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门现在旗下有两个产业,一个是兴隆车马行,一个是兴隆镖局,兴隆镖局和车马行都是对外的营生。这两个产业曾经还引起过李二的关注,若不是李好知道的及时,找人疏通过一下,这两个产业估计就难保存下来了。

    镖局还好点,主要的是车马行,李二也是有眼光的人,他想把这个搞成官办。只是被李好找关系劝止了,这不是因为李好有私心,主要这个东西完全就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如果不试行验证其成熟性就搞起来到时就怕成了劳民伤财的事了。

    交给商人先试运行那亏损什么的都是商人自己的损失,也能让后来者吸纳经验继续办下去。另外也是因为受后世的一些事情的影响,商办比官办挣钱省事。

    “大人,这邮局是什么东西?”跟道哥见了面后,李好给了他一个新方案出来。道哥现在也是识字的人了,看了方案上面的东西后有点不解的问道。

    “这个跟你车马行的托运差不多,以后那些需要带信或者带东西去远方的人,都可以走此通道,而你车马行正好可以分类把每一个地方的邮件顺带过去,然后再分发出去。”

    李好让洪门把邮局整了出来,还是基于兴隆镖局和车马行上。不是所有人都请的起镖局护航行走,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镖局和车马行。

    而兴隆邮局就是建立在大唐所有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帮员,然后有自己的车队,还有自己的镖局加上现在正在各地兴建的水泥路。那么一些小物品或者信件需要送往远方的亲人了就可以完全交给兴隆邮局来办理了,信件送到收件人手里后邮局还会从收件人那里拿回一条回执给发件人验证的,以证明信件内容数目核对无错。

    大致跟道哥讲了一下内容,具体的事情李好的学生也会带着洪门去安排,所以用不上李好费心。而实际上李好对于邮局这个东西也不是很明白,一切只能摸索着走。

    兴隆邮局开办不久就受到了在外奔波的商人或者游子们的喜欢,他们也不用在异地要等到碰上同乡或者顺路的人才能给自己家里带去音讯和东西了。

    他们只要到了某个地方,找到当地的兴隆邮局,把要邮寄的东西和邮寄的地址接收人交代好付给一定的费用就可以。而且这个邮局的办事效率比起之前的那些快捷方便多了,如果中途出现意外什么的还能够及时得到消息。

    而南方周刊的发行,以及李府的一些产业如印刷等业务,李好干脆也叫武顺把它们交给了兴隆邮局来送到各地的渠道去,而各地的书商只要把款一次性付清,每期的报纸虽然稍微有点延时,但是都能到达,这样就省了商人们的来回奔波了。

    同样李好其他的产业各地的供应商也是走的这条渠道,当然这些也是建立在这个时代商人和所有人的诚信互信上面的,要不然谁敢这样做?

    兴隆邮局的人手都是他们洪门自己的帮徒,每个人的底细都了解的很清楚,大宗钱财都是分开运输,但是就算这样依旧是有风险,这些只能依靠人员的自身品德了。

    兴隆邮局的运行方式仿照后世的那些快递公司和邮局的架构来,这个邮局的建立花了李好不少心思,为此他甚至还派了两个弟子和几个管帐的去协助洪门管理这些。

    当然这两个弟子的任务肯定不止协助管理这些了。他们还要对这个邮政系统的运行进行分析,统计,查漏补缺同时还要把邮局的运行规范制度化,并把这些整理成档案。

    另外一件同时在做的事就是银行的筹建,这也是一个大工作,根据南方开发银行那边取得的经验,现在北方这边上马银行就要熟练不少。

    阿拉伯数字的广乏推广,算盘的应用还有财务专业的建立,南方开发银行的几年发展经验,李好都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了,也已经培养出来一些合格的人才出来。

    这件事情原本是准备让小武来做,而且小武之前也为筹建银行的事情做了不少工作。只是没想到会发生那么一件事情,所以这事情就拖到了现在来做。而李好这个时候正在长安,刚好能把这件事情组织下来。

    银行这东西李好不准备一个人来做,还是和南方开发银行一样,联合长安的权贵,加上一些商人组成。而用途跟南方开发银行稍有不同,大致是按照北方这边的情况进行。不过两家银行的银票会通用,而且互有登记。

    具体的东西李好还是交给了自己在南方开发银行那边的学生来操作,他们在那边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对于原本的一些漏洞之类的事情也深有应对经验。

    把银行的架子搭起来后,这个时候已经传来李二东征大捷的消息。整个长安城全部沸腾起来,当初老杨同志三征高句丽,不仅劳民伤财,还让不少士兵在那边送了性命。

    而且那高句丽的人还在辽东那边垒了京观,据说李二看到这东西后大发雷霆,让随行士兵把那些人的遗体全部好好收了起来,然后一起火化带了过来。

    这也让李二对高句丽的厌恶憎恨之心越发深了起来,三路大军同时进攻高句丽,一路所向,披靡无敌。最后在一座大城面前停了下来,在这座城下李二率军再次打了一场漂亮胜仗。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东征() 
只是攻城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这跟历史上原本碰到的情况一样。只不过李二现在身边的人并不是那些老将,无论是席君买还是薛仁贵,两人对火器这东西都颇为了解,更何况军中还有不少李好的学生。

    围攻了那个城市三天后,薛仁贵就找到了李二,建议用火药。李二这个时候也很不爽,尤其是那城墙上面的高句丽人竟然还嘲讽李二无能,加上来之前看到的那些京观。所以他恨不得马上破城,无所不用。

    “准!破城之后,不用封刀!”这是李二第一次这么愤怒,谁劝都没用。其实大唐的军队这个时候都憋着气,老杨的军队那也是关中人,说不定就有他们各自的亲戚在里面。

    然而小小的高句丽如果不是因为老杨因为内乱下了台,早就灭了他们。现在这些人竟然还敢把抓到的士兵杀了做了京观,这种事情谁也不能忍!也忍不下去,血债就得血来还!

    “滚蛋吧!唐人,我们高句丽军队天下无敌!老杨败了,李二一样得败。”高句丽人肯定不会这样说,不过意思差不多就是这样。总之就是极度嘲笑,反正唐人攻不破城墙。

    薛仁贵听了这话后脸色越发冷了下来,这些人自己找死也怨不得别人。还真以为自己的城墙厉害了,这样的小城墙如果不是因为军队的攻城工具不够,其实唐军早就破了。

    现在,不用攻城工具,想要破这这小城也不在话下。他吩咐自己手下分头办事,一个个从四周开始进攻高句丽的城墙,炸药早就准备好了。薛仁贵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李二对这些东西兴趣不大,他们其实还有一种工具可以用。

    直接用火炮远远的对着城墙轰就好了,轰了个几个轮回,这城墙什么的早就破了。火炮李好实际也给他们准备了,随行的大船上面有一些。只是李二对这东西一直不怎么看好,也没想过使用这些东西,所以一直搁在那边没用。

    不过现在用炸弹,效果其实差不多。不过用炸药的话,人就得靠城墙去。得弄个安置炸药的地方来起爆,要不然就没什么效果。

    “这些唐人是不是准备挖地道?”接下来唐军的行为变的诡异起来,城墙上面的人觉得很奇怪,却一时又想不出问题在哪。看着那些士兵在多重保护下,在城墙脚下忙碌。

    这肯定不是攻城,因为人手大少。就这么点人,城墙上面的人一时也没什么办法。用箭射,被挡住了。用石头砸,人家可以躲开,而且下面人少,石头砸下去根本没效果。

    “让他们挖地道去吧,我们这边早就准备好了,等着他们来送死。”接触中原的文明不少,这边也偷师了不少。对于守城和攻城,他们的经验也不低,预防挖地道这种事情手段多着呢。

    这是一个善于偷学技术的民族,而且也善于隐藏自己的民族。几千年的东方战争艺术中,让他们学到了不少,总会在东方那边虚弱的时候给那边致命一击。

    只是让这些人想不到的是,唐军掩护在城墙底下并不是挖地道。他们只是折腾了一番后就迅速跑开,城墙上的人虽然觉得不安,却一直不知道不安来自哪里。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巨响响起,地动山摇,两边城墙瞬间就塌陷下来。城墙上的人全部被掩埋或者震死,这一刻他们才知道不安来自哪里,他们为之守护的东西恐怕也得不到善了。

    “这东西威力这么大?”同样震惊的还有李二和长孙无忌,他们两人是典型的不怎么认可炸弹的人。那些东西单个出来,威力其实也就一般了。但是现在,他们不知道怎么说了。

    眼前的城墙比起长安的城墙来说弱了不少,但是只是一瞬间城墙就被破了,如果长安城被连着几次,就算再高大一样也会被炸掉吧?

    “以后的战争模式要改变了,将会是他们年轻人的世界了。”李二对于炸弹的威力不至于因为太强而禁止下去,当然必要的封锁还是有要,这东西只能大唐官方有,落到其他人手中就麻烦了。

    李二说的不封刀就不封刀,不过他的军队基层现在大部分是军事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这些年轻人对一些东西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会因为不封刀而乱来,总的来说,这是一支已经有了一点信仰的军队了。

    所以整个城市中的高句丽贵族,官员全部遭到了屠杀,那些敢于反抗的普通百姓也一样。这些人不论善恶,都属于必杀之中。而那些妇孺,以及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的普通百姓,就不在他们不封刀的范围之中。

    破了这个城市后,接下来的战斗再次变得势无阻挡。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唐军一路所向,除了缴械投降,不接受任何说词,这个是李二的旨意。

    东线的席君买这个时候也知道了京观的事情,对于高句丽以及整个东边的这些地方越发不爽起来。他这人本来就是那种比较豪猛的人,加上关中人身份,所以心情可想而知。

    从海岸登陆后,整个高句丽这边无论是大小部落,还是亲大唐的部落的好意,一律不接受。唐军只接受投降,要不然就破城。那京观刺激着所有的唐兵的神经,没人能承受如此羞辱。

    这个没有可以周旋的可能,那个什么新罗女王甚至来不及反抗,整个新罗就被席君买拿了下来。然后王室的女人全部一网打尽,给李二送了过去。这个李好从扶桑回长安的时候交代过他,这边的部落也好,国家也好,一个都不留。

    但是新罗女王一定要留了下来,不能杀。这中间有个典故,李好不确定是否真假,所以才建议席君买这么做。好像新罗女王上书给李二,自愿给李二荐席,只不过因为有国民在,所以不能去长安侍奉。李二似乎对这个女人印象似乎不错,而且这这家伙还有睡投降的女人的爱好。

    这种事情不管是不是真的,先听着最好,而且不要试图去怀疑这种东西。而且李二这种人本来就有这方面的爱好,这种东西送了过去,对于席君买也是功绩。

    至于李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