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皇孙-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儿子很好,即使他这段时间生病,也未曾停止过对自己的关心,对于他提出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朱允炆后世没有享受过亲情,这辈子却觉得十分温馨。

    于是,经过再三思量,他准备冒险,为了他这辈子的父亲,冒一次险,即使被怀疑,也在所不惜。

    (本章完)

第16章 换位思考() 
寝殿里很静,只有朱标翻书的沙沙声,看起来他今天的气色不错,朱允炆不由的心情也好转了许多,他连忙上前问候,

    “父亲。”

    “允儿来了,”朱标放下书,眼神柔和,“快到父亲这里来。”

    朱允炆小跑两步,做到朱标的卧榻旁边,仔细的为朱标掖掖被子,轻声道:“父亲今天气色不错,可得好好注意了。”

    见他紧张的模样,朱标笑骂道:“你这孩子,小小年纪怎么和你爷爷一样,就会叮嘱我注意身体,你爹的身体没你想的那么差。”

    “允儿也只是希望父亲早日康复,父亲好了允儿才能有福气。”朱允炆解释道。

    “父亲知道,”朱标叹了一口气,道,“你是真心的希望父亲好。”

    朱允炆踌躇道,“父亲,允儿有些话憋在心里有一段时间了,想告诉父亲,不知道能不能。”

    “你这孩儿,说话怎么老是吞吞吐吐的,但说无妨。”朱标摆手,不在意道。

    “允儿知道父亲因何而病,是因为皇爷爷。”

    “允儿!”意识到他要说什么,朱标赶紧呵斥道。

    朱允炆并未因他的话而停止,目光反而更加坚定,“允儿并非议论皇爷爷的不是,而是觉得父亲的所作所为有所欠妥。”

    朱标一愣,目光顿时暗淡,“连你也觉得为父做错了吗?”

    “不,父亲没有做错,”在朱标的注视下,朱允炆继续道,“父亲所坚持的,也是允儿所倡导的,但我们所想的是在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上考虑的,而皇爷爷有自己的立场,父亲应当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朱标疑惑道。

    朱允炆解释道:“对,就是换位思考,父亲应当做站在皇爷爷的立场上思考一下问题,他考虑的事情太多,有很多是我们没能想到的,他所做的一切未尝不是为了父亲,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个当爹的不为自己的儿女考虑,何况皇爷爷?这就像父亲你为允儿考虑一切一样,皇爷爷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朱标似乎想通些什么,赞扬他道:“好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允儿真是长大了。”

    “但是,”朱允炆话语一转,“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皇爷爷也会办错事,但作为儿女的应该多为他着想,即使要反对也要讲求策略,就像带兵打仗一个道理,我们可以有很多种打败敌军的方法,唯有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

    “哦,怎么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朱标毅然被朱允炆的话语吸引,连忙问道。

    “那就要看对手是谁,像皇爷爷,他一辈子经历了太多的风雨,父亲做事只能顺着他的一,而不能明目张胆的违背他的意愿,只要是在他的允许范围内怎样做,还不是看父亲的斟酌,只要父亲想办法,就算不得做到完美,也能达到目的的七八成。”朱允炆自信的道。

    朱标看着朱允炆似有所悟,突然他开口道:“允儿与之前有所不同了。”

    这可吓的朱允炆满头汗,急忙回复道:“允儿这些天闭门不出,读了很多圣人书籍,才方能有所悟,只希望可以帮到父亲。”

    “嗯,”朱标未曾深究,他沉浸在朱允炆刚才的话中,自言自语道:“多读圣人之书甚好。”

    (本章完)

第17章 中华第一茶馆开张() 
自朱允炆与朱标谈话后,朱标的病情明显又好上了许多,每日已经有大半的时间是在外室度过,朱允炆又教他了几招健身方法,不出几日,病情好的七七八八,但朱允炆知道,他的身体常年积弱,需要长期调养,又恰逢他的中华第一茶馆开张,他决定带着朱标去看看热闹,调节一下心情,顺便让他试一下卫一私下找的偏方。

    当然,朱允炆不能直接告诉他,这中华第一茶馆是自己的行业,只是借口让他出去散散心,微服私访,查看民生百态,朱标这才答应了他的请求。

    是日,阳光高照,南京城一个极为繁华的地段,一群人在一个店铺下边吹吹打打,引来无数人观看,只见那店铺的额匾上盖着一段大红绸缎,绸缎将店铺的名字遮了个七七八八,引得人们驻足观望猜测。

    眼尖的人看到店铺旁的一个竹竿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布幡,布幡的上面画着一个茶壶,就立马猜到这可能是一家茶馆,果然,吉时一到,店主亲自点燃鞭炮,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大红绸缎被店主一把拉开,六个气势磅礴的大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

    有人高声大喊,中华第一茶馆!

    门前的人越围越多,店主不得不高声制止,“各位,安静,安静,”待到议论之声渐渐小去,店主才又高声道:

    “鄙人姓卫,在家里排行老二,大家都叫我卫二,今天我的茶馆开张,为了庆贺中华第一茶馆成立之喜,今天所有光顾中华第一茶馆的人,茶水免费供应,直至今晚酉时。”

    “真的假的?茶馆开门做生意不是不赚钱的吗?怎么会不收钱?会不会是坑人的?”

    “不知道呢,不过应该不是骗人的,这是在天子脚下,怎么可能有人这么明目张胆的招摇撞骗?”

    “是啊,许是人家老板钱多,不在乎这一日的钱。”

    “不管了,我先去试试,这位兄台你请给我做个见证,要是他们真的再问我收钱,我就去官府告他们。”

    “是啊,我们这么多人,难道害怕被他们骗了不成?”

    “哎,你看,那不是开平王常遇春的二公子常升吗?他都进去了,我们还怕什么?”

    。

    。

    很快,茶馆内坐满了人,那些没进来的人站在外面干着急,却被侍卫告知已经没有了座位,不能进去,只能眼馋的看着里面的人抓耳挠腮,只恨自己行动的晚,而此时,朱允炆已经带着朱标和卫一等人由卫二带领进入了楼上的包间。

    包间环境清雅,墙的四角各放着一盆兰花,这是朱允炆的特定设计,这个包间的名称按着他的思路定为‘兰’,自然还有其它的包厢,例如‘菊’包厢、‘竹’包厢等等。但由于茶馆本身不大,可以设计的东西也少,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朱允炆的兴致,他知道,一切都要慢慢来,这些事,急不得。

    (本章完)

第18章 小子王白() 
从外面只是看到茶馆额匾上的字颇为飘逸庞大,到时看不到里面的景象,可当人们进入茶馆之后,里面精妙的布置就给人一种莫名的舒适感,好像自己的档次一下子提升不少。

    茶馆的正中间放着一个香炉,里面点的是清淡的茉莉香,四周的墙壁上也挂着不少前人的名言诗句以及字画,引得人们不时左右观看。

    突然有人高声吟道:“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底下的人一静,片刻有欢呼声传开,“好诗,真是好诗!”

    “是啊,是啊,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词人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真是当之无愧的上品之作啊!”

    这人一看就是见多识广的,一语就道破这首词的真谛,将唐寅这首《一剪梅》的意思表达的清清楚楚,朱允炆隔着窗户,微笑的看着众人的表演,嗯,这个托儿的表现不错,赏了,唔,还是等赚钱了再说吧,他现在可是穷**丝一枚,还不是土豪。

    “敢问店主,这首词的名字是?”有人大声问道。

    卫二不紧不慢,等到底下的人都纷纷请求,才出声解释,“这首词的词牌名为一剪梅。”

    “那再敢问店主,作这首词的人是谁?”那人继续追问。

    这次下面坐着的人欢呼声更甚,卫二吊足胃口,才命人将一幅一米宽的宣纸拿上,随着宣纸的打开,上面四个飘逸的大字‘小子王白’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眼尖的人看到这四个字,连忙想到进来时额匾上的六个大字,皆是窃窃私语。

    “这四个字与那额匾上的字体一模一样,出自一个人之手。”

    “是啊,这小子王白,到底是何方神圣,不仅做得一手好词,连字写的都如此之好。”

    “可不是,只是那墙上的词为另一个人所写,显得就十分不妥了。”

    。

    。

    这时又有人问道:“敢问店主,这小子王白是什么人?今天可否令大家一见?”

    卫二微微一笑,直接拒绝,“我这位朋友生性喜爱清净,这两副字和墙上的诗词也是卫某几番请求才得来的,诸位就让他保持些神秘****。”

    众人无奈,见店主不再多言,也不敢再行请求,朱允炆坐在上面沉思不语,要不了几天,小子王白这四个字就要传遍南京城了吧。唔,做名人的感觉是怎么样的,他还没有经历过呢。

    (本章完)

第19章 俊俏店小二() 
“上茶!”

    随着卫二一声高喊,从大厅屏风后面走出几个翩翩公子,手托茶盘、茶壶,虽是头顶四方平定巾,身穿盘领长袍,脚蹬皮扎,可却步履轻盈,体态婀娜,体带馨香,吐气如兰,就连女子都自愧不如。

    这等刺激看的楼上楼下的人都十分眼热,心说这店主从哪儿找来这群玲珑剔透的男儿,待到公子近前,还是有一部分人盯着那店小二不放,只盯的店小二脸颊微红,媚态更显,热的人口干舌燥,端起茶水一饮而尽。

    店小二趁机再添一杯,少顷,啧啧之声不绝于耳,只见有人高声赞道:“好茶,好茶,沁人心脾,齿间流芳,令人回味无穷,妙哉妙哉!”

    这时,一个年约二十七八,身着白色锦衣绸缎、腰佩麒麟玉佩的贵公子开口道:“这西湖龙井可当之无愧是我国十大名茶之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静待在一旁的店小二听后一愣,脸上露出惊异的表情,轻言细语接道:“公子好眼光,这茶正是西湖龙井!”

    贵公子哈哈一笑,旋即不经意间对着众人道,“鄙人不仅猜得出这茶是上好的西湖龙井,也看得出这茶馆里的店小二全部都是女扮男装的花木兰!”

    周围人开始再次窃窃私语起来,连看店小二的目光都有些目瞪口呆和恍然大悟,连连叹道,“怪不得!”

    “怪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