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阳郞-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炟拿着政战通告征求陈庆之的意见,陈庆之看后觉得与自己的治军理念相类似,自己平时也是这么做的,只是没有以文字形式公布出来。但是有一点他不能理解,于是说:“威武将军,这第二条不拿百姓的东西,爱护百姓的庄稼,好像与作战没有关系,打起仗来,那里顾得了老百姓的庄稼?”

    “这看起来与打仗没有关系,但却与我军的发展至关重要。陈将军你觉得靠我们七千人能与北魏抗争多久?”李炟问。

    “我们是重装而来,一个月不成问题!”陈庆之回答的非常明确。

    “我们远离大梁,征战初期,我们靠自己的兵力和携带的物质能维持一段时间,但以后呢,兵员补充,后勤补给,我们就要就地取材,都要依靠当地群众,水能载舟,亦能履舟,兵民一心才是胜利之本。”李炟差一点把淮海战役百万群众推车支前的例子讲出来。

    陈庆之觉得这个问题太深拗,似懂非懂。但李炟是皇上的朋友,又是神仙,自有道理,所以尽管不懂,还是同意发布执行。

    元颢称帝后,赐封陈庆之一大串高官显爵,对李炟这个新认识的神仙不太熟悉,只封了个车骑将军的名号。陈庆之对元颢的封赏全不在意,简单谢过后,就忙自己的军务去了。

    队伍在荥城休整一天,元颢还在头一回当皇帝的梦中没有醒过神来,就被陈庆之带着向睢阳(今河南商丘)前进。

    北魏在睢阳守将丘大千,就是那个陈庆之四十一岁出道遇到的第一个对手,在徐州以两千人马击破他五万人的堡垒。丘大千此时遇见陈庆之可谓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他要用自己在在睢阳拥有的七万重兵,一雪前耻。

    丘大千汲取上次在徐州轻视陈庆之教训,在睢阳城外连筑九道联营,企图阻挡陈庆之的北进。蠢人就是蠢人,三年前丘大千就是用的这一招,三年后,没有一点长进,还是用筑垒这个老办法,没有一点创意。

    既然老办法好用,那就都用老办法。虽然千里奔袭的七千白袍远征军对七万严阵以待的丘大千的守军,胜负依然没有任何悬念。陈庆之二话没说,大臂一挥开始攻城。丘大千的七万人,分到九个营垒中,每垒也就七千多人,陈庆之逐个击破,丘大千十倍的优势兵力瞬间变化成一对一的势均力敌。这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在陈庆之攻克了九座联营中的三座后,丘大千已经彻底折服了。战斗没有再继续下去,丘大千率领剩下的人马投降,七万人马做足了准备也没有能挡住陈庆之一天。

    陈庆之胜利后,最头疼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五万俘虏怎么处置?陈庆带着李炟来见元颢。以陈庆之的意见,全部交给元颢,要杀要刮,让这个新上任的皇帝定夺。李炟觉得不合适,白袍军虽然战力强悍,伤亡很少,但还是有一些减员,后边的大仗、恶仗还有很多,现在最主要的是补充兵员问题。

    李炟向陈庆之陈述了自己的建议:“陈将军,丘大千的军队战力不强,最主要原因是丘大千这个主将愚蠢,我们选择一些身体强健,经验丰富的兵士,通过整顿,转变观念,补充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我们兵力不足的问题。”

    “请陈将军把全部战俘交给李炟处置!”李炟请求道。

    “你准备怎么办?战俘是个麻烦的问题,放回去可能又变成我们的敌人,全部杀掉也不符合你的一号政战通告。”陈庆之问道。

    李炟笑着说:“八个字,甄别挑选,教育改造。甄别挑选就是对所有战俘进行区别,把身体强健,家庭困难的军士留作白袍军后备队,把作战经验丰富,愿意跟着元颢帝的兵士交给元颢,组建元颢政权军队;不愿意跟随我们或元颢的兵士,发放路费,遣散回家。发放路费很重要,否则,这些人容易又回到北魏军队里去。教育改造就是成立集训队,把挑选出来的兵士作为教育改造对象进行培养,条件具备了,就补充到我们的军队中。同时,我们也要成立临时救护所,让受伤的兵士得到照料,尽快恢复,保持军队战力的持久性。陈将军,我愿意负责集训队和救护所的工作,让将军腾出精力,一心备战。”

    听了李炟话,陈庆之很吃惊,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集训队、救护所,更没有见过这么对待战俘的,胜利者不杀俘虏就是最大的仁慈,还要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家,有点不可思议!但直觉告诉陈庆之,这些都是好主意,对人心的向背,对战争的走向,对军队战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他听完李炟说明就同意了,说:“这样一来,就辛苦神仙将军了。”陈庆之对的这位神仙同事还没有完全适应,在称呼上也叫得很不习惯,不知道该叫将军好,还是叫神仙好?

    两人来到元颢的大帐,说明了来意。元颢如今还是光棍皇帝一个,全倚赖陈庆之为他打天下,自然没有异意,但对出钱送战俘回家一事有点不乐意,说:“眼下建武新朝刚刚成立,要组建军队,成立行政衙门,用钱的地方很多,能不能不发钱,只遣散。”

    “王爷,啊皇上,”李炟对元颢叫魏王习惯了,连忙改口说:“我们现在经费是紧张,用钱的地方也很多,但遣散战俘一定要发放路费。一来保证他们能平安返家,防止又回到对面军队去继续与我们为敌,二来让他们心存感动,即使到了北魏军队,也会念着我们的好,对我们以后的征战有重大帮助,请皇上同意。”

    元颢还想再说点什么,被陈庆之制止了:“就按威武将军说的办吧。”

    (本章完)

第30章 31、优待战俘() 
攻占睢阳后,陈庆之下令队伍就地进行短暂休整。

    李炟从白袍军和元颢的随从中各挑选50人,负责战俘的甄别工作,李炟亲自对这100人进行了培训,并编写了甄别手册供大家实际操作。

    “从他们放下武器的那一时起,他们就不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的兄弟,这个观念必须要树立。”李炟的培训从转变大家观念入手,观念转变了,做起来就容易的多。

    听到李炟的话,下面就炸开了锅,特别是陈庆之的白袍军,很难接受李炟的思想和观念。他们都是跟着陈庆之征战多年的老兵,凶狠勇猛是他们的信条。在陈庆之以往的经典战例中,由于多数是以少胜多,哪里有时间和精力顾及战俘的处理工作,往往是任由部下肆意屠杀,对手怕陈庆之打仗时的拼劲和狠劲,更怕陈庆之战后杀俘。李炟想补上陈庆之的这块短板,并从陈庆之的队伍中培育一批有现代战争观念的骨干人员,这次战俘甄选工作就是最好的机会。

    李炟与负责战俘甄别的50名白袍军吃住在一起,除了正常培训外,还向他们介绍后世战争形态的变化,武器装备的升级,重点讲了冷兵器后,新式武器的发展。听得50名白袍军满脸惊恐,更加坚信李炟不是人,一定是神。

    然后,100人甄别人员按照5人一组,对5万名战俘进行甄选判别。

    100人对5万人听起来很恐怖,不知道如何下口,何年何月能完成甄别。

    其实很简单,李炟确定了战俘走留自愿的原则,首先让5万人站队。在睢阳府前的巨大的广场上,每一千名战俘为一队,李炟向大家讲清对战俘的政策:走留自愿,愿意走的站在左边,我们发给路费,但必须回家;愿意留下的站右边,我们将一视同仁,量才使用。

    由于南北对抗,加上北魏内部混战,很多战俘多年没有回家了,今天战败不仅没有被杀,还能领到路费回家,有一半以上的战俘选择了离开,回去看望妻儿老小。留下的大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和一些无家可归的士卒,他们要么在军队呆的时间久了,对军队产生了感情,轻意不愿离开,要么无家室牵挂,在军队还能吃口饱饭,反正跟着谁都是当兵,留下来加入陈庆之的白袍军或者到元颢的队伍里去,都是能够接受的。

    留下的约2万名战俘,进行了分组。每千人一组,与李炟组建的集训队相结合,5人一组的集训人员负责1千名战俘。这个工作比较细致,重点考察战俘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军事技能三个方面,全为优秀的作为白袍军预备人员再进行集中整训。思想素质好,身体条件和军事技能较好地送到元颢的队伍,组建元颢建武新朝新军。对北魏政权死忠或思想品质不好,有不良恶习的军痞,强制遣散。

    按李炟的要求,整个甄选工作必须一天完成,大战在即,不容拖延,各组在睢阳府前的广场上热火朝天地进行甄别选用。

    陈庆之的白袍军在将士选拨上本来有一套自己的办法标准,李炟同意结合使用,不搞绝对化和形式主义。有些老兵经过的战争无数,看人眼光独到,也可用到战俘选取上,只要能选到优秀的军士,都可拿来使用,但李炟确定的三条基本原则不能变,这是甄选工作的根本,李炟对各组选拨的人员进行了抽查,基本能够达到要求。

    但也有甄选工作走了样的。李炟在抽查中发现,有一组留下的全是兵痞子、兵油子,站没站相,座没座样。原来是集训队三名元颢的兵士收了战俘的好处,这三人依仗自己是元颢的护卫,不听同组两名白袍军的劝告,徇私枉法。李炟命行刑队各打二十皮鞭,开除出集训队。另有一个小组的负责人是元颢的随从,甄别中以是否忠于元颢为标准,专门留下见风使舵、善于钻营的投机分子,这些人平时喊喊口号,捞取个人利益还可以,真到战场上,指望他们拼命杀敌,想都不要想。李炟命人将元颢的随从退还,由元颢亲自处理,并建议元颢开除此人,他留下的战俘全部遣散。

    由于人数重多,工作量大,要当日完成甄别,只能挑灯夜战。李炟让负责后勤工作的军士找来100只马灯,挂在广场上,整个睢阳府前广场照得如同白昼。

    吃过晚饭的陈庆之将军来到广场了解甄选情况。

    “威武将军,还没有吃晚饭吗?”

    “陈将军,还没有,等一会甄别结束再吃饭不迟。这战俘甄别优选工作大家是第一次做,还不太熟练,所以要多用些时间,这次做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怎么做,做什么,就容易了。请陈将军放心,李炟定不辱使命,按时完成甄选工作。”李炟向陈庆之做着解释。

    “万事开头难!不用急,有什么困难告诉我。”陈庆之非常理解地边走边看,到各小组询问下情况,拍拍留下的优秀战俘,很满意地对李炟点点头。说:“确实都是好苗子。”

    “铁都是好铁,但还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打造成刺和敌人的利剑。”李炟自言自语。他本来想说钢都是好钢的,但陈庆之没听说过什么是钢,所以改为钢为铁,便于理解。

    “这些人明天就开始整训,可以作为将军的预备队和兵员基地,边训练边战斗,我想很快就能打造成像白袍军一样无坚不摧的英勇斗士。”

    陈庆之非常满意,带着卫兵返回大帐,部署进攻考城的方案。

    李炟他们的战俘甄选工作终于完成。留下的2万名战俘,最优秀的5000人留在了集训队,一成人交给元颢组建建武新军,5000人遣散回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