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关山汉月之陈汤传奇-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贰师城产良马,当年李广利主要兵力攻打的就是贰师城,而老者所说的古战场正好在贰师城和贵山城中间。

    据这附近的人称,这里是阴郁不详之地,每到夜晚,就会刮起大风,偶尔还能听到人的啼哭。

    陈汤和紫琬下了马,看到的事=是无尽的黄沙和盐碱,还有数不清的白骨一半掩埋再黄土中,一半裸露在日光下。不觉打了个寒颤。

    大宛人不愿面对这段伤心的往事,甚至连战场都不愿打扫。

    紫琬面对这数不清的凄白骷髅,其中有一个就是自己的祖父。

    对着这些骷髅,紫琬只能跪在地上放声哭泣,祈祷祖父在天之灵能得到安息。

    紫琬自顾自地轻声道:“祖母,您的夙愿紫琬今天终于帮你实现了,您现在可以安息了。您和祖父已经在天上重新团聚了,不要忘记托梦给紫琬,让紫琬也替你们高兴。”

    紫琬就在那里跪着,自言自语着,祈祷着。

    几个时辰过去了,陈汤看着她那么伤心的样子也很伤心,他扶起紫琬,帮她擦干了眼泪。

    紫琬的双腿长时间跪着,已经不能独自站起来,只能靠在陈汤的身上。

    陈汤抚摸着紫琬的头发道:“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不要总是沉浸在以往的伤心中。”他想起了什么,从怀中摸出一个晶莹剔透的玉石,道:“漂亮的姑娘就应该佩戴漂亮的玉石,这个送给你。”

    “这是什么玉?”紫琬抽泣了两下,从陈汤手中接过了玉石。

    “这个叫做水玉,是我在安息得到的,你看它的样子就像凝结的水一样,人佩戴了就能具有水的灵性。”陈汤道。那水玉呈水滴状,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耀眼。

    陈汤用财宝雇佣了数十个大宛的青壮汉子,在这里挖了一个很大的坑,无论是大宛的士兵还是汉朝的军队,把他们的骨骸统统掩埋起来,他们生前是兵戎相见的仇敌,希望他们能在地下握手言和。

    “中原人讲究入土为安,希望你们都能得到安息。”陈汤对着土堆拜了一拜。

    紫琬从贵山城订做了一个墓碑,碑文是又紫琬亲手写的汉隶:

    汉右扶风杜家杜云之墓——不孝孙杜蓁立。

    巨大的石碑挺立在黄沙堆上,任凭狂风猛烈地吹拂。

    陈汤在贰师城为紫琬买了一匹汗血宝马,两人驾马就这样告别了大宛,他们要经过乌孙,从乌孙进入西域北道,返回汉朝。

    茫茫的大草原书写着游牧民族的诗情画意,高山上融化的冰雪汇成了一条条淙淙的小河,像一条条美丽的玉带萦绕着着美丽的草原。

    然而在这样宁静的草原,却总会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刚出了大宛国,陈汤灵敏的耳朵就听到了遥远处的喊杀声,嚎叫声,好像是发生了什么战斗。

    而且,这喊杀声离他们越来越近,还没等陈汤辩清什么情况,那相互厮杀的大军已经出现在陈汤的眼前。

    一伙数量少的骑兵被另一伙骑兵紧紧追着,有跑的慢的被乱箭射杀,被长刀砍杀。场面十分惨烈。

    陈汤看着那些人的装束十分熟悉,难道那是?康居的骑兵!

第八十一章 单骑退敌() 
“没错,就是康居的骑兵。”陈汤见康居千余骑兵追着百余骑兵边追边杀,那人数少的就应该是乌孙骑兵了吧,康居人竟然如此大胆,敢追到乌孙的地盘杀人。

    乌孙骑兵且占且退,转眼退到了陈汤跟前。

    紫琬的眼神有些慌乱地看着陈汤,陈汤给她一个坚定的眼神。

    “有我在,不要怕。”

    听了陈汤的话,紫琬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无论什么样的危险,只要陈汤在身边紫琬就会很安心。

    康居人看见陈汤,又看到了他身旁跟着一个美丽的姑娘,互相一片哄笑声,陈汤知道他们心中产生了污秽的想法,还不等康居人上来挑衅,陈汤一箭从笑的最欢的那个人口中穿过。

    其余的康居骑兵见了,怒火万丈,把矛头都转移到了陈汤身上,乌孙骑兵得以解脱,与康居骑兵进入了对峙状态。

    “混账东西,敢伤我们大康居的勇士,大伙上去把他剁成肉酱。”康居的一个军侯喊道,

    可惜他刚要带着士兵冲上来,箭簇已经穿破了他的喉咙。

    嗖嗖又是几箭,冲在前面的人也坠马而死。

    “你们尽管冲过来,冲在最前面的人我会赏他一箭。”陈汤讥讽道。

    这句话震住了康居骑兵,他们赶紧勒马调整队形,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把乌孙骑兵和陈汤包围起来。

    “这位兄台,你何苦要惹康居人,陪我们一起送命。”这时乌孙骑兵的领头人对陈汤道。

    “以多欺少,我陈汤最看不惯了。”

    “兄台大义,在下乌孙左大将大乐,得蒙兄台出手相助,九泉之下愿与兄台做个朋友。”

    “左大将何必这么没有自信,死的人不一定是我们。”

    “放箭”一康居军侯下令道。

    漫天的箭矢朝着陈汤飞来,陈汤一把抱起紫琬,把她抱到自己的马上,让紫琬紧紧搂住他的后背。

    陈汤拔出剑左右挥动,快的看不清长剑舞动的方向,只能看见闪动的剑光。

    所有的箭矢全部都止步在陈汤的马前。但是乌孙人就惨了,又死了二十余人。

    “想不到你们还挺能逞凶,你们难道不认识我了吗。”陈汤暴喝一声。

    那群康居人仔细盯着陈汤看了好久,有的人终于认出了陈汤的面容,附在军侯的耳边说了好些话。

    “什么!”康居军侯也是大吃一惊。不过他很快又露出了一丝惨烈的笑容,道:“原来是陈汤将军,不过现在你已是落网之鱼,任你再强悍也逃不过我的手掌心了,等我拿着你的人头回去领赏吧。”

    哼,陈汤并不答话,驾马带着紫琬朝着军侯直冲过来,军侯旁边的骑兵急忙来阻止陈汤,被陈汤用长剑拦腰斩断,其余骑兵竟然畏惧不敢前,军侯已经完全暴露在陈汤面前,他甚至来不及惊愕,陈汤手起剑落,军侯的脑袋已经掉在了地上,脖颈处献血鲜血如注朝天喷涌。

    这里的很多康居骑兵都参加过一年前的那场惨烈战役,没参加的也都听说过,对于陈汤的实力他们再清楚不过,如今见死了主心骨,康居骑兵在一两人的带动下纷纷掉头折返。

    刚才还十分嚣张的康居骑兵如今畏缩如鼠,这就是擒贼先擒王的道理。

    左大将大乐本以为要死在这里,没想到陈汤竟然以一己之力吓走了康居骑兵,顿时对眼前这个人无比钦佩。带着剩余的乌孙骑兵齐齐跪下对陈汤谢恩。

    “敢问恩人是哪国人,怎么有这般好身手。”大乐问道。

    “汉朝商人。”陈汤道。

    “汉朝。”大乐且惊且喜,道:“我的母亲也是汉朝人,母亲经常说大汉男儿英武不凡,我之见过汉使勇武过人,没想到商人竟然也如此勇武,大乐佩服。”

    陈汤先前见大乐的言语举动,和汉人有几分相似,经大乐这么说,陈汤仔细看他的相貌,还真有些汉人的样子。

    “你母亲是?”陈汤问道。

    “解忧公主。”大乐忙道。

    “原来您是昆莫的儿子,陈汤真是失礼了。”说罢朝着大乐一拱手。

    “无妨,无妨,您是我的恩人,何必这么客套。”大乐摆摆手。

    “我不习惯这样和人这样说话,要是不介意我就称呼你大乐兄,你就称呼我陈兄好了。”陈汤笑笑。

    “好,好。”大乐也十分高兴。

    与大乐的交谈中,陈汤得知,大乐带着一百余人去打猎,不小心进入了康居人的势力范围,乌孙和康居是世仇,所以康居军侯不顾一些想要杀光他们,幸好遇见了陈汤。。。

    回到了乌孙的军营,大乐酒肉款待了陈汤和紫琬,紫琬的汗血马被乱箭射死,大乐又送了一匹汗血马给紫琬,陈汤嫌礼物太贵重,不想收,大乐却一再坚持:“军中没有值钱的东西相赠,唯有好马,才能表达我对陈兄的感激之情。”

    陈汤收下了宝马。和大乐喝酒喝的很是畅快,大乐道:“在这军中条件艰苦,也没有什么好的东西招待贵客,不如乌孙王宫。我母亲解忧公主已经好久没有见过汉人了,她年岁大了,难免思乡心切,不如我让人送你们去赤谷城,陪陪我的母亲,就当是陈兄再帮在下一个忙。”

    陈汤也很想见一见这位传奇的汉朝公主,就答应下来。

    大乐派人护送陈汤紫琬一路到了赤谷城,并交代好下人,让乌孙王宫的人好生招待陈汤。

    紫琬一路上一直闷闷不乐,陈汤刚开始以为她还沉浸在大宛的伤心事中,过了好久,才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就道:“紫琬,你怎么了,为什么一直都不这么开心。”

    紫琬摇摇头不说话,陈汤再三询问,紫琬才开口道:“只是刚才你和康居人打架时场面太血腥了,我有点害怕。”

    陈汤忽然想起,他带着紫琬砍杀康居士兵,又斩下了军侯的头颅,紫琬就在近距看到了这血腥的一幕。当时只顾着震慑康居人,竟然忘了考虑紫琬的感受,陈汤心中不停地自责。

    一路快马加鞭,只一天,就赶到了赤谷城。

第八十二章 解忧公主() 
赤谷城,陈汤和紫琬见到了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已经年近六十,曾经年轻美貌的少女也经不住岁月的侵蚀,变成了黄颜鹤发的老太婆,只是她的目光依然精明凌厉,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

    刘解忧见了陈汤和紫琬,非常高兴。听大乐派的人说了陈汤解救他们的事,解忧公主是既感激又惊奇,赞叹。

    汉朝好久没有派人来探望公主了,她也很久没见到汉朝的亲人了。紫琬对公主说了他和陈汤这一路的经历,解忧公主听了这么惊险的故事连连感叹,不禁高看了他们两人几眼,不把他们当做普通的商人看待。

    在“汉宫”中,解忧公主为为陈汤和紫琬设置宴席。

    “汉宫”是细君公主嫁到西域后,猎骄靡为他建造的宫室,里面的假山,水池,风景布局,一如大汉朝王宫,厅堂内的,门窗,屏风,茶几,瓷器也一如汉朝。居住在这里不出去,就像还生活在汉朝一样。可惜细君公主还是早亡了。

    解忧公主嫁到乌孙后,也就把“汉宫”作为自己的寝宫。这些年,她嫁给了乌孙祖孙三代昆莫:猎骄靡,军须靡,翁归靡。

    (注,昆莫是乌孙国王的称号,也称昆弥。)

    “刚到乌孙的那几年,我一直呆在汉宫里不出门,我觉得这里的人都长得好丑,也听不懂她们说的话,每天只有冯嫽能陪我聊天。”解忧公主干笑了两声,仿佛记忆又回到了三四十年前。

    陈汤和紫琬静静地听着解忧公主的诉说,公主并不需要安慰,她需要的只是倾听,她需要有人能听听说说心里话。

    “前些年常惠来到乌孙,领着乌孙的将士们和汉军合击匈奴,我还没有来得及和他多说几句话,只知道苏武已经从匈奴回到汉朝了。”刘解忧叹了口气道:“只是李陵永远留在了匈奴,再也回不去了。”

    陈汤和紫琬并非王公贵族,解忧公主所说的这些人他们都不熟,而且和他们差了一代人。

    “不知道赵充国将军现在身体可好,现在算起来,他应该有七十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