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阳郞-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玻 币皇奔洌蔽壕诿致趴志宓钠铡

    (本章完)

第34章 35、激战荥阳() 
陈庆之的白袍军继续向西进发。由于李炟放出的战浮一路喊叫,一路西逃,加上睢阳丘大千七万人马一天都没守住,考城元晖业带两万禁军,还没和对方交手就束手被擒,各地魏军早就吓破了胆,有的望风而逃,有的开门归降,基本没有人敢阻挡战神陈庆之和他的七千神兵。

    跟随陈庆之归北的元颢心里乐开了花,暗自庆幸武帝派遣陈庆之这位战神同行,还有不知真假的小神仙助阵,不停地对陈庆之加封更显赫的官爵,甚至封李炟为天神将军。反正他现在还只是个马背上的皇帝,手里的一万多人马还是李炟送来的战俘改造的,封官封爵也不要自己掏银子,能让陈庆之保护他平安到达洛阳才是重要的。

    随着北魏都城洛阳的临近,陈庆之进军越来越艰难。主要是北魏集结了更强大的军队准备消灭这支不断深入的南梁孤军。

    此时的北魏国内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军阀尔朱荣在邺城以七千精锐骑兵剿灭了葛荣几十万起义军后,异军突起,带着他的精锐骑兵不停地东奔西杀,先后打败了割据长安的萧宝寅,镇压了各地叛乱武装,在尔卓荣的大旗下,北魏暂时取得团结和统一。

    稳住内部局势,尔卓荣可以集结强大的兵力来对付陈庆之了。

    首先是荥阳的杨昱,北魏左仆射杨昱率领的七万羽林军,挡在了陈庆之的北进路上,荥阳距洛阳只有一百多里的路程,与虎牢关一起组成洛阳的东方门户,是拱卫洛阳的重要城垒。驻守荥阳的七万羽林军装备精良,凭借荥阳城高池深,据关坚守,等待援军。

    陈庆之带军对荥阳进行了多次猛攻,但攻击并不顺利,守军好像并不怕陈庆之的天兵天将,在城中进行着顽强的抵抗,陈庆之没有像以往那样一鼓作气摧毁敌人的防御。

    而此时,北魏动员了国内最精锐的军事力量,一批久经沙场的精锐骑兵,奉尔卓荣之命,由名将元天穆带领,向陈庆之奔来,要把陈庆之剿灭于荥阳城下。

    另据探子来报,由尔卓荣的堂弟尔朱世隆率领的一万人马也已经进驻虎牢关,截断了陈庆之的退路。

    荥阳久攻不下,北魏援军离陈庆之不足百里,退还大梁的道路也被堵死。陈庆之的白袍军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李炟来到战俘集训队,挑选了十名曾经跟随过元天穆的老兵,把他们带到一间摆放了酒席的密室。

    李炟亲自把酒。三杯酒过后,说:“弟兄们,以前在魏军挨没挨过打,挨过打的举手!”

    哗啦一下子,十个人全举起了手。李炟接着说:“我知道你们都是中原普通的百姓,被北魏朝庭抓来当兵,在魏军中受尽了欺负。大梁武帝,是华夏黄帝的后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李炟为梁武帝萧衍找了门正根。中原的老百姓虽然一百多年来都是被少数民族统治,但从内心上还是更认同汉人政权,就像清朝时的反清复明运动。

    “想不想建功立业,荫妻封子?”李炟接着问。

    “想!”十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们这次如果能够进军洛阳,在古都洛阳扎下根,就能实现南北统一,中原大地将会再次回到华夏文明的怀抱。到时,社会一统,没有战乱,没有杀戮,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也将是对江山社稷有功之人受到朝庭重用。”李炟讲了半天,还没进入正题。

    十名战俘进入战俘集训队后,除了提升军事技能外,李炟专门安排思想教育,转变以前忠于北魏的思想观念。并请白袍老兵现身说法,讲关中侯、威武将军如何从严治军,上下一致,将士同心。他们本来就对李炟怀着神秘感和崇拜心,又见李炟这么礼遇他们,早就等不及了。带头的一名军士起身说:“威武将军,有什么要求,您只管吩咐,张三等万死不辞!”

    李炟看时机成熟,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你们都曾跟随元天穆,现在我要求你们以元天穆部属的身份,前往荥阳城,就说是元天穆将军派来的小分队,进城联系杨昱左朴射内外夹攻陈庆之事宜。进城后强行打开城门,让白袍大军进城。”

    李炟端起酒杯,动情地说:“弟兄们,荥阳一战,成败全在你们,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说完一饮而尽。

    “请威武将军放心,我们一定为您打开荥阳城门!”十名战俘酒喝的既悲壮又豪情!

    李炟让大家原地休息。他来到陈庆之的大帐,讲述了自己的攻城计划。

    陈庆之看到梁军己方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军心开始动摇,正心急如焚。听到李炟的攻城方案,精神为之一振,说:“好!我马上布置,今夜攻城”

    陈庆之命令人马稍作休息,午夜时分,七千白袍军在大帐前集合。陈庆之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战前动员,他对手下兵将说:“我们这一路打过来,攻城略地,杀死人家的父兄,抢掠人家的子女,都不计其数。所以元天穆手下的人马和我们不共戴天。现在我们只有七千人,而敌人接近三十万,今天咱们只能抱定决死一战的信念了。元天穆带来的都是骑兵,如果在平原交战,我们必败无疑。现在只有趁元天穆没有进攻之前,我们提前下手,拿下荥阳。大家再犹豫的话,那我们只有等人屠宰的份了”。听了陈庆之的话,白袍将士们情绪激昂,摩拳擦掌。

    陈庆之立刻命令,全军马裹蹄,人衔草,快速向荥阳城靠近,等到潜入的小分队打开城门,事先挑选的500名尖刀队就猛扑过去,夺下城门。大军随后发动攻击,白袍勇士们前仆后继,一举攻克荥阳,生擒杨昱。

    此时,元天穆的包围圈已越来越近,先头部队与陈庆之相距不足三十里。

    荥阳战役结束后,李炟第一时间来到城门,他想知道十名战俘小分队的情况。但眼前的景象让他不忍目睹:十人全部阵亡在城门里,七八个人组成人墙,用血肉之躯抵挡住魏军的杀戮,两人不顾刀剑穿身,奋力打开城门,临死时依然抚着城门,迎接大军到来。

    战后,李炟把集训队带到城门前,用十名战俘小分队英勇献身的事迹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听课的还有自己跑来的白袍将士,听到最后,连陈庆之将军这样一位钢铁汉子,也忍不住洒下热泪。

    (本章完)

第35章 36、孝庄出逃() 
刚刚取得荥阳之战的胜利,李炟又不失时机地开展了一场现场教育动员,白袍将士的士气达到高峰。虽然经过血战夺取荥阳,但全军上下杀敌立功氛围空前高涨,连集训队的战俘都积极请战立功。由于新增加了近万名战俘,集训队已挤满了人。

    李炟安排睢阳之战的5000名战俘进行结业考核,多数已达到了集训目的。李炟留下100人作为集训队骨干,协助培训刚接收的新战俘,4000名合格人员分到白袍军各旅。其中,1000名优秀者进入白袍军骑兵队,参加了随后反击元天穆的激战。

    元颢、陈庆之、李炟三人召开了碰头会,陈庆之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现在我们虽然取得了荥阳大战的胜利,但更强大的敌人还在后面,元天穆的铁骑已逼近我军,在得到荥阳城陷消息后,他们虽然停止了前进,离我军三十里处下营。我分析,元天穆是在等尔卓荣,所以情形依然很危机。”

    陈庆之停下喝口水,接着说:“我们现在应该快速突击,击败元天穆,解除包围。”

    元颢意见不同,他说:“我了解元天穆,他是我大魏名将,有勇有谋。”也许元颢感到说法不对,自己纠正道:“是北魏名将。我们不能与他硬碰硬,再说我们刚刚才经过荥阳血战,军队疲劳,应该紧守荥阳,等元天穆久攻不下,放松斗志时,再出击消灭他们。”

    元颢讲的不无道理,而且他和元天穆曾同朝为将,对这位北魏战将多少还是知道的。

    陈庆之没有讲话,两人意见相佐,他看向李炟,问:“威武将军怎么看?”

    李炟理了理思路,慢慢说:“孝基帝(元颢帝号)说的有道理,但孝基帝只说了一个方面,没有讲另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是什么?”元颢问。

    “另一个方面就是敌我双方现状。我们孤军深入,没有后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战例。现在元天穆得知我们攻下荥阳后,就止步不前了,为什么?怕!怕我们消灭他。再就是等,等什么?等尔卓荣的援军。如果我们躲进荥阳城,那是正合元天穆的心思,一旦尔卓荣赶到,我军就危险了。”李炟分析得清晰明白,不和再讲,就知道当下如何处置。

    “好!趁魏军刚到,立脚未稳,我明天就带领骑兵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以少战多,快速冲击敌阵是陈庆之的拿手好戏。李炟建议把战俘集训队的一千骑兵带上,补充白袍军连续作战的消耗。

    经过荥阳夺门之战,陈庆之对北魏战俘刮目相看,特别是李炟集训后的战俘,战力不亚于他的白袍军,陈庆之答应了。

    第二天拂晓,陈庆之带领三千骑兵向元天穆扑去。阵脚未稳的元天穆,万万没想到刚刚浴血奋战疲惫不堪的梁军,居然敢放弃固守荥阳的有利条,主动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发动进攻。

    陈庆之高举战刀带头冲向魏营,魏军毫无防备,三千梁军像切西瓜一样,砍着魏军的脑袋。惊恐之中,元天穆只身带领几十骑仓皇北逃,几万魏军随即全线溃败。

    随后陈庆之乘胜奔驰虎牢关,驻守虎牢关的尔朱世隆已经被陈庆之下破了胆,那里敢抵抗,七万守军的荥阳都不堪一击,更何况他只有区区一万人马。尔卓世隆连犹豫一下都没有,马上放弃虎牢关向北逃跑,跑的比兔子还快。

    虎牢关拿下后,陈庆之通往洛阳的大道已一片坦途。

    北魏大军见了陈庆之像看到瘟神一样,看谁跑得快,在北魏将领心中,陈庆之就是战神下凡,是不可战胜,既然无法战胜,就只有躲避,一时间“千军万马避白袍”,成了当时北魏军内最真实的写照。

    这不,听说陈庆之要来洛阳,洛阳龙庭上的魏主孝庄帝也座下住了,带领皇宫后妃和一干随从,仓皇过河,逃往河内(今河南沁阳)。

    元颢与陈庆之离洛阳四十里下营,派出部分人员进京接收孝庄帝留下的烂摊子。大军原地休整,等洛阳城收拾干净了,护送元颢进京称帝。

    留在洛阳的魏臣很识相,他们不停地跑到梁军来,要迎接元颢进入洛阳。为首的元延明、元彧与元颢同为皇室宗亲,曾是孝庄皇帝的重臣,为了在新朝捞个一官半职,更是积极,跑到元颢的营帐跪倒不起,一边磕头,一边表达忠心:“我们早知皇上要归北,现在孝庄逃到黄河北去了,国不可一日无主,请我主快快起身,前往洛阳举行登基大典!”

    如果此时逃到河内的孝庄听到他们话,不知作何感想。

    从大通二年十月,经历了一百四十天的长途奔袭,陈庆之率领着七千身披白袍的勇士,一路披荆斩棘,攻城拔寨,一路北上最终到达洛阳。打败了几十万以骑兵著称的鲜卑精锐,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奇迹。

    虽然洛阳近在眼前,但远没到胜利的时候。

    在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