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好说过这个要在自家的酒楼推出这些,但是如果凭借自家婆娘跟着郎君学了这么几手,这肯定不能作为酒楼的大厨。那样会砸招牌,也会让酒楼再次垮掉。

    “这个不急,我们先自己吃着看看吧,有些东西还需要改进。酒楼要扩大,还得另外买些人手过来,也得请些厨子过来才行。”

    李好听后摇了摇头,这个让忠婶来做肯定不行。另外就是调料也不够,如果酒楼以后全部用这些,就必需在调料上面想办法,靠系统的那些不是永久的办法。

    更重要的是,厨房的一些设备也跟不上。必须要专门打制一套厨房专用的设备才行,系统的礼品包自家用还差不多,放酒楼小了。

    另外这边的火也不行,做饭炒菜用柴火很耗时间,也不安全。李好想把煤炭这东西引入进来,这个也需要时间,还需要改进炉灶。

    “郎君要找石炭?这西市有人弄这些,不过长安城用的人不多,周围倒是有些人家在用。”

    煤炭在古代运用的时间很早,最早的历史要往前推到西汉去。长安附近不产煤,但是周边不远的几个地方都有这种东西。不远处的咸阳周围就有,而且还有人使用。

    不过这个时候烧煤都是整块的来烧,后世的蜂窝煤在这个时候还没发展起来,使用和储存都不怎么方便。

    所以用的人并不多,知道的人也不多。忠叔对这些倒是有一点了解,见李好问这个就吭声了。

    “西市有人出售石炭?那明天我们忙完这边到时一起去看看!”

    李好听后大喜,他原本担心的就是煤炭不好找,毕竟这东西还没怎么通用起来。现在西市有这东西,一切就好说了。

    李好想要弄的就是蜂窝煤,藕煤机以这个时候的炼铁技术,打造出来并不难。就一个套筒和圆铁片混合一起组成,用把手推动铁圆片把制作好的蜂窝煤从套筒里面推送出来。

    煤炉子也不难,不过是个铁筒子而已。李好记得自己曾经看过几本穿越的书里面,有人在西汉就开始推广这个。现在可是大唐,炼铁技术多发展了几百年。

    一开始就推广蜂窝煤这个东西李好还真没想过,后世他平时用的都是煤气和电,哪还记得小时候用的这玩意。只是现在自己要用柴火的时候,他才想到这个。

    比起柴火来,蜂窝煤就要方便很多,而且存放的时间也长,安全性也好了不少。另外马上就要进入冬天,柴火比正常的时间要贵上不少,成本太高。

    如果一切制作顺利迅速的话,在那个时候满长安城的推广煤炉子蜂窝煤这也是不错的办法。小挣一笔应该不难,时间久了就很难挣钱,那个技术含量太低,容易让人山寨。

    随即李好又跟忠叔商量了下明天的安排,买几个仆人这个势在必行,要不然他们四个就得忙疯。采购食材准备后天的汤料也必不可少,酒楼还想继续开就不能停。

    剩下的就是石炭的事情,这个要找铁匠制造藕煤机,还得另外找人制造炉子,购买多少煤炭也需要好好计算一番。总之,明天依然很忙。

    饭后几个人开始准备明天的羊肉泡馍汤料,顺便加了一个新鲜的玩意,叫做肉夹馍。其他的东西李好也不怎么会做,还得摸索才行,这个肉夹馍反倒成了简单的活。

    有了忠叔一家三人帮忙,明天材料准备的效率就高了不少。李好也不用继续熬通宵,早早的忙完就找了个地方将就着休息起来。

    来到这里两天一夜了,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的好好休息下来。李好这个时候已经困到极点,挨着床就睡着了,连自己脑海里的系统都没心思去看。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忠叔一家三口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李好反倒帮不上什么手,他只要在旁边指点下怎么做就可以,其他的都给那一家三口包圆了。

    这也说明自家这个羊肉泡馍的技术含量也就那个样,只要有人把汤料猜出一个大概出来,很快这个西市就会有同样的东西出来。

    推出新的东西出来势在必行,要不然这食肆想要长久开下去,并挣更多的钱那就是成了空想。

    有了忠叔一家三人的帮忙,整个早上李好都没怎么忙碌,就坐在里面招呼客人收钱。而因为昨天那些客人的无形帮忙推广,今天客人比昨天至少多了一倍以上。

    还有不少是昨天没有吃到的客人,然后带着一家子跑了过来。这西市这边,从不缺乏有钱人,那些胡商基本都是腰缠万贯。

    新推出来的肉夹馍没让那些客人失望,加了特制的肉后,比起这个时候的东西味道好多了,所以一些试吃后再次点的客人也不少。

    “少郎君你做的东西太好吃了,可是我们家以后就没什么生意做了,旁边的胡商生意也少了不少。”

    李好出来透气的时候碰上了隔壁卖面片汤的老板,愁眉苦脸的样子。连带着一边招揽生意的小娘子也一脸愁苦的样子,吆喝起来也有气无力的样子。

    此刻撅着嘴巴看着李好,他们家的生意不好,自然收入就不会高。小姑娘不会想太多的道理,她只会觉得李好把自己的生意抢了,是坏人。

第十三章 西市() 
“呃,这个我们两家的生意有点重复,不过张叔有没想过做些别的东西呢?或者你家的店铺同我家合到一起,每天的营业三七分如何?我三你七,我这边出汤料。”

    隔壁的胡商的死活李好没什么兴趣,而且心中更希望的还是能把他击垮吧。对于这位张叔,李好反而下不了手。

    都是大唐人,而且自家店第一天营业人家还过去捧过场,以往相互的关系也不错,所以李好提了两个建议。

    这个建议之前李好也想过,不过那时怕遇冷,所以没有推出来。经过这几天的观察,李好发现做那个东西在大唐一样可以挣钱,而且比那面片汤挣的并不少。

    “我等下回去同我家婆娘想一想,然后合计下给你一个回复。”老张听了李好的话后皱了下眉头,他本能的还以为着李好想要贪图自家的店铺。

    老张没有立即答应李好的建议,李好也没强求。这些东西终究还是要自愿最好,这样的合作才能长久,而李好更希望的是把汤面类的东西全部搬到老张这边来做。

    酒楼这边等他有足够的人手后,他准备上大餐的,这样才能合理利用起来。老张的铺面比李好家的小一些,用来做这些正好。

    重新回到铺面里面,一直忙碌到快到巳时末,也就是后世的十一点左右,所有的汤料卖完才在后面的客人不满中关了门。

    客人不满也没办法,食材就准备了这么多。这个时候又没冰箱之类的地方来存储,如果准备的太多卖不出去,就得浪费掉,那可都是钱,李好宁愿材料不够。

    “郎君!我们明天是不是继续翻倍增加食材?”然而忠叔他们却不这样想,客人过来没东西吃,他们似乎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不用!明天的份量增加半成就好。我们就做卯时到午时初的生意就好,不要太辛苦了。”其实不仅因为太累,这还涉及到另外一个营销方式——饥饿营销。

    让自己的食肆保持着持续火爆的人流量,让那些过了时候的人就吃不到好东西,这样无形之中才会让自己这里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个没法解释,解释了忠叔他们也不懂。

    收工后,忠叔一家则忙着收拾店铺里面的东西,而李好则把这一天的收入全部统计了起来。这是一件很费心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都是用铜钱,装铜钱的是一个大箩筐。

    李好统计的时候得把这些铜钱全部串成多少个一串,然后再一起统计起来,最后得出今天的最终收入。

    今天的营业额比昨天提高了一倍有多,昨天一起只有一贯多点。而今天的收入则差不多有四贯,这个结果出来后,忠叔一家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他们谁也不曾想到,这才过了一天,收入就涨了那么多。这光景看起来,果然是一天更比一天好。看来自家主人地下有灵,让少郎君一下就变的如此聪慧起来。

    中午就着剩下的食材,四人随便凑活着吃过之后就各自忙碌起来。忠婶留在店铺看店,李好同忠叔一起去找铁铺和石炭商。

    大郎一个人去采购食材,那些商家昨天已经走过一遍。今天只是按数量购买,要考虑的事情并不多,大郎一个人雇个车已经足够。他也可以让那些商家按数量送过来,然后付钱也行。

    虽然一穿越就在西市,还在西市这边折腾了两天的食肆。但是真正来逛西市,李好还是第一次。跟着忠叔走进主街后,李好的眼睛就有点忙碌不过来的感觉。

    “这里不愧是我大唐商铺最繁荣的地方!人真多!”

    李好家的食肆并不在主街,那边的人就已经不少。而他们现在出现的是主街,这个时候正是交易的时候,人潮最高峰的时段。两人想要往前走,还的一路挤过去。

    大唐有东市西市之分,东市大致相当于国内市场。而西市就是真正的国际市场,这里还没什么免税商场。都得老实交钱,少一文不行,说不定胡人还要多交点。

    不交?不交就滚蛋!想抗议?没门!我大唐的地方来了就得遵守,不遵守就滚蛋!大唐人就是这么牛气!只会用拳头来讲道理,从不用嘴巴讲道理。

    西市这里有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高丽、百济、新罗、扶桑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大食的“胡商”最多,他们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

    这些外国的客商以自己带来的香料、药物卖给大唐,再从大唐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回国转卖。这时我天朝上国的东西,可是让万国追捧的高级货,一单买卖能吃几年。

    而外商的香料也是大唐人制作食物,或者日常所用到的。咱大唐人们不缺钱,历来都是那些胡商向往的天朝上国。很多家伙来了之后,干脆就不回去了,在这边定居下来。

    因此,西市中不仅有大唐人的商铺,还有许多外国商人开设的店铺,如波斯邸、珠宝店、货栈、酒肆等。其中还有许多洋妞为之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则时有大唐少年光顾。

    一代骚客李白的《少年行》里面就有,什么“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可见喜欢玩洋妞的爱好,古代就有了,大唐的男人为增强国际交流做了不少贡献。

    而且比起后世来说,这个时候的大唐少年去胡姬酒肆中那可是最受欢迎的对象。如果可以的话,那些胡姬巴不得哪个大唐少年能把她睡了然后娶回家。

    不过这显然不可以,胡姬想做我大唐人没那么容易。这不是后世,睡了个洋妞能吹嘘好几年,娶个洋老婆能闹的全世界都知道,似乎感觉很为国争光一般。

    这个时候娶洋妞不仅没人羡慕,估计还会被人看不起,连后代的身份也会低下来。这个时候咱大唐人的血统才是最高贵的血统,其他的都一边排队去!

第十四章 石炭() 
“这些胡姬的胆子真大!”

    李好跟着忠叔往这里跑,他们可没精力和时间来个“笑入胡姬酒肆中”,他们要忙的事情很多。

    可惜那些胆子特大的扭着水蛇腰的胡姬们了,只能以后有机会,再来体验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