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也不会请去喝茶。

    而且文人士子,达官公子都以去这地方为荣。而平康坊诸妓隶籍教坊,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歌舞、诗词、乐器等训练。

    供奉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喜好吟诗弄文的皇室官僚贵族士大夫,经常要应召供奉和侍宴,没点才华怎么行?

    所以这里的姑娘们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也比较高,还有不少才女。这里的姑娘跟DG的姑娘区别也很大,真要分高低的话,大致就是这里的姑娘能比的上后世的那些女明星。

    DG的姑娘给她们做丫鬟估计还会遭嫌,因为DG的姑娘们除了脱衣服,再来个冰火一条龙套餐,或者水床波波球,其他都不会了。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没有多少可比性。

    因此赴京赶考的举子们如果偶然逛下平康坊,温柔乡中一旦找到知音,便会萌生出真挚的爱情出来。

    唐传奇《李娃传》同《霍小玉传》里面的女主就是来自这里,书生与美人的故事也由此而来。

    这是开元天宝时的平康坊盛景,那时号称开元盛世。贞观的时候虽然比不上,但是也差不了多远,红*灯区永远都会是人气最好的地方。

    要在平安坊弄个地方做酒楼,这代价比西市贵多了。李好的那点钱还要好好的算计下,要不然还不够。不过在这里有个分店,那好处也是很明显。

    这里可是达官权贵士子最集中的地方,只要把名气放出去,以后整个全世界都会知道。大唐的京都长安的平康坊,有个牛逼的天然居酒楼,那里的美食天下一绝。

    根本不需要李好自己花钱打广告,那些过来应酬玩耍的达官士子们免费就能帮李好好好的宣传一番。所以这个地方选的酒楼地方一定要大,装修一定要豪华,一定要够气派。

    在初级美食家的任务完成前,李好和忠叔离开酒楼,去了城外的自家庄地。蜂窝煤和白切鸡烤鸭的制作地这边二郎在看着,还有十来个少年,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问题。

    不过往后,这边却需要加修围墙,还有加派人手,另外还得请些护卫。要不然李好还真担心会不会有人跑到这里来抢自己的东西,财富能迷人眼啊。

    “这些东西能够在我们家的田地里面种?”南瓜籽和辣椒籽都被李好带了过来,还有百来斤红薯。忠叔坐在马车上面,看着这些东西问向李好。

    “当然能!”李好听后笑着回道,不过因为马车车夫在,李好没有说这些东西有什么作用。谁知道那马夫回去以后,会不会把这些东西说了出去。

    而因为这些过完年后就要开始备种,李好自然不会一直放在自己府上,所以他准备把这些东西交到山边的庄户头人手里。

    平原那边的人虽然跟李好同姓,但是他现在对那边的人不怎么放心。有些事情背叛过第一次,很有可能就会有第二次。

    而自己手里的这些东西,放这个时候就是真正的贵重物品,谁知道那些人会不会再来一次背叛。山边村这边的庄户不一样,他们是自己父亲的部曲,算的上真正的自己人。

    到了地方后,李好看了自家的耕地。原本计划的水渠已经修好,几架大水车正不停的转动着,带着水流往一边的引水沟流去。

    平原和山边的庄户这个时候都拿着自家需要磨的麦子之类的东西过来磨。这水车带动的石磨比他们人工省事多了,还能日夜不停的磨着。

    两个村子里面的小孩子也喜欢往这边跑,看着那些水车一个劲的在一边傻乐着,留下一串串的欢笑声。

    有了这些东西后,两个村子的村民磨东西不用自己人力来磨,耕地里面的水也不用担心。这个东西带来的太多的便利,两个村子的人不时都会称赞一番自家的水车。

    李好跟这边的几个头人看了下后,就转往那些用来储水的水池。这些水池干旱的时候用来储水,平时还能用来养鱼。

    李好的鱼头火锅现在也小有名气,单靠长安城周围的那些渔夫打的鱼,估计以后很难满足自己的需求。

    大唐北方这边养鱼的不多,大多数是在南方。但是那边的鱼要运到这边来,花费太大,所以李好就尝试着在自己的庄地里面开始养鱼,这样也能解决自己酒楼的一份需要。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鱼头火锅不需要鲤鱼,草鱼和鳙鱼都可以。所以不存在什么犯忌的说法,但是那些打渔钓鱼的人却不同,他们很有可能把鲤鱼弄上来。

    其实如果真允许吃鲤鱼的话,这时候的黄河鲤可是非常的好的一种食用鱼类。后世野生的黄河鲤卖的非常贵呢,这时候不贵,但是没人敢去抓。

    偷偷的去抓去吃没被发现问题不大,但是一旦被发现,那就麻烦。这可是犯了皇家忌讳,得挨板子。

第五十六章 种子() 
“小郎君,这些种子怎么用?”山边的庄户头叫李达,李好把自己手里的南瓜籽和辣椒籽交给他后又特别仔细的交代了一下。不过李达没见过这些,难免要问清楚。

    “达叔,这两项种子要好好的保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待来年春天解冻变暖后,可以把它们均匀的埋到浅土里面,然后浇上家畜粪汁,再用茅草盖上去。等上三四天后,就能把茅草掀开任其生长。”

    “它们发芽后不用分开,记得定时浇水就行。等长有手指高后,就一棵棵分开栽种即可,到时跟其它庄稼一样。这些都能种在旱地,有足够水分肥料就可以。”

    “这些红薯的播种方式不一样,一定要注意防老鼠,防潮湿。等到明年春天后,它们自己会发芽,等到出芽后再把它们埋入土中,然后浇肥灌溉。”

    红薯不是移植的,它的生命力很强。等红薯藤蔓长出来后,然后剪掉枝干。一截枝干能分成很多段,每段不用根直接插在潮湿的土里后就能成活。

    这是李好家乡那边的种植方式,别的地方怎么种他就不太熟悉了。所以李好直接用自家那边的种植方式推广到这边,不熟悉的方式他也不敢用。

    所以到时红薯移种的时候,李好还要亲自过来指点一番。要不然这里的庄户从没见过这东西,他们怎么知道种这玩意?要知道分段也有讲究的,还要去掉一些枝叶。

    “小郎君,县令和县丞大人过来了!”李好跟这边的人交代一番后,又在这边留宿了一个晚上。两边的村子因为得到了粮食的资助,现在生活好了不少。

    山边村的人知道李好来了,特意还去周围的山上打了不少野味过来招待李好。虽然做的味道不怎么样,但是他们对李好的到来确实用心了。

    鸡鸭猪牛现在可不能随便吃,不仅因为大唐有明文规定不能私自屠宰牛,还因为李好需要更多的鸡鸭猪来发展这边的养殖业。

    李好甚至还让忠叔准备了一笔钱,明年专门用来购买各种小家禽和牲畜来养,大力发展这边的养殖事业,同时也为这边的种植提供足够的肥料。

    这个时候平原村的一个年轻人跑到这边来跟李好汇报,县里的领导来了。对于这些庄户来说,县里的领导那就是大人物,可不敢怠慢。

    “嗯,我现在就随你们过去。”李好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和忠叔回到平原村那边,崔知悌和刘仁轨两人已经在这边等了一会,不过两人的神色也没什么不耐。

    “见过崔县令和刘县丞,让两位大人久等了。”李好过来后赶紧给两人行了个礼,他现在是民,这两位可是官,自然不能太随意。

    “无妨,倒是我们过来打扰李小郎君了。”

    崔知悌听了李好的话后,温和的笑道。他现在和刘仁轨两人对李好的印象越发变得高深莫测起来,之前李好说的那些似乎正在慢慢实现。

    李好说过他能治肠痈,这个已经证明了。李好说自家耕地这边的用水容易解决,现在真的就解决了。

    大唐有水车,不过却是需要干旱的时候人力去河边脚踏取水,费时间和力气。然而李好用的筒车根本就不需要人力自己就能运转,还能当作磨坊用。

    而且这两边还修了两个大水池储水,平时储水,以后干旱的时候还能从水池这边引水来用。

    李好说过自己庄子的庄户很快就不会因为粮食挨饿,日子还会过的越来越好。这个两人从最近的变化就能看到一丝端倪出来,估计到明年年底就能看出结果出来。

    李好说过他的庄户能种出亩产几十石的粮食出来,所以两人现在有点好奇起来,他们想看看李好怎么种出这种粮食出来。

    如果真有这种粮食,别说他们两人,就是大唐朝廷的高官,包括李二在内,都得为李好的庄地而动容。这将让大唐的国力再次提升,也能让大唐从此摆脱饥荒的困扰。

    这是实情,无论历史把贞观之治说的多好。靠天吃饭的年代里面,永远都会有因为灾荒而导致百姓面临饥荒。只不过盛世国家有粮食救助百姓,而乱世就只能自生自灭。

    同两位父母官坐了一会,三人除了聊了下这边的水利方面的事情,也聊了医术方面的事情。崔县令现在在犹豫,要不要按照李好所说的那般,把全县的产婆全部集中到一起来。

    李好说自己能让这些产婆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但是这生孩子是女人的事情。李好这可是男人,大男人主持女人生孩子的事情,这简直不要太荒唐!

    虽然大唐民风开放,但是把自己的女人剥光给一个男人帮助生产,这种事情一般人还真做不出来。所以崔知悌犹豫很正常,这可不是后世。

    “两位大人,在下有点事情需要两位大人帮忙。我想找些少年,孤儿最好,男女不限。还需要在附近一块荒地,不知两位大人能否帮忙?”

    李好知道崔知悌的为难,没有在这种事情上面说太多。别的地方做不了,但是自己庄户这边李好想做什么就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上面还管不到这边,这个还是李好最近看了唐律后才知道的。

    “不知道李小郎君需要这些少年做什么呢?”崔知悌听了李好的话后好奇的问道。

    “我准备收些学生,教他们种地养殖经商等谋生手段,还会教他们医术。这种事情其实在长安城已经在做,不过除了自家庄户的孩子就是自己买的少年。”

    自己一个人在这边做的事情,力量终究是太少。所以李好准备多培养一些人出来,然后再请些先生过来叫这些人识字读书。

    自己花钱买奴仆太耗钱了,李好的钱又不是风吹来的。而且每个地方总会有些孤儿,这些能跟自己节省成本,也能让这些孤儿们日子好多点。

    “这个……。这个容我们考虑下。”

    崔知悌和刘仁轨两人没有立刻答应李好的要求,在这个时候,李好说的这些都不能算是正途,一般人都不怎么愿意学这些,所以两人才会犹豫。

第五十七章 手术() 
“如此,麻烦两位大人了。”李好也没勉强去争取什么,他要的是孤儿和平民的子女,这些其实还有点风险。因为归属感不强,这些人随时都可以走。

    最可靠的反倒是他自己买的那些奴仆,因为这些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属于他的私人财产。

    因为按照唐律来说,那些人买后都属于李好的,生死都由李好来决定。而且李好就算杀了他们,只要去报备下,就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