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众汗之王-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呼延江听得此言,知道朔方已经大势已去,想起自己的一腔理想,不由心有悲意,他一饮而尽,对着札木合说道:”这朔方位居草原,中原之间,几千年来,是维系着中原繁荣的一只钥匙。若是草原强盛,大股的骑兵可以从这里入侵中原。我之所以重建此城,是想以自己的微薄能力,能够阻止下一次的游牧骑兵再次从这里穿过,引发惊人的洗劫。但想不到我多年经营,这支部队在你的进攻下,竟然没有一丝支撑之力,真是枉费我一片苦心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二章 我的理想() 
札木合望着呼延江那张苍桑的脸,他已经五十了啊,在这个时代,本来是安享晚年的年龄,但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仍然在朔方城中坚守,企望阻止那即将到来的浩劫。

    望着呼延江,札木合不禁深深地怜惜,不出十年,成吉思汗将引领大军,前往征伐西夏,这草原边陲的小城,不出意外,必然会被十万雄师轻轻扫过,留不下一丝云彩。

    但是他总不能这样告诉呼延江,自己来自未来,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吧。

    再何况,自己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早就让定数发生了变化,注定会成为成吉思汗左膀右臂的哲别和黎华,都已经被他挖到自己手中,即将到来的决战,说不定早就和曾经的未来有所不同,所以也不好解释。

    既然这样。

    好吧,那我就把一切都说了吧。

    于是札木合大义凛然地站起身来,一如电影里口喊“向我开炮”的王成。

    他正了正衣冠,尽自己努力所达到最严肃的声音,向呼延江说道:“其实我也不希望草原骑兵南下劫掠的惨状发生,中原和草原前前后后争斗数千年,其间中原大地饱受摧残,但是草原又何曾好过。草原曾经的统治者匈奴,突厥,鲜卑都在与中原的残杀之中受到惨重的损失,一个个民族,或者远走他乡,或者消失不见。但是除了相互相残杀,我还有一条路能够实现你的理想。”

    呼延江完全被震住了,“一条什么样的路?”他问道。

    “当然有!”札木合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条路就是一带一路。”

    “什么是一带一路?”呼延江惊讶地问到。

    札木合努力地回忆自己上一世天天看新闻联播得来的知识,耐心地向他解释道:”在这个时代,你和我只看到了自己眼前的纷争不休,草原和中原的矛盾难以化解。但是放开眼界,自朔方以西,还有西夏,西辽,花剌子模,波斯,阿拉伯,莫斯科,神圣罗马帝国。再往南走,有安南,马来,苏禄等国,表面上各国纷争不断,为的是各个不同的君王利益,民族利益,战则倾国,数千万百姓遭秧。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本质。“

    “那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呼延江虽然块头颇大,但此时他也被这千年后穿越而来的智慧给惊住了,他也想知道,这些纷扰的战争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分久必和,和久必分。

    “最根本的原因是整个社会的产出不均,不患贫富,而患不均。”为了调动这位城主来协助自己。札木合终于把自己多年研究历史的实力全盘托出。

    “因为社会的产出有限,社会发展得越快,财富就更加集中到那些富人的手中,穷人生活每况欲下,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所需,为了结婚生子,为了活命,他们的终极道路只有两条:

    要么揭杆而起,

    要么跟随国家发动战争。”

    这个确实是历史中千千万万个朝代的唯一命运,呼延江其实本来也是大智慧之人,听到这个解释,再联想起自己看到的现状,他不由得点头称是,继续听札木合说教。

    “同样,塞外民族之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地反复侵袭大陆,发动战争,其原因也在于此,草原上太穷,普通的牧民产出有限,还要被贵族剥夺,他们消费不起那些文化产品,唯一的娱乐就是在战马上练习骑射,唯一的梦想就是随着大汗南征北战,掠夺财富。”

    言简意骇,这一句简直道尽了几千年来草原与中原矛盾的根源,就是我们太穷,你们财富太多,既然产出不够,怎么办,那只有一个字:“抢!“

    ”所以说,呼延城主,就算你在朔方筑了这么一座城,你也迟早挡不住草原人的心,只要稍有机会,他们就会将阻碍他们的东西打翻在地,因为他们心中的**,是无法熄灭的。“

    呼延江听到这里,心如死灰,他知道札木合讲的是真的,挡得住一时,挡不住一世,就算自己挡住了一批敌人,也挡不住那接二连三杀过来的强盗们,朔方,他的梦想注定是一座悲剧之城。但是接下来札木合的话又给了他希望。

    ”但是,我还有一个办法可以拯救这座城市。“

    ”那是什么办法?“呼延江急迫地问到。

    ”那就是把这座城建成友谊之城,纽带之城,给大家带来财富和和平。我要用我的强大力量,以朔方为中心,在欧亚大陆的中心,建立一个史上最强的国度,这个国度将在世界各国中主持正义,国不分大小,地不分东西,皆可表述自己的意见,互通有无,通过贸易和商业,用大宋的钱来投资建设草原的牧场,用草原的军队,去保卫那些弱国的边疆。保证万民的福址,倾听和平的声音。“

    这一段话是札木合前世看参考消息学来的,最近几年,兔子与米国天天在南海剑拔弩张,不断地试射导弹,军事演习,但是从来没有大打出手。砖家们都说,这是因为两国的经贸纽带太强,免子买了米国几千亿的国债,米国的金融巨头在兔子身上有大批的投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导弹一发,黄金万两,炸掉的东西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财产。

    受了这个思路的启发,札木合不禁异想天开地想到,如果以自己的强大武力,建立一个能够媲美前世蒙古帝国的强大国家,并用强大的武力来恢复秩序,维护世界和平,重建丝绸之路和海上诸国经济联盟,让各大国家相互投资彼此的产业,自由贸易,用经济的力量来主导世界,而非再用武力蛮行。

    甚至更进一步地想,就算建立联合国也不是不可以。

    这么宏伟的构想,此处怎能没有掌声,呼延江是彻底被这一套折服了,他思前想后,觉得这一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若是能够真正成功实施,确实是开天辟地,为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自己枉在世上五十年,见解还不如来自草原来的一个年轻汗王,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己那一套老掉牙的,早该扔掉了。

    此时呼延江再无疑惑,一拱到底,跪伏于地,口中称道:”主公,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理想虽然不错,但是自己没有能力实现,听到您这一席话,我终于发现自己追求已久的就在我的面前,我应该把朔方转交给你,这样才能让它不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03章 一哄而散() 
朔方城内,此时已是子时,李元吉还没有休息,召集了自己的几个幕僚,一起讨论明天的应对之策。

    一位幕僚长着两撇很长的八字胡,他饱读史书,此时对形势并不担心,他安慰李元吉:“城主不必担心,我今天在城楼上观看,这些军士杂乱无章,无非是一些狼山匪群与草原上的部落互相勾结,想要来我朔方大城抢夺财富。我朔方城虽不算大城,但呼延城主早就储备了大量的粮食,箭矢以备征战,且城门楼上又有攻击力极其强大的几十具大弩,敌人要想攻城,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李元吉听了这话,心中略为宽慰,他站起身来,信心十足地对大家说:“前天我接到飞鸽传信后,就已经派信使前往西夏传讯,我与西夏五原城守原本交好。他那里有万名西夏锐士,本人又武力绝伦,不出一月,他必然会发兵来就。”

    原来那五原郡在河套之内,也是一代雄主汉武大帝驱走匈奴时所置大城,与朔方遥相呼应,相距不过五百里之遥。朔方离草原诸部更近,屡屡被外敌侵袭。至东汉末年,诸候纷起,朝廷之力已不足以保卫朔方安全,则将大军撤至五原,一直建设至今。

    当时的五原郡,属于西夏左厢神勇监军使管辖。因为地处东北边陲,与大金国,草原诸部接近,常有大战,西夏国中派遣了一员藩王清平郡王李仁斌驻守当地节制。左厢神勇军号称七万大军,其防御区域自河北到达午腊蒻山,朔方以北,皆属该军防御边缘。

    李元吉就出自于清平郡王帐下。当日呼延江建立朔方,此处位于河套之北,是西夏的防区之一。呼延江与大金国交好,获得了大金国赐予的称号,但是兵力不足以抗西夏,所以呼延江两面讨好,收纳了李元吉之后,让他专门负责对西夏的关系,每年送达清平郡王处银两不下十万两,因此阻住了西夏大兵讨伐。

    这次李元吉见城主被擒,隐约这城已经没了主心骨,自己本事低微,无法统帅这些骄兵悍将,情急之下,只得派遣快马前往五原,希望清平郡王能够率兵来救。将这大城收归西夏,也算自己奇功一件。

    此时他想到这些,心内叹息,同这些幕客说到:“昨天我不该托大,要是我不发兵攻打敌军,此时军心安定,定能将这朔方城守得刚如铁壁,静待郡王援军。此时各部纷乱,不知各位可有好计安定人心?“

    众位幕客听到此言,面面相觑,都知道城主已失了战意,待了半晌,有一名幕客建议道:“我知道呼延城主府储有重金,不若我们这就带兵去城主府,仔细搜索,起出金银。等到天明,再与众将士分说,只要能守住城池,那些金银我们一概不取,都发给守城有功之士,或可安定军心。”

    李元吉默默点头,他虽然早就对这些藏银动心,想要据为己有。但现在大战迫在眉睫,军心不稳,为今之计,也只有舍却这些金银,来换取朔方城的平安了。

    众人计议已定,李元吉正要下令发兵前往搬取金银,突然听见城外传来一阵急骤的马蹄声,这朔方本就不大,四面城墙俱不超过两里,且这黑夜俱寂,那些城外的马蹄犹在耳侧,令人闻之惊心。

    李元吉心头一紧,难道敌人想趁夜攻城,正要带人上城头查看情形。

    突然听到城中传来一阵鼓噪,越来越大,越来越想,震耳欲聋。

    不过一柱香的时份,就有几个传令兵急吼吼地涌入,手持书简,有急事要面见城主禀报。李元吉只得让他们进来。

    原来这阵工夫,城外大军派了几十骑绕城而行,手中的大箭不住射出,往城中射了不知几百枝无头冷箭,箭中俱绑有书信,信中诸言各不相同。

    李元吉急教取一信来看,只见那信中用敌军大将的口气劝告安绿山的部属。

    “我是安绿山的好兄弟张木,这次安绿山被李元吉设计杀害,我拿着安城主的密函在狼山上找到了他的好兄弟,率领五万大军联袂而来。我们的目标是给安城主报仇,诛杀李元吉这个凶手。若有安城主旧日部下,获得了这枚书信,只要手持书信来投,每人赠银百两,恢复旧日在城中的官职,还有安绿山府中秘密宝藏相赠。”

    他心头大急,再取一封,这个却是写给赵构部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