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国以杭州为都城,促进与沿海各地的交通,与日本、朝鲜等国通商贸易。

    同时,由于吴越国历代国王崇信佛教,在西湖周围兴建大量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扩建灵隐寺,创建昭庆寺、净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韬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时有佛国之称。

    灵隐寺、天竺等寺院和钱塘江观潮是当时的游览胜地。由于西湖的地质原因,淤泥堆积速度快,西湖疏浚成了日常维护工作,因此吴越国王钱镠于宝正二年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确保了西湖水体的存在。

    北宋后期,著名诗人苏轼也对西湖治理做出了极大贡献。从五代至北宋后期,西湖长年不治,葑草湮塞占据了湖面的一半。元祐五年,苏轼上《乞开杭州西湖状》于宋哲宗,断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

    同年四月,老苏动员20万民工疏浚西湖,并用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堆筑起自南至北横贯湖面2。8公里的长堤,在堤上建六座石拱桥,自此西湖水面分东西两部,而南北两山始以沟通。后人为纪念他,将这条长堤称为“苏堤”。

    相传杭州名菜“东坡肉”,就是苏东坡犒赏疏浚民工的美食。与白居易一样,大诗人苏轼也在杭州留下了众多诗篇,其中最有名的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

    而李好准备把西湖规划一下让那西湖十景展现出来就是根据白居易和苏轼两人曾经对西湖治理的模式进行开发的,同时还会对整个杭州进行一系列的改变。现在的杭州城的饮用水和淡水的来源就十分不便,所以李好打算仿以后唐人的做法,引西湖水入城。

    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以后,杭州就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发展。而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李好的思想就能在这里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而影响天下,改变这个国家前进的方向。

    这个国家现在是一个强盛的国家,但是也是有很多的弊端制约着这个国家更大的发展,或许稍不注意就会走回原来的老路上去。这个李好深有体会,在长安李好想要推行自己的思想那是非常难。

    因为那里聚集着大量的世家旧贵族,虽然经过李二和李恪的两次清理后好了不少,但是这些人依然还有不少。李好的思想完全推行的话就会严重侵害他们的利益,带来严重的反弹,所以只能靠影响身边的人来慢慢改变,但是那时间太慢了。

    李好还是觉得自己之前的那个方式不错,只要天下大部分自己呆过的地方的百姓能接受自己观点,再培养一些年轻人出来,这大唐以后就算没有自己,一样能朝着李好希望的方向发展。

    所以李好准备过来这边之前,就开始在这边布局起来。书院这个不能少,自己的学生分派一些人过来也不能少。这些才是自己做适合用的人手,自己办事全靠他们帮忙。

    李好打算处理好杭州府这边的事情后,就回长安那边还是当自己的祭酒去。比起自己一个人做事情,自己培养更多的人接受自己的思想来做事,这样不仅轻松,也能做更多的事情出来。

    李好的打算是以杭州府一带,广州府一带加上洞庭湖一带为主的三角经济开发出来,然后带动整个长江以南的大变化,产生一个完全经济繁荣的大地区出来。这个计划要完全实施出来需要很久的时间,幸好房二来这边几年已经完全把基础打下了,并且取的不错的成绩。

    李好过来只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把火就可以了,而眼前的西湖和杭州就是一个契机。而在这之前,他得把江南道这边的烂摊子收拾好,要不然会不会出现暴动很难说,原历史中,再过几年这边就要发生一次暴动。

第三百三十六章 陈硕贞() 
历史上,李二挂了没多久,刚上台的李治就碰上了江南道这边的农民起义。起义者陈硕贞,一个女人用各种神话加身为口号,然后发动了这次起义。

    这次起义没有多少说道,大致就是百姓日子没法过了,所以起来造反。这个时候李二已经挂了,要不然他的贞观之治就要在这次事件中大大的打个折扣,他的英名也会被尽毁。

    因为贞观之治事实上并没那么清明,要不然怎么会有百姓活不下去而揭竿起义?而且唐朝廷还花了不少时间和兵力来清理了这次起义。至于带头的陈硕贞,最后遭受了各种凌辱被杀。

    这位自命的女皇临死前义正词严地怒斥朝廷无道,贪官恶吏横行;饿殍遍地,又不肯打开粮仓赈灾,反而囤聚居奇,强占民产,干起官商勾结的勾当,祸害百姓;所以她揭竿而起,完全是正义之道。

    李好过来,也是整理这些东西。李恪明里暗里,都给了他不少军权,就是让李好务必把这边好好的整治一番,然后彻底收拾一番江南道这边的世家和官宦,不让这边最后真演变成了农民起义。

    “贤弟,这边的世家并不并长安少,底蕴也足。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做出不好的事情出来。”房二知道李好过来这边要做什么,所以把自己在这边见到的一些东西说了出来。

    “你让我查的那个陈硕贞的事情也有眉目了,你是不是看上那个女人了?怎么会想起来关注一个在乡下行走的漂亮女郎中?”

    说到另外一件事情后,房二心中就有点不正经了,好奇的问起李好来。李好过来杭州之前,让房二先去调查一个叫陈硕贞的女人的情况。

    房二开始也没当回事,只是据他派出去调查的人来汇报,那个女人很年轻,还很漂亮。现在是江南道那边这边一个很有名气的女医生,而且还精通武艺,经常在那边走向串户给人看病,在当地的人气很高。

    “你想多了,我见都没见过那个女人,怎么知道她什么样子?现在那边的民生情况如何?”李好听后没好气的白了房二一眼,他真没见过陈硕贞,怎么知道陈硕贞长什么样子?

    “你没见过?怎么可能?那陈硕贞跟周围的人介绍的时候就是说自己师从贤弟,且得到贤弟真传。周围的人也很认可这一条,因为那女人的医术确实不错!”

    “还有这回事情?我怎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收过怎么一个女孩子做徒弟?”李好一听房二这话就更纳闷了,自己什么时候收过这样一个女徒弟?

    “回头我派人跟你过去调查的人汇合,然后把那女人先请到杭州这边见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胆子这么大,竟然还冒充我的徒弟来。”

    这事情李好肯定要查清楚,现在陈硕贞并没造反,对于李好来说就没什么。一旦她造反了,到时她是自己的徒弟这一条信息,恐怕就要把自己牵连到。

    虽然跟李恪的关系不错,但是谁知道做了皇帝的李恪几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这事情李好肯定要调查清楚,然后再慢慢处理江南道这边的事情。

    眼下,先把杭州这边发展起来,让这边的经济带动周围一片发展起来。然后暂时缓解一些周围的问题,另外一些政策,李好也准备慢慢的在这边推行下去,谁不服,直接军队围过去就好。

    原本的杭州府的大发展要到1127年后,南宋定都临安后,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激增,经济繁荣,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

    杭州府的旅游者,每年除香客外,又增加了各国的使臣、商贾、僧侣,赴京赶考的学子,国内来杭贸易的商人。西湖的风景名胜开始广为人知。当时,西湖泛舟游览极为兴盛,据古籍记载,“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皆精巧创造,雕栏画拱,行如平地。”

    南宋诗人林升在诗题临安邸对当时的盛况做了生动的描绘。另外,诗人杨万里也曾作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盛赞西湖美景。但是现在李好来了,历史就要改变。同房二再西湖转了半个月后李好心里才开始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从孤山开始,孤山位于北侧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积约0。22平方公里,为栖霞岭的支脉,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今山上林木葱蔚,多历代人文古迹留存。孤山东西分别以白堤和西泠桥与湖岸相连。

    白堤这个时候是没有的,但是白堤不仅是风景胜地同时也是一座水利工程,这是必须要修筑。然后后来的白堤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这两桥也是需要修建。白堤向西,在“平湖秋月”与孤山相接,长约1公里。

    到时两侧广种碧桃翠柳,这里将是欣赏西湖全景和周边诸山的最佳观赏点。断桥位于白堤东首,李好讲的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断桥为白素贞与许仙邂逅之处,所以这座桥是必须有。

    然后就是苏堤,苏堤旧称苏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庙东,横贯湖中,堤长2797米,宽30—40米。苏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桥,从南往北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三:“元祐中,东坡既奏开浚湖水,因以所积葑草筑为长堤,起南讫北,横跨湖面,绵亘数里,夹道杂植花柳,中为六桥,行者便之后十年郡守吕惠卿奏毁之。咸淳五年,朝廷给钱命守臣说友增筑。高二丈,袤七百五十丈,广皆六十尺,堤旧有亭九,亦治新之,仍补植花木数百本。”

    苏堤也同样不仅是风景胜地还同样是一座水利工程,这也必须要修。只是这个时候把这两堤坝修了以后就不能叫白堤和苏堤了,到时不会都叫李堤吧?想到这李好一阵恶寒,自己修好以后立刻需要把这两堤先给它们命了名再说。

    这两堤修建以后就是三潭印月景区了,三潭印月景区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包括小瀛洲及其南侧三座葫芦状石塔,以赏月和水上园林著称。全岛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小瀛洲前身为水心保宁寺,也称湖心寺,北宋时为湖上赏月佳处,其园林建筑和景物布局,在18世纪初已基本形成。

    清湖山便览卷三:“万历三十五年,钱塘令聂心汤请于水利道王道显,绕滩筑埂,成湖中之湖,以为放生之所。三十九年,令杨万里继筑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规制尽善。”

    从空中俯瞰,全岛如一个特大的田字,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景。岛上主要景点包括浙江先贤祠、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亭亭亭、竹径通幽和我心相印亭。

    湖面三塔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苏轼浚湖期间,所在位置与当今不同。据清初文献记载,今三塔系清朝康熙年间所建。三石塔顶为葫芦状,塔身呈球状,高出水面2米,中空,环塔身均匀分布5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三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62米。

    这是原历史后世的三潭印月景区,这个风景是必须要,所以李好把这个也列上计划修筑。最后就是西湖周围的几座塔了,这个工程可以交由道教来做。然后还可以把几个原来寺庙的地方全部用来修建道教的别院,这个地方估计老袁会喜欢,再说这也是为了扩大他们道教的影响,总不能把这些位置到时留给和尚去用吧?

    原来的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