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国士无双-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小点大步走近,一眼看见了他,“小马?”

    “连长?”马文顺立刻没有了嬉皮笑脸,眼圈通红的坐了起来,“你别动!”

    戴小点按住了他,拉过方凳坐在他身边,“还真是你?我当听错了呢。你没死就……太好了!”

    “连长,……”马文顺鼻子一酸,泪水扑簌簌的滚落两腮,“这都是怎么回事啊?我听说,是吉星文那个王八蛋不发救兵,是不是?这不成了潘仁美了吗?”

    戴小点给这个名字闹糊涂了,“谁?”

    “潘仁美啊,《杨家将》!连长您没听过?这个老王八蛋,杨家七郎回京班师求援,他不但不发救兵,反而暗中伤人,把七郎灌醉绑起,乱箭射杀而死,要不是后来寇老西夜审潘仁美,这个老王八蛋……”马文顺越说精神头越大,简直把病床当成自己的说书场了,惹得几个小护士格格轻笑,他自己还不自觉。

    戴小点这才想起来,无奈的摇摇头,说道“这个嘛,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总不会到这一步吧?我和他又无冤无仇的,何必出这样落井下石的毒手?”

    马文顺唉声叹气的,放下评书故事,又想起死难的兄弟,再一次红了眼眶,“娘的,二班的小九还欠我两个大洋呢,哎,我可找谁去要啊?”

    旁边一个小护士忍不住了,心直口快的说道“您这个人怎么回事?都已经是战场归来的英雄了,怎么还记挂着这些?”

    马文顺一抹眼泪,啐骂道“你懂个屁!我那是心疼钱吗?我心疼的是我死了的兄弟们!要是他们现在能活着回来,别说欠我两个大洋我不要了,就是要我马文顺这一辈子白当兵,一分钱的军饷也没有,我他娘的也是心甘情愿!”

    小护士自知错怪了人家,俏皮的一吐舌尖,不好意思的躲到了同伴后面。

    戴小点陪着他嗟叹几句,站起来,说道“小马,你好好养伤,等伤好了,咱们哥们再上战场,弟兄们没杀净的小鬼子,咱们替他们杀!也是告慰弟兄们的在天之灵!”

    马文顺笑中带泪,使劲一抹脸,说道“你放心,连长,我马文顺书读得不多,可也知道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道理。我就当这条命已经扔在卢沟桥头了,现在活着,都是捡回来的!今后你戴连长指哪儿我就打哪儿,要是我有一下子犹豫,我就对不起我那些死难的哥们儿!”

    这番话说得语无伦次,几个小护士却给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原本那张并不怎么顺眼的面庞,看起来也舒服多了。

    戴小点不再多说,转头走出病房,后面几个小护士小燕子般追了出来,推举一个代表,也就是刚才数落马文顺的那个,在后面娇怯怯的叫了一声,“戴连长?”

    戴小点闻声回头,几个小护士你推我搡,终于把她拥了出去,“去啊,去啊!”

    小护士红红着脸蛋,慢吞吞的低头走近,到他身前,勇敢的昂起了头,“那个,戴连长,我们都……听说过你,也知道你作战英勇,一个人击毙了那么多日本鬼子,真了不起!”

    “谢谢。主要是鬼子太弱了。”戴小点很装13的说道。

    小姑娘噗嗤一笑,抬起头,有些发呆的看着他,他比那些人说的还要高,自己是小姐妹中最高的,却还不及他的胸口。不但高,而且非常健壮,像一座山一般,给人以强大的安全感。女孩儿没来由的更红了脸蛋儿,羞答答的说道“那,我们觉得您挺了不起的,嗯,就这样。再见。”

    戴小点有点发愣,看着小护士跑回去,几个小丫头耳语几句,嘻嘻哈哈的笑成了一团。他虽然是穿越者,对于女儿家的心事也是完全不明白,摇摇头,走出军医院。

    ********************************************************************

    返回南苑军营之前,为了避免有太多的新闻记者之流照相、采访,戴小点换上了普通一兵的装束,跟在特务团的队列中,打算避开这些人的眼线。何基沣和张振华还觉得很好笑,以为他年轻人没见过大世面,对于未来的关注有些害羞,拿他打趣几句,也就由他了。不料等部队回城的时候,他还是漏陷了。

    记者都是一群苍蝇般的家伙,事先早就采访过一些南苑军营的战士,这些人或者没有参加过卢沟桥的战斗,但戴小点的大名却无人不知,把他进营第一天就殴打副官、教训张雷山、靶场上力压群雄,以及最邪门的那一场斩首行动的细节,全部如数家珍般的抖了个底儿掉!

    记者们如获至宝,回去之后加上相应的创作文笔,推出市场,立刻引发了轰动。在很多知识人看来,这些传奇般的故事全部是编造的,不值一哂;但更多的市民不管那一套,戴小点带兵狙击日军一个大队是铁打的事实,现在又有这么多趣闻轶事,可见是国家的希望,百姓的救星!有了这样一个人在29军,我们就再也不用怕小日本了!不但不用怕,要是戴小点能够奋起神勇,把小日本赶回他们的老家,夺回东三省也未必是梦想。

    提出这个理论的家伙在报纸上开辟了专栏,和一些日本特务机关的御用文人打起了笔架,“戴君以一连140人之兵力,能够杀伤日寇一个整编大队,如果给他一个师呢?给他一个军呢?如果给他担任战区长官呢?又当如何?”

    日本人也不示弱,很快用更加专业的点评分析了卢沟桥战败的原因,例如始终没有采用更加先进的战术、没有调派炮兵、卢沟桥囿于地形限制,正式的部队展开面太小,形成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态势,所以才有了华军的一场小胜。

    辩论双方鸡同鸭讲,各自说各自的话,除了给北平百姓增添了几分茶余饭后的谈资,别无任何作用。

    另外一个让人意料不到的人出现,把这种热烈的情况推到了最**,就是马世仁。他是北平城中极少数见过戴小点的,受北平城内15家报社的联名委托,他有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带领记者,找到这个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戴小点。

    部队行进到南苑军营的大门口,马世仁站在人丛中,老神在在的看着行进中的特务团,绝无旁人的那种伸长脖子、翘起脚尖,一脸崇拜英雄的模样,他身边是十几个穿西装、拿纸笔的家伙,还有几个脖子上挎着照相机,一看就是记者,“马先生,您可得盯仔细了,”一个记者说道“我们《华文报》给您钱,不是请您来遛弯儿的。”

    “放心吧,看着呢。”马世仁呵呵笑着,说道“你们别一个一个看,就盯着那个儿高的。戴小点名字叫‘小点’,人可一点不小,正相反,他是个大个儿,……”

    “哎,那边那个是吗?”

    马世仁顺着记者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呸的笑骂一声,“你管他叫大个?你见过大个儿吗?也别说,就你这副身板,可能看谁都觉着是大个儿的。”

    众人一阵哄笑,马世仁突然眼前一亮,手向前一指,“他就是!”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去,果然,部队行进的左侧有一个大个子,马世仁没有撒谎,这家伙确实特别高,不过把帽檐拉得很低,看不清长相,“戴小点?”

    戴小点越接近南苑兵营,心中越是叫苦不迭,这又不是抗战胜利,怎么弄出这么大的排场来?现在露多么大的脸,再过不到一个月,日军大规模部队调配过来,自己和29路军一败涂地的时候,就得现多么大的眼!他是100%的不愿意见人,只想尽快进军营,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只听声音他就辨认出来了,是马世仁。眼下没有办法,只得装聋子了。

    他权当没有听见,快步前行,马世仁可有点不乐意了,他不知道他有这么多心里活动,只以为他是富贵忘旧交,带领记者分开前进的特务团人员,一把拉住了他,“戴小点,叫你名字呢,你装哪门子大瓣蒜?当初你刚来北平,要不是我,你知道华清池大门朝哪边开吗?你知道全聚德的鸭子多少钱一只吗?现在怎么了,成了杀鬼子的英雄了,就不认识人啦?”

    他和戴小点的一场旧交,早就不知道和记者吹嘘了多少次,反而是军中的袍泽并不清楚,闻言都站住了,看热闹似的听着。

    张雷山用胳膊肘一撞身边的战友,哂笑着说道“瞧见了吗?这就叫穷人乍富、最怕老乡!看看,让人家揭老底儿了吧?”

    戴小点装聋子不起作用,还有第二招,装傻!“你……,俺记得你,俺还吃过你的烤鸭子呢。哦,俺的军饷都给俺娘、俺媳妇寄去了,等回头俺发饷了,再还你。”

    记者无不泄气!这个大个子这么英武,战阵上杀了那么多鬼子,还以为即便不是三头六臂,也得是忠勇无双的好汉子,谁知道是个大傻小子?!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看过新章节,请记得投出您的推荐票!

    ;

第26节 失误() 
戴小点施巧计避开了记者的围追堵截,顺利回到南苑军营,不提。

    日本方面吃了大亏,岂有不报复的道理?卢沟桥战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同时传回的,还有中国方面在谈判桌上的强硬立场,这不由得不让日本人对华北事件(此刻,卢沟桥事件还没有上升到事变的高度)更加提高了警觉,很快的,陆军部召开会议,商讨对策,陆军部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石原莞尔是一贯的稳健派,在清水节郎带兵演习,遭到中国方面实弹射击,并且丢失一名士兵的情况反馈回来的最初阶段,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当时的平津地区,中日双方经常发生类似的摩擦,也根本不能吸引任何人的重视。

    到8日早晨,关东军得到消息,立刻召开会议,认为“苏联因为国内的不稳定(恶魔斯大林的肃反。在笔者看来,斯大林是唯一一个在暴行上可以比美希特勒的人类渣滓,用最恶毒的刑罚杀死他,然后再救活,再杀死,如是者一万遍,也不足以抵偿他对苏联人民造成的苦难!他和希魔是人类五千年历史中,永远排名前两位的臭****!)和干岔子事件的教训,估计目前北方是安全的,所以,趁此时机,应对冀察方面给予一击。”

    同时以关东军司令部的名义向军部汇报“鉴于华北形式,已经命混成第1、第11旅团主力及空军一部做好战斗准备。”把电文发出去之后的当天下午,卢沟桥战事结束,关东军又史无前例的发表了一次对自己管外事件的声明,“……因暴戾的第29军挑衅而在华北引起事端,对此关东军保持极大关心和坚定决心,严重注视着事件的发展。”

    同时,关东军派出幕僚,赶赴津门,陈述强硬态度的意见,同时要求驻屯军和关东军联名电告中央。但驻屯军因为三个原因拒绝了关东军的提议。第一,驻屯军已经定下不扩大事态的意见;第二,对所谓苏联不会出兵又不负有责任的判断;第三,对关东军如此轻率的看待中国问题感到不安。

    关东军转而去朝鲜,找到驻朝鲜日军司令官小矶国昭大将,这一次,他答应了,以朝鲜驻军的名义,和关东军联名发了电报,电文称“鉴于华北事件的爆发,已命第20师团的一部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在小矶国昭单独发给闲院宫参谋总长的电文中,坦承的认为,第20师团的准备,固然是基于年度作战计划训令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但其本身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