左光斗面面相觑:眼前的这个皇帝太陌生了,怎么感觉不是一个人?为何皇上还骂脏话?难不成宫外传言说,皇帝因为掉湖里,脑子就坏掉了,是真事?

    皇帝这是鬼迷心窍了?怎么胡说八道。忠奸自古不两立,此乃天道。这和老百姓过日子有什么关系?赶走奸臣,忠臣主事,百姓日子自然就好了,这是天理啊!!!

    朱由校这时伸手拉开背后的幕布,一副巨型的大明地图,出现在杨涟和左光斗眼前…。。

第一卷风云动 第十一章 大明西南() 
朱由校指着地图对两人说到:“我问问你们,奢安之乱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平定。你们可有谁拿出良策?有谁给我上过相关奏折?为何我在这里找不到?”

    左光斗拱手道:“不知陛下提及此事有何用意?西南匪患而已,不足为虑。”杨涟闻言也点头称是。两人不明白皇上为何要提及西南之事,明明辽东才是重点。而且陛下的思维也太跳跃了吧,刚才还在说忠奸的问题,怎么一下就跳到帝国边境之事上了。

    “额?有何用意?你们既然知道是匪患,那好啊,你们谁告诉我一些匪患的细节。我想听听。”朱由校反问了一句。

    杨涟和左光斗一听,顿时大眼瞪小眼。奢安之乱的事,他们也只是听说而已,而且他们的级别不够,也不曾看见任何的战报。如今皇上却要他们详细讲出来,这可就为难了。杨涟硬着头皮拱手道:“陛下,我们只是听说此事,不曾了解详情。陛下…。”

    见两人似乎还有话要说,朱由校摆摆手,示意他们听自己说完:“天启元年九月,奢崇明在重庆起兵造反。随后于十月包围成du,围城一百余天;天启二年,奢崇明和安邦彦叛军围困贵阳两百余天。直到今年,贵州巡抚王三善才领兵解了贵阳之围。”

    朱由校眉头紧皱,两手在桌案上轻轻按了下去,顿了片刻说到:“奢安叛军十万,围困贵阳几乎一年,城内四十余万军民,最后只有两万人活着,那是吃剩下的两万人。你们知道当时贵阳人肉多少钱一斤吗?人肉四斤值钱一两。”

    杨涟和左光斗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惊骇之余两人也很疑惑:小皇上怎么转性子了?而且皇上似乎对于政事并不陌生,难道皇上被西苑的湖水惊醒了?坚定的保皇派杨涟不免大喜过望,他急忙上前一步道:“陛下不必担心,我等…。”

    朱由校冷冷看了杨涟一眼道:“你想说什么,又是那些老一套的忠君爱国的话?告诉你,我不爱听,也不想听,以后谁说我揍谁。你们一说这话的时候,保准出了大事。既然出了事,我要的是解决办法,不是在这儿给我打把势卖艺,空了吹。”

    ……………………………………………………………………………。。

    杨涟被皇帝一番话呛得满脸通红。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堂堂的左佥都御史,会被皇帝说成是打把势卖艺的,这…。

    左光斗也被皇帝的话激怒了,他压住脾气,上前一步正色道:“陛下,国家有难,我等自当肝脑涂地。为陛下分忧,乃是我等做臣子的分内之事。怎么我等所为,在陛下看来却如此不堪?”

    朱由校没有理会左光斗的话,他站定在地图前,指着西南地区道:“古语有云,得四川者得天下。可如今,整个西南战火弥漫,云、贵、川还有广西都被牵连其中,吐蕃人在高原也虎视眈眈。四川有难,大明危急啊,我怎能不忧虑?”

    杨涟看了看地图,走到朱由校一侧说到:“西南疥癣之疾,辽东乃是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