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擎明-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生摇摇头,说道:“这个时候,就不要麻烦您手下的人了。我喝完粥就可以了。”

    陈生将桌上一万凉粥喝的干干净净,一粒米都没有剩下,一时间陈生圣僧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更加完美了。

    “圣僧,我有一件事情想求您帮忙?”三皇子很是严肃的说道。

    “哦?小僧一介僧侣,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得到您的?”陈生疑惑的问道。

    三皇子说道:“我听闻中原的僧侣,不仅医术高超,而且还懂得些延年益寿的修身之术,我父汗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我想邀请您去中原帮他看看。”

    陈生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情并无不可,只是……”

    说到这里,陈生望着营帐外的细雨,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三皇子何等聪明,瞬间明白了陈生的意思。

    笑着说道:“圣僧尽管放心,只要您答应帮我父皇治病,这些流民我统统放他们回家,绝对不为难他们。”

    陈生不解的问道:“您说的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

    三皇子跟陈生彻夜长谈,聊的都是些对中原文化的向往,让陈生进一步了解到三皇子的雄心壮志。

    当然,三皇子的招揽之意,陈生也听得明明白白。

    到了第二天天明,鞑子果然放了这些百姓,甚至还给他们发了些吃的,这些百姓在非常不解中被放了回去。

    几十万百姓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京师北门,朝着京师南门的方向走去。

    然后大摇大摆的进了城,守城的将士本来想拦着的,因为战争时期要严防有人混入城中作乱的。

    但是兵部却下了命令,允许这些人进京。

    这几十万流民进入京师之后,顿时了成了巨大的麻烦,因为他们的吃喝拉撒,对于目前的京师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而且这些百姓还带来了很多消息,比如说,三皇子对待他们不错,不仅仅给他们帐篷住,还给他们饭吃。

    再比如说,守城的将士们如何见死不救。如何丧心病狂的将他们扔给鞑子们。

    一时间,三皇子在人们的心中并没有那么野蛮了,而京师的达官贵人,守城的将军们,似乎也没有那么伟大了。

    (本章完)

第663章 梦魇() 
有句俗话叫“偷得浮生半日闲。”朱厚照现在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外面炒的炮火连天,咱们的朱厚照却被谷大用用轮椅推着,优哉游哉的逛起了御花园。

    这群老家伙那么一把年纪了,不好好在家里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整天跟自己死掐有什么用?

    小爷年纪轻轻,身体健康,骂街不是你们的对手。起码比你们活的时间长啊。

    你们瞎得瑟什么?

    惹恼了小爷,将来找机会,将你们的坟抛了,挖出来当柴火烧。

    然后小爷牵来一匹快马,小爷就在你风头来个急转弯,用陈生那个混蛋的话,不仅要在你们家分头来个灵车漂移,还得来个激情的坟头蹦迪。

    “不对,这坟头蹦迪是什么意思?当时只顾着跟着陈生这个混蛋傻嗨了,也没问清楚。”

    “某人偷笑的时候,真的是贱到没朋友。”张素素一袭白衣,怀里抱着长剑,冷不丁的说道。

    “怀里抱剑的那个家伙,怎么长的那么美?我猜他上辈子一定是天上的仙子。”

    张素素啐了一口,道:“敢打趣兄弟的女人,也不怕你兄弟回头揍你。”

    朱厚照戚了一声,道:“还揍我?就在上次,我被那么多鞑子包围着,这个混蛋就偷偷摸摸的放了三箭然后就溜之大吉了。那么多鞑子,真的是稍一疏忽,命都没有了,结果这个家伙淡定的跟个和尚似得,一点都不把我放在心上。他还来揍我,我不揍得他满脸桃花开,就是照顾当年的兄弟情义了。”

    张素素叹了口气,道:“哪有那么容易,你在战场上遇到危险,你身边起码还有点亲兵保护着,他呢?那才是真正的陷身千军万马之中。神助般的三箭,是如何的耀眼。怕是传说中的后羿射日,也不过如此!”

    朱厚照暗暗摇摇头,这个冷傲的女人,也只有提起陈生的时候,才会表现的如此的小女儿态。

    “哪有那么厉害?只不过是偷袭射了三箭罢了,若是我射这三箭,也差不多。”

    张素素戚了一声,蔑视的对朱厚照说道:“就你,不给大家添麻烦就不错了。还你去射那三箭。”

    朱厚照不服气的说道:“弟妹!你怎么能看不起人?”

    张素素茫然的眨着眼睛,挑衅般说道:“没有啊,我可没有看不起人。只不过这次布局如此庞大,而你身为太子,却茫然不知其中的任何一步关键,你让我如何看得起你。”

    闻言,朱厚照一脸颓然之色,说道:“哎,说起此事,我心里就难过,我也算是一一把年纪了,朝堂之上的风风雨雨也经历了不少,可是为什么遇到什么事情,他们总是要瞒着我呢?总是在我不知道实情的时候,就把所有的麻烦都解决了。这样我真的会感觉很难受啊。”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和那些自私自利的臣子比起来,这些不愿意告诉你真相的人,才是真正爱你的人。他们之所以不告诉你真相,那是因为你还帮不到他们。你如果感觉到难过,就不断让自己的脑袋变得强大,等到你强大到可以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告诉你真相。”

    朱厚照横了张素素一眼,懒洋洋的说道:“我将来可是要做皇帝的,做皇帝凡事都自己动脑袋怎么行?那岂不是要累死?我才不要凡事都那么操心。弟妹,你不知道,他们这群人精的世界到底有多么复杂,多么疲惫。”

    张素素嫌弃的说道:“那你瞎叨叨什么?将来哪个女人嫁给你,可真的是天大的麻烦。”

    朱厚照毫不在乎的说道:“我可是要以强盛大明为己任的,现在大明的情况那么糟糕,到处都是混蛋搞破坏,我可没有时间去折腾这种闲心事儿。”

    张素素自然明白朱厚照在想什么,对待这对为了大明费劲了心思的父子,心里也充满了敬佩之心。

    只是想起往昔的旧事,张素素心里就难受,幽怨地说道:“只盼着逝者安息,生人安康。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

    朱厚照幽幽一叹,他隐隐约约知道,张素素提起的乃是上一代人的纠葛,自己并不是很清楚,也不想知道。

    “太子殿下!”谢迁在一旁路过,见过朱厚照,便俯身行礼。

    “哦!谢学士,您这急匆匆的去做什么?”朱厚照疑惑的问道。

    谢迁尴尬的笑了笑说道:“那群御史又来内阁闹事,臣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便找了个由头,回家躲躲。”

    朱厚照叹息一声说道:“恐怕有一件事情还要麻烦大学士您了。”

    谢迁疑惑的看着朱厚照问道:“还请殿下吩咐。”

    朱厚照从袖口拿出些几张银票,数了数,又从谷大用的怀里掏出些银票。谷大用稍微挣扎了两下,便被朱厚照恶狠狠的扇了两巴掌。

    “殿下,您这是何意?”

    谢迁一脸的不明白,为什么见到太子一面,就莫名其妙的得到那么多的银票,初略的数了数,几十万两总是有的。

    “我听闻鞑靼的三皇子将数十万流民给放回来了,现在城中的负担又大了不少,我想太仓这个时候,应该没有银子吧。这几十万两虽然不多,但是拿去应急尽量多的买些粮食,还是可以的。”

    谢迁手里拿着一沓银票,脸上满是感慨说道:“若论仁义,这天下怕是没有人比得过太子殿下您了。只是这几十万两可不是小数目,臣听闻寿生商行毁家纾难,早就没有银子了,您这几十万两银子又是哪里来的?现在局势不明朗,朝中恶意攻击您的人很多,凡事还需谨慎才是。”

    朱厚照红着脸,说道:“没事儿,这银子绝对没有祸害大明的任何一个子民,干净的很,您就拿着花去吧,别饿着父皇的子民才是。”

    谢迁这个时候,竟然也是格外的固执,摇摇头说道:“太子殿下不将银子的来路说清楚,臣就不会动用这份银子。”

    朱厚照见到谢迁固执的很,无奈之下伸伸手,在谢迁耳边压低了声音说道:“这银子是卖倭国人拿来的。”

    “什么?倭国也可以卖钱?”谢迁一脸惊起的说道。

    朱厚照从袖子里又神奇的拿出一张地图来说道:“你看到这个地方没有,这个地方就是倭国,现在正在内乱,我们寿生商行开着船到他们那里,告诉他们只要交五两银子,就可以带着他们去大明国好日子。然后就有一堆堆傻得不行的倭国人来报名,我们就这样先赚上一波银子。然后我们在将这些倭国的傻人卖给欧洲的商业伙伴,让他们去欧罗巴做苦力,又是一大波银子,你看着无本的买卖,做起来多舒服。”

    谷大用也在一旁插口说道:“可不是么,当初侯爷就说了,这叫釜底抽薪之计,倭寇有觊觎我华夏之野心,我们就干脆将他们的子民全都卖到欧罗巴去,到时候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倭国,咱们在大举移民,东洋唾手可得。”

    谢迁大怒说道:“怎么可以做如此下作的贸易,我们大明乃是天朝上国,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这银子我是万万不会花的。”

    朱厚照焦急的说道:“先生,欧罗巴洲相比倭国,和平多了,他们去了倭国确实是去享福了,留在倭国,早晚会活活的饿死,或者被别人打死。我们这是行善,而不是作恶。”

    (本章完)

第664章 朱厚照病床垂泪() 
怀揣数十万两白银的巨款,谢迁老大人的内心一直没有办法平静下来。

    大脑里似乎一直有一个人在提醒自己,这数十万两银子是不义之财,是倭国术数不清的百姓,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若是用了他,那么自己的良心良心肯定会受到谴责。

    甚至自己辛辛苦苦积累下的贤名,也会在今日毁于一旦。从此以后,每一次有人在朝堂之上攻击自己,多半会提起此事。

    可是想到,京师里那几十万受灾的百姓,老大人的心就越来越硬。为了百姓,就算是挨骂,又有何妨?

    倭国人毕竟不是我大明子民,他们的死活与我又有何干系?眼下我大明子民的日子不好过了,我去帮助他们都忙不过来,我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去关心你们了。

    这几十万两银子就拿去救急吧。

    反正银子已经挣来了,想要去还给那些倭国百姓,那也是得远渡海外。

    谢迁不是那种死板的人,在关键时刻,他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

    心里就算是将来这件事情东窗事发,自己被世人唾骂,也无所谓,起码自己是为了无辜的百姓,自己问心无愧。

    大明是封建制度最接近顶峰的时代,人和人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异,国家与国家的差异也非常明显。虽然大明自诩天朝上国,很多事情都不齿去做。

    但是一旦真做了,其实也无妨。毕竟在大明的士大夫看来,倭国人是属于野蛮人,是最为卑贱的存在。

    所以当事情发生了,大学士虽然非常不满意,但是并不是不能接受。。

    既然等级差异鲜明,那么自然需要遵从,大学士谢迁身处内阁之中,身份尊崇,往日里从内阁回来,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