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关山汉月之陈汤传奇-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要杜约,给陈汤等封赏,所有人升爵三等,杜约赐钱二十万,陈汤等人各赐钱十万。皇帝还特许陈汤等人在长安安歇几日,再回进城郡。

    陈汤向来挥霍成性,没钱时 尚且如此,如今有天子赐钱,就与同袍去长安酒肆胡吃海喝,在赌场大把耍钱,日子过得也风流。

    这天。他与赵益等人去喝酒,凑巧旁边一桌也有军士在喝酒,碰巧陈汤看到了在山阳郡的同袍,那时陈汤赵益还没调到轻骑兵营,和此人是同属一屯的。

    汉朝不同的兵种穿不同的衣甲,另外,在军中官阶不同穿着也不同,陈汤看他们穿着卫士的衣甲,想着他当初表现一般,竟然也是从山阳郡都试脱颖而出,来长安当卫士。

    陈汤赵益和他们凑到一桌喝酒,聊了起来。得知,他们刚刚在宫中换班归来,几人叙叙山阳的旧事。就开始谈现在的生活,这卫士说,在这里值班清闲无比,每月吃穿物资不用自己操心,每月还有工资发,有闲钱去喝个酒什么的。赶上皇帝高兴了,或者碰上什么喜庆日子,能得到不少赏钱,还有御赐的宴席。

    一年满回家时,皇帝回亲自来看望他们,好酒好肉为他们践行。

    在这长安,只要有本事,就一定有人赏识,有不少同为卫士出身的,现在已经去南军当上了军候之类的官职。

    陈汤听了,无不羡慕,想起了自己的在金城郡风吹日晒,生活艰苦,还没有工资发。感觉和以前所想差距太大,不禁和赵益多喝了几杯。

    这人久在宫中,不免聊到最近发生的大事。

    “霍氏族诸了。”这人小声对陈汤赵益道。

    “什么,霍氏被族诸,曾经显贵一时的霍家就这样陨落了,犯了什么罪?”

    “听说啊,他们让上官太后设下宴席,密谋在席间杀死丞相和平恩侯,然后废掉当今陛下,霍禹自立为皇帝。不小心走漏了风声,被人告发了。霍禹,霍山,霍云都被处以腰斩,受牵连着有两万多人,当时长安的惨状,可谓尸横遍野啊。”

    “自从戾太子巫蛊之祸之后最惨的莫过于这次霍家灭门了。”一卫士说。

    “不过这霍家也是太嚣张跋扈了,平时对众将士都是趾高气昂的。”

    “霍皇后几个月之后也被废了,据说是因为她想毒害太子,陛下念在夫妻之情,只废了他的后位。”

    “这霍家的女人也真是狠毒,据说当年陛下的结发之妻许皇后就是被霍皇后的母亲买通医官毒害的。”

    众人一阵叹息声。

    “一家外戚兴起,就会有上一家外戚败亡,这是外戚的命运,陛下未免太过于狠心了,霍家竟然没有留下一个子嗣?”陈汤问道。

    卫士都摇摇头。

    “可惜啊,霍大将军一生为大汉尽心竭力,死后竟然没有人给他祭祀,可悲啊。”陈汤感叹道。

    “陈兄你喝多了,这种话还是不要在京城说为好。”这卫士劝道。

    “是谁在这里敢议论天子?”一人冷喝道。他从从楼上跨着大步下来,这人三十左右,身材高大,倒八字眉,蓄着胡须,一脸严肃。

    “冯卫侯。”这些卫士见了都起身行礼。

    此人名叫冯奉世,是冯唐的孙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些句子,大家都很熟悉,他出仕晚,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武帝大破匈奴时他已经九十多岁了,至死也没有得到立功封侯的机会。

    “你是何人?”冯奉世道。

    “金城郡斥候陈汤。”陈汤不卑不亢的道。

    “你们是是护送乌孙公主的人。”冯奉世问道。

    “没错,没想到你消息还很灵通的嘛,是谁告诉你的。”陈汤有点喝多了,话语中不尊重冯奉世,很有些玩世不恭的意思。

    “你在街肆公然议论天子得失,可知该当治何罪。”

    “诽谤罪,不过贾生建议,孝文帝已经废除了诽谤罪,你能奈我何?”陈汤哈哈大笑。

    赵益拽拽陈汤的衣角,想让他清醒下,陈汤却毫不在意。

    “哼。”冯奉世一甩衣袖,怒气冲冲地出去了。

    众人都责怪陈汤,为什么刚才不向冯卫侯认错,还要冲撞他。要是冯卫侯真的发怒了,追究起来,把此事报于廷尉。那些刀笔吏给陈汤安插个诽谤罪,那么陈汤恐怕要下狱治罪了,情形严重恐怕是要被判殊死的。

    陈汤反而大声笑道:“我所言为事实,何来诽谤之有,若皇帝真的治我的罪,那只能是天子不明了。”

    众人都十分惊愕,赵益赶紧扶着陈汤回去了,怕他再说什么混话,惹出什么是非来。

    冯奉世出身高贵,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和一个小卒计较,但是酒肆中有心人听到了陈汤的议论,报给了时任京兆尹的赵广汉。

    这赵广汉乃是法家的酷吏,他办事廉洁明察,雷厉风行,无所回避,有胆有识。长安的豪强贵族无不畏服他,在他的治理下长安秩序井井有条,百姓无不爱戴。

    听了有人告陈汤的状,这人言辞凿凿,非要赵广汉治陈汤诽谤罪。

    赵广汉在堂中踱步思考,缓缓道:“汉家历来,诽谤罪都是治污蔑君王的诸侯,大臣,还没有治庶民诽谤罪的先例,庶民无知无畏,口无遮拦,难免有失言之处,若我治这陈汤诽谤,岂不是置陛下于不仁之地,与周厉王无异,此等事情,非人臣为之,你还是回去吧。”

    陈汤就此躲过了一劫,他酒醒之后,对自己的胡言乱语,也多有反思,心中有些后怕,恰巧这时候后将军韩增推荐冯奉世以卫侯身份持符节出使大宛,送大宛等诸国的客人归国。

    冯奉世在长安征求勇武机敏的壮士,一路随行,陈汤觉得这是一个好差事,出使西域能增长不少见识,很像自荐为壮士随冯奉世前行,只是那天言语触怒了冯奉世,陈汤在冯家门前徘徊了好久,想想还是算了,打算收拾一下,随杜约返回金城郡。

    有时候感觉很孤独,很多时候很想在qq空间或者朋友圈发个感想矫情一下,最后想想还是算了。入夜。绕着学校走了大半圈,用了一个多小时,学校很大,很漂亮,也很冷漠,喜欢在夜晚走路时思考一些事情,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第四十八章 羌人叛乱() 
行至未央宫前,竟有上万人跪在地上有的低声哭泣,有的嚎啕大哭,有人高喊:“我活着对陛下并无益处,情愿代替赵京兆去死,让他留下来照管小民!”看他们的装束,粗布麻衣,有的还打着补丁,都是普通庶民的装扮,杜约遣一斥候过去打听发生了何事?

    经过询问,得知,原来京兆尹赵广汉犯了法律,诬陷丞相魏相,交给廷尉治罪,廷尉判处赵广汉腰斩。赵广汉在任时打击豪强,不畏权势,替老百姓扬眉吐气,做了很多好事,百姓们感激他,都请求陛下能赦免赵广汉的罪过。

    “这赵广汉有迎立皇帝之宫,赐爵关内侯,怎么突然就犯法被处死了。”杜约皱眉。

    “汉朝法律严苛,诸侯王犯法,尚不能免,关内侯更是如此。”一人道。

    “这么多人为赵广汉请命,陛下竟能充耳不闻,如此心狠。”陈汤道。

    “法不可违,诬陷乃死罪,赵广汉身为京兆尹,知法犯法,岂能轻易赦免,你不要在说些混蛋话了,赶紧走。”杜约怒道,他怕陈汤再像那天一样,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赶紧催促他离开长安。

    “陛下,大事不好,几万人跪在宫殿门前,替京兆尹求情,喊着要替京兆尹去死。“石显慌慌张张来报。

    “不要管他们,只要他们不冲撞宫殿,让他们跪着去吧。“皇帝面有愠色道。

    石显领命刚要离去,又被皇帝叫住了。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告诉百姓,赵广汉诬陷丞相罪名属实,吾虽贵为皇帝,不能乱法。”

    (关于赵广汉的故事完本之后番外篇会介绍。)

    这段日子,金城郡原有的太平被打破了,羌人部落接二连三的叛乱都尉义渠安国率骑兵平叛,杀了几千人,只是羌人部落众多,这边的叛乱刚刚平定,那头的叛乱又兴起了。

    义渠安国,是归化蛮夷 义渠族人,以族名为姓。因英勇善战,打仗常常冲锋陷阵,杀敌数多而被擢升金城都尉。

    陈汤等人一会到金城郡,就和杜约,赵益各领五个斥候深入羌人部落摸清情况。

    临羌县,向西靠近西海,向北依附湟水,东南是羌人的聚居地,地理位置险要,西部都尉驻守在此。

    和带领的斥候交谈,陈汤得知,他们也都是来自内地郡县,不过和陈汤不同,他们的身份可不是只轮值一年的戍卒,而是犯了法要长期在这里戍守边疆之人,或许赶上大赦天下时会减少他们戍守的期限。

    陈汤疑惑问道 杜约也是在这里戍守了五六年不止了,难道他也是犯了罪。

    其余斥候答到 杜约倒是不曾犯罪,只是他是商人世家,与贱民无异,自武帝起是,世代被征发戍守边疆。

    西羌虽然部落繁多,但是往往互相不和,就算歃血为盟,打仗时也不能做到同仇敌忾,且羌人部落落后,陈汤命斥候装扮成羌人的样子,深入羌人部落腹地,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情报,羌人什么时候打算偷袭汉军,都打探的一清二楚。汉军早作准备,或者先发制人,羌人屡战屡败。

    只是陈汤不懂羌人的语言,只从其余斥候那里简单的学会几句。

    陈汤每每因为功劳得到赏赐,他都和其余的几个斥候平分了,因此其余五个斥候都对他十分忠诚。

    陈汤每每怨恨羌人不堪一击,久在此地难立大功。

    先另羌反叛,先零羌是分布最广,最大的羌人部落,西部都尉很是很是谨慎,上报皇帝,发屯兵三千人攻打先零羌,军侯郑延年派陈汤探明先零羌的兵力分布,已做到知己知彼。

    虽说这次发兵比较多,但陈汤好大喜功,不以为意,依然像往常一样探路。

    陈汤率领斥候至一隐蔽处登高望远,见羌人士卒松散没有秩序,不足为戒,接着又去观察寻找合适的进军道路。这里山路崎岖,说不定哪里就会有羌兵埋伏,所以一定要察探清楚,给汉军指明正确的进军方向。

    一斥候发现前面有小股骑兵过去,忙指给陈汤。

    “羌人骑兵,莫非是羌人派来的斥候。”陈汤道:“不能放他们回去,追上他们,杀死他们。”一声令下,斥候争先恐后奔羌人斥候而去,羌人在马上回头放几箭,被陈汤轻易躲过去了,马上要追上时,恰逢山转角处,羌人急转之后就消失,进入了多弯的山区路段,陈汤虽然熟知这里地形,但毕竟不比土生土长的羌人,很快就被羌人拉开了距离。

    “要不我们还是回去吧,看来是追不上了。”一斥候道。

    几人急停下来,陈汤本想杀几个羌人立功,看来是无法如愿了。

    刚往回走几步,陈汤思忖着事情不对,羌人的大本营在东南,为什么这些羌人骑兵会朝西北而去,这是完全相反的方向啊,莫非是慌不择路?又不太像,刚见到这些羌人时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回返,况且他们奔东南,离羌人军队愈近,陈汤他们就越不敢追击,莫非有什么蹊跷。

    “我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各位在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