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众汗之王-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这西夏军队耽搁了约有半个时辰之久,大将还在犹豫不觉,突然两侧的山梁上,也出现了数不清的铁骑大队,后方也隐隐有骑兵的步伐冲来,没法再犹豫了,西夏大将旗在手上,命令手下舍生忘死地冲过去。

    冲到距离长弓方队还有五百步的时候,长弓手的身手,突然出现了一条密密麻麻的黑线,原来是增援的轻步兵,终于赶到了。

    这一次扎木合从周边的民众里一共征集了约两千轻步,每人都手执着长约两丈长矛,粗粗地搭成拒马,挡在西夏骑兵的前头。

    “杀呀!”

    西夏骑兵们骑着大马,举着长长的长枪和锋利的弯刀杀奔过去。

    他们的河西马的耐力不如蒙古马,在经过了两天的奔跑之后,早已经疲惫交加,跑起来浑身乏力,只有平时初速的二分之一,约摸一百步时,迎来了朔方长弓手的第一波抛射攻击。

    哲别并没有把自己最精锐的白羽长弓放在这里,所以他们的射距不过一百步而已,但是这匆匆来到的五千骑兵,其装备防护,比起铁林军也差得太远,不仅没有人人都置备起足够防御弓箭的连环甲,而且也没有整齐的阵形和冲击战略。

    一千多支敌箭射来,射下了三五十西夏骑兵的身体,余下的继续全力前行。’

    又是一阵箭雨袭来,五十步左右,这次倒下的骑兵数目更多,有六七十骑,然而这个数目对于全力冲杀的五千骑兵来说并不算很多,而且敌人的弓箭手明显象使不出力气的样子,不需要顾忌他们再射一轮利箭。

    “哐!”

    西夏骑兵和长枪手重重地撞在了一起,可以看得出,这些匆忙组织起来的轻步长枪手并不是这一波厢军的队手,他们的存在,只不过是减缓了西夏军的冲击速度,为背后的弓箭手们营造出脱逃的时机。

    果然,后方的一千轻弓手纷纷踏上了战马,边射边退,不时给冲过来的西夏军队创造掉落马背的机会。

    奋力博杀的西夏骑兵愤怒地打落这一支一支射过来的箭头,努力地拨开眼前拦路的长枪手。

    终于,他们穿透了眼前的长枪军阵,一匹又一匹高大的河西马穿透阵营,后方的长枪手几近崩溃。

    这算什么战力,西夏的大将强力地压制住自己策马转向,再次穿透那支长枪兵的打算,而是整理起穿过来的骑兵小队,准备再次向前冲出,因为他的身后,大股大股的朔方军正策骑奔来,晚走一步,就要掉下几百具战士的尸体作为代价。

    当他已经整理起了两千骑兵,排列出四个方阵,正准备再次向前进攻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

    前方一面射箭一面齐齐后退的弓骑兵突然向两侧裂开,露出中间的一彪一千骑兵。

    让这些西夏骑兵们目瞪口呆的是,对面的骑兵的打扮很象自己的铁林兵,每个人头戴铜面具,闪闪发光,身穿精铁铠,骑着高头大马俱披着硬甲,一条条绳索将士兵们牢牢固定在马上。

    这时一轮夕阳从对面的大将身后射来,那员大将身披阳光,如同一尊天神,他望着西夏的军阵,口里只吐了四个字

    “杀光他们!“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75章 河汊险地() 
从轻步兵突出的西夏厢军面对的正是黎华旗下的骠骑精锐,虽然不过一千,但是无论铁甲,或是装备,骑术,都是一等一的好战士。

    此时骠骑精军正面攻来,后方是不知有一万多的朔方骑兵。领先的西夏骑兵大将咬一咬牙,说了一声跟我冲,就一马当先冲了过来。

    已经在步兵的阻拦下精疲力尽的骑兵对上前方的骠骑,其结果可想而知。

    这些骠骑人人披甲,根本就不用拉弓,只是低了头一个劲地加强马速,向前攻击。对方的箭矢落在他们身上,基本上如同无物一般,二十步之外完全没有一点影响。

    等到了二十步之类,列位看官,这么近的距离哪里还由得你来拉弓射箭。

    那些弓弦只拉开一半就被朔方骠骑直撞过来,连人带马撞个稀烂。

    不出半柱香功夫,西夏军好不容易聚拢的四千骑兵,已经被撞烂了一半,整个军阵溃散开来。

    此时后方札木合,辛弃疾等人引着的一万骑兵已到,急于饮血的弯刀高高举起,不论是否跪地求降,一律向那些西夏军砍了过去。

    战不片刻,札木合看到对方已全然没有斗志,大部分人都扔下兵器,跪到了路边,急忙下令,停止杀戮,收拢降兵。

    待到这些杀红了眼的士兵们开始受降,西夏军的五千骑兵,还能够走得动路的不足两千。

    札木合急令一队周边牧场组织起来的辅兵将这些士兵捆绑好,暂时散到各种坞堡看管,等待自己下一步的命令。

    没过一天,这队厢军被打垮的战报已经传到了西夏的讨伐军元帅朱贵那里。

    朱贵此时已经率令大军来到西南厢军的驻地,很快地扫清了厢军周围的朔方军游骑,让这些惊恐万状的厢军们安静下来。

    待到接到战报,自己的一队五千人已经尽数被围歼,朱贵惊出了一声冷汗,终于搞明白了朔方军围城打援的把戏。

    此时同时到达西南厢军驻地的还有另外三队厢军合计一万五千人马,包括朱贵亲领的八千精骑。

    既然知道了札木合的打算,朱贵传下令去:所有的几路大军一起向他的大营靠拢,相聚不得超过二十里距离,以便互相响应。

    他眼前的军队分为三支,一阵由三队厢军增援组成,约有一万五,一队由现有的西南厢军组成,约有一万,还有自己带来的八千骑兵在中,三队人马,间距不过十里,缓缓向大营行去。

    行不两人日,朱贵率领大军,来到了一处较为平坦的河汊口,名唤白银峡的所在,两边都是黄河的支流,却不太深,骑兵都可以踏河底穿越。

    朱贵大军在两河之间,两边各有一处部队缓行。

    这天早起,行不十几里路,突然左侧传来大哗,朱贵转头望去,只见约摸有万人朔方大军,正在攻击左翼一万五的厢军。

    那些朔方军分为五队,每队约有两千人左右,纵马疾奔。不时地突进厢军的边缘,切下一块,然后又骤然远去,用大股的箭雨阻住追兵。斗得十分激烈。

    朱贵正要考虑发兵前往支援,突然听得左翼也传来一阵大哗,那儿也有五千左右的朔方军,正在猛烈突击右侧的厢军队列。

    这些朔方军却不组成多队,就是一列弯月阵,中间稍向内凹,两边的骑兵前出,不断地用弓箭向中心发射,协助中心的骑兵突击,那中心骑兵一队不过千余,反反复复地向厢军的阵前突击,如同一个眼镜蛇的头部,无论是进是退,都指挥得当,如同一人,稍不留神,就会给厢军咬上重重一口。

    朱贵在马上沉思了一阵,突然哈哈大笑。

    部下齐问元帅为何发笑。

    朱贵以鞭梢指向两侧说:”我以为札木合是个怎么样的大英雄,聪明人。他这样的打法,不是作死么。“

    就有位副将上前讨好元帅道:”想札木合年纪轻轻,哪里有大帅这样的深谋远虑,我等在此跟随大帅作战,也希望能增长自己的见识,还望朱元帅不吝赐教。“

    朱贵理了理自己的长须,好整以瑕说道:”今日朔方虽然锋芒必露,但是毕竟不如我大夏国这么大的人力物力,他有三个缺陷:第一地域太少,没有辗转的腹地。一旦我军来袭,札木合必然要起全军应对,不可后撤一步。第二除了朔方之外,札木合并没有一个可靠的城郭能让他扼住要塞,待我力疲之后趁势进攻。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是,以朔方一地,养不了这么多的战士,札木合的士兵数量不及我大西夏的二十分之一。所以他要是与我们拼消耗,拼物力,必然是死路一点。“

    下面的一位参将接过话头,讨好元帅说:”是了,朔方军人数既少,还敢分兵攻我两处。现在我西夏军三部合为一体,交相支援,力量远远大于各自独立的力量。若是朔方继续这样的进攻没有成果,就变成了僵局和消耗上,就算我军以两人换他一人,全数丧命于此,西夏的国力,军力也全然消耗于此,再也接不起我西夏的再一次讨伐了。“

    ”懦子可教也。“朱贵赞许到。”既然朔方与我军展开消耗,正是我所愿,这时如果我们过早的出击,反而会打草惊蛇,让那杀过来的朔方军知道我军的实力,早早退却,这样就达不到消耗敌人的目的了。这样吧,我们就让士兵们披戴好盔甲,在这里观看两边的动静,一旦哪个方向快要支撑不住了,我们再派生力军迎难而上,一股作气歼灭敌人。

    众人皆皆称是,于是这中路约八千精兵,在朱贵的带领下集结成队,目视两方的激烈打斗,但是又不加入,只作跃跃欲试状,希望以此制造压力。

    过了一柱香工夫,朔方军倒是没有感到压力,仍然是保持频率和强度,有节奏地展开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西夏军倒是怒了,玛地,我们在这儿拼死作战,你们这些京城里出来的家伙也不来拉兄弟一把,难道就要眼看着我们全数战死于此才会开心么。

    他们正要怒骂,突然听到中路大军的前方响起了一阵阵隆隆的雷声,一支军队冲到朱贵大军的前方,展开了攻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76章 四军夺魁() 
当先一路向朱贵压来的约有一千人,正是哲别的亲军,白羽弓骑以及从其它营召集而来的五百人。

    前几天击溃西夏五千厢军之后,扎木合把哲别,黎华,辛弃疾,路德维希四人召集到了一起,继续在朔方城没有打完的冠军争夺赛。

    哲别还记得札木合满脸含笑的神情,他说:

    “本来我们把五原郡作为你们的争夺要地,但是眼见已经要秋凉,高墙深垒的五原郡很难攻克,既然这样,就把西夏的北征大元帅,朱贵作为你们的争夺吧。或杀或俘,只要哪支亲兵能够干掉朱贵,这次的就是他的,永久保留。”

    回忆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哲别的弓骑已经出现在敌军营前三百步处。

    这次他的骑兵人人都带着五六只箭筒,每个筒中密密麻麻地压了二十几支箭,压得马背沉甸甸的。

    草原骑兵本来就善于射箭,而哲别的亲兵更是射手中的射手,眼见得距离西夏兵的有效射程尚有两倍,哲别就停下白马,深吸一口气,拉弓至满月,瞅中对方阵中一将射去。

    “嗖!”

    那箭如流星赶月,一下穿过前方五六排军士,射中了一位骑着高头大马,双手持着大旗的西夏旗手。一箭正中旗手胸膛。矢头的巨力,将那半指厚的铁制板甲,一箭射裂,深深刺入旗手的胸口,将他射倒在地。

    旗手手中的大旗,扑的一下倒在地上,巨大的红绸旗面覆盖在旁边的一小队骑兵身上。

    随着哲别这一箭定位,他身边的三排骑士约两百余人,纷纷拉下大黄弓,不停地攒射起来。大黄弓是复合型弓,差不多约有三尺来长,需要大力才可拉满,极为费力。

    这些骑士本就力大,且箭术奇佳,此时齐齐发力,一排笔直的箭支象冲锋枪子弹一样向敌人打去,啪啪啪就射落了前方的的排骑兵。

    此时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