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去成。

    这是东方这边最大的一个遗憾的地方,虽然老杨就算找到岛国也不一定能攻下来,但是一直以来只有岛国人可以来往东方,而东方这边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偷偷过去。这真的是一个很遗憾的地方,要不然岛国也不能自在发展了那么多年,那跳梁小丑也不敢如此羞辱老杨。

    到了唐贞观时期,虽然李二也很不爽岛国人,但是岛国依然先后派遣了十余次遣唐使来大唐学习先进的文化和制度。这些遣唐使回国以后策划了岛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这就是“大化改新”。

    这个所谓的大化改新在岛国的发展史上有很隆重的一笔,也是岛国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段。

    改革派刺杀了掌握岛国实权的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专政。公元646年,岛国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在圣德太子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岛国旧习。

    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革新,废除了大豪族垄断政权的体制,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使岛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到了封建社会。天皇掌握了实权,这是岛国一个转折兴起的起点。

    经过“大化改新”,此后大约200年间,天皇是掌握真正实权的岛国最高统治者,但是到了唐末至北宋初期,岛国皇室开始颓废,实权落到外戚藤原氏手中。号称“万世一系”的天皇家族从此走上了衰败的道路,被旁人所操纵。

    李好这个时候想对岛国用兵,自然是看准了时机。抢在所谓的大化革新前面,在岛国兴起的时候在它脊髓上敲上一下,让他们永远起不来,只是担心李二不会同意!

    这个时候正是岛国社会危机严重的时期,推古朝时期派到大唐的交流生陆续回国。僧旻于632年,南渊请安和高向玄理于640年回到岛国,正在岛国到处为了这个国家奔走。

    他们在大唐交流二、三十年,经历了隋唐两代,吸收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统治经验,归国后积极进行传布,在部分贵族中发生强烈影响,而且吸纳了不少人响应他们。

    在归国留学生传授隋唐封建制的影响下,皇室和贵族阶层内出现了主张改新的新兴势力,其代表人物是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

    中大兄皇子是舒明天皇之子。中臣镰足出身于世袭祭祀官的家庭,幼年好学,博览群书,曾就学于僧旻,又同中大兄皇子一起受教于南渊请安。中大兄和中臣镰足都憎恶专横的苏我虾夷、入鹿父子,所以两人共谋打倒苏我入鹿,推翻苏我氏,夺取朝廷大权。

    中大兄接受中臣镰足的建议,首先争取与入鹿素有矛盾、又有声望的大夫苏我石川麻吕,分化苏我氏的势力,然后联合反苏贵族,组成了革新派。

    645年6月12日,革新派乘皇极天皇在宫中接见三韩使者的机会,以“鞍作(苏我入鹿)尽灭天宗,将倾日位”为理由,杀死了苏我入鹿。皇族和多数贵族站在中大兄一边,苏我虾夷见大势已去,便在入鹿被杀的第二天,焚宅自尽。

    所以李好才会在这个时候跟李二上书,说岛国那边皇帝称天皇,是对李二大不敬。而且岛国人从大唐偷师后处处算计大唐,竟然在高句丽半岛有偷偷入侵的动作等等罪状。

    另一方面,李好还出售了不少大唐这边淘汰的兵甲给革新派和苏我家族,并把革新派的事情跟苏我家族透露了一些,提前引发了两边的争斗,让岛国现在正处在双互大打出手的场面。

    而对小琉球群岛李好一样没有放过,岭南道这边的船队现在已经完全把小琉球群岛占领,并修建了大量的基地,同时脚步开始往岛国本岛方向前进,一切就等着李二的旨意了。

    这也是李好在这个时候过来泉州府这边的原因,这是一场灭国的战争,也会是一场比较持久的战争,所以他需要好好过来这边策划一下,军中的将领也要好好培训一下观念。

    李好自己没法离开岭南道去亲征扶桑,无论是东线还是南线,接下来都会有战争。所以岭南道这边需要一个人主持,同时能关注两线的进军情况,李好自然不能离开这边。

    岭南道这边的将领在年后又换过一批,之前跟着李好作战的那些将领以及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生都带着功劳回去晋升,然后又分到了别的地方去了,现在来的是李二挑选的新一批学员。

    李好的学生仍然有一部分加入了进来,就算皇家军事学院也有李好的学生,让他在军中的影响不至于被架空。不过现在自己要两线用兵,李好自然要过来跟这些人了解下情况。

    无论是南线还是东线,这两边的战斗都不会出现什么大败,因为李好已经做了完全的准备。但是他不放心这些新来的学员,小败也不允许,虽然这些人是大唐军中年轻一代的精英。

    李二派这些人过来的目的李好不是不知道,这些人就是过来分李好兵权,免的李好到时用兵自重。有时候李好自己也觉得很无奈,似乎他做了一件挖坑把自己埋了的事情。

    皇家军事学院其实就是李好的主意,本来是给大唐培养年轻将领的地方,是好的想法。现在这里面出来的年轻学院,全成了李二用来防止老将拥兵自重的最好旗子了。

第二百九十章 战前() 
李好现在自己就要面对这些,两线作战的战功对于他来说实际上真没什么意义,他只不过是想给大唐把周边不利的因素全部扫除干净,免了这些地方以后壮大起来。

    而拥兵自重和造反这种事情,李好根本就没想过。他想的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如果到了那一步后,自己带着一家人远走海外,从此不再搭理这边的任何事情,造反完全没必要。

    所以李二对自己的举动,大致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大致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吧,李好一直看不起的玩意。但是那些做皇帝的很多总喜欢玩两手,把百官当成猴子戏弄。

    “我大唐这两边还有敌手么?这些地方不都是大海么?”陈三娘不清楚岛国的事情,对于南洋那边的事情她也不清楚,所以不知道这两边竟然还有大唐的敌人?

    “当然有!东边的扶桑,这个国家的人其实大部分都是我大唐过去的百姓。只是有些人已经忘本了,不仅把岛国的文字改成跟大唐不一样的文字,他们还唆使着岛国的百姓处处算计着我大唐,所以这个国家必须要把他们从根子上灭掉才行,不能让他们壮大起来。”

    “南边的林邑也一样,这个国家表面看起来很温驯,经常还会过来朝贡我大唐,接受皇上的接见,但是私下里的小动作依然没有断过。所以这样的小国根本就不需存在,只能是我大唐的一个州!”

    李好有句话没说,凡是大唐周边的国家,无论大小,还是已经附属大唐的国家,只要有自己的文字和文明的国度,统统消灭。必须把他们的一切摧毁,只能存在大唐的文字和一切,这是底线!

    而陈三娘其实原本就是山越族的人,不过是李好征服的一个番族。他说的有些东西有点民族主义的思想在里面,怕这女人听后心中不舒服,所以直接换了美化版的借口出来。

    “你们男人就那么喜欢征战么?为什么不能大家和平相处?这样没有伤亡,没有分离,不是更好么?”陈三娘显然最战争这东西的印象很不好,曾经的经历让她很不喜欢战争。

    “不是我喜欢,而是这周围的情况逼的我如此。如果不趁他们还在发展之前灭掉,等他们壮大后,他们就会过来反咬我大唐一口了,祸害的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了,所以有些事情必须在萌芽的时候就掐灭。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陈三娘不是李好,她不是后世穿越过来的人,自然不知道南洋这边的这些小国后世会怎么样,也不会知道一个小小的岛国曾经差点把东土这么大一片地方灭掉!这都是真正的后患。

    但是李好知道,所以他现在做的就是从根源上面把这些地方掐掉,让这些地方成为大唐的疆域,同时把他们的文明完全消灭掉,人口也全部打散安置,看他们以后怎么兴起?怎么成后患。

    在琉球岛巡视了一圈后重新回到自己的避暑庄园,李好发现自己的女人们一下全变了过来,一个温柔热情的很,也不打麻将了,竟然还有时间陪自己游泳钓鱼了。这种热情,反而让李好有点不适应起来。

    不过李好还是没有在琉球岛呆到夏末就离开了这边,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他独自先过去泉州府那边,老婆孩子都留在这边,陈三娘也留在这边。原因很简单,他收到了李二的旨意。

    给李二的上奏中李好一半用的是事实,一半是捏造的东西,半假半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开战。李二这人比较好面子,只要拍他马屁,他就好说话。如果羞辱他了,那就倒霉了,肯定会开战。而这两地方都比较遥远,李二肯定不会想着御驾亲征,只能自己来。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魏征的待遇,羞辱了李二还能活蹦乱跳的活下来。比如李好上奏中的林邑国和扶桑,他们现在就要承受李二的怒火。李二给李好的旨意是先过去宣斥一番,如果两国不通,李好可以临时处置。

    这个正是李好需要的东西,宣斥一番李好肯定会去做,而且敲锣打鼓的去做。而两国会不会通这个李好就不需要了,他们无论怎么做,李好都会给自己捏造一个出战的理由出来。

    所以李好才会匆匆赶往泉州府,朝廷给他的副将也过来了。除了军事学院的那些学员,李好的副将是席君买,席君买的作用实际过来是代替李好亲自对扶桑用兵。李好一人难以顾及两线。

    席君买跟李好在吐蕃那边有合作过,两人之间有默契。不过席君买不是李好的人,也不是世家的人。现在看来,这家伙因为吐蕃的原因,竟然进了李二的眼中了。成为了皇派。这跟前世有点变化,至少这家伙没有唐朝被埋没了下去,反而崭露头角。

    李二派席君买过来,还在两线多给了几万兵马,李好就大致摸清了李二的心思。显然他认为李好打仗不需要筹备粮草和物质,现在可以对扶桑动兵,最好是把扶桑全灭了便好,因为席君买这人就是这种类型的指挥将领。

    席君买作战非常的勇猛,让他摧枯拉朽的灭了扶桑问题不大。让他像李好一样处处算计扶桑恐怕不能。李二不可能不知道席君买的作风,派他过来恐怕用的就是席君买这点。

    小小的岛国,竟然敢自称天皇,而且还称自己为日出之皇,这是任何皇帝都不能容忍的情况。以前老杨是因为没办法动兵,现在李好可以攻上扶桑了,李二巴不得李好把这个恶心的国度灭掉。

    贞观十五年秋,派往林邑和扶桑的使者宣斥的时候在两个地方都遭到了羞辱,甚至还在途中遭到了攻击,差点性命不保。消息传回来后,大唐李二极度震怒,然后让岭南道行军总管李好负责两处地方的征讨,必须好好教训他们一番,宣扬天朝的厉害。

    除此之外,东线另外加了两万军马,南线也加了两万军马。这些变化让李好自己都有点惊讶,因为这些事情都不是李好做的!他原本是想过,那是建立在这两个地方的国君假意服软的前提下,但是人家现在根本就没服软,还直接挑畔过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