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清伐谋-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谷满仓没有想到,这一跑就是整整三圈。硕大武昌省城上百万人口。一圈就已经能让人筋疲力竭,而在三圈之后谷满仓只感觉到眼前昏花,喉咙深处有股甘甜,脚下打飘。他艰难的迈着步子,一边看向并肩的兄弟,发现他半眯着眼,在寒冷的风中汗如雨下。

    “停!”

    “大人为你们安排的早饭到了,自己去取!”石信天说完就扑地坐在地上。

    他身后的人听到命令后也纷纷张开四肢倒在地上,全然不顾城墙上守兵嘲笑的目光。

    “满仓,走我们去取早饭,饿死了。”有人拉了拉谷满仓的胳膊,他却累得摇摇头:“你去吧,我在休息会。”

    那人便没有再说,只过了一会谷满仓就闻到一股好闻的味道,他这才感觉到自己的肚子里也是空空如也。

    坐起来一看,那人端着的是碗绿色的粥,热气腾腾的,几个黑色疙瘩在表面漂浮着,散发出诱人的味道。

    “还不快去!肉疙瘩粥还有俩馍馍呢!”那人催道。

    谷满仓闻言,马上一骨碌爬起来朝着那辆小车跑过去。

    。。。

    时间正值一八五三年的春节,这一天,是太平天国葵好三年正月初五,咸丰三年正月初二,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之中。

    武昌城内布政使署内,盛宴已经结束,几位王已经在众人的拥护下回到自己的大宅里,布政使署内只剩下一群士兵正在收拾着碗筷和残羹剩菜。

    在安静的书房内,杨越和林凤祥并肩站在一起,杨秀清轻轻地抿了一口茶,刚才的酒让他的脸上有些红润,但是他的目光却一点也没有醉意。

    “杨越。”他唤道。

    “卑职在。”

    “前些日子我就耳闻你的人每天早上都需要城头守军例行开门,然后再城外训练整天,但是我没放在心上。你的训练方法独树一帜,只要不闹太大,我就不会自己不认同就否认你的方法。”

    “谢东王体谅。”杨越低头道。

    杨秀清看着他,话锋一转:“可是最近底下闹得沸沸扬扬,说你的人在训练期间火铳声不断,城西百姓听着火铳声整日担惊受怕,这你如何解释。”

    “请殿下原谅,卑职正在训练士兵们正常开火下的精准与装弹速度,让他们熟悉他们手中的武器,以及发射出去的弹丸。”

    “全军上下都知道,我们火药并不富足,你要训练也必须得有节制。”杨秀清摇头道。

    “卑职认为,对于我军来说。士兵在平日缺少的训练将在战场上以人命来填补,我希望他们能活下去,日后能为东王锻造一支百战之师。”

    林凤祥插话,道:“殿下明见,卑职去他营中的确见那些士兵对火铳的控制已经比我们老兵还要熟练。一些有天赋的士兵甚至已经能两百米外十铳,平均每铳达到八环的命中率。”

    “什么是八环?”杨秀清眉头一挑问他。

    “是杨统制发明的一种打靶计数的方法,木耙被分成十圈,中间的一点为十环外面的一圈为九环,以此推算。”

    “噢!”杨秀清略一思索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转而上下打量着杨越,笑说:“你小子总是有些鬼主意。”

    “请东王成全。”杨越低声道。

    杨秀清摆了摆手,说道:“算了,你要练就练吧,反正也没有几日的时间了。”

    “后天,我们给咸丰送一份大礼,举国杀向南京。翼王石达开到时候领军先锋,杨越你随我一起,坐船随主力大军从长江东行压进,林凤祥你随翼王麾下做先锋。”

    杨越和林凤祥沉声道:“卑职明白。”

    。。。

    长江的另一端,大清帝国长江下游的核心城市——南京,正在欢庆的气氛中度过这个佳节。

    平民百姓尚且要稍微弄上两道鱼肉增添节日的气氛,豪门富强就更不用说了,大礼小礼多的需用动用马车来拉。

    一座奢华大宅门口,堆砌着成堆的礼物和装满银两的箱子,一个富态的中年人脸笑的像朵花,拱手欢迎着连绵不绝的客人。

    忽然他眼前一亮大笑着走过去,“祁公子,老夫等你多时了,来,来,来,位置给你留好了,你就坐老夫身旁便是。”说着他拉着这个一身儒装的年轻人走进大宅内。

    “那便多谢了,如今粤匪横行家父正忙着新募兵之事,未能参见倪伯晚宴,还望海涵。”年轻人彬彬有礼道。

    “不会不会,我乃是一介贱商,布政使大人公务在身,不来参加小民的晚宴理所当然。只是不知贵公子向小女提亲的事情,令尊如何准备?”中年人笑吟吟地说。

    “家父说你定个良辰吉日便好,他到时派人抬轿来请。”祁公子兴奋的说,然后忽然一顿小心翼翼地看着中年人的眼睛问:“只是不知倪姑娘是否愿意?”

    中年人闻言大笑,拦着他的肩膀:“哈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事我做得了主!放心吧,等我挑个好日子,替你把她穿着打扮好,你带人来取便是!”

    祁公子连忙拱手道:“那岳父大人,受小婿一拜。”他如今心中激动,多少富家子弟、豪门少爷梦寐以求的女子,如今就要成为他的掌中物。

    想着洞房之时的风流逸姿,他觉得可能只有自己高中举人时才可与之匹敌。

    “哈哈。”中年人赞许的笑着。

    而在庞大大宅的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一个十九岁左右的女孩正踮起脚尖,将手中的书摆在高高的书柜上。

    她便是南京城中在公子少爷之间口口相传的第一美人,有着一头如瀑布般的黑发,散发着透明的香味,玲珑的琼鼻,滴水樱桃般的朱唇,完美无瑕的瓜子脸,嫩滑的肌肤,身材轻盈,脱俗清雅。

    只需微微一看就会让人感到窒息的魔力,在白色裙摆的照耀下,如同初生的仙女,玉足点地,飘然若仙。

    “砰。”忽如而来的开门声让她不小心将手中的书散落在地上,倪嬬静回头看去,见是自己的贴身丫头小禾,便轻声骂道:“你这丫头,这么横冲直撞的,要是被父亲看见可是要受罚的,到时候我可不帮你说话了。”

    说完她弯腰去捡散落在地上的书,一头黑发如帘般披在肩上。

    丫头小禾笑嘻嘻道:“我亲爱的小姐,老爷已经替你定下婚约了,过不了多少时日小姐可就是有相公的人了,嘻嘻。”

    倪嬬静听后收书的手缓了下来,她抬头小声问:“阿,是……哪家的公子?”

    “布政使家的祁公子,听说还是个举人呢。怎么了,小姐?不高兴么?”小禾问。

    倪嬬静抱着书起身,对着她微微一笑,说道:“不是,只是感觉太快了。我甚至还没见过那个祁公子一面,就已经注定要在洞房之时盖上红盖头做他的夫人。我还没有准备好。”

    小禾从她脸上看出了忧愁,笑容僵住了,然后低头小声建议:“小姐若是不想,就去和老爷说吧。”

    倪嬬静微微摇了摇头:“父亲不会为了我而改变他们之间婚约的。”

    “那就去找大公子,大公子最疼你了。”小禾连忙说道。

    “这件事,哥哥恐怕也是无能为力,父亲决定了的事情,家里没人能动摇。”

    见小禾皱着嘴担忧的模样,她转而微笑着:“你这丫头,也不用太过为我担心,说不定是个美男子呢,呵呵。”说完她转身重新踮起脚,将手中的书高高放在书架上。

    “是呀!”小禾闻之开心地说。

    倪嬬静看着书架上整理得整整齐齐的书籍,白皙的脸上,却不见一丝开心的样子。

    (本章完)

第14章 南京城() 
春节,作为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而在这举国欢腾的日子里,太平天国于正月初七出发,举国杀向南京。

    大军分三拨开进,翼王石达开统率先锋,负责杀敌开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登舟紧随其后。全军号称五十万,分成水陆两只大军,出武昌城,沿长江东下。

    天官正丞相秦日纲与指挥罗大纲、赖汉英、唐正才等统带水营,船只万余,蔽江而下。胡以晃、林凤祥。李开芳以及指挥黄正才、吉文元等统率陆军,兵分两岸,夹江而行。

    长江,神州大地最壮丽的山河,终于迎来了历史长河中最壮丽的一幕!

    滚滚东流的开阔江面,浮舟万艘,帆旗如云,顺着江流,鱼贯向东。两岸雄兵,手持钢刀银枪、刀柄枪把,刀刃枪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炫目的光芒,映衬着将士们执著的脸庞。

    雄兵!铁流!梦想!杀戳!

    这一切,都将随着滔滔江水,书写新的历史。

    号称八十万的满八旗和绿营兵,能否阻挡得住滚滚而来的猛士雄兵?答案早已揭晓,武昌至南京长达一千八百多里的江防,清军兵力不到万人,基本形同虚设,哪里抵挡得住浩浩荡荡的大军前进的脚步。

    二月二十四日,大军东进第十六天。翼王石达开的先锋军已经攻至安徽省会安庆,安庆原为古皖国,安徽简称“皖”也是由此而来。安庆之名,取自平安吉庆之意,是长江下游北岸重镇,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

    在石达开兵临城下之时,钦差大臣陆建瀛早已逃出安庆,安庆巡抚蒋文庆苦苦挽留。可是下级管不了上级,陆建瀛在太平军席卷此地之前便溜之大吉。只留下蒋文庆成为孤独的抵抗派,城破之后,蒋文庆吞金服毒自杀。

    东进以来,剑锋所指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连克数十州县,清军防线土崩瓦解。而现在里那座庞大的南京城也指日可待了,杨秀清和洪秀全脸上充满了笑容。而石达开像是一个无情的快刀手,率领先锋军锋芒毕露,一路高歌猛进,直抵南京城下。

    看着一份份急报,咸丰皇帝感觉自己的心里已经疲劳了,甚至心中早已觉得无所谓了。他像个无助的小孩,接受大臣的建议,令远在广东的水师赶赴南京助战。

    广东离南京并不近,水师在城破之前赶到南京连五成把握都没有,这个举动只能说是病急乱投医。

    三月八日,东进第二十八天。太平军陆军先锋率先杀到南京城下!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指挥吉文元等进抵南京城西南善桥一带,扎营二十四座!恭候大军到来。

    接近一月,太平天国从武昌杀到南京,挟雷霆万钧之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千里长江,攻破近二十个州县和要塞。二十八天,太平军长驱直入一千八百里,每日行军超过六十里,耐力与意志在此时坚不可摧。

    从船上下来,杨越跟在杨秀清的后面,看着眼前这座大城,杨秀清大笔一挥,命令全军扩展大营,建造外围防御工事,同时命令伙夫生火造饭。

    夜晚,火红一片的大营包裹了大片南京城墙。东王和其他几位王正在商量着如何攻城一事,林凤祥和杨越作为杨秀清的心腹分立两边。

    打南京并非小事,所以除了几位王和他们两人之外还站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人物,如后来的燕王秦日纲、水营指挥唐正才、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等。在这严肃的计划后,攻城计划大致有了个大概。

    清朝历任皇帝,都非常重视南京的防务,在城内驻扎八旗和绿营,外城之中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