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帝国-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所言极是,既然陇右已经被刘备攻占,那么他的大军也一定在摩拳擦掌准备向雍州腹地用兵;而我们郿国城刚好立于渭河庞,刘备若想进攻雍州腹地,就必须经过郿国城,恰巧这个时候赵云却退军至易守难攻的凤鸣山,说明刘备所用的计策与将军刚刚所说,乃是同处一抽。”司马望缓缓说道,

    郭淮紧紧的司马望,不是说他为司马望的才华所惊叹,而是在想如何在这里抵挡住即将到来的敌人。

    “将军,在下刚刚所言也不过只是猜测而已,若是刘备当真如此行军,那么一旦街亭失守,不只是陇右被我军收复,更的是汉军的后路与粮道,将会被我军掐断,刘备将会被困死在雍州;而刘备也不一定是将军这样敢赌上整个大军的人,毕竟蜀汉是倾国之兵,必须慎重、再慎重;当然若是有赵云在这里接应,即使街亭失守,汉军后路被断,也有褒斜谷可供撤军。”司马望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只不过这一切还需要镇西长史郭淮做最后的定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姜维的抉择 一() 
姜维的抉择一

    “既然,赵云想要接应刘备,那我偏偏不要他们回合;虽然凤鸣山易守难攻,但是他们却需要粮食的运输,传令全军整备,出击赵云;剩下的就交给大将军处置了”郭淮沉声说道,虽然知道赵云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过此时却也得试一试,谁让他是镇西长史,谁让他统帅着雍州两万的能战之兵。

    陇右;章武三年冬,刘备终于开始行动了,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完美的进行。魏文帝曹丕听说蜀汉大军打算从褒斜谷出兵攻打郿国,于是立即派大将军曹真率大军驻守郿国,防御汉军,赵云出褒斜谷,成功引诱曹真大军。而刘备所率领的主力,成功的从武都郡‘偷渡’穿越,居然没有被发现。

    当刘备突然将自己的帝王旗竖立起来的时候,当称百万大军的汉军突然出现在陇右,陇右的郡县这一刻终于知道了,原来汉军兵出褒斜谷只是一个幌子,而真正的目标却是自己。

    此时,陇右、关中很多人由于惊慌失措,没有想到蜀汉会对陇右地区发动奇袭,所以人心惶惶。

    刘备亲率大军出祁山直接向天水而去,而且魏国的天水郡,其实是不完善的,因为蜀汉的武都郡本也就属于天水郡的门户,由于早年被蜀汉夺去,此时也就相当于门户大开;天水郡丧失了门户,而且常年忽略防御。

    天水郡西县;此时正值寒冬来临之际,天水郡太守马遵正带着郡中大小官员在巡视西县,视察民情;西县的百姓也因为马遵的到来而略显庆奋,毕竟太守下县镇巡视不会空着手来,寒冬时节送来些许粮食却也是这个时候最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太守,这几日西县的百姓都在庆贺太守的恩德,有几家百姓都将太守视为再生父母,粮食已经分拨完毕,不知太守准备何日回翼城呢?”马遵身旁一个文官摸样的士人抱拳缓缓道,眯缝双眼只剩下一丝间隙。

    “哎!寒冬将至,我朝军队正在褒斜谷也汉军交战,刺史大人吩咐各郡太守务必身先赴县镇慰问视察,以安民心;来与不来、问与不问岂是本太守能做主的。”马遵叹道,似乎这一切并不是自己所愿意一般。

    “刺史大人也真是!只知道下发令,运来的粮食还不够一县之所用,这不,咱们翼城的府库这也去了大半了!”那名文士也跟着马遵的模样叹息道。

    “这不是,把府库中的粮草用了将近一半,这些年所做的一切,也算是被我的这刺史大人一个口令给搅黄了;不过!也好,这样做至少可以让我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这天水郡还得是我说了算。”马遵轻轻说道。顿时笑意布满了整个眼帘。

    就在马遵与旁边的文士,相谈正欢时,一个斥候模样的士卒突然冲了进来,头发凌乱,脸庞也被尘土给渲染着,焦急的脸庞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倾述。

    “报,太守,前方加急战报!蜀汉皇帝刘备正率领百万汉军直赴天水而来,历县、木门皆以投降,不日就将达到西县太守定夺!”

    “什么”一听,马遵大叫一声再也坐不住了,脸就涨得更红;恼羞成怒地瞪着他吼道,站了起来。

    当他听到斥候说战报二字的时候就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汉魏大军应该在褒斜谷交战,就算魏军战败,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打到天水郡来,若是斥候所言非虚那么自己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汉军一旦攻陷天水自己岂有立家之根本。

    “细细说来,我朝大将军曹真,张颌、徐晃不是刚刚率军十余万,怎么会转眼之间就被汉军突破。”马遵问道,毕竟张颌、徐晃都是当世名将,谁又敢相信他们会这么快败亡。

    “回太守;刘备根本没有走褒斜谷,而是借道武都,走得祁山大道;褒斜谷只是汉军的一支偏军,刘备的大军已经驻进天水郡了。”斥候立即补充道。

    只是斥候刚刚说完,马遵绷住双脚却再也站不住了,瘫了下去;惊吓过后的脸庞罩上了一层僵硬,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深深呼了一口气使自己镇定下来“走!回翼城!”

    “不对!去上邽县,哪里易守难攻;”马遵回过神来缓缓的说道。

    “诺;我这就去通知大家,立即收拾行李启程”刚刚那名文士抱拳应道。

    只是还没有走出去几步,便被马遵又叫了回来,似乎还有什么非常的事情要交代一般,语调非常深沉。

    马遵暗沉的目光愈渐凌厉,敛神垂下眼,似乎正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似的;“历城、木门的守城者都投降了,难免我们身边这些人不会有他们一样的想法,走立即出发,赶往上邽县不要在带官员,无论文武!”,马遵沉声说道。

    “诺。在下这就去准备;只是这样做恐怕不妥,其他人可能会发生哗变,转而投降汉军。”那名文士似乎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开始劝道!

    “随他们去吧!留在身边我还得时刻防备着,还不如留给汉军,去掉我的这块心病!快去准备吧!”马遵吩咐道。

    文士没有再多劝,转身离开,准备着出城的事宜。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悄悄的进行、、、

    在将近两个时辰之后,西县的另一座驿馆内;正聚集着一大批文武官员,虽然他们此刻的形貌各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阴沉着脸,乌云密布,笑容顿消。嘴唇翕动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上官兄,这里就你的官职最大,还是你来说一条出路吧!”众人中一个武将模样的人,向身旁一个文士模样的人问道。

    “没有想到临危之际,太守大人居然如此卑劣,如此做法岂不是陷我等于死地乎;我有一计不知诸位可有效仿者。”被唤着上官兄的那人沉声说道;

    【上官雝其人才干过人,才兼文武,对于领兵、谋略无一不精,其才干名声在魏国时应与姜维相当,所以当诸葛亮北伐获得他和姜维时,高兴不已。归蜀汉后,上官雝由于是三国中期魏国降臣,在蜀汉地位尊隆,从建兴九年诸葛亮的上书可以看出,上官雝与姜维地位相当,犹在蜀汉中期大臣胡济、阎晏、爨习、杜义、杜祺、盛勃、樊岐之上。】

第一百三十六章 姜维的抉择 二() 
姜维的抉择二

    “这里没有外人,上官兄尽管直言”刚刚那人抱拳道,对于眼前这人似乎有着莫大的尊重。

    其余人也将目光紧紧的放在上官雝身上,目不转睛,着他口中所谓的计策。

    “既然太守没有在乎我等的生死,将我等弃之不顾,那么我等又何必苦苦守着自己的三分官职;汉军不日就将到达西城,西城是不可能抵挡住汉军的甲士。今我有一言大家静听:天下本是刘家的天下,只因为曹氏父子忤逆犯上,篡汉自立;今大汉皇叔刘备在益州建立蜀汉,意图匡扶汉室,昔日其在成都阅兵时,就有探子报之,汉军军力强横,已非往日所能比拟;此时蜀汉兵威正盛,而我们陇右却又没有防备,用什么来抵挡蜀汉的大军;

    我意投奔蜀汉,效忠汉室,也好奔个前程!不知诸位何意?”上官雝沉声说道,言语中透露着对于汉室的憧憬,与对曹魏的厌恶。

    面对上官雝直言相向,厅中的众人也没了计策,虽然投奔蜀汉是一条出路,可是谁又能保证蜀汉必胜;此时的天下蜀汉只占据天下一州之地,而魏国却是占有十州之地,无论财力、国力、兵力,没有一样比得过魏国;只有刘备这个皇族后裔,算得上是一块招牌,只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谁能够承认这块招牌了。

    厅中的众人,你望望我,我在看看你,对于上官雝的计策只能面向葵葵;不是说上官雝的计策有问题,只是这是一个赌博,赌注却是自己的性命。

    “上官兄,在下觉得此计不妥!”立于一旁一个非常年轻的武将说道;他那刀削斧砍似的脸上涂满了憔悴的疲倦和几丝深深的忧伤。

    “伯约姜维的字有何计策,快快说来!”上官雝见姜维站了出来,有些兴奋的问道。被他这么一问,的人也将目光聚集在了姜维那年轻的身板上。

    “在下认为,太守大人之所以将我等留在此处,乃是太守的过失,与朝廷无关,我等不是效忠所谓的太守,乃是效忠魏国朝廷,此乃是太守马遵之过,不关乎朝廷大义;我意,我等立即前往上邽县与太守回合,日后在上奏朝廷述告马遵今日之过;”姜维沉声说道,深邃的眼里闪着晨曦露珠一样的亮光。

    “郎中令,可想得简单,你认为朝廷会听信我等之言,你认为马遵会开上邽县城门让我等进城,你认为天水郡还能抵挡汉军吗?”上官雝缓缓的说道,似乎这一刻对于曹魏还是马遵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期望,只有看着自己眼前这个年轻的武将,发出一丝轻微的感叹。

    “若是太守在上邽县不与我等打开城门,我等可以投郡府翼城去,若是翼城再不开城门,那我等便可以投汉军了!这样也算是报了魏国国恩,问心无愧!”一张坚毅的脸庞沉声说道。

    姜维话音刚落,其余人闭紧的愁眉在这一刻终于打开来了,只有上官雝依旧浑如刷漆的剑眉紧皱着,对于姜维的提议他也没有多说什么,似乎已经选择了默认。

    “我同意郎中令的提议、我也同意、我也同意、、、、、、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等立即收拾行李向上邽县出发!”见大家对于自己的意见没有异议,姜维立即召集众人向上邽县奔去。

    城头上,看着刚刚涌城而出的一行人,城头上却也有一人一直注视他们的离开;那人暗自叹息着,那样伤心,那样悲恸,那样绝望,身体就像泄了气皮球瘫在哪里一动不动。

    城外的人渐渐远去,而他却依旧没有挪动半分,只有失神的眼睛还在跟着他们消失的地方守候着,有几丝悲凉、有几丝叹息、也有几丝无奈。

    “上官大人,其余大人都已经走远了,外面风大!你也快回驿馆歇息吧。”城墙上一个侍者模样的人,劝道;原来这人就是上官雝,他并没有随姜维一同去上邽县,而是留在了这里,看着城墙外刚刚姜维等人驶过的足迹。

    “我不是在看姜维他们,我是在闻蜀汉军队离这里还有多远!”上官雝缓缓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