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阳郞-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频南时熬瘢丛炝艘桓霾豢赡苁迪值钠婕!

    虽然洛阳近在眼前,但远没到胜利的时候。

    在元颢就要坐上龙椅前夕,李炟建议召开一次正式的会议,不是为了分配权力,更不是为了什么封赏,而是理一下思路,不能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明确当前的形势和将要面对的敌人,今后如何应对等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李炟提议在白袍军节节胜利,元颢洛阳登基指日可待的时候提出来,在元颢看来,有点不合时宜,因而略有不快。

    会上,元颢指出:“现在归顺朕的北魏旧将起来越多,朕的兵马已近十万,孝庄小儿已无力与朕抗衡,威武将军的问题有点多此一举。”

    李炟微微一笑,说:“建武皇上,”(元颢帝号)李炟想喊元颢皇上总感到别扭,所以在前面又加上了元颢的帝号。

    “是的,现在的形势对我们是非常有利,但尔卓荣正从山东赶来,尔卓荣才是北魏真正的枭雄,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认为,我们不能沉迷在眼前的胜利中,而是应该抓紧备战,并报请皇上(大梁萧衍皇上)尽快发兵支援,为您在洛阳站稳脚跟奠定基础。否则,等到尔卓荣来到,我们将处在非常不利的境地。”李炟清楚地表达了白袍军面临的形势。

    “我们有战无不胜的陈将军,还有你小神仙,尔卓荣一匹夫,有什么可怕的?”看来李炟心理攻势不仅迷惑了北魏将士,连元颢也信以为真了。

    陈庆之听了李炟的话,也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说:“威武将军说得没错,我们应该写信请皇上发兵支援。同时,我组织将士抓紧训练,做好与尔卓荣对阵的准备。”

    元颢的皇帝梦马上就要实现了,自然要以坐上龙椅为重心,见陈庆之二人对自己的登基事宜并不热心,就说:“两位将军忙你们的军务,进京登基之事,由元延明、元彧他们去办,各不耽误。”

    从这时可以看出,元颢已不再完全依赖陈庆之,他在心里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本章完)

第36章 37、元颢弃义() 
不久,元颢欢天喜地来到洛阳王城,坐在龙椅上,过起了皇帝瘾。

    当上皇帝的元颢,立刻露出了昏聩无能的昏君本色。在生活上贪图享乐,不仅锦衣玉食,还收留孝庄留下的嫔妃宫女。在政治上不明大势,听信小人,在元颢周围,都是像元延明、元彧一样的北魏旧臣,元颢对他们委以重任,甚至是言听计从。这些人都是树上的叶,墙上的草,哪边风光住哪跑,对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坐在龙椅上的是元氏宗亲,就是自家人,就能吃香的,喝辣的。他们没有治国理政的政治才能,更没有带兵打仗的军事才能,只会见风使舵,溜须拍马。

    李炟在上次会议提出请武帝派遣援兵的事情后,元颢一直迟迟不动。陈庆之也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向元颢进一步建议说:“现在北方没有臣服的地方尚多,要想统一北方,仅靠我们现有的兵力远远不够,所以,请您速速写信,请皇上(萧衍)尽快派来援军。”

    “我们七千人就能打到洛阳,现在兵力已达十万,将军还怕什么?”昏庸的元颢竟然连基本的形势都看不明白。

    “敌人现在还不知道我们的虚实,他们以为我们真有天兵天将。可纸是包不住火的,一旦他们知道真相,恐怕就会疯狂反扑。到时,我们没有兵力应对,您怎么在龙椅上座稳。所以当务之急是尽快请皇上(萧衍)派来援军,稳定北方的局势”陈庆之着急地说。

    “我们没有天兵天将吗?威武将军不是神仙吗?”元颢简直就是愚蠢。

    “是不是您自己好好想想吧!”陈庆之说完摔门而出。

    元颢本来没什么主见,听了陈庆之的建议也觉得害怕,本来想依照行事。他拿出纸笔,准备给武帝写信,按预先约定好的,让大梁集结在边关的大军快速赶来洛阳。

    这时,躲在内室的元延明走了出来,说:“皇上,万万不可!”

    “为什么?”元颢不解。

    “现在陈庆之手上只有几千人,我们已经不能管制他了,假如再给他更多人马,那我们不是什么都要听他的?这样我们大魏的社稷不就要落入外人之手了?”元延明把拼了命送元颢归北的关中侯陈庆之和他的七千白袍军当成了‘外人’,而自己这个见风使舵的小人成了‘自己人’。

    更可笑的是元颢竟然连连点头,把元延明的谗言信心为真。

    元延明见元颢上道,接着说:“皇上,您入主洛阳以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旧将来投?那么多魏军来附?那是因为您是大魏皇族至亲。您荣登大宝也只是北魏内部的政治斗争,不论是您,还是孝庄做皇上,北魏的社稷都是在自己人手中。可是一旦南梁插手其中,那事情的性质就变化了,北魏就很可能被南梁吞并”。

    元延明略微停顿一下,让元颢思考。然后接着说“如果北魏真的被南梁吞并,皇上,您觉得您还能坐在龙椅上吗?萧衍老儿还会让您当皇帝吗?”

    元延明的话,让元颢吓出一身冷汗,折腾了半天,原来是为萧老头做嫁衣。

    经过元延明、元彧的不断挑拨,在元颢心中已彻底排斥南梁的干预,元颢决定背弃对南梁的一切承诺,不再履行之前答应过萧衍的宾贡之理。也不信任南梁派遣的陈庆之,只是因为眼下还要依赖他为自己卖命,所以表面上元颢对陈庆之还算尊敬。

    元颢为了防止陈庆之绕过自己向萧衍请求援军,私自给萧衍递交了密奏,谎称北方局势已经稳定,为了防止地方上产生恐慌情绪,恳请南梁暂时不要派遣大军北上。

    从元颢处出来的陈庆之,气呼呼地去找李炟,他想听听李炟的意见。在尔卓荣重兵环肆的情况下,陈庆之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见陈庆之脸色难看,李炟倒了一杯水递过去。

    “威武将军是否感受到元颢皇帝的变化?”陈庆之放下水杯,气愤地问道。

    还没等李炟回答,他自己接着说:“我没想到元颢这么目光短浅。还没坐上皇位几天,就忘记自己当初是如何南逃大梁,保全性命的了,甚至连自己如何当上皇帝的都忘了。眼下北方局势混乱,他居然不是想办法尽力联合大梁抗击劲敌,而是考虑如何摆脱大梁的束缚。”此时陈庆之已经明显感觉到元颢对于大梁态度的变化,而且更看出元颢并非是一个能成器的君主。

    “关中侯不要生气!”李炟劝解道。

    “当初进入洛阳前,我提议开会明确形势和任务,就是怕出现今天的局面。”李炟此时心情也有些沉重,他们一路走来,腥风血雨,全军将士奋力拼杀才有的大好形势就要毁于一旦。

    李炟直言道:“洛阳是北魏国都,留下的都是北魏旧臣,这些人是不会与我们一条心的。为今之计,只能绕过元颢,以将军名义给武帝写信,请皇上派出援军,则大局可定也。”

    “这样做合适吗?按规距上报朝庭的战报应该我和元颢共同联名。”陈庆之有些犹豫。

    “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再说此时的元颢已非昨日的元颢!错过时机,大梁再无这样的机会。”这里,李炟指得是南北统一的绝好机会。

    “也只能这样了,不知道局势会如何发展?但愿皇上能理解在下的用心。”陈庆之无奈地苦笑几声。

    萧衍同时得到元颢和陈庆之的奏折,已经六十五岁武帝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正舍身同泰寺,一心向佛。既然二人意见相佐,就看看再说吧,于是命令原本打算北上的援军停在边境线上待命。

    由于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陈庆之与元颢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但是他深知自己此次的任务就是保护元颢,在没有接到大梁方面的最新指示前,仍要尽力为元颢支撑着这个烂摊子。

    而此时的元颢,座在皇宫的龙椅上,正享受着群臣的朝拜,美美地做着春秋大梦。

    (本章完)

第37章 38、独木难支()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魏大军阀尔朱荣已经在北面集结了三十万左右的大军,伺机反扑洛阳。而大梁的援军迟迟没有消息,陈庆之已经意识到洛阳的时局已经非常危急。

    眼下洛阳的守军仍以陈庆之带来的七千人白袍军为主,加上李炟收编集训的北魏降军,总数也不过一万多人。元颢手下杂七杂八有五万多少人,他自己号称十万,但纯属乌合之众,根本没有战斗力,平时装装门面还可以,与尔卓荣的铁骑对阵,不在一个层次上。

    大梁方面的援军迟迟不发,让陈庆之非常困惑。他不知道元颢也递了密信,不让武帝派兵。

    此时,陈庆之心里非常苦闷,他每天和士兵们一起训练,常常一身泥巴一身水地返回大帐,用高强度的疲劳训练排遣心里的痛苦。

    陈庆之手下一个校尉叫马佛念,他看出了陈庆之的心思。私下对陈庆之说:“现在以将军的功劳,恐怕已经没有什么相应的赏赐可以匹配,而您的名声也已经盖过皇上,这些向来都是为人臣子的大忌。自古以来帮助新君取代旧主的功臣,很少能有得到好下场的,您现在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处境了。”

    陈庆之清楚,元颢早就对自己有意见了,只是因为现在他还离不开自己,才维持表面的尊敬与和谐,一旦局势稳定,后果不寒而栗。

    “现在您威震动大江南北,又掌控着兵权,正是杀掉元颢,据洛阳以自立的大好时机。”马念佛果断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听到马念佛的话,陈庆之吓了一跳。他看向这个平时一声不响的下属,一个四十多岁的黑瘦男人,形象有点猥琐,头脑非常好用,对局势把握得很好。

    陈庆之看着马念佛,半天没有讲话,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只看得马念佛两腿发软,陈庆之才转身出门,向训练场走去。

    从训练场回来后,陈庆之写了辞职信,请求辞去军中一切职务,去徐州赴任(此前元颢曾封陈庆之徐州刺史)。

    元颢离不了陈庆之,洛阳离不了陈庆之。这一点不论是元颢本人,还是他的那些猪头军师元延明、元彧之流,都是清楚的。如果陈庆之离开,别说尔卓荣攻来,就是元天穆,尔卓世隆等等,随便一个攻来,元颢都不是对手。而元延明、元彧这些北魏旧臣,不过是孝庄扔掉的烂货,只会摇头摆尾,那里有什么敌良策御。所以,元颢在接到陈庆之的请辞信后,第一时间跑到陈庆之的帅府,挽留陈庆之。在这一点上,元颢还算有自知之明。

    “陈将军,朕离不开你,如果你走了,谁来保护洛阳?”元颢极力挽留。

    “元颢皇上,庆之身为徐州刺史,理应尽快赴任,维护一方安全也是为皇上分扰。”陈庆之去意已决。

    其实,陈庆之决定去徐州赴任,有自己的考虑。既然元颢目光短浅,昏聩无能,洛阳迟早不保。如果自己占据徐州,用心经营,就是元颢溃败,他还能为大梁争取一州之地。就是将来要退回大梁,徐州也比在洛阳更加有利。

    陈庆之到徐州赴任,不论是为大梁,还是为自己,在目前形式下,都是最佳选择。

    “陈将军,我们临出发前,武帝怎么讲的?你的职责就是保证我的安全,保护我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