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王就是软耳根,答应过信陵君合纵抗秦,却也不当误他反过来抓紧时间要上魏国两口,这在诸侯中也非什么不讲诚信,言而无信,酸儒书生的义气之话,只要能劫掠土地,人口,即便对方是自己家的亲娘舅,又算什么事呢?只要屎不吃到嘴里,互相抢食有什么丢人呢?

    乐乘还有一层身份,他是郭纵的女婿。这时代翁婿之情算个毛啊,都是靠势,维持两姓之好的一众盟约而已。

    郭纵看到了乐乘身上为将的前途,乐乘乐得郭纵巨大财力的支持,结成翁婿双方其乐融融。

    秦梦当初向郭纵献合纵大计,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既然魏国一方迟迟不肯积极抗秦,那么就让其他五国逼着魏国,抓紧驱逐秦军,否则时日拖得太久,那么赵韩燕齐楚几国,就会趁机吞食魏国土地,是积极合纵,还是消息磨洋工,就让魏王自己掂量着办。

    信陵君与魏王相会后,必然组织合纵大事,一旦合纵形成,诸侯之间的小心思,就不敢在思议胡为,生怕摸不准脉搏,惹了众怒,反过来盛怒之下的魏国合纵所灭。

    秦梦不禁自笑,何曾想过信陵君风风光光领导的天下合纵大业,其中竟然如此龌蹉,就俩信陵君本人也是让人强掳回国的!此话传去去,天下人还怎么再看美名俊秀的魏公子信陵君呢?

    天下合纵大事,也已成形,秦军撤兵指日可待,如今也该忙忙自己手中的事情了,因为哥们赵正,秦梦的伟大商业计划硬生生中断了一年,这让心高气傲的仓海君为平原君赵端这厮为牛为马效力了一年有余。

    若是平原君赵端知道,这个脸痦子经常变动的此人就是逼其父赵胜杀妾的那罗锅之人,不知他吃饭的时候噎死。

    夕阳西下时,秦梦从长城关隘中挥手告别廉颇三子,微醺上了车马,准备连夜返回邯郸。

第684章 李牧?() 
朔风清冷,霞光万丈,炊烟袅袅。

    迎着落日的余晖,在前往邯郸的大道上,行人已渐渐稀疏,一辆驷马豪车在十几彪骑的护卫下正在狂奔,骤然勒马驻步。

    秦梦跳下马车,手搭凉棚,遥望西北小山。

    随行一骑马上威武将校也随即跳下战马来到秦梦身前。

    秦梦略有所思回头问鲁勾践:“你说那就是出产怪石的小山!”

    鲁勾践点头:“不错,此山就是怪异,前些年随连子巨子来临过此处,山不高但却怪事连连,有墨门兄弟所佩铁剑,竟会无端发力,剑指山石,更有小块碎石土屑附着其上,此事相当怪异!”

    秦梦笑道:“那应是磁石,山应是磁山!”

    鲁勾践惊异说道:“宗主来过此地?只有山中本地人才知此山为磁山!那怪石千金难求一块,都为当地百姓奉为通神之物!”

    鲁勾践不知此地,但秦梦却知道此次几百年后的隋朝此地命名为磁州,也就是后世河北磁县,因有磁山,山上产磁石而得名。

    之所以一磁命名,就足以说明磁石的稀罕和稀奇,否则英明神武的汉武大帝也不会被方士拿着两块磁石忽悠。

    天地混沌,民智不开,造就了磁石的玄奇和神秘。

    秦梦如今自认为已堕落成了大忽悠,面对磁石这样的神奇玩意,哪有不动心的?

    若是寻来几块,稍作加工,那更是忽悠人的好利器,自己仙人的弟子的光环更会耀眼夺目。若是有条件的话,自己还可利用这样的原理制造出电磁发电机来发电,说不定人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就会提前两千年出现。

    秦梦不过想想而已,这些脱离现实生产水平的奇思妙想真若实现,那就不是正经的历史穿越了。

    这种看来如同捅破窗户纸一般简单的事,若想让鲁勾践明白那也需要费尽力气的去解释,秦梦为了保持适度的神秘感便也不再过多解释了。

    秦梦高深莫测的说道:“愚弟未来过此地,只是听先师曾经说过邺城之北有奇山,山中有奇石,取山中磁石配以铁,可召电母现身!”

    “电母?”不仅鲁勾践都惊诧不已,就来身边的那将军都惊诧万分。

    “不可言,再言就透露天机了!”秦梦神秘的摇头,不再解释那在后世简单的跟一字一样的电磁感应物理常识了。

    “可否带我前去山中一观?”秦梦回头向身后廉家军的那小校说道。

    那廉起称谓心腹爱将的校尉一直摇头,眼中的好奇之色一闪而过,黑色的脸孔板着说道:“恐怕不妥,眼看天色已晚,若是有个闪失,末将难向廉起将军交代啊!”

    秦梦微笑道:“将军,不必害怕,如今秦军也已退去,这又是王畿重地,难道还有贼人?即便有贼人,将军一声呵斥也让他们屁滚尿流了!”、

    将军三十左右的年纪,干练雄武,虎虎生威,哪经得起这般激将,他脸色一红,抱拳说道:“不是末将胆小,而是军令不可违!”

    秦梦一脚登车,一手抓绥带,笑言道:“不是将军违令,而是小子执意前往”

    御者乃是墨门隐者所扮,只是含笑不语,听闻秦梦催促,便立时策马从大道上转向了磁山所在方向。

    那校尉愣怔之后,便也上马急追跟来。

    车行乡间小路,道路坎坷,车马前行颠簸严重,墨门御者不得不放缓车速。

    “将军尊姓大名啊?”秦梦觉得身边的将校器宇不凡,车行不畅就随便搭讪道。

    “末将出自邯郸李氏,单名一个牧字!”校尉未穿甲带盔,一身紧身胡衣胡裤,矫健的在马上当胸抱拳答话。

    咚嘡

    秦梦如中了邪一般,颓然站身撞上了马车的车顶,而后车行不稳,陡然摔在了车中,将廉颇的奢华车舆震得晃了三晃。

    鲁勾践一脸漠然惊讶无比的看着秦梦。

    “秦子怎么了?”车外这名叫李牧的将尉也对车中动静惊讶不已。

    “将军可打过匈奴?”秦梦似乎心神错乱,连忙扶好坐稳,结巴的又问道。

    “末将从未去过北地,未曾和匈奴有过交手!”将军声震瓦瓮的回答道。

    李牧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也是拜司马迁老先生所赐,没有史记的赞誉,恐怕李牧的声名远没有后世流传的那般响亮。

    李牧赵之良将,按史记所记载这个时间段应在雁门代地戍边,如今他却在邯郸长城做守将,更为去过塞外戍边。

    秦梦顿时冷静了下来,觉得这位将军多半不是自己所载的哪位赫赫之名传扬千古的名将李牧。

    不过李牧又说了一句,立时又让秦梦陷入了迷茫。

    “不过末将在春后就会前去雁门为将戍边!”

    这句话立时让秦梦再次认为此人就是日后赵国的新一代战神,铭记史册的李牧。

    关于李牧前去北地戍边,大破杀匈奴十万骑的时间点,因受史记行文的影响,后世人多半认为这个时间段实在赵孝成王时期。

    读过史记的人会发现,在为李牧树传时,司马迁老先生首先就谈李牧这段光辉事迹。而后才有了一个明确的纪年——赵悼襄王元年。

    其实秦梦一直有个疑问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斩杀十万匈奴骑兵的光辉事迹应在赵悼襄王后七年封李牧为大将军之前所为。

    否则解释不通,既然都斩杀匈奴十万兵立下如此奇功,那么从赵孝成王道赵悼襄王后七年这十年之中,为何赵国与外打仗一直不见李牧的身影?

    “快停车,让我为将军相面!”秦梦很后悔适才没有正眼去打量这位名叫李牧的校尉一急之下有些失态的拍着前面车窗,一手便去拉车门。

    “将军可知还有与你同名同姓之人吗?”车马刚听,秦梦便一跃跳下车来,立足趔趄之时,又问道。

    “呃?嗯?同名同姓者?末将不曾军中谁还与我同名同姓者?”马上名叫李牧的将军,一脸迷惑之态,惊异无比的看着这位身份神秘而又尊贵的少年。

第685章 马贼() 
秦梦更是认为此人确定无疑就是战神李牧!

    “将军家住何处?出自李家哪支?”

    “末将如今居于乡野丰茂聚,末将乃奉阳君之后,可惜家道中落,昔日祖上荣耀不敢提及!”

    “奉阳君”又是哪个封君寡人呢?似乎有过耳闻,不过天下到处都是封君,名号五花八门,秦梦一时也记不起。

    “奉阳君?”秦梦嘴里念叨,心里在寻思。

    李牧见秦梦一脸迷惑之态,补充解释道:“祖父李兑就是奉阳君!”

    李兑,曾经显赫一时,他是武灵王权臣。赵武灵王沙丘之变中的两个主谋之一。他率兵击杀赵武灵王的长子安阳君赵章与其宰相田不礼,困死赵王灵王,为赵惠文王赵何保得王位立下了汗毛功劳。后担任赵国相邦,封为奉阳君,主持天下合纵,名噪一时。

    提起李兑,秦梦眼前一亮,语气夸张的奉承道:“将军竟是名门之后,奉阳君忠孝节义,国之栋梁,是小子敬仰不多的几个人物之一!”

    战神李牧也是人,也在意出身低位,后来李兑虽然被挤出了政治舞台,但却依然还是李家引以为傲的不倒旗帜。

    虽然历史对李兑的评价不高,但秦梦的奉承之言,在当下赵国却是主流言论。

    沙丘之变,赵武灵王活活被饿死,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秦梦也曾打听此事原委,然而赵国人人对此避讳不提,事情已过五十年,真相早已湮没尘埃之中,秦梦也时常陷入迷茫之中,这样的事到底是否存在?

    要想知道客观真相也只能去看它国史官书写的这段历史。

    不过李兑勤王护驾铲除公子章之功却是为人熟知,李家虽然破落,但论起身份来也不输当下权贵。

    秦梦见到李牧之后,真就是一个小孩子了,有车不坐,就这样徒步和李牧走在乡间小路上,问长问短,问东问西,似乎就连前去磁山寻找磁石的事都给忘记了。

    丰茂聚只是邯郸城西之处的一个小村落,也许数年之后,李牧功成名就的时候,它会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武安——后世河北武安县。

    如今李牧在武将如林的赵国身份低微,身为廉起的帐下校尉,按照目前情况,没有卓越的战功,李牧脱颖而出实在太难。

    “可用小子将你直接举荐到大将军廉颇麾下?”秦梦直言李牧面相好,日后必会有大的功业,并极力与他结交。

    秦梦其实知道,追随赵国哪位将军都比廉颇有前途,因为若按历史记载,廉颇两年后,就将推出历史舞台,让李牧跟了廉颇那等于明珠暗投,连累的李牧仕途都要遭受影响。

    “末将多谢秦子提携,末将要靠本事立于军中!若秦子真愿结交在下,能否将你所著魏公子兵法,让我一读?”李牧淡然笑道。

    会动剑戟,会马上读书,这样的将军,怎能不成为名将呢?

    对秦梦的奉承之言,李牧黝黑的脸庞上挤出一丝笑意,“名将自有名将的劫难,吴起乱箭而死,孙膑刖刑受辱,白起受冤而死,就连马服君身死还受世人唾弃,名将不做也罢!”

    如此颓废的一番话从李牧口中说出,这表明了他早有要做名将的志向,同时也绽露了他的一丝心迹,可能不得志的牢骚之言,抑或者真看透了世事无常。

    不论李牧出于那种心思,这番话更是提升了他在秦梦心中的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