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关山汉月之陈汤传奇-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也只能这样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说不定你我能在边疆建功立业,扬名万里。”陈汤道,他像是在安慰赵益,又像是安慰他自己。

    “哈哈,说的好。”赵益拍拍陈汤的胸膛,正好是陈汤的伤口,陈汤痛的只叫,然后两人相视大笑。

    调兵令下来,去长安的士卒先行一步,驻守边郡的士卒后行,陈汤的伤也渐渐好转了,逐渐能自己走路。但是他看到战马仍然心有余悸,而且他现在的伤势还跨不上战马,赵益只好骑马带着他。

    陈汤赵益两人被调到金城郡当戍卒。本来,他们是应该被调到缘边九郡的,但是由于太守和阎勇从中作梗,两人被调到了更偏远的金城郡。

    缘边九郡,是汉朝北部防御匈奴的军事重镇,这九郡分别为:

    五原郡

    朔方郡

    云中郡

    代郡

    雁门郡

    定襄郡

    北平郡

    上谷郡

    渔阳郡

    从西到东遍布整个汉朝北疆。

    金城郡,位于河西走廊的开头,再往西北去就是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四郡南靠祁连山脉,北临隔壁沙漠,形成了天然的走廊,把匈奴和西羌分割开来,使他们不能相互勾结,为祸汉朝,这是汉武帝的一大功绩。

    金城郡,因其地理环境优越,北靠黄河,南邻大山,古代建城多为军用,依山傍水往往是建城的必要条件,取固若金汤之意,又因身处长安西部,五行方位西方属金,故名金城郡。

    金城郡位于兰州西北,传为霍去病击退匈奴返回的路上派李息所建。它控制黄河渡口。从这里渡过黄河,西北取道可达河西走廊,直抵西域;西南沿湟水而上,可抵西海(青海湖),青藏高原等羌人腹地;南面越南山,可达今临夏州和临洮及关中地区,直通长安。

    山阳郡属于内地郡,按道理应该驻守雁门,渔阳等郡,除阎勇从中作梗外,西北边疆形势越来越严峻也是不争的事实,汉宣帝有武帝之志,也想要在西域有所大作为,所以才不惜路途遥远,军费开支增加,从内地边郡调遣戍卒。

    此时正值地节四年,两年前,汉天子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喜将免刑罪人田渠犁积谷,欲以攻车师,至秋收谷,郑吉、司马喜发城郭诸国兵万余人自与所将田士五百人共击车师,攻破交河城,车师王尚在其北石城中,未得。当时汉军食尽,郑吉等暂且罢兵,归渠犁田。秋收后,又发兵攻车师王于石城。车师王闻汉兵就要到了,北走匈奴求救,匈奴还未等发兵。车师王乌贵就与贵人苏犹商议欲降汉,苏犹让车师王击匈奴的附庸国小蒲类,略其人民作为投降汉朝的诚意。匈奴闻车师降汉,发兵攻车师。郑吉、司马喜引兵迎战,匈奴不敢向前,郑吉、司马喜即留一候与卒二十人留守车师(汉朝就是霸气,凭借二十人就敢威慑匈奴。),郑吉、司马喜等引兵归渠犁。车师王恐匈奴兵复至,就轻骑奔乌孙求援,乌孙王与汉朝交好,留之不遣,遣使上书汉天子,愿留车师王,备国有急,可以西道以击匈奴。汉天子许之。于是汉天子招故车师太子军宿在焉耆,立为车师王,尽徙车师国民令居渠犁。遂以车师故地与匈奴,匈奴乃另立车师王。,匈奴另立车师王。从此,车师国分裂为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

    地节三年,汉军率领西域城郭共击匈奴,取车师国,得其王及人众而去,单于又立车师王昆弟兜莫为车师王,收其余民东徙,不敢居故地,而汉天子益遣屯士分田车师地以实之。

    车师是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国家,是联络汉朝和乌孙的必经之路,又离匈奴十分近,匈奴不甘心车师就这样被汉朝控制,又怀恨西域诸国敢于勾结汉朝背叛匈奴,乃遣左右大将各万骑屯田右地,伺机攻取西域。

    此时正值匈奴与汉朝剑拔弩张之时。

    赵益陈汤等戍卒一路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金城郡,金城郡治所允吾,这里不似内地郡县,城池广大,城墙高耸,烽火台连成一片,无不显示这这个强大帝国的军威。

    小白也长途跋涉终于到学校了啊哈~,从今天开始恢复更新,断更的章节尽量在这几天会补回来的啊啊啊~

    从此第一卷结束,茫茫的大漠,奇幻的西域即将等着陈汤去探索!下一卷更精彩哟~

第四十一章 斥候选试() 
北疆苦寒之地,风吹日蚀,陈汤变得又瘦又黑,在这里,曾经任伯长的陈汤并不能得到重视,因为这里是边地六郡良家子弟的天下,担任士官都要以良家子弟优先。

    这里的边地六郡指的是陇西 、天水 、安定 、 北地 、上郡 、西河六郡,这六郡靠近匈奴,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这些良家子弟,家中多殷实,能买的起马,他们不忘先秦时的尚武精神,忙时耕地,闲时喜欢射猎,所以良家子弟的军事素质都很高。

    陈汤和赵益在军中选拔骑士时,凭借优秀的军事素质被选为骑兵,但是在军中仍难以崭露头角,陈汤不过一什长,赵益一伍长而已。

    陈汤想进办法想要从这些骑士中脱颖而出,但是现在战事未起,匈奴那边围住了车师城,使者校尉郑吉早以率领屯田士卒和西域各国两万兵马与匈奴对峙,匈奴久僵持不下,又碍于郑吉的威慑不敢进攻,后续辎重跟不上,只能自行退去。

    而金城郡这里的情况仿佛有些暧昧。西羌各个部落虽说归附汉朝,但是与汉朝貌合神离,西羌是华夏的先祖之一,有大禹生于西羌的说法,据说秦国祖上也是羌人的贵族。秦始皇时,务并六国,以诸侯行事,兵不西行,故羌人得以繁息。所以汉朝时羌人特别多。

    羌人是游牧民族,汉朝是农耕民族,他们常常因为争夺土地而开战。只是羌人部落太多,内部不统一,常常相互攻伐,所以无力对付汉朝,汉武帝时,西羌中最大的部落先零羌和各个羌族部落解决仇怨,想联合北方的匈奴共同抵抗汉朝,被汉武帝先发制人以重兵把西羌赶跑,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也被汉军大败,河西一带成了真空,所以才有了河西四郡的设立,从此匈奴与西羌被汉朝隔开,难以相通。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先零羌与诸羌尽释前仇,结成同盟,再次与匈奴人相勾结,合兵十余万人,会攻汉朝的边郡令居县和安故县,包围了枪罕,边关告急。

    汉武帝派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兵十万人,出兵讨伐。经过强硬的军事行动,解开枪罕之围。平定了诸羌的叛乱。与此同时,汉武帝为了强化对羌人的管理与监视,开始在羌人居住的地区设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内附汉朝的诸羌部落。

    先零羌被迫移居到西海、盐池地区生存,常常对汉朝心怀不满,伺机报复,只是越来越多的羌人部落归附了汉朝,杨玉还被封为归义羌侯,所以先零羌才不敢轻举妄动。

    陈汤甚至盼着羌人发生叛乱,这样他就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但是如今的情况,仿佛羌人都十分驯服。

    但是还是有一个机会在等待着陈汤。

    斥候是古代侦查兵的称呼,分为骑兵和步兵,《淮南子》云:斥,度也。候,视也,望也。作为一个军队的眼睛,这个兵种至关重要,一定要选择伸手了得行动机敏的人担任,鉴于这些年打仗折损了不少斥候。所以要从步兵和骑兵中选出十个士卒补缺。陈汤和赵益都报名参与了斥候选拔。

    选拔斥候比试的内容分为骑射,比剑,和骑驰三项。

    骑射是陈汤的强项,虽说六郡良家子弟各个身怀绝技,但陈汤也是内地边郡的佼佼者,有惊无险,陈汤以第二的成绩通过了骑射。赵益也勉强通过了,赵益这小子总有绝处逢生的本事,在前几箭不利的情况下,硬是凭最后完美的三箭逆转了局势。

    比剑这一项,前文说过,陈汤曾向某个江湖剑客学过剑术,在山阳都尉营,阳胜曾教给他一些剑法,阳胜是理论学的大师,而陈汤是一个扎实的实践者,两人一拍即合,说道比剑,陈汤从瑕丘带来的剑在成武铁厂的那场战斗中折损了,阳胜在回家奔丧前把自己的佩剑送与了陈汤,以留纪念,这把剑以精钢打造,是当时最好的铁材料,剑身秉直,寒光闪闪,为四面剑身,剑首缀着玉佩,剑鞘用黑漆涂之,雕刻花纹,这把剑更像一把仪剑而不似杀人的用具,实则锋利无比,吹毛利刃。

    陈汤用手指划过剑身,突然很思念阳胜。他手执长剑,信步走上了校场赛台。

    与他比试的是一名三十出头的中年人,他也是一名斥候,今天所有参赛者都是和斥候比试,只有能招架住斥候五十个回合才算合格。

    陈汤抱剑拱手道:“山阳郡陈汤,请赐教。”

    中年人拱手回礼道:“斥候杜约。”

    比试正式开始,陈汤目露寒光,手握长剑,呼呼如风,向杜约奔去,杜约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卒了,他十分从容地躲开陈汤凌厉的攻击,陈汤三击不中,杜约道:“这三式,是我让你的。”说罢,从空中划一条弧线,侧面照陈汤砍来,陈汤甚至没看清杜约运剑的轨迹,腹部慌忙向后闪躲,一击不中,杜约不给陈汤喘息的机会,又是一剑带着风鸣从头顶劈来,陈汤暗暗惊悸,没想到这人出剑竟毫无章法又让人难以闪躲,只得侧身闪去,幸亏陈汤削瘦又身材灵活,要是暴敢那样的彪形大汉早就死于凌厉的剑下了。

    这之后,杜约的剑又从颈部,从腹部,向肩部,从肘部各个方向袭击陈汤,陈汤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身上已经被汗水浸透,脸上的汗珠更是噼里啪啦的往下掉。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

    这时,杜约的剑法突然变慢,力气不足了吗,陈汤想,他趁势挥剑还击,杜约马上来招架,然后还击,就这样你来我往过了十多个回合,终于捱到了五十回合,陈汤考核合格,而赵益似乎碰到的斥候很逊,很轻松就过了这关。

    终于到了最后一关骑驰了,两个月前骑驰坠崖所受的新伤刚好,陈汤现在心中还有阴影,而此次骑驰更是要绕山谷跑一圈,金城郡背靠祁连山脉,地形复杂,这里可不是山阳郡都试模拟的那样简单轻松了,而且山中还埋伏着精兵,他们随时可能从某个山角,草丛任何看不到的地方放暗箭或者跳出来和应试者打斗一番。是否能拨开层层阴霾,重新正式比赛,陈汤心中也没底,他跨着战马心事重重地迈进了山谷。

第四十二章 西海之行() 
一只手拍在了陈汤肩膀上,陈汤回头望,是赵益。

    “伯长,不用担心,人不会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的。”赵益好像看出了陈汤的忧虑。

    陈汤淡淡笑笑没说话。

    骑马走在峡谷中,很快应试者就四散开来,各走各的。陈汤只身一人行在峡谷,不时会有冷箭从两岸的丛林中射出,幸好陈汤的听觉灵敏,稍微听到风吹草动,急忙闪躲,但还是有一箭从脖颈前飞过,陈汤看清了箭簇的尖以被磨平,但还是心怀忌惮,就算尖部磨平,要是真射到身上也会造成重伤吧,选拔斥候也是够严格了,比剑就是真刀真枪的拼命,现在还要在这里提心吊胆,弄不好就是非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