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阳郞-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婆婆送给云光一双鞋子,并说‘你穿着这双鞋子讲法,鞋子在那里烂了,你就在那里讲经’。云光穿着老婆婆送的鞋子来到建康石子岗,鞋子突然烂了。于是云光就在石子岗开坛讲经,果然听众如云,云光法师有时讲到精彩处,天上鲜花如雨纷纷落下,真的是天花乱坠。”

    “那时,我也经常去听云光法师讲经,并成为虔诚的信徒”

    “我能得遇云光大师,你说是不是上天的旨意?”武帝又问了一句。

    “上天眷顾慈悲之人啊!”李炟回了句模棱两可的话。

    (本章完)

第19章 20、武帝问政() 
“小仙人,老身请你前来,是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希望小仙人能拨云见日,指点迷津。”梁开帝回到正题。

    “皇上请讲,小民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炟回答。

    武帝说:“老身想知道男欢女爱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性的?人到底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呢?”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李炟不敢轻意回答。

    “皇上为什么想到问这个问题?”李炟反问了一句。

    “寡人老了,人过六十古来稀,寡人已六十有五,虽然身体还很好,但精神老了。近年来,寡人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在皇家宗室问题上,感到筋疲力尽。”武帝一声叹息,让李炟知道一言九鼎的皇上,也有力所不能的时候。

    从李炟了解的南梁历史中,知道武帝的无力感还真不是吃饱了饭撑得没事找事。武帝算是一位明君,他建立大梁后厉经图治,选贤用能,勤俭治国,颇有政绩。非常有才华的武帝在诗词书画音乐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但他最大的弱点是猜疑心重,内外有别,对百姓严厉,对功臣苛刻,对皇室亲属徇私护短,甚至包庇纵容。但换来的却是子女背叛,兄弟反目。看破红尘的梁武帝在心灰意冷之后,选择循入空门,也有情理之中。武帝问到男妇私情这个问题,应该是知道了一些皇弟萧宏与永兴公主**的消息。

    李炟斟字琢句,力求说的更准确恰当,“皇上,男欢女爱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本性。但人的本性必须在一定的约束之下,而不能但凭本性为所欲为,狗可以在大街上当众交配,人为什么不能?”

    “这个问题,寡人与宝志禅师也讨论过,他让几名囚犯手捧着装满水的杯子走动,规定水溢者处死。”

    “结果如何?”李炟问。

    “无论怎样打扰,即使让玩猴的在面前表演,也没有一个水溢出的。”

    “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有律法,水溢者处死就是律法,律法的威胁是人不敢违犯的重要约束,律法是硬的,是冷的,是神圣不可更改的。”因为武帝对皇室宗亲过分慈善,李炟想向武帝重点强调律法的严肃性。

    “宝志也说只要常怀畏死之心,自然不再贪恋美色。”武帝赞同。

    “我大梁也有各种法典。”

    “有!”

    “光有法典还不行,法典要人去执行,这就有个执行标准问题。应该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你是说,寡人的亲人犯法也不能宽恕?”武帝不解。

    “当然。皇上继承大统后,勤政实干,勤俭立身,不是为了王公大臣向皇上看齐?在遵守律法上也一样,也应该从皇室宗亲做起,上行下效,律法才能有效执行。如果刑不上大夫,那样的律法是没有尊严的。”李炟慷慨陈词。

    “有时皇上也是法,也就是王法。”

    “寡人的话就是律法,一言九鼎。”

    “所以皇上的公正性非常重要。如果皇上一味偏袒自己的亲人,王法就不是公正的,历史上的明君首先是公正的君王。”

    武帝看着李炟不讲话,好像在思考。

    “而一味地宽容,忍让不是爱护,是伤害。”李炟直击要害。

    “怎么讲?”武帝忍不住问。

    “皇上如果对自己的亲属处处袒护,既使犯了律法,也不追究,就会让他产生错误的认识,失去对律法的敬畏,就会越走越远,到了最后不可收拾的地步,一切已晚矣。如果皇上在他有一些小错时就惩戒,处罚,他会有所敬畏,不会再犯更大的错误。所以,宗室的问题,皇上是有重要责任的,无原则地宽容也是一种罪过啊。”武帝额头泌出了汗珠。

    “律法是一把利剑,要高高悬在所有人的头上。但这把利剑不能轻意落下,也就是不能滥用,要让所有人感到,特别是王公大臣认识到这把利剑的存在,心存敬畏。其次是要让皇室重臣不愿意贪脏枉法。自觉像皇上一样清正廉明。”

    李炟讲解明显超越了臣民的范围,妄言皇权,议论天子是大不敬的事情。但此时的武帝不清楚李炟的真实身份,虽有不悦,但并发作。

    “天下都是寡人的,寡人当然不会贪腐懈怠。”

    “对呀,如果让大家都觉得天下是大家的,不就会都像您一样勤勤恳恳,一心敬业了吗。”

    “把天下给大家分了?”武帝问。

    “当然不是。宣传教育,让大家从思想觉得天下是大家的,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如何宣传教育?”

    “灌输孔孟之道,不论孔子、孟子,不管儒家、法家、道家,皇上信奉的佛家也行,只要有用,统统用上,开动脑筋,成立队伍,组织宣教队,宣讲团,设立领导小组,皇上亲自挂帅,一定会收到效果。”

    “很好,寡人以前从来没听说过,你写个折子递上来,就按小仙人说的办”。李炟心想,这是一千多年后才发明出来,你从那里听说去。

    “杀一敬佰。对罪大恶极的,十恶不赦的,该杀的要坚决杀,绝不心慈手软。听说过儿狼来了的故事吗?”武帝摇头。

    “说得是有个放羊的孩子,总是在山上喊狼来了,开始大家都去救他,知道受骗后,大家很生气,连续喊了三次,大家都不再相信他了。有一天狼真的来了,孩子拼命大喊,大家以为又是假的,没有一个人去救他,结果孩子和羊都被狼吃掉了。”

    “我明白了,律法不光是吓唬人的。惩戒必须到位,该杀的就杀。”梁武帝果然是聪明人。

    李炟的话让武帝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梁朝上下并非没有贤臣良相,如沈约、谢脁、范云等都是一等一的良才,但他们不敢讲,讲了武帝也不会听。武帝对皇室宗亲的过度仁慈宽容,甚至是姑息养奸,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武帝自己不清楚吗?应该是清楚的。皇上愿意这么做那是皇上家事,大臣除非以死相谏,敢死谏的臣子又有几人。你就是敢死谏,自以为是的梁武帝会允许一个外人对自己的家事指手画脚吗?虽说天家无家事。

    而李炟则不同,在罩着仙人光环的李炟讲出,一心吃斋念佛的武帝早把仙人李炟放在了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位置上。而且在武帝看来,皇帝是暂时的,仙人才是永远的,从五十岁起就只吃青菜,不吃肉食,杜绝诱惑,不近女色的梁武帝,此时唯一的愿望是得道成仙。

    李炟与武帝交谈甚欢。当晚武帝留李炟同榻共眠。

    (本章完)

第20章 21、夜游秦淮() 
第二天,吃过早饭,武帝让张校尉将李炟送回,并相约夜游秦淮,继续参禅论道。

    掌灯时分,张校尉一行十余人,身着便服,来到豫州会馆。上官云外出谈茶叶生意还没回来,李炟在会馆草草用了晚饭,便随张校尉上了小船,朝玄武湖而来。

    玄武湖上,早有大型楼船等待,张校尉送李炟到楼船处,自行退去。高公公引李炟到楼船上层的船舱中,说:“小神仙,你先坐着慢慢喝茶,我去看看皇上。”高公公招呼李炟一声后,推门进了后舱。

    “公公您忙吧!”李炟应答着,但没有入座,他环顾四周,看着装饰豪华的船舱,不由感叹:这那里是船,分明就是一栋移动的楼,近二百平米的船舱,铺着红色的羊绒地毯,墙壁上悬挂着当代画家的名画,如张僧繇的《武帝参禅图》,《菩提树下》等,绘画大多与佛学有关。舱顶的汽灯闪着耀眼的光芒,舱内一色的红木家俱,典雅高贵。

    不一会,梁武帝穿一身宽松的粗布衣裳,从后船出来。

    “小仙人到了!”并挽着李炟的手座在宽大的太师椅子上。

    “怎么,我这衣服有何不妥吗?”武帝见李炟盯着他的衣服看,不解地问道。

    李炟脸一红,收回目光,对武帝说:“都说天子是九五之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尔之滨莫非王臣,我一直以为皇上应该锦衣玉食,没想到您还穿这么破旧的粗布衣服。”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家财万贯,我一人能花多少,美食千万,我一餐又能吃几碗。我约束自己,粗茶淡饭,粗衣旧服,就是想为皇室宗亲,王公大臣做个样子,希望都能珍惜一粥一饭,珍惜一草一木,珍惜这得来不易的繁荣盛世。”武帝的话,让李炟确信眼前这位菩萨皇帝还算是位明君。

    李炟从历史资料中了解到武帝一生节俭,经常是“一冠三年,一被二年。”有时太忙,一天只喝一顿稀粥充饥,但不知为什么,这么勤俭的皇上怎么没有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儿孙。

    “皇上说的是,如果满朝文武都能像皇上这样勤俭治国,皇亲国戚都能效法皇上,体察民情,与民共苦,大梁何愁不千秋万代,基业永存。皇上您也会与秦皇汉武并驾齐驱,流芳百世。”李炟想让武帝明白,自己一个人做好还不行,必须约束皇上的亲人和文武大臣一块来做,才能形成有效的示范效应。

    武帝叹中气,说:“小仙人,这个话题太沉重,寡人在这个问题上是个失败者,不讲它了。我们换个轻松点的话题,也对得起这秦淮美景。”武帝今天兴致不错。

    这时,御厨在船舱摆上了酒菜。四个小盘是水果点心,四个中盘,一盘煮花生,一盘酱莲藕,一盘热豆腐,一盘卤血肠。非常简单,简单地有点寒酸,比普通人家的饭菜强不了多少,更别提过往画舫中的美味佳肴。

    武帝笑笑,显出老者的慈祥,说:“皇帝和神仙,我们都不是凡人,所以不能用凡的标准看待问题,东西多了吃不完浪费。这些年,我一直吃素,那个浑菜是为你准备的。”梁武帝很会讲话,首先给李炟带上高帽子,把一般人看起来很小气的事情,讲得高端大气。李炟听了确实很感动,觉得武帝是个好皇帝,也是位慈爱的长者。

    李炟坐下,与武帝饮酒答对。

    连饮三杯后,武帝轻吟自己的七言诗《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法**里阁。

    南窗北牗桂明光,幄帷绮帐脂粉香。

    女儿年纪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皇上的七言诗,对丈工整,平仄韵互换,抑扬起伏,诗中有情有景,让人感怀。”李炟称赞道。

    武帝的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是生活化的诗歌,且平仄上口,很有韵味。

    “小神仙,何不吟一首助兴,就以这秦淮河为题如何?”武帝邀请。

    李炟望着夜晚的秦淮河,一艘艘画舫似游龙飘动,船上琴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